中醫證候學

中醫證候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洪成,李新平,李新曄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0675742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541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32
字數:427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醫證候學》在自己對中醫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閤古今文獻和搜集有關醫著、醫話、醫案,編成此書。該書從臨床著眼,以病因為綱,分為12門,以髒腑為目,並以髒與髒、髒與腑、腑與腑相關病變歸納為21目,共得45類,295證(本書選用281證),共轄2344候(本書選用1870候),7000多方癥,構成以證、候、方癥三級診斷體係,並附有古今名醫醫案、醫話二萬餘條,其中不乏現代名醫診治疑難和搶救危重的病案。為今後論述係統化的證候模型——病候學,以及更高層次的中醫學理論——辨證論治一體化理論體係鋪墊瞭基礎。
  《中醫證候學》內容具係統性、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可供中醫院校師生及其他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第一章 病證概論
第二章 風證門(19證152候)
第三章 寒證門(15證112候)
第四章 暑證門(7證67候)
第五章 濕證門(25證250候)
第六章 燥證門(17證119候)
第七章 火證(熱證)門(60證313候)
第八章 氣證門(24證98候)
第九章 瘀證門(22證126候)
第十章 痰證門(27證159候)
第十一章 飲證門(21證103候)
第十二章 食證門(10證64候)
第三十章 虛證門(44證307候)
附錄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五節證的命名
  證的命名,即證的錶述形式,當前尚無統一的認識,古今對證的錶述形式歸納起來大概有十五種之多,導緻對證的命名不規範,概念不清晰,沒有嚴格的內涵和外延。現代中醫學者提齣過不少命名原則,即繼承性、實用性、準確性以及規範性、邏輯性、係統性等,並要求做到結構嚴謹,術語恰當,簡潔扼要,精練確切。據此我們認為證的命名應有如下特徵。
  (一)能錶達疾病的時嚮性和階段性
  每一證名的錶述形式必須能體現疾病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病因、病位特點,使每一證名錶述具有鮮明的時嚮性特徵,從而體現證的個體特異性。
  (二)不同疾病的共同性,也即證名的普遍適應性
  證是疾病過程的階段性反映,不同的疾病雖有不同的過程,即疾病的個性,但也有其共同的階段性,為疾病的共性,這就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基礎,因此,每一證名的錶述都必須具有疾病的普遍適應性,即同一證型可以齣現在不同的疾病過程中,不同疾病的過程中可以齣現相同的證型。
  (三)傳統的繼承性
  證名的錶述除上述的實踐性、操作性外,還必須具有傳統的繼承性,不可臆測或虛構,文不見於書,實不證於病,但繼承傳統切不可兼收並蓄,導緻名同實異,或實同名異的混亂狀態,必須嚴格規範其內涵與外延,對傳統證名應有取捨,務求統一,對各傢各派的錶述形式求其同而存其異,必須做到準確規範。
  《傷寒論》以“六經”名證,沿用數百年至清代溫病學派興起.則有以衛氣營血命證,都重在病位、病變層次定名。其間亦有以病因取名者如雜病的氣鬱證、血瘀證、傷食證、蟲證等,溫病的濕熱證、鞦燥證、風溫證等,雜病傢尚有病位結閤病機命證的,如肝氣犯胃、脾胃不和等等。然而根據證的內容、證名的錶述形式必須保持一緻,因此,以病因、病位命名證,既繼承瞭傳統,又切閤臨床實踐,“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是臨床論治的基本精神,重在求因,以病因命證更能貼切臨床實際。當以病因為綱,結閤病位命名證,作為證的規範的錶述形式,既可避免名實混亂,又可免於重復,達到命名確切,概念清楚,內涵外延明確。
  病因的錶述仍沿用傳統病因,如六淫的風、寒、暑、濕、燥、火,氣、瘀、痰、飲、食、蟲,與氣、血、陰、陽的不足的虛證,病位的錶述,以沿用髒腑名稱,以取代六經,六經的內涵仍不離髒腑,而髒腑學說已是中醫學的核心理論,貫穿整個中醫學術體係,以髒腑名稱命名證,可以避免六經等命名證的局限性,彌補其不足。
  由於證是疾病動態演變的體現,在演變過程中可以涉及多個病位,也可以演變齣多種病因,因此在命名時隻能突齣其起主導作用的病因和病位,作為定名的標識,以顯示齣證的時嚮特徵。但是為瞭命名的規範,統一采取雙病位命名證,其中大都是病變所及,涉及兩個以上髒腑,但也有一部分是由於有生理病理的密切聯係,雖或當時尚無病變,但有可能或必然會受到牽涉的,或正在涉及,尚處於臨界狀態,如肺與衛、心與營,均采用雙病位命名。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期待很久要買的書,內容很豐富,很係統,但裏麵很多內容不是很嚴謹,要有一定閱曆纔能開始看。

評分

一本韆剋與內容並重的書

評分

正版好書。物流很快!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哦

評分

買來囤貨中。好多書趁活動優惠力度大先買來,有時間瞭一本本看。這三本比想象的要大要厚,足有四五斤重

評分

書不錯!比書店便宜!一次買瞭兩本,可惜沒有我想要的東西

評分

養生保健是中醫藥寶庫中的一塊富礦,其中有許多珍貴經驗。本書以防病、防衰、防老和健康長壽為主要內容,不同於中醫治療學。全書共分六篇,第一篇介紹中醫保健學的含義、內容、源流、發展、特點與方法等。第二篇主要介紹中醫保健學的傳統理論與保健原則。第三篇主要介紹中醫保健學的具體方法。包括運動保健、針灸保健、推拿保健、氣功保健及保健藥物。第四篇主要介紹人體各年齡期的生理特點和保健常規。包括老年保健、兒童保健、婦女保健、中青年保健等。第五篇簡要介紹內、外、婦、兒、皮膚、骨傷、五官等各科疾病的保健。附篇包括中國古代長壽秘訣選注、100種養生著作內容提要、本書參考書目及期刊。本書為當代比較全麵的中醫保健學專著。敬愛的聶榮臻元帥以他88歲高齡親自為本書題箋,使本書增添瞭絢麗奪目的光彩。

評分

書是專為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所作的一本中醫入門書,以體驗的方法貫穿始終,不談晦澀的術語,更多形象的比喻,使得自學中醫的過程充滿樂趣。全書分為12講。第1講是對中醫學的概述;第2至8講,詳細講解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中醫核心課程的內容;第9講專講醫案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第10

評分

給好評,是為瞭支持這項事業的發展。但是印刷廠的質量不行,印字的油墨有缺失的地方不少,筆畫稠密的字就難以看清每個筆畫。但是總體上講,一定要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