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冷水浴。拜客数家。到裕源存折一百元,时已十时半,管理人以下均尚高卧未起,候半时许始有应者。往张劭希家吊其夫人之丧,旋入宣武门,拜达侍郎寿,不值。往仲和家午饭。四时半诣定王府,谒朗贝勒,在回事处候半时许始得见,遇逵臣于坐上。七时顷回,得菠舫自东京来书,知六弟妇于正月十九日分娩得一女。①
评分汪**参考价值。
评分很不错,可惜破损了,京东退换货依然最靠谱
评分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 “第一本书”指自传式的小说,“最后一本书”指作家的回忆录。 我曾经想写“第一本书”,始终没写出来。现在,我想写“最后一本书”了。 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 竞逐名利是向前看,恋念情义是向后看。 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 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所谓情义,内容广泛,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 这“最后一本书”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烘云托月。 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不错,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调节。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
评分 评分评分
期待已久的好书,京东做活动拿下,接下来就是好好读书,好好读书。
评分 评分汪荣宝以国势凌夷,非墨守旧闻所能匡救,乃入上海南洋公学为特班生,多识海内豪俊,如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后东渡日本,先后肄业早稻田大学及庆应义塾,治东西历史,旁逮政法。在日本三年之间与各方多所接触,曾经造谒孙中山先生,有过接谈,可能因此影响他对革命运动的同情。他学成归国后,便赴京任职。1906年任京师译学馆教习,讲授近代史,他找来找去没什么教科书可用,就干脆自己动手写了一本,名叫《京师译学馆本朝史讲义》(后来改名为《学部审定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本朝史》)。进入民国之后,有位许国英,把这书修改增补了一番,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改名为《清史讲义》,那已是1912年的事了。国民政府时代,这本书流传不多,几乎不见踪影。据藏书家傅月庵说,一直到1960年代,在台湾大学任教的黄大受教授在旧书摊找到了一本原本讲义,寄给了当时在非洲马拉加西共和国当“大使”的汪荣宝的公子汪公纪。汪公纪从抗日战争之前,便到处在找这书,寻寻觅觅30年,先人著作终于寻获,感激涕零之余,接受黄教授的建议,将这书影印传世,书名也改成《清史讲义》,但与许国英删修者,内容颇有出入。论者指出,《清史讲义》的写法,不仅在晚清颇为新颖,就在今日,也少有能比得上的。因为写史多数仅注重在“时”,而忽略了同时期其它地区所发生的现象;足以影响这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发达或衰亡。《清史讲义》首先看破了此点,而将清史中一切外来因素分析得十分透彻。该书文字的简洁优雅,以及提纲挈领地扼要记述每一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有条不紊,都值得当今的人效法。而尤其令人敬佩的,便是史笔的勇敢,虽触时忌亦所不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