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 清 李汝珍著 长篇神魔爱情小说 注释精美插图其中突出地描摹了女子的才华,体现尊重女权的思想。

镜花缘 清 李汝珍著 长篇神魔爱情小说 注释精美插图其中突出地描摹了女子的才华,体现尊重女权的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汝珍 著
图书标签:
  • 古典小说
  • 神魔小说
  • 爱情小说
  • 清代文学
  • 李汝珍
  • 镜花缘
  • 女性文学
  • 才女
  • 传统文化
  • 长篇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3107660
商品编码:11318899317
包装:平装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5
字数:54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长篇神魔爱情小说,全文共100回。 
  《镜花缘》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全书以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展示万般世相。其中突出地描摹了女子的才华,体现尊重女权的思想。具文学史意义的是其中以奇幻的笔法,揭示了人间社会的种种风俗败坏和道德堕落,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汝珍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小说家。


精彩书评

他(李汝珍)对于女子贞操、女子教育、女子选举等等问题的见解,将来一定要在中国女权史上占一个很光荣的位置。这是我对于《镜花缘》的预言,也许我和今日的读者还可以看见这一日的实现。

——胡适


其于社会制度,亦有不平,每设事端,以寓理想;惜为时势所限,仍多迂拘,例如君子国民情,甚受作者叹羡,然因让而争,矫伪已甚,生息此土,则亦劳矣,不如作诙谐观,反有启颜之效也。

——鲁迅


他*关心的是把《山海经》《拾遗记》和《博物志》诸地理典籍中的骇异邦域和人物野兽等复活过来。

——夏志清


李汝珍真正是为了“见才学”而别创了一格。如果勉强要给它一个名称,可以称之为“杂家小说”。 ……这是一条前代小说家没有走过的路。又是艺术与现实生活隔离中作家回到自己、表现自己的路,无可奈何的路,后代的小说家不应重复的路,在甚深的意义上烙有时代悲剧的和带有垂诫性质的路。

——何满子


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前苏联女汉学家 费施曼


目录

编者荐言: 有梦想才能当灵魂的船长    安波舜/ 001

?镜花缘? 的引论  胡 适/ 003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001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007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011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016

第五回 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021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027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033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038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043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050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057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063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073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080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086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094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101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108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115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122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129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137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144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151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156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 161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 169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176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182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188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193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203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209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215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219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225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231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237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243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250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257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270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276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283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288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296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302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306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313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318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325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332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343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350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356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361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369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375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380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385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393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398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404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409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预盛典奉命抡才/ 416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426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434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 442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448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453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 458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亭八女写春扇/ 464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471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479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箫 隐俏体纱窗听课/ 486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491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497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505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511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519

第八十一回 白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526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533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541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549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556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564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571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 580

第八十九回 阐元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 587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 597

第九十一回 拆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 610

第九十二回 论果蠃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 620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 628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635

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交庭中舞剑/ 641

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 648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旨/ 657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663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 670

第一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681


精彩书摘

  《镜花缘》: 
  再如月轮晦明圆缺,晷刻难差。月姊能使皓魄常圆,夜夜对此青天碧海么?今既承尊命,小仙即命桃花仙子、杏花仙子,各执上等本花,来此歌舞一番,何如?” 
  嫦娥听了,不觉冷笑道:“桃杏二花,此时遍地皆是,何劳费心!小仙所以相恳者,并非希冀娱目,意在趁此嘉辰,博金母尽日之欢,庶不虚此胜会。不意仙姑意存爱惜,恐劳手下诸位仙子,我又何必勉强。但仙姑不过举口之劳,偏执意作难,一味花言巧语,这样拿腔做势,未免太过分了!”百花仙子见话不是头,不觉发话道:“群花齐放,固虽甚易。第小仙向来承乏其事,系奉上帝之命。若无帝旨,即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敢应命,何况其余!且小仙素本胆小,兼少作为,既不能求不死之灵丹,又不能造广寒之胜境。种种懦弱,概不如人。道行如此之浅,岂敢妄为!此事只好得罪,有违尊命了。”嫦娥见他话中明明讥刺“窃药”一事,不觉又羞又气,因冷笑道:“你不肯开花也罢了,为何语中却带讥讽?”织女劝道:“二位向以楸枰朝夕过从,何等情厚,今忽如此,岂不有伤和气?——况事涉游戏,何必纷争?”元女道:“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倘值日诸神奏闻上帝,他年‘桃会’。恐不能再屈二位大驾了。” 
  嫦娥道:“适才百花仙姑说,惟有上帝敕旨,才能群花齐放;纵让下界帝王有令,也不能应命。此去千百年后,倘下界有位高兴帝王,使出回天手段,出此一令,那时竟是百花齐开,却如何受罚?今趁王母并诸位仙长做个证见,倒要预先说明。”麻姑戏说道:“据小仙愚见,将来如有此事,即罚百花仙子在广寒殿打扫落花三年,月姊以为何如?”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要便是嫦娥仙子临凡,做了女皇帝,出这无道之令;别个再不肯的。那时我果糊涂,竞任百花齐放,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永无翻悔!”话言未毕,那边女魁星早已执笔过来,把百花仙子顶上点了一笔,驾着红光,离了瑶池,竟奔小蓬莱保护玉碑去了。 
  这里嫦娥闻百花仙子之言,正要发挥。织女劝道:“刚才魁星夫人因不肯开花,已将百花仙姑责了一管,愤然而去,月姊也可略消气恼。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怕金母要下逐客之令了。”王母暗暗点头道:“善哉!善哉!这妮子道行浅薄,只顾为着游戏小事,角口生嫌,岂料后来许多因果,莫不从此而萌。适才彩毫点额,已露元机。无奈这妮子犹在梦中,毫无知觉。这也是群花定数,莫可如何!”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叩领而去。众仙宴毕,也就拜谢四散。 
  百花仙子与百草、百果、百谷,四位仙姑,共坐云軿,一同回洞。百谷仙子在路说道:“今日是庆寿良辰,争奈这嫦娥恃强倚宠,卖弄新鲜题目,平白惹这场闲气,我至今还觉不平!幸亏百花姐姐有情有理,说得他满面羞惭,无言可答。”百草仙子道:“那歌舞是件有趣的事,怎么要那不伦不类的百兽乱闹起来!瑶池乃幽静之所,今被兽蹄鸟迹,糟蹋不堪,明日那些执事仙官,着人打扫,还不知怎样埋怨嫦娥哩!”百果仙子道:“幸而龟不能歌,蛟不能舞。若能歌舞,嫦娥少不得又请百介、百鳞二仙发号施令。那时弄得满瑶池尽是虾兵蟹将,臭气熏天,那才是个笑话哩!——当时我在座上,见百草妹妹嬉笑不止,不知为甚。想是看得乐了?”百草仙子道:“我看那些鸟儿,如凤管鸾笙,莺啼燕语,虽不成腔调,还不讨厌。至于百兽,到底算些甚么东西,那笨牛、癞象,摇来摆去,已觉不雅,又弄个毛猴子,夹在里头,东奔西跳,偏是他忙;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还有那小兔子,站在旁边,正自躲懒,忽然看见凤凰手下那只癞鹰,惟恐鹰来捉他,登时使出无穷身段,扭扭捏捏,向着癞鹰笑容可掬,百般跳舞。 
  ……

前言/序言

  以我独立的观察和研究,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学龄前要学会独立,尽早摆脱家庭的依赖;中小学要学会爱和信任,不然,没有朋友,被冷漠出卖;最重要的是初三或者高中阶段,要有自己的梦想。没有梦想,学习再好,也是一个“度娘”。(注意啦。我说的梦想不是理想。理想已经被老师和家长磨叽成职业规划了,学什么专业、赚多少钱、买什么房、能不能落户北上广……)只有梦想,才能超越现实,把目光投向诗和远方。也只有梦想,才能让男生拂去浮躁变得俊俏高冷;也只有梦想,让女生收起裸笑。眉目间一夕蓄满深情。 
  梦想是内心成长的力量。 
  有梦想才能当自己灵魂的船长…… 
  但是,梦想是怎么激发和生成的呢? 
  森林、田野、蝴蝶和蜻蜓……是梦想初始生成的最好外景。但是,如今变得奢侈。于是,读书成为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在充满奇幻和知识悬念的小说乐园里,梦想可以自由野蛮地生长飞翔。我的建议是,在性成熟之前,学习独立和自由的阶段读《西游记》;在孕育梦想的高中阶段读《镜花缘》。(至于用奇幻包装首尾的《红楼梦》建议粗读,应付一下笔谈,人老珠黄之后再精读不迟。) 
  《镜花缘》是非典型中国名著。但却是初高中性成熟之后最应该读的一部书。我曾经断言:读过《镜花缘》三遍的女生,一定会成为网络文学作家,写三两部甄嬛各种妃、琅琊各种榜、格格闹翻天的小说没有问题;读过一遍《镜花缘》的男生,绝对能抚慰小鹿般的心,未来追逐梦想的脚步不会停留在北上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镜花缘》的前半部是“游历”,类似于“奇幻漂流”,也就是今天流行的“现实穿越”;后半部是“博学”,作者李汝珍将平生所学,用二十年的工夫压缩在百花才女的展现上。 
  在奇幻漂流的穿越游历中,作者几乎调动了文学,特别是小说能够运用的所有艺术表现手法:讽刺、明喻、暗喻、幽默、想象、夸张、反衬……,然后构造出三十多个不同浪漫气质、不同文化意味、不同美学张力的国家。而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奇异面孔、都代表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和梦想。令人惊奇的是,就像好莱坞的星际大片,《镜花缘》里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甚至在当时匪夷所思的想象,今天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问题是,好莱坞大片依据的是量子理论,而李汝珍穿越的当下可是大清朝啊。因为是现实穿越,且作者大概平生只有一次出版的机会,书中的诗词歌赋、典章考据、医卜星算、琴棋书画像才女们的袖香。浓郁而滥觞! 
  但是,但是……对想成为网络文学作家的女生来说,却是“涨姿势”的天大福利。百花仙子,一位一书啊。你几乎能够找到描写淑女、宫女、王妃和女皇的任何一种描写方法和角度。相比中国四大名著,《镜花缘》的文学地位确实差一点,但是对写作者和激发想象力来说,离你最近的苹果是最甜的。 
  对于男生来说,《镜花缘》给的不仅是梦想。与穿越古代弥补当下的失意、在虚拟中自慰的作者不一样的是,李汝珍的生活好像不缺钱,也不缺红袖添香的女人。他不是传统神话中的苦男牛郎,也不是有性格缺陷的许仙。他缺的是实现梦想的机会,缺的是和男人一样站着方便的女人。个中滋味不便细说。请男同学对照一下百花仙子,或许哪一款会激活你前生后世里的基因平地起波澜也说不定……                                         
《镜花缘》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与深刻洞见的长篇小说,由清代才子李汝珍倾心创作。本书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妙的构思以及对女性价值的深入探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故事以唐朝宰相唐敖赴海外为借口,实则描绘了一幅幅匪夷所思的海外奇境,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对美好人性与理想社会的无限憧憬。 小说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百花仙子因凡间凡人采摘花朵,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历经磨难。而主人公林黛玉(此处为误,应为林之洋,小说中并未出现林黛玉)则与表兄唐敖一同踏上了一段奇幻的海外旅程。这场旅程并非简单的游历,而是一场对世界、对人性、对社会秩序的深刻探索。他们所经历的海外诸国,无不是作者借以寄寓奇思的载体。 在这些奇特的国度里,李汝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想象力。例如,女儿国中,男子被视为“异性”,地位低下,甚至被要求缠足,以此来反衬作者对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批判。在别的国度,人们可能以手代脚走路,或是在地上行走,头部朝下,这些荒诞的设定,实则是一种反讽,意在颠覆读者固有的认知,引发对现实社会种种不合情理之处的思考。作者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将现实的矛盾与不公,巧妙地融入到虚构的情节中,使得这些奇闻异事,不仅仅是供人消遣的谈资,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评论。 然而,《镜花缘》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对女性才华的着力描摹与对女性权益的深切关注。与许多古代小说中女性多为附属品或悲情人物的设定不同,李汝珍在书中塑造了一批独立、聪慧、才华横溢的女性形象。尤其是以唐小山(即百花仙子转世)为首的一众女子,她们在海外历险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勇气和才能。她们不仅学识渊博,能够吟诗作对,谈吐不凡,更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凭借自身的才智化解危机,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男性。 小说中,作者借女儿国等地的描绘,直接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观念。他大胆设想了一个女子为尊的社会,通过这种“易位”的视角,深刻地暴露了现实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与歧视。女儿国中,男子被要求遵守各种规矩,甚至被剥夺了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这与当时社会女性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大胆的构思,无疑是作者对女性解放的渴望与对性别平等理想的追求。 李汝珍并未止步于批判,他更是通过对女性才能的赞美,为女性提供了充分的肯定。书中的女性角色,她们的智慧、学识、艺术造诣,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们的谈话,常常充满机锋与哲理,她们的诗歌,常常意境深远,她们的才艺,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这与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女性“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作者借这些才女之手,将女性的内在价值与独立精神推向了舞台中央。 《镜花缘》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精美的注释与插图。这些细致的注释,不仅为读者解读书中出现的典故、地理、动植物等知识提供了便利,更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而那些精心绘制的插图,则将书中奇幻的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具象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阅读体验更加身临其境,也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图画,它们往往与文字内容紧密相连,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瑰丽的文学世界。 故事的发展,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奇幻,其内在逻辑与人物塑造也颇为用心。唐小山一行人在海外的经历,既有惊险刺激的冒险,也有温馨感人的情节。她们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亲情。同时,小说也涉及了对官场黑暗、社会弊病的讽刺,以及对君臣之道、治国理念的探讨。 《镜花缘》并非一部简单的神魔小说,它更是一部融合了奇幻、讽刺、哲理以及对社会现实深刻反思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作者以其超凡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海外世界,并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描绘,影射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而其中对于女性才华的推崇和对尊重女权思想的倡导,更是超越了时代,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上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其思想上的深刻意义。它挑战了传统观念,为女性发声,为平等呼唤。它让我们看到,才华与智慧,不应受性别所限,每个人都应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价值。李汝珍通过《镜花缘》,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深思。 总而言之,《镜花缘》是一部集奇幻想象、深刻讽刺、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更以其超越时代的思想,为我们揭示了尊重女性、肯定才华的重要意义。它是一场关于想象力的盛宴,也是一次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度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思想深度上来看,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无疑是极具前瞻性和批判性的,即便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依然能从中汲取到许多值得深思的见解。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讲述一个简单的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他更热衷于揭示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以及人性的复杂幽微之处。在那些看似荒诞离奇的情节背后,实则蕴含着对当时社会弊病入木三分的讽刺,对僵化教条的无声挑战。每一次困境的出现,都不是偶然,而是某种制度或观念压抑的结果,而人物每一次挣扎与突破,都象征着对既有秩序的微小撼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曲折的故事影射现实中的哪种困境,这种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是阅读这类经典作品最迷人的部分。它强迫读者跳出舒适区,去质疑那些被习以为常的定论,这种思想上的冲击和引导,远比故事本身的娱乐性更为珍贵和持久。

评分

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用“华丽”与“古朴”并存来形容或许最为贴切。它既有古代文人特有的那种典雅蕴藉,用词讲究,对仗工整,读起来自带一种韵律感和仪式感,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咀嚼每一个词汇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在描摹市井生活和日常琐事时,作者又毫不保留地展现出一种接地气的、充满烟火气的质朴,那种生动鲜活的市井俚语和俏皮话,常常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觉得那些角色仿佛就坐在我身边,真实可感。这种在雅与俗之间游刃有余的切换能力,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说教或繁复的描述变得趣味盎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细节时的那种近乎偏执的考究,无论是对某种器物的描摹,还是对某一特定仪式流程的记录,都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学识积累和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使得整部作品的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绝非空泛之谈。

评分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古籍,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笔法老辣而细腻,描绘的场景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是精巧别致的市井百态,都跃然纸上,仿佛触手可及。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时而如春水般潺潺流淌,细细品味其中的人情冷暖;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骤然紧张,让人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转折。读到那些人物的对话时,我甚至能想象出他们当时的神态和语气,那份生动与鲜活,真不是轻易能达到的境界。这本书的结构布局也极为巧妙,看似松散的诸多片段,实则暗藏精妙的线索,将所有人物和事件最终收拢于一个宏大的主题之下,这种深思熟虑的构建能力,着实令人叹服。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风情画卷,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地揣摩和回味其中的深意。

评分

关于这部书的艺术手法,最让我惊艳的当属其对“虚构”与“写实”边界的模糊处理。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奇特的想象世界,其中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场景和不可思议的遭遇,这些想象力之丰富,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话和梦境的大门。然而,在这层奇幻的外衣之下,作者却以一种近乎冷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权力的运作、以及个体的命运挣扎。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早期雏形,处理得异常成熟自然,奇幻的设定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反而是为了更尖锐地凸显现实的荒谬。例如,在那些充满神仙妖魔的篇章里,人物所表现出的嫉妒、贪婪和忠诚,却又如此真实可信,完全是凡尘俗世的写照。这种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锚定在坚实的世俗情感基础上的写作技巧,使得作品既有超脱尘世的浪漫,又不失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评分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部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中的角色数量极其庞大,但即便是那些只出现过寥寥数语的次要人物,作者也赋予了他们清晰的个性和鲜明的侧面描写,没有一个角色是完全扁平的符号,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动机,即便是反派,其行为逻辑也往往能让人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感到悲悯。作者深谙“细节见真章”的道理,通过他们独特的口头禅、处理危机时的微表情,甚至是对食物的选择,都极其精准地勾勒出了他们的内在世界。这种全景式的、立体化的人物群像,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十足,即便读者离开了书本很久,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依然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之中,仿佛是曾经认识的故人。这份对“人”的关注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是这部作品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能引起共鸣的根本原因之一。

评分

很好,有助于阅读古文学习,有助于增长知识

评分

很喜欢

评分

包装严实,非常完美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有助于阅读古文学习,有助于增长知识

评分

质量很好,值得信奈

评分

包装严实,非常完美

评分

看这角磕的真伤心,不能不给差评啊,唉

评分

包装严实,非常完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