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东润 注
图书标签:
  • 陆游
  • 宋诗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词
  • 文学
  • 名家
  • 选集
  • 古典诗歌
  • 宋代文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90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3903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字数:2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陆游是12世纪有名的诗人、词人、文人、书法家和史学家。其诗从学曾幾,承江西诗派一脉而又自成特色。其词在南宋前期与辛弃疾并称,述国家兴废,寄个人感慨,婉约别致。陆游还多次参加国史、实录和圣政的撰述,其以《老学庵笔记》为代表的笔记杂录笔调新鲜活泼,以《入蜀记》为代表的游记散文自然而不做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包括诗选、词选、文选。其诗选自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剑南诗稿》,以年代编次;词和文则用涵芬楼影印明华氏活字本《渭南文集》,因其若干作品无法考定年代,则一仍《渭南文集》编次。此外《老学庵笔记》用崇文书局本,部分诗赋选自汲古阁本《放翁逸稿》。在准确简明的注释之后,各篇又附朱东润先生精练的笺评,书后附《陆游简历》,供读者参阅。

内页插图

目录


诗选
夜读兵书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刘太尉挽歌辞二首
游山西村
闻雨
投梁参政
黄州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录
入瞿唐登白帝庙
记梦
晚晴闻角有感
饭三折铺铺在乱山中
蟠龙瀑布
鼓楼铺醉歌
山南行
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录
太息宿青山铺作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嘉川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
剑门道中遇微雨
即事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
凌云醉归作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
闻虏乱有感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观大散关图有感
金错刀行
言怀
胡无人
长门怨
晓叹
蒸暑思梁州述怀
秋声
观长安城图
龙眠画马
长歌行
江上对酒作
暮归马上作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岖江雪山
弥牟镇驿舍小酌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录
……
词选
文选
附录 陆游简历

精彩书摘

  东屯高斋记
  少陵先生晚迸夔州,爱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高斋。耍于其诗:曰“次水朗”者,白帝城之高斋也;曰“依药饵”者,瀼西之高斋也;曰“见一川”者,束屯之高斋也。故其莳又曰:“高斋非一处。”予至夔敷月,吊先生之遗迹,则白帝城已发为丘墟百有余年,自城郭府寺,父老无知其处者,沉所谡高斋乎!瀼西盖今夔府治所,画为阡陌,裂为坊市,高斋尤不可言。独东屯有李氏者,居已敷世,上距少陵,财三易主,大盾中故券犹在,而高斋负山带溪,氟象良是。李氏业进士,名襄,因郡博士雍君大椿属予记之。予太息曰:少陵,天下士也,早遇明皇、肃宗,官爵雎不尊显而兄知寅深,盖尝慨然以稷、离自静。及落魄巴、蜀,感漠昭烈、诸葛丞相之事,屡兄于莳,顿挫悲魁,反复勤人,其规模志意岂小哉?然去国寝久,褚公故人熟睨其窍,无肯出力。比至夔,客于柏中丞、严明府之门,如九尺丈夫、倪首居小屋下,思一吐氟而不可得。予读其诗,至“小臣议绝,老病客殊方”之句,未尝不流涕也。嗟夫,辞之悲乃至是乎!荆卿之歌,阮嗣宗之哭,不加于此矣。少陵非区区于仕进者,不腾爱君爱国之心,思少出所学佐天子,舆正观、开元之治,而身愈老,命愈大谬,坎壈且死,则其悲至此,亦无足怪也。今李君初不践通塞荣辱之机,读书弦歌,忽焉忘老,无少陵之夏而有其高,少陵家束屯不浃岁,而君敦世居之。
  ……

前言/序言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陆游诗词选析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学星河中,陆游无疑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他的一生,正如其诗句般波澜壮阔,充满家国情怀与人生跌宕。他的作品,以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情感、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时期跌宕起伏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矢志报国、壮怀激烈的爱国情怀,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对自然风光、日常生活、人生哲思的细腻体悟。 本书《青山不墨千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陆游诗词选析》,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走近陆游,深入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精选了陆游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的诗词作品,并辅以详尽的解读和赏析。本书内容不含“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这一特定书名,但力求展现陆游作品的宏大光谱与深刻内涵。 卷一:壮志未酬的悲歌——爱国情怀的史诗 陆游一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面对山河破碎、异族侵扰,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呐喊声,穿透千年,依然振聋发聩。本书选取了陆游许多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如《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示儿》一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陆游一生的遗憾与嘱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寥寥数语,道尽了诗人临终前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也展现了他一生为国忧思的宏大抱负。我们在选析中,将深入剖析诗中“悲不见九州同”的深层含义,以及“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壮寄托,让读者体会到这位老人临终前心系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 《书愤》则以其雄浑的气魄,展现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沙场情结:“楼船夜渡金陵渡,战鼓声喧震九川。铁马金戈何处寻,唯有梦中见。”诗中对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的描绘,以及对功业未竟的感慨,无不体现了他渴望抗击外敌、收复失地的壮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是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将在选析中,细致解读诗中用典,分析其拗句的独特艺术效果,以及如何在激昂的笔调下,蕴含着深深的忧愁与无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表现军旅生活与家国情怀的另一力作:“风雨不动安如山,万里山河万里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虽身处孤村,却心系边疆,其报国之志,如磐石般坚定。本篇的选析,将重点探讨诗中“僵卧孤村”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下,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坚韧。 卷二:山水寄情,田园入梦——淡雅生活的诗意 除了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陆游的田园诗和山水诗也同样精彩,展现了他另一面的温情与闲适。他一生仕途坎坷,却在归隐田园后,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状态。他的笔下,有“小轩窗,正梳妆”的闺阁情趣,也有“一溪活水绕村流,岸映垂杨万缕愁”的江南景致。 《游山西村》是陆游田园诗中的典范:“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景象,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选析中,将重点解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千古名句,分析其如何象征人生困境与转机,以及诗人对生活智慧的感悟。 《临安春雨初霁》则展现了陆游在江南春雨中的细腻情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能谤诗人蹁跹语,金龙何日遣归家?”诗中通过对春雨、杏花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功业未竟的惆怅。“金龙何日遣归家”的隐喻,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陆游描写梅花的诸多诗篇。陆游爱梅,并以梅自比,梅的傲骨、坚韧、不畏严寒,与陆游一生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高度契合。我们在选析中,将深入挖掘陆游笔下的梅,探究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品格,以及梅花在陆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卷三:人生哲思,世事洞明——智慧的沉淀 陆游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智者。他的人生阅历丰富,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他的诗歌中,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世情冷暖的体味,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废起千秋事,无人知此愁。”这首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陆游壮志难酬的愤懑与无奈。我们在选析中,将剖析词中“万里觅封侯”的雄心壮志,以及“关河梦断”的现实落差,展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衰年病酒,闻鸡肠。未老莫辞酒,明年莫辞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处为化用李清照词意,但陆游诗词中亦有类似表达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慨叹,本书选析会选取陆游原句进行分析)陆游在诗中,常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我们在选析中,将选取陆游描写秋景、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句,深入解读其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以及在困顿中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智慧。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编选,以陆游诗词的艺术成就、思想价值和代表性为主要依据,力求全面展现陆游诗词的魅力。在选析方面,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 深入解读,挖掘内涵: 每一首诗词都配有详细的解读,不仅解释字词句的含义,更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情感寄托和思想主旨,力求让读者真正理解陆游笔下的世界。 2. 赏析精妙,体会艺术: 选析注重对陆游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如炼字、用典、对仗、意境营造等,帮助读者欣赏陆游诗词的独特韵味和高超技巧。 3. 联系史实,还原人物: 结合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将诗歌与史实相结合,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4. 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尽管内容深刻,但我们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让广大读者都能轻松阅读和欣赏。 5. 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本书按照诗歌主题和情感基调进行分卷,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流畅,能够清晰地把握陆游诗歌的不同侧面。 陆游,这位“二十一家诗歌总集”中唯一被列为“名家”的南宋诗人,他的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爱国情怀,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财富;他的诗歌艺术,是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 阅读陆游的诗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看到了一个胸怀报国壮志却屡遭挫折的文人,看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他的一生,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壮丽挽歌,也是“放翁未老,犹为国家用”的铮铮誓言。 本书《青山不墨千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陆游诗词选析》,希望能成为您走近陆游,感悟陆游诗词魅力的最佳伴侣。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读到优美的诗句,更能体会到一位伟大的诗人,一颗赤诚的心,以及一段荡气回肠的人生。让我们一同走进陆游的世界,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阅《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陆游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呐喊。他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对于收复失地的期盼,那种迫切和执着,在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虽然他本人可能并未真正经历过烽火连天的战场,但他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现实的关注,将边塞的粗犷、军旅的艰辛描绘得栩栩如生。读他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夜倚栏干泪满衣”,那份悲愤交加的心情,让我感同身受。他没有李白那样浪漫的想象,也没有杜甫那样深刻的社会批判,但他的诗歌有着一种独特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那就是一种深沉的、朴实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口号式的呼喊,而是融入到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在他对待山川河流、田园乡野的细腻描绘之中。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评分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带给我的,是一种朴素而又深邃的感动。陆游的诗,没有惊涛骇浪般的辞藻,却如同潺潺流水,细腻而悠长地浸润着读者的心扉。他的爱国情怀,不是激昂的口号,而是渗透在他对故土的每一寸山河、每一片稻田的眷恋之中。我尤其钟情于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歌,那些关于耕作、关于收获、关于与家人朋友相处的片段,虽然 mundane(平凡),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温情。他写农夫的辛劳,写孩童的嬉闹,写晚霞的绚烂,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在这些看似寻常的景致中,我读出了他内心深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对国家繁荣的期盼。他的笔触,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感受到生活本身的质朴和美好。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陆游,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一位热爱生活、关怀民生的智者。

评分

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宋代精神世界的大门。陆游的诗,与其说是一种文学创作,不如说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真实流露。他身上最打动我的,是他那种“身在江湖,心在庙堂”的赤诚。即使在遭遇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情况下,他依旧没有放弃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收复失地的信念。他的诗歌,虽然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却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无数文人志士的共同心声。我欣赏他诗歌中那种不加修饰的真诚,如同清澈的溪流,直接触及人心。他写山川,写风物,也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他丰富的情感。那些描绘晚年生活的诗句,如“梅花何处?梅花香中,又一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寂静中对岁月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饱含深情的陆游,一个用一生践行爱国情怀的伟大灵魂。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陆游选集》,便被扑面而来的家国情怀所震撼。陆游的诗词,不像李白那样飘逸浪漫,也不似杜甫那样沉郁顿挫,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国热忱,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读他的诗,仿佛能看到他晚年白发苍苍,依旧站在边关,眺望故土,心中涌动着收复失地的壮志。他的笔触虽不及化工之巧,却字字句句都流淌着真挚的情感,没有一丝矫揉造作。那些描绘江南风物的诗句,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秀丽,却又在这份美景之下,埋藏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写田园生活,写山水景色,即便是在最宁静的时刻,也从未忘记自己身负的使命。这份深沉的爱国情怀,贯穿了他一生,也让他的诗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细品之下,才发现他的诗句中蕴含着一种朴实的力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理想的坚持。这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面映照历史的镜子,让我们窥见那个时代一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评分

与陆游的诗歌相遇,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宋代文学的另一番风采。陆游的诗,不像许多名家那样,在技巧上追求极致的雕琢,他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却异常真挚。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表达,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读他的诗,我感受不到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能体会到一位普通文人,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怀。他写家乡,写亲人,写朋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深厚的感情。那些描绘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诗句,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广为流传,但细细品味,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诗歌,有着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能够抚慰我们内心的浮躁,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美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陆游,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人。

评分

陆游老人家写的太多了,还是选集入手吧。

评分

陆游是12世纪有名的诗人、词人、文人、书法家和史学家。其诗从学曾幾,承江西诗派一脉而又自成特色。其词在南宋前期与辛弃疾并称,述国家兴废,寄个人感慨,婉约别致。陆游还多次参加国史、实录和圣政的撰述,其以《老学庵笔记》为代表的笔记杂录笔调新鲜活泼,以《入蜀记》为代表的游记散文自然而不做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评分

这个是50年代的选本, 还未细看 不知会不会有时代的烙印呢

评分

《新白娘子传奇》里,碧莲曾经跟天不怕地不怕的戚宝山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宝山偏不信邪,开了个豆腐店起早贪黑卖豆腐,才真正尝到了人间百味。所以,看到小津安二郎说自己是只会做豆腐,不会做咖喱饭和炸猪排的人的时候,我认为他并不是在自谦,相反的,他是在表达做豆腐的辛苦。      若在现在苛刻的评论家眼中,小津战后的导演生涯,简直可以用“毫无突破”来形容。他热衷于反复拍摄同一个题材的作品,视角永远局限于战后日本的普通家庭,很少有外景,基本上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十叠大小的空间里。所试图展现的主题也大致统一,即描写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家庭观念是如何在崭新的时代中显得不合时宜,进而走向分崩离析的。他甚至不在意自己重复自己,光是“送嫁”这一个题材的电影,他就先后拍了《晚春》、《秋日和》及《秋刀鱼之味》三部。然而,就是这样近乎偏执的专注,才将他做豆腐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国际影坛公认的大师。      如今的豆腐界,可以说是一团乱象。有的人呢,连最基本的白豆腐还没做好呢,就想着一天换一种花样,今日做豆皮儿,明朝做豆干,美其名曰“挑战不同类型题材”,结果做来做去基本功都不过关;有的人呢,自知技不如人,于是便投机取巧,成日想着标新立异来讨好顾客,什么彩虹豆腐、水果豆腐纷纷出炉,可是人们尝个新鲜之后,还是怀念最普通的豆腐的味道。拍电影和做豆腐是一个道理,想要做出人们心目中最好吃的豆腐,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它首先需要你拥有良好的味觉,知道什么才是最能打动人的豆腐;其次,它需要日以继夜的锤炼,寻找最适合的豆子、一点点改进软硬的比例,反复尝试点卤的技巧。最后,练就只属于你个人所有的,独一无二的做豆腐技巧。      说起来简单,可是现在能坚持去那么做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无论是之前出版的唐纳德•里奇所著的《小津》,还是莲实重彦的《导演小津安二郎》,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被“半神化”的小津。而本书中小津却用朴实的语言,活生生的把自己拉下了“神坛”。他一一解释了那些他被神化的技法,例如有名的“离地三尺”的低机位拍摄方法、不采用淡入淡出的场景切换方法、在拍摄悲伤场景不做特写反而拉远的手法等等,只是他为了拍摄方便、画面好看而且刻意不遵循电影文法的表现。得知真相的我们也许会有大失所望的想法,却也因此感觉到拍摄电影并不是一件高深神秘的事情。而这也是小津的期望,他认为:“如果电影的文法真的是优异如自然法则那样的不成文的规定,那当今世界只要有十个电影导演就够了。”他认为,每个导演都应该表现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觉,而不应拘泥于任何文法。      同时小津还在书中展现了自己幽默风趣的一面,与电影中显露出的内敛敏感的气质迥然相异。例如他谈到自己是怎么当导演的时候写到,是他还在做助导的时候,有一次加班太饿了,他忍不住抢了本该要端给导演的咖喱饭,因而被厂长认为是个有趣的家伙,被委以重任;他更还在文章中撒娇,说自己“常露出酒窝自嘲……我这份可爱,在女演员中,尤其是中年组眼里大受好评。”      读来令人莞尔,更使我灵光一现,想起《晚春》里的一个场景:纪子因为舍不得鳏居的父亲不愿出嫁,对姑姑安排的相亲不置可否。而好事的姑姑担心的却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对方名叫佐竹熊太郎,她担心纪子不喜欢这个名字,担心大家成为一家人后不好称呼这位侄女婿:“熊太郎这个名字就象胸口长满了毛的感觉,我们该怎么叫他好呢?叫熊太郎的话就象在叫山贼,叫阿熊就象叫个傻子,当然不能叫他小熊,我打算叫他小竹。”让人好气又好笑,当时沉浸在整部电影的气氛中没做他想,如今想起来,这恐怕是小津为了抗议自己被人贴标签,特意加进去的细节,证明自己“其实是拍喜剧片出身的。”      小津和其他导演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一个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遵循“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原则的人,这是他做豆腐的筋骨,也是他做人的筋骨。当其他导演都纷纷给电影做加法,加入各种炫目的技巧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的时候,他思考的却是如何拿掉全部的戏剧性,让演员以悲而不泣的风格去表演。本书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是小津对拍摄风格和作品的自叙,他评价《秋日和》这部作品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社会常常把很简单的事情搅在一起搞得很复杂。虽然看似复杂,但人生的本质其实很单纯。……我不描写戏剧性的起伏,只想让观众感受人生,试着全面性地拍这样的戏。”      这大概就是他去除一切外在浮华,用最原始最本真的技法去做豆腐的初衷吧,这豆腐的余味果然很佳,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依然回味悠远,并有历久弥新、常看常新之态。

评分

好。。。。。。。。。。。。。。。

评分

朱先生的书,自然放心,可惜选取篇目不多。

评分

第一印象中,就可以你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

评分

比较满意,慢慢地看。

评分

陆游现存的作品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另有遗稿二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包括词二卷、《入蜀记》六卷)、《南唐书》十八卷和《老学庵笔记》十卷等。本书选注了陆游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四百馀首,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陆游作品的读本。入选作品按诗、词、文各体分列,各体作品以年代编次,无法编年者或依“以类相从”的原则置于适当篇目之中,或置于编年部分之后。诗选部分以《剑南诗稿》为底本,词选、文选部分以《渭南文集》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老学庵笔记》为底本,间以他本参校,择善而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