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80后和他们的父母》是王成祥先生经过调查研究,仔细构思,认真整理,加之几十年对生活的全方位观察和体验,写出的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可读性、可操作性的书。这是一部怎样教育孩子与怎样当好父母的书,对当前一些家庭能有所启发。《80后和他们的父母》不仅适合于80后和他们的父母,也适合那些期待子女成才而渴望过好日子的人们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苏凤荣
前言
学会当一名合格的家长
要想管好孩子,首先要管好自己
不是苗出了问题,而是温室出了问题
解读“出息”与“努力”
谈谈立志
关于胎教的思索
多听听老一辈人的“唠叨”
人与动物不同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人到什么时候,不可张扬
婚姻与家庭对80后代影响
未来的国家栋梁要做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从求生存谈起
对“吃亏是福”的理解,
展示才艺能力的星光大道
“马德大案”引发的思考
残疾人给健全人的启示
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
幸福的解读
走进80后时代
写在后面
精彩书摘
要想管好孩子,首先要管妤自己
有一则广告,我始终赞扬不止。那就是一个儿媳在给婆婆洗脚,她儿子也端来一盆水,要给他妈妈洗脚。画外音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何止是老师呀!应该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别说许多80后的父母做到类似广告中的事情没有,就是面对这类广告你思考过吗?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过自己形象没有?是否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了?就是这些很容易做到的事,恰恰多数人却做不到。如果你留心观察孩子的优点和缺失,那里包含着父母的同样东西,也就是你从孩子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到父母自己的影子。这不是血统遗传,而是“仿照”遗传。
有一个远古的故事,说的是,那时候人过六十基本就没用了,有的地方就把这样的老人放到山上,让动物吃了。一天,年轻的父母用筐背着他年迈的老父亲,领着自己的儿子上山去办这个传统事情。当夫妻俩把背筐放在山上,领着儿子刚要下山时,儿子对父亲说话了:“爸爸,我们还得把筐拿回去呀!”爸爸问为什么,儿子说: “等以后你老了,我好用来背你上山呀!”爸爸恍然大悟,重又把年迈的老父亲背回家。从此,精心照看,后得“大孝子”之名。姑且不说此故事的真伪,就其对儿子的影响说明,你的一举一动就是在教孩子,不管你意识到没有,你孩子的身上不断留下父母的影子,就如同摄像机一样,随时拍下你的形象。
有一年秋天,我到上海出差,据人介绍,拉我出行的司机,就是当年上海理工科高考状元的父亲。他儿子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书读得非常优秀,当年以上海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录取。我非常羡慕这样的孩子,更崇拜这样孩子的家长。所以,有一天午饭后,我把他请到住宿的宾馆房间。在聊天中,我问他,你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有什么秘诀吗?他质朴地说,没啥秘诀。原来,他儿子开始读书时也很贪玩,但是,他告诉儿子,你要想将来玩得好,必须现在不玩,把书读好,玩的日子在后头呢!同时,他告诉我,当司机的一般都比较好玩,可是他对打麻将、上歌厅等一系列玩的事情,从不介入。如果没有出车任务,下班就赶紧回家,陪老婆、儿子,轮着做家务事。他老婆也同样“恋家”。所以,儿子觉得自己不好好读书,对不起父母的这份心思。儿子进入高二,回回考试名列前茅。父母为鼓励孩子,特意用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一架日夜期盼的钢琴。可是,事过几日,父母发现钢琴上贴了“封条”,并且上边还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 “不考上北京某某大学,决不弹钢琴!”这是何等的毅力、何等的志向,读者可想而知了。
……
前言/序言
这本书是王成祥先生经过调查研究,仔细构思,认真整理,加之几十年对生活的全方位观察和体验,写出的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具有可读性、可操作性的书。这是一部怎样教育孩子与怎样当好父母的书,对当前一些家庭能有所启发。它不仅适合于80后和他们的父母,也适合那些期待子女成才而渴望过好日子的人们阅读。
王先生的前祖,曾是乾隆年间的皇榜进士,王先生自己又历经三代人读书成才的过程,善于总结,所以才能写出这样具有悟性的书。他的文笔、立意和观点与众不同,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他在文中不去过细的雕琢,而是着重写在实践中体会出的道理。
作者非常热爱生活,在困难面前从未言"不",总是积极地去想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热衷于教育和智力的投资,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照看孙子,并接送上学。他的人生座右铭是:"人为希望而活着!努力过好日子是实现希望的基础。"他为人低调,从不抱怨别人。把过日子当成人生的境界,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坚持全面饮食营养,坚持合理适度运动,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我相信王先生写的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并从中汲取到营养。与此同时,也衷心祝愿王先生能继续写出教育孩子的好书,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经验,为天下父母得到当好父母的"真经",为实现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苏凤荣 2008年1月
80后和他们的父母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