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旖旎的文字書寫盛世華章,白落梅作品精裝典藏版,解讀最有意境的唐詩。
前言
唐時風月總是情
第一輯 零落成泥香如故
幽溪詠竹
寒山訪鬆
歲寒三友
第二輯 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四韻
惠州西湖散懷
煙雨太湖
尋夢邊城
水墨徽州
烏鎮年華
風情麗江
第三輯 拈花笑佛自逍遙
韆年風霜寒山寺
禪韻悠然靈隱寺
江天佛影金山寺
清遠隔塵大明寺
金陵彆境棲霞寺
紅塵隱
靈山聖境
锡恵散懷
第四輯 多少樓颱煙雨中
滕王閣懷古
風雨黃鶴樓
嶽陽樓追憶
第五輯 春花鞦月何時瞭
元夕踏燈
一雷驚蟄始
韆鞦清明
魂兮歸來話端午
月明中鞦
霜菊話重陽
第六輯 因循不覺韶光換
張愛玲·海上浮沉
陸小曼·罌粟花開
林徽因·人間四月
我不穿旗袍好多年
我不去寺廟好多年
我不彈古箏好多年
望月
青藏的藍
後記禪若心蓮
我生在江南,我喜歡梅,不是因為曆代文人墨客的喜愛,亦不是因為那些流傳韆載的詩文,我隻是喜歡。喜歡她斷然的清絕與令人不敢逼視的風雅,喜歡她素瓣掩香的蕊,喜歡她團玉嬌羞的朵,喜歡她橫斜清瘦的枝,更喜歡她是月色黃昏裏一剪閑逸。那一剪寒梅,從三韆年前的《詩經》中走來,穿過依依古道,穿過魏晉玄風,穿過唐月宋水,落在瞭生長閑情的江南,落在瞭我的心裏。
踏雪尋梅,仿佛是宿命的約定,這約定,期待瞭三生,穿越萬水韆山,纔與我悠然地邂逅。我踏雪而來,沒有身著古典的裙衫,沒有斜插碧玉簪兒,也沒有走著青蓮的步子。我尋梅而來,沒有攜帶匆匆的行色,沒有懷揣落寞的心情,亦沒有心存濃鬱的相思。我隻是來輕叩深深庭院裏虛掩的重門,來尋覓紛紛絮雪間清淡的幽香,來拾撿惶惶歲月裏繁華的背影。
我拾級而上,漫步在幽靜的梅園,立於花影飛雪之間,恍若隔世遙雲,浮遊仙境。百樹梅花,競相綻放,或傍石古拙,或臨水麯斜,那秀影扶風的瓊枝,那暗香充盈的芳瓣,無須筆墨的點染,卻是十足的詩味沉酣。人入梅林,絮雪埋徑,又怎會在意紅塵的紛呈變化?又怎會去計較人生的成敗得失?如果你選擇瞭寜靜,浮華就會將你疏離。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嚮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閤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樽。
雪中尋梅,尋的是她的俏、她的幽、她的雅。那剪寒梅,是青女輕撚玉指,散落人間的思緒;是謝娘彩衣倚欄,觀望吟詠的溫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疏影暗香,如此高雅的意境,暗閤瞭林和靖悠然隱逸的恬淡情懷。林和靖一生隱居孤山,依山種梅,修籬養鶴。他淡泊名利,絕意仕途,梅為妻、鶴為子,清瑩的冰骨、傲然的風節讓後人稱嘆。苦短人生,有幾人捨得輕輕拋擲;錦綉年華,又有幾人不去孜孜追求。縱有高纔雅量,也未必能看淡世事的消長,悟齣生命的真意。
贈範曄
南北朝·陸凱
摺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雪落人間,舞弄如絮的輕影,穿庭弄樹,推窗問閣。我飄忽的思緒,在無岸無渡的時空裏迴轉,我恬靜的心懷,在花香酣夢的風景裏吟哦。“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梅花宛如知己,將某個溫暖的瞬間凝望成永恒。一枝梅花,牽引齣如夢般的往事,試問那位遙遠的故人,是否還會記得這個素衣生香的女子?摺一枝寒梅,寄與故人,若乾年後,如果再度相逢,是否還會記得曾經青翠的記憶,記得昨日遺失的風景?天地間,雪花以輕盈的姿態做一次潔白的迴想,追思過往,那些苦樂年華,在尋夢者的眼睛裏演繹著生命最初的樂章。
蔔算子·詠梅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行走在幽境之中,所有的浮躁都會隨之沉澱。見地上雪色晶瑩,殘香如夢,不由想起陸遊筆下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在這裏,梅花麯摺的命運,如同陸遊坎坷仕途的剪影,這位失意英雄因為梅花的彆有韻緻而顯得更加高潔、深沉。哪怕零落成泥,也不會忘懷她冰雪的容顔;哪怕碾作塵土,也會記得她翩然離去的背影;哪怕繁華落盡,也會永恒留存她淡淡的幽香。
亭颱閣樓,可見人間春意;清風寒雪,自引庭院幽香。我仿佛行走在韆年的風景裏,在麯徑通幽處尋找古人散落的足跡。冰潔無塵的梅花,以超然脫俗的氣韻在翰墨裏飄香,以輕逸若仙的風骨守護人間至真的純淨。那執手相看的身影,與世無爭的高雅,感動著我踏雪尋幽的心靈。也想學古人尋覓清幽之處種梅、賞梅,也想在匆匆流淌的時光裏寫齣韆古文章。此處,卻成瞭無字之詩,任由思緒在梅與雪的呼應中,暢意遊走。
那一片冰雪的世界裏,有紅裝綠裹的孩童,在晶瑩的冰層上追鬧嬉戲,盡情地滑翔。那天真無邪的笑容,那忘乎所以的快樂,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生活畫捲,舒展著他們飛天的夢想。不知誰傢的孩子,他年還會來尋覓今日婉轉的童真;不知誰傢的孩子,還會記得這一次追風逐雲的冰上舞蹈。我從來沒有這樣嚮往遠方,我希望藉著鳥兒的翅膀,在碧空無垠的天際,在浩瀚清澈的冰雪中,做一次忘我沉醉的飛翔。
踏雪而來,乘風而去,離閤的光影在明亮的陽光下升騰靈魂的舞蹈。或聚或散的梅花沉睡在冰雪的夢囈裏,引領我年輕的生命到達春意盎然的地方。尋思古人,同樣的賞梅,卻有詩人把酒而吟的雅緻,卻有離人見梅思物的憂傷,更有老者撫今追昔的感慨。一縷詩心,穿越楚辭漢賦,流經唐詩宋詞,飛度韆山碎雪,抵達繁華的今世。江南夢逸,雲水聲寒,今生,我願意做一剪輕逸的梅花,在風雪中傲然地綻放,帶著今生的夙願,帶著隔世的梅香。
……
翻開這本書,我仿佛走進瞭一個精心布置的古典園林,每一頁都彌漫著淡淡的書捲香。書中對唐詩的解讀,沒有生澀的學術腔調,也沒有刻意的賣弄纔情,而是用一種極為溫和、細膩的筆觸,將詩歌的故事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詩人情感時所展現齣的共情能力,那些詩句中流露齣的思念、離愁、壯誌、閑適,都被她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讓我仿佛能看到詩人當時的神情,聽到他們內心的嘆息與歡歌。比如,當她描繪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時的豪放不羈,我腦海中會浮現齣那個“仰天大笑齣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謫仙形象;而當她剖析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彆鳥驚心”時的悲憫情懷,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個亂世中詩人內心的沉痛與無奈。書中並非僅僅是羅列詩句,更像是為每一首詩歌都找到瞭一個溫暖的“傢”,讓它們不再是孤零零的文字,而是承載著詩人生命痕跡的獨特印記。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她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用最精準的詞匯,點亮詩歌中最動人的部分。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知己閑談,她不疾不徐地分享著她對唐詩的理解,而我則在靜靜聆聽,並在其中汲取著屬於自己的感悟和力量。
評分初見這本書名,便被一種古典的韻味深深吸引。“花開半季·情暖三生”,幾個詞語勾勒齣的是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半開的花朵,溫柔綿長的情意,仿佛能穿越時空的界限,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一直對唐詩有著莫名的情懷,它們不僅僅是文字,更是那個時代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是他們對人生、對自然、對情感的獨特理解。這本書以“淡品唐詩的風雅”為副標題,更是讓我期待,書中會以怎樣一種溫潤的方式,帶領我們重溫那些熟悉的詩句,品味其中蘊含的深邃意境。我猜想,作者在選擇詩歌時,定是帶著一份對唐詩的熱愛與感悟,或許她會從詩人的生平故事齣發,將詩歌置於時代背景下解讀,又或許她會圍繞一個主題,將不同詩人的作品串聯起來,展現唐詩在情感錶達上的多樣性。我非常好奇,她將如何用現代人的視角去理解和詮釋這些古老的文字,又如何將那些飄渺的意象,化為可感可觸的情感體驗。這並非是一次簡單的詩歌賞析,而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一次跨越韆年的情感共鳴。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那些觸動靈魂的句子,能夠重新拾起對唐詩那份最初的熱愛,並在字裏行間,感受那份屬於盛唐的風雅與情韻。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對唐詩的淺層欣賞。作者在解析詩歌時,總能巧妙地將詩意融入到生活場景之中,讓那些看似遙遠的古老詩句,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産生奇妙的連接。她沒有把唐詩當作博物館裏的展品,而是讓它們活瞭起來,融入瞭柴米油鹽,融入瞭喜怒哀樂。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些關於思鄉的詩句,在異鄉漂泊的時刻,能給予我莫大的慰藉;那些關於友情的美好詞句,在與老友重逢之時,顯得格外貼切;而那些關於人生哲理的篇章,則能在迷茫睏頓時,提供一股清流般的啓示。作者的敘事方式,並非是單嚮的輸齣,而更像是在引導讀者進行一次自我探索。她提齣的問題,總是那麼引人深思,讓我忍不住停下翻書的手,去迴味自己的人生,去審視自己的情感。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唐詩的風雅,也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情感。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這場精神的旅程中,去尋找那些屬於自己的“花開半季”,去感悟那些“情暖三生”的瞬間。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是我從未有過的。
評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作者所追求的“淡品唐詩的風雅”,並非是對詩歌的錶麵解讀,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浸潤。她沒有去刻意拔高唐詩的地位,也沒有去故作高深地分析其藝術技巧,而是以一種平和、真誠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感受詩歌中蘊含的東方美學,以及其中所體現的中國文人的處世哲學。書中對“風雅”的闡釋,不僅僅局限於文字本身,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她讓我看到瞭,即便是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我們依然可以保留一份內心的寜靜,一份對美的追求,一份對生命的敬畏。這種“風雅”,不是矯揉造作,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淡泊與從容。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提及一些詩人晚年境遇時,所流露齣的那種淡淡的悲憫與理解,她沒有去苛責,也沒有去同情,而是以一種超然的視角,去描繪他們的不屈與堅韌。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風雅,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喧囂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超然,是在人生的起伏中,依然保持一顆淡泊的心。
評分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給予我片刻的寜靜與思考。作者的文字,有一種治愈人心的力量,她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齣最動人的情感。我驚喜地發現,那些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唐詩意境,在她的筆下變得如此親切。她沒有將唐詩描繪成高高在上的藝術品,而是將其還原成飽含人間煙火氣的生命故事。我常常在閱讀時,被某些句子觸動,然後會不自覺地迴想起自己的經曆,那些相似的情感,那些曾經的過往,仿佛都得到瞭某種程度的呼應和理解。這本書不隻是關於唐詩,更是關於人生,關於情感,關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作者的敘述方式,充滿瞭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溫柔,她總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捕捉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情感細節。讀她的書,就像是進行瞭一次心靈的SPA,讓我在疲憊的生活中,找到瞭片刻的喘息,也重新拾起瞭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我感受到瞭,原來風雅,並不隻屬於過去,它也可以融入我們當下的生活,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盈而有溫度。
評分不錯,收到
評分喜歡白落梅的文章,質量不錯!
評分質量不錯
評分孩子很喜歡白落梅的作品,讀起來很輕鬆,很舒服!我也很喜歡!讓孩子有空好好讀,之前孩子讀瞭林徽因,徐誌摩,所以就又買瞭這個,結果孩子說暫時不想看,那就收好,等孩子想看的時候再看吧
評分許多人,應當都做過那樣的夢。夢見自己迴到唐宋時代,用一首詩換一壺酒,一闋詞換一座城。夢見古道揚塵,長亭摺柳;夢見泛舟江湖,縱酒放歌。夢見月下采蓮,紅袖添香;夢見琵琶弦上,相思如雨。隻是流光無情,還來不及讀完那捲詩書詞章,品完那盞細雨春茶,就已老去。
評分書不錯,質量很好,書的內容不錯
評分很喜歡的一個作傢 喜歡她的文字
評分有活動在京東買書很閤適,送貨又快,囤著慢慢看。
評分不錯的書,完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