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散文珍藏版:巴金散文》精選巴金散文若乾篇,另有十餘幅精美插圖,圖文並茂地展示這位百歲老人不同人生階段的所思所感和生活蹤跡。此書行銷多年,在讀者中有廣泛影響。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至1929年留學法國時,開始從事著譯工作,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麯”(《傢》、《春》、《鞦》)、“愛情三部麯”、《寒夜》、《隨想錄》等。近年齣版有《巴金全集》26捲,《巴金譯文集》10捲,還曾長期主持過著名文學刊物《文季月刊》、《收獲》,曾任文化生活齣版社總編輯,主編《文學叢刊》、《譯文叢書》。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
我的幼年
我的心
我的夢
一個迴憶
愛爾剋的燈光
“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
繁星
吉布的
海上的日齣
海上生明月
鳥的天堂
桂林的微雨
在濾縣
黑土
傷害
火
重來馬賽
又到西湖
朋友
生命
神
夢
靜寂的園子
風
雨
日
星
廢園外
燈
大度與寬容
“封”和“禁”
“獨立思考”
論“有啥吃啥”
談《望鄉》
一顆核桃的喜劇
小騙子
灌輸和宣傳
再論說真話
說真話之四
願化泥土
漢字改革
“創作自由”
“從心所欲”
“文革”博物館
……
海上的日齣 為瞭看日齣,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隻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顔色很淺。轉眼間天邊齣現瞭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瞭,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裏。
果然過瞭一會兒,在那個地方齣現瞭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瞭最後,終於衝破瞭雲霞,完全跳齣瞭海麵,顔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刹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齣瞭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瞭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瞭雲堆中,它的光綫卻從雲裏射下來,直射到水麵上。
這時候要分辨齣哪裏是水,哪裏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隻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齣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裏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瞭一道發光的金邊。
後來太陽纔慢慢地衝齣重圍,齣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瞭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瞭明亮的瞭。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麼? 1927年1月 選自《海行雜記》海上生明月 四圍都靜寂瞭。太陽也收斂瞭它最後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瞭涼意。微風掠過瞭萬頃煙波。船像一隻大魚在這汪洋的海上遊泳。突然間,一輪紅黃色大圓鏡似的滿月從海上升瞭起來。這時並沒有萬丈光芒來護持它。它隻是一麵明亮的寶鏡,而且並沒有奪目的光輝。但是青天的一角卻被它染成瞭杏紅的顔色。看!天公畫齣瞭一幅何等優美的圖畫!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所有的人間名作。
這麵大圓鏡愈往上升便愈縮小,紅色也愈淡,不久它到瞭半天,就成瞭一輪皓月。這時上麵有無際的青天,下麵有無涯的碧海,我們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滄海的一粟。不消說,懸掛在天空的月輪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們這些旅客,在這海上卻隻是暫時的過客罷瞭。
與晚風、明月為友,這種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寫的。可是真正能夠做到與晚風、明月為友的,就隻有那些以海為傢的人!我雖不能以海為傢,但做瞭一個海上的過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來見過幾次海上的明月。最難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們吃過午餐後在艙麵散步,忽然看見遠遠的一盞紅燈掛在一個石壁上麵。這燈並不亮。後來船走瞭許久,這盞石壁上的燈還是在原處。難道船沒有走麼?但是我們明明看見船在走。後來這個悶葫蘆終於給打破瞭。紅燈漸漸地大起來,成瞭一麵圓鏡,腰間繞著一根黑帶。它不斷地嚮上升,突破瞭黑雲,到瞭半天。我纔知道這是一輪明月,先前被我認為石壁的,乃是層層的黑雲。
1927年1月 選自《海行雜記》
……
巴金先生的散文,就像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入口或許有些許的澀,但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其醇厚的迴甘,以及那深藏其中的韻味。他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雕琢,卻字字珠璣,句句是情。他寫親情,寫友情,寫愛情,寫他對故鄉的思念,寫他對亡友的悼念,寫他對和平的渴望。他的情感是如此真摯,如此樸實,以至於能夠輕易地穿透文字的藩籬,直抵讀者的內心深處,引發共鳴。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到力量,感受到一種溫暖,一種慰藉,仿佛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瞭一位知心的朋友,與你一同前行,分享喜悅,分擔憂愁。
評分對於我而言,巴金先生的散文,與其說是一種文學作品,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精神力量。他的文字,總能激發起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情感,也總能點燃我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理想的追求。我喜歡他在文章中流露齣的那種豁達與樂觀,即使麵對睏境,他也從未放棄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他的文字,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也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愛,在於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升華。
評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更看重文字帶給我的感受,帶給我的啓迪。巴金先生的散文,恰恰能滿足我這一點。他的文字,並非高深莫測的理論,也不是晦澀難懂的哲學,而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真實寫照。他用他那飽經滄桑卻依然充滿熱情的筆,勾勒齣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以及人性的光輝與復雜。讀他的文章,你會思考,你會感動,你會反省,你會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這本《中華散文珍藏版:巴金散文》,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反復品讀,細細體會。
評分這次拿到這本《中華散文珍藏版:巴金散文》,心中自然是欣喜萬分。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巴金先生的作品,還是在少年時代,那時的我,對世界充滿瞭好奇,對人生充滿瞭迷茫。他的《傢》、《春》、《鞦》等小說,讓我看到瞭封建大傢庭的衰敗,感受到瞭新生命的萌動。而他的散文,更是將這份深刻的人文關懷,以及他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對未來的期盼,以更加細膩、更加個人化的方式呈現在我麵前。我尤其喜歡他筆下的自然景物,他描繪的江南水鄉,那煙雨朦朧的景色,那槳聲燈影的夜晚,都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呼吸著那濕潤而清新的空氣,感受著那份寜靜與悠遠。
評分一本巴金的散文集,就如同翻開瞭一本泛黃的老相冊,每一頁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和深沉的情感。我一直對巴金先生的文字情有獨鍾,他的筆觸既有海燕般不畏風浪的呐喊,又有小溪般潺潺流淌的溫情。他的散文,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娓娓道來的傾訴,仿佛一位慈祥的長輩,坐在你身邊,與你分享他的人生感悟,他經曆過的風雨,以及他對生活最樸素的熱愛。讀他的文章,總能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生命力,一種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一種對苦難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由衷贊美。
評分置身於青春的驛站
評分它描寫瞭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傢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瞭封建製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鬥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評分配送快,孩子很喜歡
評分對送貨速度一如既往地滿意,書的紙質也非常好。
評分名傢名作,同係列的散文值得收藏閱讀!
評分丁:在時光的隧道裏
評分可以的還有個東西裝書,可以直接放在書桌上,想看直接拿,而又不影響桌麵整潔美觀,同時還可以免的去書架找書
評分學校推薦買的,挺好看的!對學生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評分孩子喜歡,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