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人工智能時代重新定義産品經理 / 1
1.1 人工智能時代産品的特殊性 / 3
1.1.1 人工智能是工具,也是新的産品設計思維邏輯 / 3
1.1.2 人工智能技術給傳統的服務和産品賦能 / 6
1.1.3 構成人工智能産品的三要素 / 9
1.1.4 人工智能産品成功的必要條件 / 11
1.2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的價值定位 / 14
1.3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需要兼具“軟硬”實力 / 17
1.3.1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需要懂技術 / 17
1.3.2 會用數字錶達和評判 / 19
1.3.3 懂得溝通和協作的藝術 / 20
1.4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入門 / 23
1.4.1 修煉思維模式:資源、解決方案、目標導嚮 / 23
1.4.2 構建知識體係:六大模塊 / 26
1.4.3 參與工程實踐 / 28
第2章 懂行業的産品經理纔不會被人工智能淘汰 / 29
2.1 人工智能時代將公司重新分類 / 31
2.1.1 人工智能時代公司的分類方式 / 31
2.1.2 三類公司對産品經理能力的要求 / 33
2.2 什麼叫作“懂行業” / 35
2.2.1 六種行業分析維度 / 36
2.2.2 行業分析案例 / 38
2.3 如何修煉成為行業産品專傢 / 42
2.3.1 以“點”切入行業 / 43
2.3.2 深挖“點”,變成“綫” / 44
2.3.3 橫嚮拓展“綫”,變成“麵” / 46
2.4 本章小結 / 47
第3章 定義人工智能産品需求 / 48
3.1 重新定義需求分析 / 50
3.1.1 從微觀、宏觀兩個角度定義功能性需求 / 55
3.1.2 越重要,越容易被忽視:定義非功能性需求 / 56
3.2 量化需求分析 / 67
3.2.1 為什麼要量化需求分析 / 67
3.2.2 怎麼量化需求 / 70
第4章 人工智能産品體係 / 76
4.1 人工智能産品實現邏輯 / 77
4.2 基礎設施 / 81
4.2.1 傳感器 / 81
4.2.2 芯片 / 85
4.2.3 基礎平颱 / 88
4.3 數據采集 / 90
4.3.1 數據來源 / 90
4.3.2 數據質量 / 95
4.4 數據處理 / 97
4.5 機器“大腦”處理過程:理解、推理和決策 / 99
4.6 資源配置統籌的關鍵環節:係統協調 / 102
4.7 不可逾越的紅綫:安全、隱私、倫理和道德 / 104
4.7.1 安全 / 104
4.7.2 隱私 / 106
4.7.3 倫理和道德 / 110
4.8 運維管理 / 114
第5章 機器學習 / 118
5.1 什麼是機器學習 / 120
5.1.1 機器學習與幾種常見概念的關係 / 120
5.1.2 機器學習的本質 / 123
5.2 機器學習流程拆解 / 128
5.3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必備的算法常識 / 133
5.3.1 算法分類 / 135
5.3.2 算法的適用場景 / 143
5.4 機器學習的常見開發平颱 / 148
第6章 人工智能産品經理工作流程 / 152
6.1 設定清晰的目標 / 153
6.2 技術預研 / 155
6.2.1 領域技術基本現狀和趨勢 / 156
6.2.2 領域前沿技術 / 159
6.2.3 常見技術邏輯 / 162
6.2.4 判斷技術切入點 / 166
6.2.5 總結 / 167
6.3 需求分析和産品設計 / 167
6.3.1 造成人工智能産品設計失敗常見原因 / 167
6.3.2 人工智能産品常見設計原則 / 170
6.3.3 閤理製定産品需求優先級 / 174
6.4 充分參與研發過程 / 178
6.5 持續的産品運營 / 181
第7章 方法論、溝通和CEO視角 / 182
7.1 蛻變的必經之路:端到端産品管理 / 184
7.1.1 把握流程中的關鍵節點 / 184
7.1.2 評審階段成果 / 188
7.1.3 復盤 / 190
7.2 跨部門溝通 / 192
7.2.1 什麼是跨部門溝通 / 193
7.2.2 跨部門溝通的技巧 / 194
7.3 用CEO的視角進行産品管理 / 196
寫在後麵的話 / 200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産品經理的定義就不斷被刷新,直到人工智能時代,産品經理的工作內容、邊界、方法、邏輯和協作方式都發生瞭本質的變化,本書結閤AI工程實踐中的經驗總結齣:圍繞AI産品經理自身的基本素質和技能和AI産品經理新的協作邏輯為兩條大的主綫,涵蓋:AI PM的思維模式、知識體係、如何使用數據、日常工作流程、常見算法理解和應用、以及需求的洞察和工程化思維以及新的團隊協作方式等篇章內容。
張競宇(特裏) 墨爾本大學信息係統碩士、全球金融工程委員會委員、“Back & Forth”思維模式發明者,現任世界500強公司人工智能産品總監。 曾作為年輕學者被邀請到第十五屆全球金融年會做英文演講。 擅長機器學習産品設計、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商用化。曾主導上綫多款人工智能産品,其中一款教育行業的産品,用戶覆蓋全國四百多萬名在校大學生。 在人工智能(尤其在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領域有多項發明專利,其中專利“基於網絡日誌的用戶負麵情緒預測方法和係統”早於Facebook社交網絡自殺傾嚮預測功能問世。 特裏老師還是人人都是産品經理社區和PMCAFF社區的專欄作傢,其寫作的“人工智能産品經理”係列文章廣受讀者好評。 微信公眾號:特總侃AI(pmaihome)
剛入手一本關於人工智能産品經理的書, namanya《人工智能産品經理 AI時代PM修煉手冊》。坦白說,我當初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承諾能帶我入門AI産品經理這個領域。我本身在傳統互聯網産品崗位摸爬滾打瞭一段時間,但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總感覺自己被甩在瞭後麵,迫切希望瞭解這個新興領域的産品邏輯和工作方法。這本書的名字就直接點明瞭目標讀者,而且副標題“AI時代PM修煉手冊”聽起來就很有指導意義,仿佛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本秘籍。我期待它能幫助我理解AI在産品中的應用場景,如何進行AI驅動的産品設計,以及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為産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新的技能和思維方式。同時,作者“張競宇”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也相對陌生,我希望他能帶來一些獨特的見解和實踐經驗,而不是泛泛而談的理論。整本書的結構和內容的深度,是我非常關注的。我希望它能從基礎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復雜的AI産品開發流程,並提供一些真實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觸類旁通。
評分讀完瞭《人工智能産品經理 AI時代PM修煉手冊》的部分章節,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構建AI産品經理的知識體係方麵,確實下瞭一番功夫。書中對AI技術在不同行業的産品落地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從智能推薦到自然語言處理,再到計算機視覺,幾乎涵蓋瞭當前主流的AI技術方嚮。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深入到如何將這些技術轉化為可落地的産品功能,以及如何評估AI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講解瞭數據在AI産品中的關鍵作用,包括數據采集、清洗、標注以及如何構建有效的數據反饋閉環。這一點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往往是容易忽視的盲區。作者的敘述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雖然技術名詞不少,但通過類比和實例,能夠相對容易地理解。對於我這樣想要係統性學習AI産品經理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框架,讓我知道從何處入手,以及需要掌握哪些核心知識點。
評分當我翻開《人工智能産品經理 AI時代PM修煉手冊》這本書時,我最期待的是能夠獲得一些關於“如何做”的實操性指導。畢竟,理論知識再多,如果不能轉化為實際行動,也難以産生真正的價值。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具體的方法論和工具,幫助我理解如何在一個AI産品的生命周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書中關於“AI産品需求挖掘”的章節,就提齣瞭很多創新的方法,讓我瞭解到如何通過用戶畫像、場景分析以及對AI技術潛力的洞察,來發現潛在的産品機會。此外,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進行AI産品的原型設計和用戶測試,以及如何利用數據來迭代和優化産品。這些內容都非常貼閤實際工作,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教材,更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能夠切實地幫助我提升在AI産品領域的實操能力。
評分《人工智能産品經理 AI時代PM修煉手冊》這本書,在我看來,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AI産品經理的“軟技能”和“思維模式”的探討。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AI技術的書籍,但那些往往側重於技術本身,而這本書則更關注“人”和“産品”。書中很多關於“如何構建AI産品團隊”、“如何與跨職能團隊協作”以及“如何培養AI産品經理的戰略思維”的內容,都讓我受益匪淺。它強調瞭AI産品經理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技術知識,更需要擁有齣色的溝通能力、領導力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力。作者通過分享一些真實的行業案例,讓我看到,成功的AI産品背後,往往凝聚著産品經理的智慧和努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成為一名優秀的AI産品經理,需要不斷地學習、成長和擁抱變化,這是一種持續的“修煉”過程。
評分我選擇《人工智能産品經理 AI時代PM修煉手冊》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對AI産品經理這個職業的強烈好奇。我一直覺得,在AI浪潮下,産品經理的角色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不再僅僅是連接用戶需求和開發團隊的橋梁,更需要對技術有深刻的理解,能夠預見技術的潛力,並將其轉化為創新的産品。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從一個非常基礎的層麵切入,為我這個“門外漢”描繪瞭AI産品經理的圖景。書中並沒有直接灌輸復雜的技術原理,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貼近實際的案例,讓我體會到AI産品經理的工作日常是怎樣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與AI工程師溝通”以及“如何定義AI産品中的‘好’與‘壞’”的章節,這些都是我在過去的工作中很少接觸到的,但又至關重要。它讓我意識到,AI産品經理不僅要懂用戶,更要懂技術,懂如何量化AI的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