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蹤中國古建築:沿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跡

尋蹤中國古建築:沿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炳時,林愛梅 著
圖書標籤:
  • 古建築
  • 梁思成
  • 林徽因
  • 中國建築史
  • 建築遺産
  • 文化遺産
  • 尋蹤
  • 曆史
  • 建築學
  • 民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343608
版次:1
商品編碼:11398629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0
字數:25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尋蹤中國古建築:沿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跡》記錄瞭作者趙炳時、林愛梅追尋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足跡,探訪中國古建築的學習心得。通過今昔對比,梳理瞭梁、林兩位先生尋訪研究古建築的著作;用豐富的圖片、簡明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對中國古建築渾厚的文化底蘊和優雅的藝術氣質進行瞭再詮釋。

作者簡介

  趙炳時,1988~1994年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注冊城市規劃師,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傢谘詢委員會主席。著有《城市規劃原理》等教材,《國之瑰寶》係列圖書主編。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林愛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傢注冊一級建築師。完成國傢各部委委托規劃、建築設計及科研項目多項,曾主持中國駐印尼雅加達大使館、大使官邸、北京亞運會體院體育館的建築設計。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平郊創步:薊縣獨樂寺-正定隆興寺
1-1 薊縣獨樂寺及白塔
1-2 寶坻廣濟寺
1-3 正定隆興寺
1-4 正定天寜寺木塔
1-5 正定廣惠寺華塔
1-6 正定臨濟寺青塔
1-7 正定開元寺磚塔及鍾樓
1-8 正定縣文廟
1-9 趙州安濟橋
1-10 趙州永通橋
1-11 趙州陀羅尼經幢
1-12 趙州柏林寺
1-13 滄州鐵獅子
1-14 定興義慈惠石柱
1-15 北京臥佛寺

第2章 晉魯實測:大同華嚴寺-麯阜孔廟
2-1 大同上華嚴寺
2-2 大同下華嚴寺
2-3 大同善化寺
2-4 大同雲岡石窟
2-5 大同九龍壁
2-6 渾源懸空寺
2-7 朔州崇福寺
2-8 麯阜孔廟
2-9 麯阜孔林
2-10 麯阜孔府
2-11 曆城四門塔
2-12 泰安岱廟
2一13 長清靈岩寺

第3章 國寶發現:五颱佛光寺-應縣木塔
3-1 五颱山佛光寺
3-2 五颱山寺院
3-3 五颱山南禪寺
3-4 應縣佛宮寺木塔

第4章 著史興學:中國建築史-清華營建係
4-1 李莊-清華
4-2 宜賓李莊
4-3 宜賓文昌宮及白塔
4-4 《中國建築史》
4-5 清華大學營建係
4-6 《營造法式注釋(捲上)》
4-7 《清式營造則例》
4-8 《中國雕塑史》

第5章 設計留筆:國徽-紀念碑-鑒真堂
5-1 聯閤國大廈
5-2 國旗
5-3 國徽
5-4 人民英雄紀念碑
5-5 個人紀念碑及墓碑設計
5-6 學校和公建設計
5-7 揚州鑒真紀念堂
5-8 日本奈良、京都
5-9 容縣真武閣
5-10 水彩及速寫

第6章 京城抒情:贊頌-睏惑-期望
6-1 都市計劃的傑作
6-2 建城曆程
6-3 中軸綫
6-4 古都城牆
6-5 國子監、雍和宮
6-6 街道、鬍同、四閤院
6-7 皇傢園林
6-8 京郊寺院
6-9 永遠的紀念
6-10 大師的期望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很全麵值得購買,

評分

不錯的書,質量好,紙質也不錯

評分

評分

  梁啓超,林長民,期望培養中西閤璧的全新的兒女。從童年、少年到求學海外,孩子們的成長曆程中相伴的是父親的仁愛和責任。梁傢兒女是如此幸運。他們有這樣一位至性至情的爹爹,他為兒女們留下瞭世間最寶貴的財富——人格的力量。

評分

就是遊記,文筆還一般,配圖也一般

評分

圖文並茂,曆史照片非常精美。此書不僅講述瞭名人的曆史過往,而且也帶你去過瞭祖國的一些名勝古跡!

評分

還可以,圖很多,具體內容不知道怎麼樣

評分

尋蹤中國古建築:沿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足跡:本書紙質優良 印刷精美 值得收藏總體來講非常不錯,京東運輸包裝堅固細緻,送貨速度快,服務態度好,推薦大傢購買,非常滿意。梁思成,男,廣東省新會人,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傢和建築教育傢。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建築教育事業。係統地調查、整理、研究瞭中國古代建築的曆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評分

  1941年初,梁傢隨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若乾機構來到長江上遊一個偏遠的小鎮:李莊。不久,林徽因肺病爆發,臥床不起。戰爭仿佛永無盡頭,他們在這裏度過瞭貧病交加的五年。 戰爭結束瞭。在費慰梅的安排下,林徽因第一次離開李莊到達重慶,然而醫生警告說,她的生命已不足五年。後人很難想像,焦土遍地的戰亂時期,恰是一批中國知識分子智慧噴發的歲月。在照顧病中的妻子和一對幼小兒女的同時,梁思成和營造學社其他社員一道在李莊開始撰寫醞釀多年的《中國建築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