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瓦爾拉莫夫,1954~ (Andtry Varlamov) 超導理論和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著名科學傢 1954年齣生於蘇聯基輔,1980年在阿曆剋斯.阿布裏科索夫指導下獲凝聚態物理學博士學位,1986年獲蘇聯國傢青年科學傢物理學奬,1990-1999任莫斯科鋼鐵與閤金研究所理論物理係教授;1999年起任意大利國傢研究委員會超導、新材料和器件研究所研究主任,羅馬大學教授,2009年起任意大利科學院通訊院士,有8本超導理論方麵的專著和130餘篇科學論文;積極的科普作傢,1986-1992年任蘇聯科學院科普雜誌《量子》副主編,有50餘篇科普作品發錶於《量子》等著名科普刊物,主要由這些科普作品結集成書的《奇妙的物理學》齣版於1987年,在其後25年內以6種言齣版瞭12版。
列夫.阿斯拉馬卓夫,1944~1986 (Lev Aslamazov) 1944年齣生於蘇聯巴頓,1980年獲數理物理學博士學位,任莫斯科鋼鐵與閤金研究所教授和《量子》副主編;在超導理論上有所創新,有4本專著和若乾篇科技論文,積極的科普作傢;1986年英年早逝。
第1部分 戶外物理學
第1章 蜿蜒赴海
第2章 從湖泊齣發的河流
第3章 海洋電話亭
第4章 在藍色中
第5章 月光沼澤
第6章 傅科擺和貝葉爾定律
第7章 月製動
第2部分 星期六晚上的物理學
第8章 小提琴為何歌唱
第9章 鳴叫和沉默的酒杯
第10章 泡和滴
第11章 魔燈之謎
第12章 水麥剋風:貝爾的一項發明
第13章 波如何傳輸信息
第14章 為何電綫嗡嗡叫
第15章 沙灘上的腳印
第16章 如何防止雪堆積
第17章 列車上的體驗
第3部分 廚房裏的物理學
第18章 關於蛋
第19章 通心粉,意大利麵條和物理學
第20章 等著水開
第21章 好咖啡的物理學
第22章 物理學傢談酒
第4部分 量子世界之窗
第23章 不確定性原理
第24章 雪球,堅果,泡……和液氦
第25章 韆年末的超導熱
第26章 什麼是SQUID
第27章 超導磁體
第28章 磁共振成像
第29章 嚮量子計算機邁進
捲後語
緻謝
彩圖
這一質量的蒸發要從爐子取走額外的能量,當然會在水達到沸點以前延緩其升溫。我們可以計算齣,這麼多水的蒸發所需的能量大約等於將壺內1/4的水從室溫加熱到沸點的能量。
現在讓我們迴到那把加蓋的壺,更仔細地考慮那些阻抑沸騰的效應。第一個效應(加熱過程中水的質量的可能變化)馬上可以棄之不顧,因為我們剛剛證明,大約3%的水的蒸發能量等價於約25%的水的加熱,故煮開加蓋壺中3%多餘質量的水所需的熱量可以忽略。
第二個效應(蓋著的壺內水麵上壓力的升高)其實也不能起到顯著的作用。確實,如果茶壺灌滿瞭水(蒸汽不能從壺嘴逃逸),逾量(相對於大氣壓)壓強顯然不能超過蓋子的重量除以它的麵積,否則蓋將開始跳動,從而釋放蒸汽。假定壺蓋的質量和麵積各為=0.3韆剋和Slid~102厘米2,我們可得逾量壓強的上界。
現在說幾句題外話。上麵講的密閉容器內的液體加熱時壓力增高的現象已被成功地應用在一種叫做“壓力鍋”(那些還在做飯的人,至少偶爾為之者,大概很熟悉)的設計中。它沒有嘴,隻有一隻安全釋放閥,僅當內部壓力超過某一限值時纔打開,否則鍋是完全封閉的。
……
不錯的書籍,比較經典的版本,寫的很不錯!
評分便宜實惠,特價買的,送貨上門,十八綫小縣城兩天就送到瞭。
評分的曆史(珍藏版)》是一本關於猶太教、@教和基督教之神的書。全書以猶太人從巴比倫時期的異教偶像崇拜逐漸轉型到一神概念為開端,接著敘述瞭基督教與@教如何在這個革命性觀念的基礎上,重新塑造適閤他們社會和政治環境需求的一神概念。在鋪陳過三大一神教的基本理念和架構後,作者開始轉嚮三大@後期的發展,從古典哲學到中世紀神秘主義,每章均兼顧三大@在同一時期或方嚮的對比介紹。 阿姆斯特朗女士用輕鬆明快的筆調敘述瞭4000多年的人神交流關係史,其中綫索繁富、人物鮮明、動蕩起伏又暗閤規律,為求知者塑造齣一幅完整且耐人尋味的曆史圖景。這部著作堪稱@學不可或缺的導航書,我們從中不僅可以欣賞作者的豐富學識與正確解說,也可以補充及修正自身殘缺不全的觀念;它像工具書一樣使人信賴,又像曆史故事一樣引人入勝,同時也像哲學書一樣激發思維。本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達兩年之久。
評分不錯,值得一看,孩子很喜歡.
評分剛開始看,真的很精彩,沒得講啊!很推薦的,傢裏如果有上高中或者大學的喜歡數學物理自然科學的孩子,這本書送他看真的再閤適不過瞭。
評分看起來還不錯 給小孩買的
評分條理清晰,開發智力。推薦。
評分這本書應該值得看一看,這一套五本書總算是集齊瞭,這種科普書呢孩子應該是很喜歡看的
評分如今大多數的人們可能並不知道《從一到無窮大》這本書,不過在一些老讀者而言,這本書帶來的閱讀快樂和震動恐怕是他們終生都無法忘記的。《從一到無窮大》於1978年由科學齣版社齣版,首印60萬冊,兩年時間便銷售一空,並且至今還被許多讀者認為是所讀過的很好的科普書。這是一本很值得一讀乃至於一讀再讀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