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20位名家联手,以地理为线索,天南地北,历时两年,边走边读,边走边写,重返历史现场。
★27个站点,27个重要历史时空,一次特殊的旅行,一部有戏剧感的中国近代史。
★27篇名家历史散文,思想深邃,文采斑斓,使本书兼具史学和文学阅读价值,堪称经典。
★历史MOOK《史客》公益特辑,作者稿酬全部捐赠给“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空间赋予了历史以丰富的细节和戏剧感。张鸣、解玺璋、李洁、马勇、傅国涌、许知远、叶曙明、李冬君、李翔、陈远、张耀杰等20位历史学者和文化思想界名人,作为旅者,循着中国近代史演进的地理线索,天南地北,历时两年,寻访 27个历史现场,寻找岁月痕迹,触摸历史的厚重,还原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斯人虽去,而读者凭着这些文字,则恍若重闻其声,重见其人。用张鸣的话说,以这种方式读行近代史,“不仅别开生面,而且生动而耐读”。当今最为知名的名家学者的27篇历史散文,思想深邃,文采斑斓,使本书兼具较高的史学和文学阅读价值。本书为历史MOOK《史客》公益特辑,作者稿酬全部捐赠给“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
李礼,资深媒体人,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专栏作家。现任《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出版人,主编有《穿越百年:民国前传》《晋回忆——人文中国的历史之旅行》等。
先师谭其骧先生说:“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本书描述了百年前的舞台一角,也记录了打造这个舞台和在舞台上演剧的人,值得一读。
——复旦大学 葛剑雄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理想。本书还原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古典中国读书人的梦想终于有机会成为现实。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马勇
本书以地理为线索钩沉历史,不仅别开生面,也显得生动、耐读。
——中国人民大学 张鸣
任何地理和历史的交汇都是迷人、可爱的,犹如笛卡尔发明的坐标系和二元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时空观,读到本书的人也有福了。
——旅行家、数学家 蔡天新
历史是个谜,是因为我们离它太远。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返历史的捷径——不是复原逝去的时间,而是返回历史的空间。
——作家 祝勇
目录
第1站上斜街:龚自珍的答案吴久久1
第2站五台:徐继畲的光荣与梦想李礼13
第3站益阳:寻找胡林翼李洁25
第4站木渎,大时代的一介书生克念38
第5站东交民巷的外来者李刚45
第6站会馆里的慷慨悲歌李翔56
第7站1898,康有为的逃亡路马勇61
第8站从维新号到东洋文库张鸣68
第9站梁启超的茶坑村李翔74
第10站梁启超的双城记解玺璋84
第11站海盐,古塘里的求变者王英90
第12站湖州札记,从沈家本到陈其美李礼99
第13站小站春秋何玉新111
第14站安阳访袁林陈远119
第15站1907,绍兴之夏陈祥125
第16站岳府街,被遗忘的蒲殿俊吴策力132
第17站从万木草堂到林觉民马勇141
第18站溥伦,佟麟阁路上的失败者吴久久152
第19站寻找宋教仁:从桃源到宋园张耀杰164
第20站海丰寻陈炯明叶曙明169
第21站南通:张謇的背影傅国涌175
第22站定州,远去的乡村理想李礼186
第23站洋书店——延陵巷许知远198
第24站江津,最后的陈独秀李洁204
第25站没有胡适的绩溪李翔210
第26站两谒钱穆素书楼李冬君215
第27站何处是归程张泉220
作者简介241
后记李礼245
第3站
益阳:寻找胡林翼
李洁
一、胡林翼是谁?
“胡林翼是谁?”两位文友看到我案头放着两本有关胡氏的史料,不约而同地问我。
他俩一个60后,一个70后,都是在探寻历史真相上有所作为的年轻同道,却又都不知道胡林翼为何许人,这不能不让我心头一凉,为当今历史教育的苍白而暗自悲哀——近代中国多少历史的本色,连同胡林翼那样的一代英杰的名字,真的被洗白了。
年前,我去了湖南一趟。在益阳,因寻访胡林翼的故址,意外地从当地书法家、收藏家赵建超先生手里得到了两册当地编纂的胡林翼专辑,回来后,正翻阅。
悲乎!知道曾国藩是谁就应该知道胡林翼是谁,知道毛泽东是谁就应该知道胡林翼是谁。
先从曾国藩这儿说。胡林翼是与曾国藩同时代的湖南籍封疆大吏,因谥号“文忠”,故后世皆以“胡文忠”或“文忠公”相称。曾、胡与另两位湘军首领左宗棠和彭玉麟,当时被誉为“咸同中兴”的四大名臣,尤其前二人,时人以“曾胡”并称。胡林翼生前,官阶居曾国藩之下(胡氏为正二品的湖北巡抚,曾氏为从一品的“督办四省军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但声望并不在其之下。
言者谓:数十年来封疆大臣,治、行、才、望,莫获逮公。
听明白了吧?这是后来任过广东巡抚的郭嵩焘说的话:大家都认为,几十年来,各省的督抚们,论行政能力、品行、才干和威望,没有一个超过胡林翼的。封疆大臣,亦称封疆大吏,又简称疆吏,即对各地总督、巡抚和将军(驻防各地旗兵之统帅)的统称,当然也包括正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须知,郭氏正是曾帅的主要幕僚。
清末史家沈卓然也认为:
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
胡氏生前,声誉之隆,可见一斑。
胡林翼出身于官宦家庭,和曾国藩一样,也是由科举入仕。洪秀全的太平军出粤省汹汹北犯时,正在湖南老家为亡母“守制”的曾副部长(左侍郎)听从郭嵩焘的劝说,组织乡亲们武装起来保家卫国,湘军自兹横空出世。而胡林翼已在贵州的大山里当了好几年的知府,因剿匪卓有成效而为云贵总督吴文镕所赏识。两任湖南巡抚曾给朝廷打报告要他回湘工作,但都被吴总督挡住了。其时,胡林翼的老家已经被“洪”峰淹没,洪秀全甚至把益阳的县名都改了,叫成了“得胜县”。由于清廷八旗与绿营不堪一击,洪氏的太平军一路得胜,竟然在拿下江宁府(南京)后,建立了“太平天国”!首当其冲的皖、鄂、苏省的疆吏们纷纷落败甚至蒙难。朝廷急调已任闽浙总督的吴文镕改任湖广总督,前往鄂省。吴氏督鄂后,即奏请胡林翼前往襄助(京城也有某御史上疏推荐)。胡林翼因此官升一级(由从四品的黎平知府升正四品的贵东道员),率千名黔勇驰援湖北。不期,等胡氏到鄂后,老领导吴总督却因兵败黄州投水自裁了!此时湖南告急,湘省巡抚骆秉章赶紧上奏朝廷要胡林翼回籍效力。胡回马湖南,平定了当地匪患。接着再进湖北,与在京时认识的老乡曾国藩会师,开始联手与太平军浴血厮杀,这才有了湘军的逐渐强盛,进而有了大清江山的转危为安。
乱世出英雄。在长江流域苦斗的那几年,四十出头的胡林翼由正四品的道员而从三品的按察使,而从二品的布政使,而正二品的巡抚,甚至比曾国藩还早地获得了太子少保之头衔。辞世之前,又因系收复安庆的“首功”(曾国藩荐语)而被加授太子太保衔。按现在的话说,真是天下第一等的牛人!
......
然而,胡宫保已经无法起身遥向北京叩谢皇恩了。在按虚龄计岁的传统时代,他刚好50岁。也正因他死得太早,在后世,其声誉才远不及曾国藩。
晚清乃至民初的中国职业军人,无不对曾、胡二位尊崇有加。蔡锷曾编过一册《曾胡治兵语录》,民国初年被公开出版。此书到了创办黄埔军校的蒋中正那儿,成了蒋校长经常签名赠给优秀学生的奖品。
蒋氏对胡林翼的尊崇有例可证:民国三十一年(1942),时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委员长,听说胡林翼的曾孙在湖南益阳城里要办一所中学后,尽管军务政务党务缠身,仍拨冗题写了“林翼中学”的校名(一说还曾捐款)。只不过,仅过了7年,益阳城头的青天白日旗即换成了五星红旗。蒋氏题写的校匾被人捣毁,因抗战而迁到乡下胡林翼故居的林翼中学也被迫停办了。
在新中国的教科书上,胡林翼从来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刽子手。其名字除了偶尔被御用学者们点名批判一下之外,再无人提及。当下,有关曾国藩的图书走红于大小书店,与之齐名的胡林翼却鲜为人知,以致连我身边的文友居然也要问“胡林翼是谁”,这实在让人感喟。
再从毛泽东这儿说。在胡林翼谢世仅22年之后,湘潭县韶山冲的富户毛顺生的长子毛泽东出生。胡氏故里益阳县大塘村与湘潭的韶山冲相距仅150华里,胡林翼在当地的影响可想而知。毛泽东走出大山到了省城读书以后,在恩师杨昌济那儿读到了《胡文忠公全集》,当即佩服得一塌糊涂,遂为自己起了颇为励志的字:润芝,也作润之、咏芝。
在传统社会,有身世的人,名、字、号俱有。出山前的毛泽东,是乡下小财主的儿子,算不得有身世,故只有名而无字、号。时人皆知,润芝或润之、咏芝,正是胡林翼给自己起的号。胡氏名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咏芝,后作润之。毛把前辈乡贤的名讳直接拿来戴到了自己头上。因仰慕乡贤而将人家的英名嵌于自家的名或字中,以寄托人生的远大希望,这类例子在传统社会的中国不胜枚举。不过,毛润之后来非但没成为胡润之那样的忠君爱国的大功臣,反倒走上了洪秀全的道路,成了翻天覆地的大造反者,并最终成功地改换了乾坤。毛氏年轻时,本党和友党的同志们咸以“润之”称之,等他成为洪秀全式的国中之“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一把手后,党内再无人称呼其字,而咸称其职务“主席”。中共建政共和国之后,“毛润之”的由来更无人说破。
所以,知道曾国藩而不知道胡林翼,知道毛润之而不知道胡润之,不是哪个人的疏忽,实乃时代之错位。
我把此次湘省自驾游的第一站定为益阳,其实主要是想找找有关胡林翼的遗址。
......
二、乡陌宫保第
益阳位于长沙以西,全程有高速公路,只有80几公里的距离。1月25日下午,驾上长沙金融业朋友苏丹兄提供的东风本田CRV,我从市中心的白沙古井启程,驶过橘子洲大桥后,不到一小时,即看到高速路上特有的褐色景点路标——“胡林翼故居”。
拐出高速路后才知道,胡林翼故居只闪亮在路标上,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也很难找到。
我要找的是泉交河镇的大塘村。书上说,胡林翼故里就在那个村。
不料,我的GPS上并无大塘村!
在乡间公路上,几番停车问路人,均因对方湘语难懂而令我一头雾水——益阳方言比长沙官话更让人挠头。后来,我试以当地语调打听“府林夷”时,立竿见影,马上就有农民指点我拐上了坦途。湖南方言把汉语拼音声母的h发成f音,且尾字多升调。把胡林翼说成“府林夷”,对方果然明白。
在一条南北向的村级水泥道上迅行,蓦见路边有一新立的五彩石碑,是本地统一模样的村名碑,上镌四个大字——“宫保第村”。我喜出望外,连忙停车!
“宫保”是君权时代人们对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的俗称。据说古时皇太子常居东宫,所以东宫成了皇子的代称。所谓“宫保”,顾名思义,即东宫主子的保护人,即皇子的老师。比太子太保更好听的是太子太傅——太子的师傅(李鸿章就拥有太傅的至高荣誉,故世人称之为“李傅相”)。无论太子太傅还是太子太保,都是皇帝授予有大功于国家的功臣的荣誉头衔。虽非实职,级别却很高,太子少保为正二品,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为从一品。清末三帝同治、光绪和宣统,均无子嗣,却照例以此国家顶级荣誉来奖励手下重臣。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晚清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个个都有太子太保“职称”。袁世凯历任清末要职,但他最喜欢别人对他的称呼却是“袁宫保”,可见“宫保”头衔分量之重。胡林翼是益阳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宫保,宫保第村理应是胡林翼府邸所在的村!
......
边走边读近代史
张鸣
历史是人演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多的时候是唱对手戏,或打,或谈,或者一起喝酒吃饭,歌舞弹唱。但所有的戏码,都得在地上演,演好了,还是演砸了,都会留下痕迹。
中国人跟欧洲人不一样,在建筑上,善于玩土木,不善于玩石头。改朝换代,从项羽开始,又偏喜欢放火,所以一个个前朝的旧迹,剩下的不多,但是土地却有记忆,地层的差异,一个又一个地夯土墩,告诉后来的人们,这里经过了多少次的沧海桑田,多少次的王冠落地。只要脚踏上那片土地,土地就会告诉你点什么。
写历史,读历史,都可以走着写,走着读。考察一场战役,不亲临现场,看看山川地貌,河流走向,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辨东西。想知道皇帝是如何尊贵,怎么也得到故宫走一趟,立在丹墀之上,你才明白,大殿里龙椅上坐的那个人,无论是什么德行,在这样的建筑里,都透着威严,让人敬畏。
辛亥革命百年时,应广东南方电视台的邀请,跟中山大学的一位历史学教授一起,走读了广州的革命遗迹。其实,当日的广州,早已不复存在,能走读的也就是寥寥无几的几座坟茔。但是,即使看看当年建造的墓碑,摸摸碑上的文字,还是能感触到几丝历史的厚重,有一种瞬间回到当日现场的感觉,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叫做穿越。
穿越无非是种梦呓,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估计都造不出时光列车,把现在的人送到古代去。但现在的人写史读史,如果没有一点古人的现场感觉,多半做不好这事。
到了旅顺要塞,你才能感觉到当年日俄战争的残酷,同时才能体会出甲午战争中清军是多么的无能。同样一个要塞,俄军坚守了将近一年,而清军仅仅守了8天。到了刘公岛,你才能明白,当年北洋水师的避战策略,是多么的荒唐——刘公岛和对岸的威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乌龟壳似的堡垒,躲在里面,敌人的海军的确攻不进来,但是只消敌人绕道从后面攻下威海,这个乌龟壳就被人掀开了,躲在里面的北洋海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只剩下挨揍的份了。看看北京的西什库教堂,你才能明白在义和团运动中,所谓义和团的勇敢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一个不大的教堂,没有坚固的堡垒,里面40支洋枪就顶住了义和团几万人两个多月的围攻。如果义和团真的不怕死,挤也给它挤塌了。
我们的历史课,真应该开放,让老师领着学生,走出来讲,到历史发生过的现场去讲。这样的话,历史就活了。有的时候,看看展览,看看古人用过的东西,鉴赏一下古人留下的画像,看看古人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盔甲,对于体悟历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历史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记住年代,更重要的是要有感觉。这种感觉,只能从古人的现场,包括古人留下的物件中去寻找。
因此,本书以地理为线索钩沉历史,不仅别开生面,也显得生动而耐读。
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对古人,或者说对自己的祖先过于不尊重了,革命的时候大拆大砸,建设和开发还是大拆大砸,还有推土机和挖掘机的横扫。所谓封建主义的痕迹不值得保留,而近代修建的小洋楼,又是帝国主义的痕迹,更不该保留。这些年来,一边是拆掉平毁古人的痕迹,一边是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历史留在地脚上的遗迹,是越来越少了。假古董的出现,把土地原来的记忆也给毁了。有时候,前年去的时候,东西还在,今年再去,就已经人已非,物也不是了。即使建了假古董,建的跟真的似的,任凭你怎样发思古之幽情,也找不到感觉了。
大概,我们只能躲进文字里,用我们走读的文字,建一个小小的象牙塔,在里面祭奠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历史。
2013年7月,于京北清林苑
史客特辑: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史客特辑: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史客专辑不错!
评分评分
相较纯粹依托文献写就的历史读物,历史游记可读性更强。读者不仅能了解所述人物的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在纸上“卧游”那些存留至今的名人古迹,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到作者抚今追昔的“现场感”。但要写好历史游记绝非易事:首先你得从故纸堆里找出他曾经住过哪些地方—那些地方要么是被拆,要么地名、街名、房屋结构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的所谓“名人故居”根本就是假的。光一个北沟沿胡同23号院所谓“梁启超故居”,就闹了这么多年笑话。据杨东晓查证是1986年普查弄错了一直也没人更正,直到2012年记者采访,文物部门才提交更正的报告。本书《梁启超的双城记》一文也提到这座宅子,好在编者李礼和作者解老师都是审慎的人,正文和图注都没被带到沟里。
评分史客专辑不错!
评分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空间赋予了历史以丰富的细节和戏剧感。张鸣、解玺璋、李洁、马勇、傅国涌、许知远、叶曙明、李冬君、李翔、陈远、张耀杰等20位历史学者和文化思想界名人,作为旅者,循着中国近代史演进的地理线索,天南地北,历时两年,寻访 27个历史现场,寻找岁月痕迹,触摸历史的厚重,还原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斯人虽去,而读者凭着这些文字,则恍若重闻其声,重见其人。用张鸣的话说,以这种方式读行近代史,“不仅别开生面,而且生动而耐读”。当今最为知名的名家学者的27篇历史散文,思想深邃,文采斑斓,使本书兼具较高的史学和文学阅读价值。本书为历史MOOK《史客》公益特辑,作者稿酬全部捐赠给“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
评分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评分在众多以人物为主题的篇章里,李刚这篇《东交民巷的外来者》显得较为独特。作者将东交民巷的历史溯源到元代的江米巷,得名自南方经由通惠河供应的糯米—又称“江米”。马可波罗当年就曾在此巷下榻。需要提醒作者的一点是:马可波罗离开中国的时间是在1291年,而非文中所说的1293年。这个问题蒙元史学者杨志玖70年前就考订过。此后的700年间,这条巷子里来往的有藩属贡使、俄国商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开始在此兴建使馆,驻扎在此的外交使团见证并参与了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等北洋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1927年国民政府南迁,但这条巷子一直被外国人控制,直至1943年才收回主权;随着四九鼎革,这条巷子的命运又是几经变迁—一条巷子的历史,折射出数百年来中国历史的起落兴衰。我最喜欢的是这篇结尾的一张照片,拍摄于当年的德国使馆区,如今是红都服装店:橱窗里面展出的是图画的某氏宗谱,玻璃上映射出对面东交民巷饭店的建筑群,照片左侧被塑胶模特的一双长腿占据,下面的标牌上写着“HO!HO!HO!”。
评分价格优惠,快递服务很给力
评分人文阅读,百年经典,人文阅读
史客特辑: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