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法] 保羅·利科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22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7642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3095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
外文名稱: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是法國著名哲學傢利科後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其在1968年學生運動後“自我放逐”30年的思想的結晶。在此書中,利科關注於個人同一性的問題。在他看來,個人的同一性既不是笛卡爾的“我思”,也不是尼采的“對自我的瓦解”,而是“自身與他者的交織”。利科在此書中,從三個方麵討論瞭個人的同一性:描述、敘述與規範,即,誰在說話和行動?誰再敘述故事?誰負責任?對於利科來說,這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因為,人的生存與罪惡感這類問題都可以歸為“人是什麼?”的問題,也即“個人同一性”的問題。
目錄
緻謝
序言 自身性的問題
1.“我思”的提齣
2.被擊碎的“我思”
3.邁嚮種自身解釋學
第一研究 “個人”與同化指稱:語義學進路
1.個體與個體化
2.作為基本殊相的個人
3.物體與個人
4.源始的個人概念
第二研究 話語與說話主體:語用學進路
1.話語與言語行為
2.話語的主體
3.語言哲學的兩條道路的結閤
第三研究 種無施動者的行動語義學
1.行動的概念圖式與“誰?”的問題
2.兩種話語領域:行動對事件,動機對原因
3.有關意嚮的概念分析
4.行動語義學與事件本體論
第四研究 從行動到施動者
1.個老問題與個新問題
2.歸因的種種疑難
第五研究 個人同性與敘述同性
1.個人同性問題
2.個人同性的種種悖論
第六研究 自身與敘述同性
1.敘述同性以及自身性與相同性的辯證法
2.在描述與規範之間:敘述
3.敘事的倫理內涵
第七研究 自身與倫理目標
1.以“善的生活”為目標
2.……與他者一道、並為瞭他者
3.……在各種公正製度中
第八研究 自身與道德規範
1.“善的生活”的目標與義務
2.關心與規範
3.從正義的意義到“正義的原則”
第九研究 自身與實踐智慧:確信插入段:行動的悲劇
1.製度與衝突
2.尊重與衝突
3.自律與衝突
第十研究 邁嚮何種本體論?
1.證實的本體論承諾
2.自身性與本體論
3.自身性與他者性
引用著作
索引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
評分
☆☆☆☆☆
讀書讀好書,人生的價值在於多讀書,一定要多讀書,讀書纔能提高讀書纔能成長
評分
☆☆☆☆☆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評分
☆☆☆☆☆
商務版,應該不錯吧。
評分
☆☆☆☆☆
馬禮榮,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傢,現象學運動新一代的領袖人物,巴黎四大和芝加哥大學教授,主要著作:《還原與給予》、《沒有存在的上帝》、《白色神學》等。本書是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傢馬禮榮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繼其著名的現象學研究三部麯之後,在此書中,從現象學的角度,探討瞭愛洛斯現象的問題,他認為現在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海德格爾所說的存在的遺忘,存在的遺忘有可能掩蓋著一種更為根本的遺忘且由此導緻智慧的愛洛斯之遺忘,因此,他提齣瞭基於愛洛斯維度之上的愛洛斯者這一新概念,期望以之為基礎,形成一種新的自我觀。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
還沒看,不知道譯得怎麼樣
評分
☆☆☆☆☆
在文集中,作者將最溫情的筆調,獻給《天象論》和《勞作與時日》。因為,在這兩部作品裏,不但天事與人事密不可分,同時引發瞭作者的追思懷遠。在屬人之事裏,天象與人事,唯有在農事上聯係得最緊。農事最為“自然”,與“城事”相去甚遠。然而,“城事”,照古遠的哲人講,卻是人的另一種“自然”——政治生活在“城”裏纔得到其可能。據作者說,在“起點”處的盧梭與在“終點”的施特勞斯,“哲學始終都不曾進城”(P3)而作者,追懷溫情清馨的農事,大部分目光卻在關注紛擾曖昧的“城事”。
評分
☆☆☆☆☆
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不錯不錯!!!!!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 [Euvres Choisies de la Pensee et de la Culture Francaises Contemporaine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