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丛书》一套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它包罗了古今世界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名家思想和学科结晶,作者以大师般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思想和深奥的科学命题,再配以精彩的漫画插图,真正“把复杂的思想简单化”。这一深入浅出的理念和方法,打破了读者年龄和学科的专业限制,使它真正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科普读物,读上它们,你定会爱不释手。
《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1995年首次出版,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发行,丛书的全球销量已达到24亿,《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在我国首次翻译出版。在《权力的游戏》中,你认为哪个人物是权谋高手?为什么?在权术中,善恶准则更重要还是谋略更重要?治国之君应该如何行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马基雅维利写的《君主论》作为案头书。他是西方政治史上的“权术宗师”这本小书清晰、生动地勾勒了马基雅维利起伏跌宕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其中穿插叙述了他的主要的政治理论,是任何对政治、权术、《权利的游戏》感兴趣读者的最佳伴侣。
帕特里克·克里Patrick Curry,自由作家兼史学家,现在伦敦定居。星象学史、文学评论、政治学和生态学都是他研究的领域。
奥斯卡·扎拉特Oscar Zarate,一位极有声望的艺术家,他为《介绍丛书》的数本分册作画。此外,他的漫画小说《小杀戮》(A Small Kiliing)助他赢得了威尔·艾斯纳奖(Will Eisner Prize)。
刘凌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政治学硕士,主修行政管理方向 曾参与多个国家级、校级政治科学科研项目。
读这本由克里和扎拉特合作共同呈现的经典小册子,必不会让你失望!
——读者评论
拿到这本《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后,我最直接的联想便是那些关于权谋和政治斗争的经典场景。在我心中,马基雅维利几乎成了“不择手段”的代名词,一个为了权力可以牺牲一切的冷酷智者。因此,我翻开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为我揭开这个“政治教父”的神秘面纱,让我了解他究竟是如何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成为一代政治哲学的巨擘。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详细阐述他在《君主论》中所提出的那些“实用主义”的统治原则,比如“宁可被畏惧,不可被爱戴”的论调,以及他对于君主如何运用武力、如何处理臣民、如何应对危机等方面的具体建议。我同样好奇,他是否会深入剖析他对于“德性”与“运气”在政治成功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共和国与君主制的不同形态。而且,我非常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处理马基雅维利思想中那些充满争议的部分,是仅仅罗列,还是会尝试去理解其历史语境,亦或是提出一些新的解读,让我能够摆脱那些刻板印象,看到一个更立体、更复杂的马基雅维利。
评分这本《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究竟讲了些什么?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带着一丝忐忑的。毕竟,“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而又复杂的气息,总让人联想到那些权谋、算计,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政治手段。我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充斥着枯燥的理论和晦涩的词句,即便标题写着“介绍”,也难免让人望而却步。我尝试着翻开第一页,脑海中已经预设了无数种可能,比如会详细介绍他在《君主论》中提出的“君主应该如何统治”的种种论断,分析他对于人性善恶的看法,以及他所处那个时代意大利城邦林立、战乱不断的社会背景。我甚至担心,书中会不会过多地强调他的“冷酷”与“实用主义”,而忽略了他作品中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或者,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毕竟,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物,都无法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时代烙印。所以,在阅读之前,我最大的期待,或者说最大的担忧,就是这本书会不会过于片面地解读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留下“马基雅维利就是邪恶的代名词”这样简单粗暴的印象。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更全面、更 nuanced 的视角,让我能够真正理解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精髓,而不是被一些标签化的解读所误导。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这本《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之前,我对这位“政治预言家”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一些标签化的印象里。提到马基雅维利,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权谋”、“政治斗争”、“不择手段”这些词汇。我原以为,这本书无非就是一本关于如何玩弄权术的指南,或者一本对他的“黑暗哲学”进行深度剖析的著作。然而,当我开始翻阅,并尝试去理解它所呈现的内容时,我发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得多。我当时最想弄清楚的是,马基雅维利他到底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论述那些关于君主统治的原则?他是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角度,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的角度?他提出的那些建议,究竟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还是为了国家整体的稳定和发展?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他的思想,特别是《君主论》中的一些观点,究竟是对当时意大利政治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妥协,还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超越那些表面的、甚至是耸人听闻的解读,去深入探究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根源,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远影响。
评分当我看到《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这个书名时,我心里涌起的第一反应便是,这本书一定是要帮我理清这位历史人物到底在说什么。马基雅维利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就等于“阴谋”、“诡计”,甚至带点“坏”的色彩。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的世界,一个关于权力如何运作、国家如何维系、统治者又该扮演怎样角色的深刻思考。所以,我拿到这本书,首先期待的,就是它能像一位向导一样,带我穿越时空的迷雾,走进马基雅维利那个时代,去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我脑海中构想的,是一本能够解释清楚他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政治理念,比如“目的可以证明手段不正当”的说法,究竟是源于他冷酷无情,还是说,他只是看到了政治现实的残酷本质,并且试图给出一种能够让国家存续下去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马基雅维利并非只是一个推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分子,而是一位深刻理解人性弱点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思想家。
评分我拿到这本《介绍丛书:马基雅维利》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并不是书名本身,而是它那种低调而又充满吸引力的设计。作为一本“介绍丛书”,我原以为它会像许多同类书籍一样,以一种平铺直叙、事无巨细的方式来呈现。然而,当我翻阅几页后,我发现自己似乎想多了。我期待的是一种相对宏大的叙事,从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入手,勾勒出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然后深入探讨他那几部代表作,比如《君主论》和《论李维》。我脑海中描绘的画面是,作者会详细剖析马基雅维利关于权力、国家、统治者以及人民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甚至会尝试去追溯这些思想的源头,比如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哲学,又或者当时意大利各城邦的现实政治运作。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会引用大量的史料和文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他究竟触碰到了政治学中哪些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议题,以至于至今仍有人对他争论不休。这是一种求知欲,也是一种对复杂思想的探索。
评分发现好书,我喜欢买一个系列。最近买了一万两千多块钱的书,有这本,赞!
评分马基雅维利的签名
评分2、简策
评分发展历史
评分发展历史
评分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书籍逐渐的发展到轻便、历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流传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评分功能和作用
评分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评分6、平版印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