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

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远扬 著
图书标签:
  • 含油污水处理
  • 污水处理技术
  • 石油化工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设备
  • 油水分离
  • 废水处理
  • 环境工程
  • 工业废水
  • 设备选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267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442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页数:10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在含油污水的性质及含油污水除油过程基本原理讨论的基础上,对工业上处理含油污水的各类油水分离设备,包括平流隔油池、立式除油罐、斜板隔油池、聚结、斜通道波纹板油水分离器、溶气气浮、诱导气浮、涡凹气浮、水力旋流器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分析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机理,给出了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为方便读者,本书还有相当篇幅的附录。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
 §1-1 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形态 (1)
 §1-2 含油污水中分散油滴的粒径
分布 (2)
 §1-3 单个油滴在水中的浮升 (6)
 §1-4 开发设计含油污水除油设备所需的
基础数据 (8)
 §1-5 含油污水除油设备的进口管线 (9)
第二章 平流隔油池 (10)
 §2-1 结构 (10)
 §2-2 过程分析 (10)
 §2-3 设计计算 (12)
 §2-4 刮泥机 (15)
 §2-5 应用 (16)
第三章 除油罐 (17)
 §3-1 结构 (17)
 §3-2 设计计算 (18)
 §3-3 主要结构参数 (20)
 §3-4 应用 (23)
第四章 斜板隔油池 (25)
 §4-1 结构 (25)
 §4-2 通用设计计算 (26)
 §4-3 理论分析计算 (27)
 §4-4 多层斜板用于平流隔油装置 (31)
 §4-5 多层斜板用于立式除油罐 (32)
 §4-6 应用 (33)
第五章 聚结 (34)
 §5-1 水中油滴的分散与聚结 (34)
 §5-2 粘附聚结和碰撞聚结 (35)
 §5-3 聚结设备 (36)
 §5-4 颗粒床层聚结器设计计算 (39)
 §5-5 波纹板聚结器设计计算 (40)
 §5-6 应用 (41)
第六章 斜通道波纹板油水分离器 (43)
 §6-1 结构 (43)
 §6-2 过程分析 (45)
 §6-3 设计计算 (46)
 §6-4 应用 (48)
第七章 溶气气浮 (49)
 §7-1 过程概述 (49)
 §7-2 流程 (52)
 §7-3 主要设备和装置部件 (53)
 §7-4 溶气罐设计计算 (56)
 §7-5 平流气浮池设计计算 (58)
 §7-6 应用 (62)
第八章 诱导气浮 (64)
 §8-1 概述 (64)
 §8-2 过程分析 (65)
 §8-3 脱油效率计算 (68)
 §8-4 脱油效率预估 (69)
 §8-5 应用 (70)
第九章 涡凹气浮 (71)
 §9-1 构成和配置 (71)
 §9-2 过程分析 (72)
 §9-3 设计计算 (75)
 §9-4 应用 (77)
第十章 水力旋流器 (78)
 §10-1 概述 (78)
 §10-2 用于油水分离的水力旋流器
结构 (79)
 §10-3 过程分析 (81)
 §10-4 设计计算 (83)
 §10-5 应用 (85)
 附录一 汉英名词对照 (87)
 附录二 相关标准和规范 (91)
 附录三 一些定型产品规格示例 (93)
 附录四 水中分散油滴粒径分布简易
测定方法 (97)
 附录五 溶气水气体析出量测定 (99)
 附录六 化学药剂 (101)
 附录七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 (103)
参考文献 (104)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的图书的简介,内容不包含该书的具体信息,而是从其他角度对图书世界进行描绘,旨在提供一个详尽而独特的阅读体验介绍。 --- 浮光掠影间的世界:探寻知识的广袤疆域 一本书的价值,往往在于它所揭示的,而非其表面所载的文字。 当我们谈论一本书时,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纸张上的墨迹,而是其所构建的思维空间,是作者试图引领读者穿越的知识迷宫。此刻,我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个我们暂时不去触碰的领域——油污的治理与精密的器械——而是转向那些看似遥远,实则紧密交织的知识脉络。 想象一部书籍,它没有关于水处理的化学公式,没有关于分离技术的工程图纸,但它却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描绘了人类文明在不同领域所经历的挣扎与辉煌。 卷一:文明的断章与未竟的旅程 这本书的开篇,或许会带我们回到一个远离现代工业喧嚣的时代。它不谈论如何清除浮油,而是细致描绘了古代社会对“流动之物”的认知与敬畏。我们看到的是早期人类如何理解水的循环,如何观察到自然界中物质转化的微妙规律。这不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物质哲学”的沉思录。 它探讨了材料学在建筑中的应用,例如古代工匠如何选择最适合承重的石材,如何利用木材的自然纹理来增强结构稳定性。这里的重点在于“人与材料的对话”——匠人如何倾听自然的回响,而非强行改造自然。这是一种关于耐心、精确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的叙事。 卷二:无形的网络:信息与思维的流变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将视角转向信息和符号的构建。这部未指明的著作,将深入探讨语言的起源与演变,研究在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时代,信息是如何通过口耳相传、手写记录,最终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它可能详细分析了不同文明中,“记录”这一行为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它不仅仅是备忘,更是权力的象征,是历史的锚点。 读者会沉浸于对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探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如何建立起演绎推理的体系,这种体系如何影响了后世数学和科学的思维定式。这里的探讨是关于“思维的架构”,是关于如何用清晰的逻辑来梳理纷繁复杂的现实。我们学习的不是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如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 卷三:艺术的边界与情感的拓扑学 如果说前两卷是理性的沉淀,那么第三卷则是一场感官的盛宴。它着重于“形式的意义”。这部未指明的作品,或许会细致解析音乐的结构——和声的演变,旋律的张力,以及听众在聆听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这是一种关于“情感的拓扑学”的研究,即如何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在听者心中绘制出复杂的情感地图。 此外,它还会深入探讨绘画与雕塑。不是关于颜料的化学构成,而是关于光影、透视和构图中蕴含的文化密码。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解读一幅画作中“留白”的重要性,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省略来达到比详尽描绘更深刻的表达效果。这关乎审美经验的提炼,关乎如何从视觉符号中捕捉到超越物质的意义。 卷四:未被命名的系统:社会结构的隐秘动力 最后,这部书可能会将目光投向宏大的社会系统。它不会讨论具体的经济模型,而是探索社会契约的形成过程,以及权力如何在看不见的层面上运作。 这里充满了对人类行为模式的观察。例如,群体心理学如何解释集体决策的非理性倾向,以及社会规范是如何在无意识中塑造个体的行为边界。我们研究的是“共识的生成机制”,理解一个社会如何在差异中维持相对的稳定。书中可能收录了大量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剖析,但分析的角度是关于“驱动力”而非事件本身的技术细节。它探究的是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底层情绪和结构性需求。 结语:在知识的边缘行走 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我们并未获得任何关于特定技术流程的实用技能。我们没有学会如何操作一台设备,也没有掌握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们所获得的是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能够穿透表象、理解事物背后逻辑和精神内核的能力。 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如何做”转移到“为何存在”和“如何思考”上来。它是一次智力上的远足,探索的是知识领域的各个边缘地带,那里充满了未被直接命名的关联和深刻的洞见。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透镜,一种对复杂世界更具包容性和好奇心的态度。

用户评价

评分

光看《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这几个字,我就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实践价值的书。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它可能像一本“工具箱”,为解决含油污水这个棘手的环境问题提供各种“工具”和“方法”。它会不会从介绍含油污水的种类和来源开始,比如石油化工、机械加工、食品工业等,然后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水的特性?接下来,重点肯定会是“处理”方法。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介绍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并且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气浮技术是如何工作的,需要哪些参数来控制效果?吸附技术会用到哪些吸附剂,它们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如何?生物处理方面,会不会介绍好氧、厌氧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微生物在降解油类污染物中的作用?“设备”部分,我想象中会是图文并茂,详细介绍各种油水分离设备、曝气设备、污泥处理设备等。它会不会提供设备的选型依据、安装调试、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指南?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还包含一些关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帮助读者在众多处理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它会不会也涉及一些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让读者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也能符合法律要求?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非常全面,并且非常实用。

评分

《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这个书名,直接勾勒出了一幅工业与环保交织的画面。我脑子里立刻联想到的是那些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它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的挑战。这本书,我认为它很可能是一本为工程师、技术人员,甚至环保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它会不会从基础的化学原理开始讲起,比如油污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什么它会难溶于水,以及它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一定会重点阐述各种处理工艺。我猜想,它会详细介绍几种主流的油水分离技术,比如撇油器、浮选机、重力分离槽等,并且会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效率。在更进一步的处理方面,会不会涉及到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甚至是一些生物修复的方法?“设备”部分,我想象中会是本书的重头戏,它应该会详细介绍各类处理设备的选型原则、设计参数、运行控制以及维护保养。比如,针对不同的含油污水类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泵、阀门、管道,以及处理主体设备。是不是还会附上一些设备的性能曲线图,或者实际安装的图例?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还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处理项目,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总而言之,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的话题。我猜测它大概率会涵盖了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在源头控制方面,它会不会强调如何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油料的泄漏和挥发,或者推广使用更环保的材料。然后,关于“处理”的部分,我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技术名词。是不是会详细介绍重力分离、离心分离、气浮分离等物理方法?化学处理方面,可能会涉及到混凝、破乳、絮凝等技术,用什么样的药剂才能有效地将油和水分开?生物处理部分,我想象中会有关于厌氧、好氧等不同反应器类型,以及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和油类物质中的作用。对于“设备”,我猜想它会有一大章节专门介绍各种处理单元的构造、工作原理、选型依据以及操作维护要点。比如,各种油水分离器的性能对比,不同类型曝气器的选择,以及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更进一步,这本书会不会还会涉及一些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它会不会像一本操作手册一样,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南和故障排除的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应该能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对相关的设备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评分

《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这个书名,让我对环保技术和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思考。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无数个生产车间和污水处理厂的画面。这本书,我想它一定是关于如何让工业生产更清洁,如何让我们的水环境更健康的。它会不会从源头解释含油污水的构成,比如油的种类、浓度、以及它为什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然后,一定会聚焦在“处理”的环节。我猜测,它会详细介绍各种物理分离技术,比如沉淀、浮选、离心分离等,并且会深入讲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化学处理方面,是否会涵盖混凝、破乳、絮凝等过程,以及各种化学药剂的选择和投加策略?生物处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猜想书中会介绍不同的生物反应器类型,以及微生物如何有效地降解油污。至于“设备”部分,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本产品手册一样,详细介绍各种油水分离器、曝气装置、泵、管道等设备的性能特点、选型指南、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它会不会还分享一些成功的工程案例,展示不同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我还在想,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新兴的处理技术,比如纳米技术、电化学处理等?它会不会也涉及到一些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的评估,帮助读者做出更全面的决策?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并解决含油污水处理这一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评分

哇,这本书《含油污水处理与设备》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技术范儿!虽然我没具体读过这本书,但仅仅从书名就能联想到很多有趣甚至可以说是“硬核”的内容。比如说,我想象中它应该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含油污水的产生源,是从工业生产中来的,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然后,重点肯定会放在“处理”二字上,这里面牵涉到的技术一定非常多,肯定不是简单的过滤那么简单。是不是会介绍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比如油水分离的技术,像油囊收集、浮选,还有吸附技术,用什么材料来吸附油污效果最好?生物处理方面,会不会涉及到微生物对油污的降解能力,是不是有专门的菌种或者工艺流程?另外,“设备”这个词也让我充满了好奇。处理含油污水需要的设备一定很专业,是不是会有关于各种分离器、反应器、曝气设备、膜处理设备等详细的介绍?图片的呈现会是怎样的?是工程图纸,还是实际运行的照片?操作说明和维护指南也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吧?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纳米材料在油污吸附方面的应用,或者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含油污水处理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原理到应用,都能够得到详细的解答,对于想了解这一领域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安德鲁·韦伯的大作《猫》是有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1981年首次出现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上,其中的名曲之一《回忆》(Memory),迅速在全世界走红。自此之后,《猫》被灌录成唱片,征服了全世界。本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将这部剧院传奇之作的一切惊喜、恐惧、浪漫与暧昧被悉数收录。令人屏息凝神的画面与丰满的数码音质(由一支70人交响乐团重新灌录)将带你进入神秘的猫的世界。

评分

音乐剧《猫》在伦敦西区首演,从此一炮打红,并成为百老汇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重新制作的高清版BD现已震撼上市!

评分

很好,必备工具书,赞一个

评分

安德鲁·韦伯的大作《猫》是有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1981年首次出现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上,其中的名曲之一《回忆》(Memory),迅速在全世界走红。自此之后,《猫》被灌录成唱片,征服了全世界。本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将这部剧院传奇之作的一切惊喜、恐惧、浪漫与暧昧被悉数收录。令人屏息凝神的画面与丰满的数码音质(由一支70人交响乐团重新灌录)将带你进入神秘的猫的世界。

评分

音乐剧《猫》在伦敦西区首演,从此一炮打红,并成为百老汇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重新制作的高清版BD现已震撼上市!

评分

安德鲁·韦伯的大作《猫》是有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剧。1981年首次出现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上,其中的名曲之一《回忆》(Memory),迅速在全世界走红。自此之后,《猫》被灌录成唱片,征服了全世界。本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将这部剧院传奇之作的一切惊喜、恐惧、浪漫与暧昧被悉数收录。令人屏息凝神的画面与丰满的数码音质(由一支70人交响乐团重新灌录)将带你进入神秘的猫的世界。

评分

很好,必备工具书,赞一个

评分

很好,必备工具书,赞一个

评分

音乐剧《猫》在伦敦西区首演,从此一炮打红,并成为百老汇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重新制作的高清版BD现已震撼上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