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導臨:吳昌碩臨石鼓文》對原碑帖進行新的技術加工,以墨跡的形式齣現,並進行放大,讓學習者能較好地領略原帖的筆法及整體風貌。對碑帖做齣釋文,對於書法工作者和愛好者都有很好的藉鑒作用,是書法學習者很好的學習版本。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彆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 江省孝豐縣(今安吉縣)鄣吳村人,晚清著名書畫篆刻傢,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虛榖、蒲華、任伯年並稱“清末四傑”。
  吳昌碩少年時受其父熏陶,即喜作書刻印。書法以篆書、行草為主。篆書從石鼓文齣,筆法受鄧石如、趙之謙、吳讓之、楊峴等人影響, 後融會貫通。沙孟海評價其創作,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鍾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糅其間。清人符鑄雲:“缶廬以《石鼓》得名,其結體以上下左右參差取勢,可謂自齣新意,要其過人處,為用筆遒勁,氣息深厚。”
  《石鼓文》為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十枚,徑約三尺,分彆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 內容早前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齣獵的場麵,故又稱獵碣。 .
  吳昌碩一生臨瞭大量的石鼓文,傳世作品較多,此次選取的是他七十五歲時所書,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是晚年“復歸平正”的作品。變左 右對稱為左低右高、聳動肩角,用筆蒼茫老到,不溫不火,沉厚渾樸,筆力雄健,綫條粗細富於變化,既得原形,又獨具風骨。結字以參差取姿, 氣息沉鬱雄壯,自具新意。
  本帖造型重心多偏上,體現齣沉雄、挺拔的藝術特徵。臨習時應注意體會其按中有提的用筆,行筆時裹鋒與鋪毫並用,以錶現其雄渾而生動的綫條質感。
  
  編者按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需要,漢字的書體經過多次演變,從詭譎奇崛的甲骨文逐漸發展到蒼茫渾厚的金文、再到規整勻淨的篆書、嚴整肅穆的隸書、端莊成熟的楷書和連綿飛動的草書、不拘不放的行書等多種書體。每種書體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行草書具有更為廣泛的實用價值,能快寫,又易識彆,同時優秀的行草書作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孫過庭的《書譜》就分彆是用行書和草書書寫的,它們不但形體優美、而且意境高遠。書傢以嫻熟的用筆技巧、精妙的筆法、塑造齣完美多變的字體造型,營造齣幽雅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行草書在我國的書法藝苑中和書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曆史上各個時期齣現瞭許多的行草書名傢,留下瞭大量的優秀作品。
  藝術技巧是書法創作的必要條件,它不僅是書傢自身本質力量的一種外化和對象化,而且能充分體現創作者纔能智慧的高低和創作能力的大小,影響著作品整體美的構成。書法學習的主要任務,一是學習範本的用筆技巧,二是學習範本的結字布白方法。我們學習筆法不僅僅是起、行、收筆處的運筆程式,筆法的目的是塑造綫條質量,體現筆法自身的錶現力,連接點畫綫條,使其間關係閤理,以調整筆鋒的狀態。筆法的選擇與綫條質感直接相關,通過對筆觸的分析,綫條質感的判斷,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觀因素的考查等為背景,通過點綫輪廓將筆法還原到筆觸麵的筆鋒著紙狀態及決定筆鋒的運筆動作層麵,這樣纔能實現筆法的全過程。結構作為綫條的框架,決定綫條質量的有效程度,結構的審美是書傢風格、品味、格調的反映。結構因時相傳,更因時、因地、因書體風格而不同,但還是有其內在規律可循的。
  本叢書選取古代具有代錶性的篆、隸、楷、行、草書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數碼還原專利技術,進行放大處理,放大而不失真。並有簡體釋文,供臨學者和書法教學工作者作教學輔導和參考,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及初學者研習都不失為一本好書。對於書法教學工作者而言,由於原帖字普遍較小,對各種筆法和結構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後,對帖中字每一個筆畫的用筆細微之處如提按頓挫、方圓藏露、轉摺映帶等的豐富變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過對筆畫綫條外輪廓的分析,還原其用筆過程。同時,對結構的比例、輕重,大小、疏密等也更為直觀,更易分析和講解。對學習者來說,一帖在手,不僅增加對帖的感性認識,而且對進一步理解技法有較大的幫助,讓初學者少走彎路。
  每種書體都有各自結字規律,每種帖都有自已的結字特色。我們對篆、隸、楷、行草書的結構規律進行全麵梳理。總結齣每種書體十二種結字原則,同一種書體中不同書傢和碑帖又有自已的個性。十二種法則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則(對比原則)和少量個性特徵。每個結構原則又選用字帖中的十二個字來『圖說』這個結字原則。這些原則均齣自曆代書論經典著作,歸類總結後集聚起來,根據每種帖的特徵進行舉例講解,深入淺齣,幫助齣帖。
關於實用性方麵,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顯得非常“剋製而有度”。它沒有在內容上堆砌過多的旁門左道,而是聚焦於核心的學習路徑。我特彆欣賞它在不同階段的難度遞進設計,從初識到深入,每一步的跨越都設計得十分平滑。你不會在某個階段感到突然的“斷崖式”難度增加,也不會因為內容過於簡單而感到乏味。它的練習範例選擇極具代錶性,確保瞭學習者能接觸到該碑帖最精華的部分。對於我這種需要平衡工作與愛好的業餘學習者來說,這種高效、精準的學習路徑簡直是福音。它幫我節省瞭大量篩選和整理資料的時間,讓我能更專注於提筆寫字本身,而不是被其他無關信息所乾擾。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非常看重一本教材的文化深度。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介紹書體演變脈絡時,使用的詞匯和闡釋的角度都很新穎,不是照搬教科書上的定義。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現代讀者與古代藝術精神之間的橋梁。比如,它在某幾頁對特定字形的解讀,就讓我對該書體中那些看似隨性卻蘊含著嚴格法度的結構有瞭全新的認識。這種深度的挖掘,讓臨帖不再是簡單的模仿,而變成瞭一種對審美哲學的探尋。我發現自己開始留意更多的細節,比如墨色的濃淡變化是如何影響整體氣韻的,這些都是需要長期浸潤纔能體會到的精微之處,但這本書卻巧妙地把它前置瞭,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層次感。
評分剛拿到這本字帖,第一印象就是裝幀相當雅緻,紙張的質感也無可挑剔,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我一直很喜歡碑帖這種形式的學習資料,它不僅僅是提供範本,更像是一種和古人對話的媒介。這本在對經典的選擇和呈現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開篇的導讀部分,雖然沒有直接深入到具體的筆法細節,但對於理解那個時代的藝術風貌和作者的創作心境很有幫助。它沒有那種填鴨式的教學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位資深行傢在引你入勝地講述一段曆史。尤其是對一些曆史背景的梳理,讓我們這些初學者也能在腦海中勾勒齣學習這門書體的“大局觀”,不至於在臨摹中迷失方嚮。而且,版式的設計非常人性化,留白得當,不會讓人感到擁擠,這對於長時間的伏案練習至關重要。單從藝術品收藏的角度來看,它也絕對算得上是精品,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我嘗試著跟著這本字帖進行瞭一些基礎的練習,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氣息”的把握和傳達。很多字帖隻是簡單地將原碑拓片放大或縮小,但這本書在選擇和排版上顯然經過瞭精心的編排,使得學習者在臨摹過程中,能更清晰地感受到筆畫的起承轉閤,那種力量的蓄勢與釋放,特彆是在轉摺和提按的地方,處理得非常到位。我感覺自己仿佛能觸摸到作者揮毫時的那種微妙變化。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急於展示“技巧”,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你進入“狀態”。每寫完一頁,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促使你想要繼續往下探尋。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力量,比生硬的口訣或技法講解要有效得多,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讓學習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和體悟。
評分總的來說,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體驗。它不喧賓奪主,讓你感覺自己是真正的主角,而它隻是一個可靠的嚮導。它的排版布局和留白藝術,本身就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教育。讀著書中的文字,看著那些精美的字樣,我感覺自己的心境也跟著沉靜瞭下來。這種學習材料,它提供的價值遠遠超齣瞭“一本字帖”的範疇,更像是一本結閤瞭書法史鑒賞、藝術哲學思考和實用技法指導的綜閤性讀物。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這一書體更深層次的鑽研熱情,那種被頂尖藝術作品所震撼和感染的力量,是任何簡單的教程都無法比擬的,讓人由衷地佩服古人的造詣和編輯者的功力。
評分蘇黃米蔡比較喜歡前三個。慢慢練吧,書法也急不得。
評分很好,很快,快遞也很負責
評分這次活動買瞭好多好多的書,孩子看的自己看的先生看的,囤著慢慢看,好好,全正版圖書
評分字帖真心不錯,字跡清晰,物流很快
評分包裝非常好,也非常清晰,買的很值用優惠券減瞭一半多
評分好大一本書,書一般化京東快遞速度就是給力,快快快!
評分618搞活動買的,留著慢慢看!送貨神速、包裝好,正品!湊夠字數賺點京豆吧!
評分書是好書,送貨也快,就是包裝,我真是服瞭,一層紙裹著就送來瞭。摺痕一大堆!!!!!
評分字帖真心不錯,字跡清晰,物流很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