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珍藏图鉴系列:野菜

百科珍藏图鉴系列:野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自然博物馆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野菜
  • 野生植物
  • 植物图鉴
  • 食用植物
  • 健康饮食
  • 自然科普
  • 传统文化
  • 药用植物
  • 田园生活
  • 植物识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925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06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25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第1套大型自然珍藏图鉴图书——《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生动地介绍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诸多生命,那些植物、动物——花草、树木、游鱼、飞鸟、昆虫……从而激发读者的爱国豪情,自觉地热爱和保护自然母亲。书中同时涉猎世界著名的动植物,如美洲蜂鸟、非洲猴面包树、瑞士雪绒花等,帮助读者开阔眼界。
  全套丛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理想读物。
  ·专家阵容打造;
  ·以生动、有趣、实用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以精美的图片触动读者;
  ·以值得收藏的形式来装帧图书,全彩、铜版纸印刷;
  ·当代著名艺术家杨佴旻欣然创作藏书票,并赞誉本丛书为“书架上的自然博物馆”

内容简介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202种野菜
  近600幅高解析度图片,重点突出野菜的局部特征。方便您鉴赏辨别
  全面、简洁d地论述每种野菜,帮助您了解野菜的生境和植物学知识
  有效掌握识别、采摘、食用野菜的技巧

作者简介

  《大自然博物馆·百科珍藏图鉴系列》丛书编委会,由数十位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致力于把本丛书打造成一套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好书。其中,领衔专家为:
  任传军 高级农艺师、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崔蕴杰 内蒙古减灾研究所所长
  吕志通 园林规划设计专家,永一格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副总裁
  陈 阳 福建三明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
  宋纬文 福建三明市中医药学会顾问,福建三明医学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谢永富 福建省菌类专家
  张晓屏 福建省农林、水产专家
  著名艺术家、美学博士、杨佴旻教授为本套丛书创作藏书票







内页插图

目录

认识野菜………………018
如何鉴别野菜…………021
野菜采集装备全攻略…025
烹饪野菜………………027
PART 1
菜部
荠菜……………………030
金花菜…………………031
车轮菜…………………032
芝麻菜…………………033
山芥菜…………………034
蕨菜……………………035
灰灰菜…………………036
苋菜……………………037
马齿苋…………………038
荇菜……………………039
莼菜……………………040
苦菜……………………041
地瓜尖…………………042
薄荷……………………043
早开堇菜………………044
紫苏……………………045
豌豆尖…………………046
木耳菜…………………047
紫背菜…………………048
番杏……………………049
薇菜……………………050
水芹菜…………………051
睡菜……………………052
水芥菜…………………053
鹅肠菜…………………054
刺儿菜…………………055
芦荟……………………056
诸葛菜…………………057
竹节菜…………………058
扫帚菜…………………059
歪头菜…………………060
风轮菜…………………061
鸦葱……………………062
球果堇菜………………063
葛缕子…………………064
费菜……………………065
千屈菜…………………066
柳叶菜…………………067
毛连菜…………………068
扯根菜…………………069
铁苋菜…………………070
泥胡菜…………………071
朝天委陵菜……………072
珍珠菜…………………073
榆钱菠菜………………074
石刁柏…………………075
海蓬菜…………………076
蕹菜……………………077
岩荠……………………078
春笋……………………079
山梗菜…………………080
熊葱……………………081
PART 2
草部
蒲公英…………………084
益母草…………………085
艾草……………………086
繁缕……………………087
留兰香…………………088
地榆……………………089
马兰头…………………090
蒌蒿……………………091
酢浆草…………………092
夏枯草…………………093
两栖蓼…………………094
桔梗……………………095
荆芥……………………096
青葙……………………097
紫香蒿…………………098
芦苇芽…………………099
莲子草…………………100
叶下珠…………………101
绞股蓝…………………102
鸭儿芹…………………103
播娘蒿…………………104
凤眼蓝…………………105
狗筋蔓…………………106
地锦草…………………107
牻牛儿苗………………108
铁扫帚…………………109
鹅绒藤…………………110
菹草……………………111
酸模……………………112
玉米秸…………………113
车轴草…………………114
海茴香…………………115
PART 3
花部
PART 4
木部
PART 5
根部
PART 6
谷部
PART 7
果部
PART 8
菌部
索引
参考文献
认识野菜………………018
如何鉴别野菜…………021
野菜采集装备全攻略…025
烹饪野菜………………027
PART 1
菜部
荠菜……………………030
金花菜…………………031
车轮菜…………………032
芝麻菜…………………033
……
PART 2
草部
PART 3
花部
PART 4
木部
PART 5
根部
PART 6
谷部
PART 7
果部
PART 8
菌部
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野菜:自然馈赠与田园智慧》 在这片日益被水泥森林覆盖的土地上,我们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的喧嚣淹没了虫鸣鸟叫,超市琳琅满目的包装取代了泥土的芬芳。然而,在被遗忘的田野、山坡,甚至是城市边缘的角落里,依旧隐藏着无数充满生命力的宝藏——那些无声无息生长、默默奉献的野菜。它们承载着古老的农耕智慧,是先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更是我们味蕾深处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愁。 《野菜:自然馈赠与田园智慧》并非一本简单的图鉴,它是一次对中国本土野菜的深情回溯,一次对即将消逝的田园文化的细腻描摹。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绿色世界,去发现那些潜藏在我们生活周遭,却常常被忽视的野趣。 一、 溯源:那些年,我们一起采过的野味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野菜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诗经》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诗句,到《本草纲目》中对各种野菜药用价值的记载,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与野菜之间源远流长的渊源。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野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它们提供了宝贵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补充了主食的不足。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精心梳理中国本土野菜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我们将回顾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如何认识、采摘、食用野菜的历史变迁。从北方的艾蒿、荠菜,到南方的马兰头、莼菜,再到山区的蕨菜、折耳根,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独特的野菜故事。我们将通过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民俗研究等多种角度,立体展现野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二、 寻踪:辨识与采摘的艺术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对于辨识野菜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畏惧。野外环境复杂,不了解的植物容易误食,造成危险。因此,掌握科学的辨识方法和安全的采摘技巧至关重要。《野菜:自然馈赠与田园智慧》将花费大量篇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高清精美的实景图片,教会读者如何准确地辨识各种常见的本土野菜。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种野菜的形态特征,包括叶片形状、茎秆颜色、花朵形态、果实特征,以及生长环境和季节性。例如,如何区分马齿苋和鸭跖草?如何辨别紫苏和薄荷?如何从外观上识别出可食用的菌菇?本书将提供详尽的指导,让读者在田野间也能自信地“淘宝”。 同时,本书也将强调负责任的采摘原则。我们将讲解如何适度采摘,不破坏植物的根系和繁殖能力,尊重自然生态。我们将介绍不同季节、不同地域适合采摘的野菜种类,以及采摘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开农药污染区域,注意是否有毒虫叮咬等。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传承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三、 品鉴:舌尖上的乡土风情 野菜的魅力,最终体现在它的味道和营养价值上。不同野菜有着独特的风味,或清香,或微苦,或鲜嫩,它们为餐桌增添了无穷的色彩和风味。本书的第三部分,将是关于野菜的“味觉地图”。 我们将深入探讨每种野菜的营养成分和食疗功效。例如,荠菜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有助于清热解毒;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蕨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我们将引用权威的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让读者了解野菜不仅美味,更是健康的馈赠。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为您呈现一道道充满地方特色的野菜烹饪方法。从家常的清炒、凉拌,到精致的蒸、煮、炖,再到一些传统而独特的吃法,本书将提供数百种精心挑选的食谱。我们将介绍如何处理不同野菜的口感,如何搭配其他食材,如何发挥野菜的独特风味。例如,如何制作一道鲜美的荠菜饺子?如何用艾蒿制作香甜的青团?如何凉拌一道爽口的马兰头?这些食谱不仅实用,更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情怀。 我们相信,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野菜风味,每一种野菜都承载着一段属于当地的记忆。本书将努力呈现这种多样性,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地域和口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野菜美食。 四、 守护:田园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的农耕文化正在逐渐式微。野菜的认知度在年轻一代中不断降低,采摘野菜的习俗也濒临失传。《野菜:自然馈赠与田园智慧》不仅仅是为了介绍野菜本身,更是希望通过对野菜的深度挖掘,唤醒人们对田园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本书将探讨如何将野菜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可以如何在自家阳台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野菜?如何在社区推广野菜采摘体验活动?如何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到野菜的价值?我们将呼吁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倡导可持续的利用方式,让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得以永续。 我们还将分享一些关于野菜的民间故事、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展现野菜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多重意象。通过这些,我们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野菜的感性认知,重新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 《野菜:自然馈赠与田园智慧》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野菜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次关于乡愁的寻觅,一次关于智慧的传承,一次关于生命的礼赞。 翻开这本书,您将重新认识那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绿色宝藏,感受大自然最朴素的馈赠,品味最真切的田园风情,重拾那份已经渐渐远去的,与土地相连的温暖与智慧。让我们一起,在野菜的芬芳中,找回失落的田园梦。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某个章节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功力极其高超,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娓娓道来”的典范。他/她似乎完全抛弃了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转而采用了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来描摹对象。尤其是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穿插描述,那种叙事节奏的把握,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代入到那个时代的情境里。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复杂的概念时,总能找到最巧妙的比喻和类比,即便对于一个初涉此领域的人来说,也毫无阅读障碍。这绝非易事,需要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读者心理的洞察。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丝毫的疲惫感,反倒是每翻过一页,都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这种流畅度,是许多专业书籍梦寐以求却难以达到的境界,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知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原本高冷的学问变得亲切可感。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烈的“时代烙印”和对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解读。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沉浸在作者对于某些现象的评论之中。那些评论不仅仅是对既定事实的记录,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时代洞察力。他/她总能从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社会肌理和文化密码。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使得整本书的基调显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当下的鲜活生命力。它让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秉持的观念。这种激发读者主动思考的“思辨性”,是真正优秀著作的标志,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从被动接收,升华为一种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智力对话。

评分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良制作。很多专业书籍为了塞进足够的信息量,常常把版面挤得密不透风,让人感到窒息。但这本书明显采取了“留白”的艺术手法。每一段文字之间的间距、行距的把握,都显得恰到好处,给予眼睛足够的休息空间。更别说那些图文排布的协调性了,虽然我不能具体描述图的内容,但可以肯定地说,作者和设计团队在视觉引导上做足了功课。当你需要聚焦于某个核心观点时,相关的图示总能适时出现,且不会喧宾夺主,而是起到一种强化的辅助作用。这种对阅读动线的精心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舒适度。它表明出版方真的理解“阅读”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一种视觉和精神的享受过程,而不是一场与拥挤版面的搏斗。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实在令人惊叹,它绝非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证观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的求证态度。他/她似乎无处不在地引用着一手资料和旁证,构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知识体系。我能感受到背后庞大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量,这绝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故作高深,反而能将这些复杂的论证过程,用一种极为清晰的逻辑链条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他的思路进行批判性思考。这对于寻求知识深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惊喜。它不是在“教”你结论,而是在“教”你如何通过严谨的推理去抵达结论,这种思维层面的引导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知识内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新意,那种略带复古感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某种质朴的田园时光。装帧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制作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我尤其喜欢那种纸张的触感,哑光的纹理,让色彩的过渡显得格外柔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内文,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这方面知识的深厚积累和对读者的尊重。那种行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部精心编纂的文化史诗。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在讲述一种生活方式的演变和传承。这种对书籍本身的重视,无疑为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更加期待打开正文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宝藏。整体来看,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传达出一种“珍藏”的价值感,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一番。

评分

对一些香草类植物的介绍,有助于大众了解。

评分

书本封皮好脏,自己擦了,有些擦不干净了。包装才一个袋子,很容易压皱的呢。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香料普及书本,值得推荐……

评分

开启对植物的爱皓

评分

发货很快,可以作为闲时阅读的书

评分

家里是做食品的,嗯,想要多多了解一下这些调味料,以增进了解

评分

图什么的做的挺好的,纸质也不错。

评分

图文并茂。好书呢, 都买回来了。慢慢看。

评分

实用性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