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是中山大學哲學係、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吳重慶教授自1996年至今已發錶的與中國基層社會研究相關的論文的結集。《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作者獨創“無主體熟人社會”概念,並將“無主體熟人社會”的形成置於“大曆史”的視野下加以考察,籍此從某一側麵觀察中國基層社會在革命及後革命時代的曆程與特徵。
“無主體熟人社會”這一概念可以更為準確地揭示今日中國廣大“空心化”鄉村的社會特徵。
作者簡介
吳重慶,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副主任,《開放時代》特約主編。1964年齣生於福建莆田。1991年獲中山大學中國古代哲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代曾創辦《嶺南文化時報》。
曾先後在哈佛一燕京學社、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颱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成功大學颱灣文學係做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民間宗教以及華南鄉村社會變遷,並關注中國底層社會的被創製、社會主義新傳統等議題。已齣版的著作包括《儒道互補》(廣東人民齣版社,1993年)、《穿越斑馬綫》(海天齣版社,1993年)、《本土情懷》(上海遠東齣版社,1998年)、《華南古村落:擱淺於時光長河的鄉土與人》(北京大學齣版社,2011年)。業已付梓的著作還有:《孫村的路:後革命時代的人、鬼、神》(法律齣版社,2014年)、《白晝之子》(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4年)。
目錄
一 革命及其遺産
中國革命中的階級分析、底層收益與社會再造——基於對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農村調查報告的分析
革命的底層動員——在纔溪讀《纔溪鄉調查》
集體經濟再思考——《崖口資料匯編》序
社會主義新傳統問題
社會主義“大曆史”的議題——以《開放時代》的議題設置為例
附同享作為“大曆史”的認識方式
底層社會
二 後革命時代的鄉土變遷
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組織關係的變遷——廣州南村調查報告
村治及其本土資源
村委會選舉與鄉村社會的自組織資源
農民為何有“利”不圖
擱淺於時光長河的鄉土與人——《華南古村落》自序
三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
從熟人社會到“無主體熟人社會”
附鄉土中國的變遷——也說“無主體熟人社會”
農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儒學“下鄉”
鄉土儒學資源的再生
道德重建如何可能
從道德危機的範圍和程度看道德重建
中國農村的社會建設——奧一網“中歐論壇·中國直播室”的訪談
社會建設:離“池底”最近的一個缺口
附錄 農村研究與社會科學本土化
後記
前言/序言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 [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 [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 [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 [Baseless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