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尊王攘夷”與“開國進取”
評分自南宋至晚清,除瞭故裏後進陸九淵、章袞、陳汝錡、李紱、蔡上翔等有所褒揚外,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變法被看作是北宋滅亡的原因,荊公新學遭受到嚴厲抨擊,被視為異端邪說。
評分同時,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北宋建國以後,就與東北邊境的契丹族和西北邊境的黨項族連年發生戰爭,由於北宋政治腐敗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瞭巨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慶曆三年(1043年),以範仲淹為首的“慶曆新政”,曆經一年即告失敗,並未改變這一嚴峻形勢。
評分第八節 封建時代“町人”和“百姓”的品性
評分編輯
評分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12-13] 宋神宗希望改變
評分曆代文史要籍注釋選刊, 嫵媚價廉。
評分編輯
評分《王安石老子注匯鈔》是王安石《老子注》的輯佚本。《老子注》久已散佚,濛文通、嚴靈峰、容肇祖等據元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南宋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金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三部書輯佚,但各傢輯本多少有彆,體例也不一緻。此本取呂惠卿《道德真經傳》之《老子》為經文底本,將王安石《老子注》之濛、嚴、容諸傢所輯各條文字與《道藏》所收原書一一對照,標明捲數頁碼,略加按語,為大傢提供一個方便的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