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次修订和改版,是目前较新修订和最完善的《自然史》版本。文字内容较大程度地尊重原著,同时配有几百幅精美插图。全彩印制,为您展开一场场视觉盛宴。本书添加了大量注释,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
《自然史:博物学大家潜心撰述的图版地球物典》是一本传世博物志,全书包括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在《自然史》中,布封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布封那纯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在《自然史》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用异常平静、悠然自得的语调歌颂自然界中所有重要的品物,呈现出造物的尊严与灵性。
乔治·布封(1707—1788年),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布封所作的较大贡献是编著了《自然史总论和各论》,被称为近代以科学精神探讨进化论问题的第1人。
前言
导读
第一编 自然的世代
第1章 地球及其组成
第2章 自然的各个世代
第二编 矿物
第1章 自然元素矿物
第2章 硫化物及硫酸矿物类
第3章 卤化物
第4章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第5章 碳酸盐、硝酸盐和硼酸盐
第6章 硫酸盐、铬酸盐、钼酸盐
第7章 磷酸盐、砷酸盐和钒酸盐
第8章 硅酸盐
第1章 家畜禽
第2章 野兽篇
第3章 飞禽篇
第四编 植物
第1章 植物的概念与作用
第2章 藻类植物
第3章 苔藓植物
第4章 蕨类植物
第5章 裸子植物
第6章 被子植物
第五编 人类
第1章 人的一生
第2章 人类本性的丧失——习俗的恶果
第3章 论人
第4章 人的感觉
第5章 论梦
第6章 人类的社会
第7章 人的优越性
附:布封的进化观
物种演变
飞虫社会
地球形成阶段一览表
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巨著《自然史》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随后各种译本相继出现,在科学界、文学界和哲学界受到一致好评。直至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本集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身的博物学巨著,已然成为备受世人喜爱的经典著作。
在《自然史》中,布封以大量实物标本作推论,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其中首推他的“唯物论”思想。当时人们尚以“创世记”的观点解释宇宙的起源,布封却“第一个把宇宙的历史科学地描绘了出来”。书中,布封论述了宇宙、太阳系、地球的演化史。他认为,地球是由炽热的气体凝聚而成的,它的诞生时间比《圣经?创世记》中所说的公元前4004年要早得多,地球的年龄至少在10万年以上。生物是在地球自身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他还大胆地提出,人应该把自己列为动物的一属,他说:“如果只注意面孔的话,猿是人类最低级的形式,因为除了灵魂外,它具有人类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圣经》没有明示的话,我们可能要去为人和猿找一个共同的祖先。”与此同时,他观察和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在物种起源方面,他指出:物种是变动的,古代物种没有现代多;弱者被强者淘汰,而生存的物种又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逐渐改变,或者变质,或者变形;旧的物种总会被新的物种所取代。总之,在那 “不断的消灭和更新的循环过程中”,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已经隐约发现了“物竞天择”的许多规律,这对后来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除了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外,《自然史》的文学价值同样备受瞩目。书中,布封用他优美细腻的文笔和极富人性的浪漫情怀,赋予了自然万物以灵性。例如在“动物篇”中,他将各种动物拟人化,使描述变得妙趣横生,读来总令人莞尔。从古至今,对自然的探索与关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不计其数。但能做到像布封这样,将科学与文学巧妙融合在一起的人,却寥若星辰。卢梭曾称赞布封“有本世纪最优美的文笔”。格林兄弟也曾评价《自然史》“是最卓越的小说之一,最优美的诗歌之一”。鉴于此,让读者“在诗意的世界里探讨宇宙及生命的神奇奥秘”,便是我们编译此书的初衷。
为了使经典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层次,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为全书配制了百余幅精美的插图,以彰显本书高超的文学性和艺术表现力。祝愿阅读本书的人,都能在布封异常平静、悠然自得的语言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造物的尊严与灵性。
编者
2014年5月8日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厚重的纸质和精美的插图让人爱不释手。封面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博物学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保证了文字的阅读舒适度,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那些细致入微的手绘图谱。我尤其喜欢那种将不同物种并置对比的设计,让人在视觉上就能感受到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其中的所有文字内容,但仅仅是翻阅那些插图,就已经能感受到编者在选材和制作上的用心。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美的热爱,让人觉得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艺术品。
评分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全面的知识框架。它似乎没有刻意去迎合初学者的接受程度,而是秉持着一种对知识原貌的尊重,用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来呈现信息。这对于那些真正想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注意到书中的某些术语解释得非常到位,既不会过度简化导致失真,也不会过于晦涩难懂。这种平衡的拿捏,展现了编纂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超的表达能力。它不是那种速食式的科普读物,而是更像一部值得反复查阅的参考宝典,每翻开一页,都能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让人静下心来、沉浸其中的读物,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文字密度适中,阅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像是在一位资深学者的带领下,进行一场缓慢而深刻的自然探索。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让人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到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里,仿佛能闻到植物的芬芳,听到昆虫的振翅声。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体会自然界中隐藏的那些精妙的法则。读完一个章节,心里总会留下一些回味无穷的思考,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户外走走,亲眼看看书中所描述的那些奇妙事物。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类主题的书会显得有些枯燥,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停留在物种的分类和描述上,更深入地探讨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关联性。那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手法,让人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即便是复杂的地质变迁或生物演化过程,读起来也充满了戏剧性和画面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身边环境的另一种观察方式,让我开始留意那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小而重要的自然细节,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阅读其他同类书籍时很少能获得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时间感”的重塑。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经历了漫长岁月打磨和塑造的产物,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书中的那种对“物候”和“地貌”的细致描绘,有一种穿越历史长河的厚重感。它不仅仅是在记录自然界的现状,更像是在追溯它们的前世今生。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让读者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去思考更宏大、更永恒的议题。读完后,整个人都变得更加谦逊和沉静,对生命与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阅读体验,让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了一片难得的宁静绿洲。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挺好的,满意。
评分东西不错,好评一个
评分单位采购,屯了好多专业书,送货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感觉还可以吧,感觉还可以吧
评分书好厚!还算不错吧!
评分必买书单,打折购入非常划算
评分包装有进步,值得表扬。书都不错。
评分给老公买的,对于我来说太深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