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子産品裝配技術與技能訓練》是國傢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的創新教材,根據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要求,構建“職業導嚮、學做一體”的人纔培養新模式,參考電子設備裝接工國傢職業標準與職業技能鑒定規範編寫而成。
《電子産品裝配技術與技能訓練》以培養機電行業生産一綫的電子設備裝接工為齣發點,涉及的各類知識、工藝與技能充分考慮瞭中職生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及生産一綫崗位技能需求。《電子産品裝配技術與技能訓練》在編寫過程中堅持技能優先、理論適度夠用原則,以創意圖形的焊接、簡易調光電路的安裝、電平指示電路的安裝、斷綫式防盜報警電路的安裝等16個典型項目為載體,著力培養學生的綜閤職業能力。
《電子産品裝配技術與技能訓練》中的各個項目均選自生活中常見的、深受讀者喜愛的電子産品,各類零配件易於采購,每個教學項目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電子産品裝配技術與技能訓練》既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工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社會相關人員的崗位培訓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實訓項目準備錶
項目1 創意圖形的焊接
項目2 簡易調光電路的安裝
任務2.1 電阻元件的焊接
任務2.2 簡單串並聯電路的焊接
任務2.3 簡易調光電路的安裝
項目3 電平指示電路的安裝
項目4 斷綫式防盜報警電路的安裝
項目5 光控報警電路的安裝
項目6 聲控閃光燈電路的安裝
項目7 雙色閃爍電路的安裝
項目8 光控開關電路的安裝
項目9 叮咚門鈴電路的安裝
項目10 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的安裝
項目11 簡易電子迎賓器的安裝
項目12 電子節能燈的安裝
項目13 可調直流電源的安裝
項目14 手機萬能充電器的安裝
項目15 迷你蘋果小音響的安裝
項目16 無綫遙控賽車的安裝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齣: “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嚮,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當前,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生産技術進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職業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瞭巨大的推動力量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對職業教育提齣瞭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職業內涵發展核心內容的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針對傳統的電子技術課程體係中理論課程抽象難懂、部分內容陳舊、實踐課程內容偏少、實踐性不強的特點進行瞭大膽的改革和探究,本著“以項目課程為主體,以職業實踐為主綫”的指導思想,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效融閤,設置瞭全新的“理實一體”的項目課程體係。
本書是編者按照國傢職業標準的要求,結閤本地區對電子電工專業技能人纔能力的要求及實訓設備的配置情況,總結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編寫而成的全新教材。
本書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嚮”的指導方針,從整個體係的設計到具體內容的編排,以實用、簡明為宗旨,基本理論以夠用為準則,將基本技能訓練貫穿始終,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突齣以下特色。
(1) 以就業為導嚮,以國傢職業標準中級無綫電考核要求為基本依據。
(2) 在結構上,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能力齣發,遵循專業理論的特點和技能的形成規律,根據無綫電技術的理論梯度設置教學項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設計一係列學習項目,使學生在項目的引領下學習相關技能。
(3) 在內容上,本書安排瞭16個教學項目: 創意圖形的焊接、簡易調光電路的安裝、電平指示電路的安裝、斷綫式防盜報警電路的安裝、光控報警電路的安裝、聲控閃光燈電路的安裝、雙色閃爍電路的安裝、光控開關電路的安裝、叮咚門鈴電路的安裝、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的安裝、簡易電子迎賓器的安裝、電子節能燈的安裝、可調直流電源的安裝、手機萬能充電器的安裝、迷你蘋果小音響的安裝、無綫遙控賽車的安裝。電路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這種方式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4) 在形式上,通過“學習目標”、“項目描述”、“項目準備”、“項目實施”、“項目評價”、“項目拓展”、“知識鞏固”等模塊,引導學生明確和完成學習目標,拓展知識,開闊視野。
本書共分16個項目,參考學時為94課時(4學分)。各項目參考課時如下所示。
序號課 程 內 容課時
1始業教育2
2項目1創意圖形的焊接8
3項目2簡易調光電路的安裝12
4項目3電平指示電路的安裝4
5項目4斷綫式防盜報警電路的安裝4
6項目5光控報警電路的安裝4
7項目6聲控閃光燈電路的安裝4
8項目7雙色閃爍電路的安裝4
9項目8光控開關電路的安裝4
10項目9叮咚門鈴電路的安裝4
11項目10串聯型直流穩壓電路的安裝8
12項目11簡易電子迎賓器的安裝4
13項目12電子節能燈的安裝4
14項目13可調直流電源的安裝4
15項目14手機萬能充電器的安裝4
16項目15迷你蘋果小音響的安裝8
17項目16無綫遙控賽車的安裝8
18機動4
19閤計94
本書由浙江省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謝華林擔任主編,周照根、顧佳春、金仲凱擔任副主編,周照根負責統稿。具體分工如下: 周照根編寫項目1~項目8; 顧佳春編寫項目9、項目11、項目12、項目14和項目15; 金仲凱編寫項目10、項目13和項目16。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梁長垠教授的支持和幫助,還得到瞭電子電工組內多位專業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教材的編寫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由於沒有成熟經驗可以藉鑒,也沒有現成模式可套用,書中難免存在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3年12月
《智造時代:精密製造與工藝創新》 一、 時代浪潮下的精密製造:從宏觀到微觀的深度探索 我們正身處一個由科技驅動、信息賦能的“智造時代”。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轉型時期,精密製造不僅是工業發展的基石,更是國傢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本書《智造時代:精密製造與工藝創新》正是以此為宏大背景,深入剖析瞭精密製造在當代工業體係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發展的內在邏輯。 我們首先將目光投嚮精密製造的宏觀層麵。這包括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意義,如何支撐起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的突破;以及它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定位,如何影響著國際貿易格局和技術話語權。我們將探討國傢政策導嚮、産業集群效應以及技術融閤(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如何共同塑造著精密製造的未來圖景。 隨後,我們將鏡頭拉近,聚焦到精密製造的微觀層麵——那些構成精密製造靈魂的工藝與技術。精密製造的本質在於“精”與“準”,這背後是對材料科學、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光學技術等多個學科的深度融閤與極緻運用。本書將從最基礎的層麵,解析各類精密加工方法,如超精密車削、磨削、拋光、電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等,不僅介紹其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更會深入分析不同工藝在材料兼容性、加工精度、錶麵質量、效率以及成本控製等方麵的優劣勢,並提供實際應用案例,幫助讀者理解何種工藝適用於何種場景。 特彆地,本書將強調“工藝創新”在精密製造中的驅動力。我們認為,工藝的每一次革新,都可能帶來生産效率的飛躍、産品性能的提升,甚至顛覆現有産業格局。因此,我們將花費大量篇幅,探討諸如微納米加工技術、增材製造(3D打印)在精密零部件製造中的應用、智能化的加工路徑規劃、基於機器學習的工藝參數優化、以及先進的檢測與計量技術如何保障精密製造的精度與可靠性。我們將解析這些創新技術如何剋服傳統加工方法的瓶頸,實現更復雜結構的製造,以及如何通過數字化仿真和虛擬製造來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試錯成本。 二、 核心工藝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前沿應用 精密製造並非一成不變的理論集閤,而是不斷演進的技術實踐。本書將係統梳理並深入解析一係列在精密製造領域占據核心地位的工藝技術。 1. 超精密加工技術: 超精密車削與磨削: 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刀具材料與設計、工件錶麵質量控製、以及在光學元件、半導體器件、精密模具等領域的應用。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金剛石刀具、離子束拋光等手段,實現納米級甚至亞納米級的錶麵粗糙度。 微細加工技術: 包括微電火花加工(Micro-EDM)、微機械加工(MEMS)、激光微加工等,重點闡述其在微型傳感器、微流控芯片、微機電係統(MEMS)製造中的關鍵作用。我們將解析如何精確控製加工尺寸,實現微米甚至亞微米級彆的結構製造。 非傳統加工方法: 如超聲波加工、電化學加工(ECM)、等離子體加工等,分析其在加工難加工材料(如硬質閤金、陶瓷、鈦閤金)方麵的優勢,以及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需求。 2. 增材製造(3D打印)與精密成形: 金屬增材製造: 重點介紹選擇性激光熔化(SLM)、電子束熔化(EBM)等技術,分析其在製造復雜內部結構、輕量化部件、以及定製化醫療植入物等方麵的突破性應用。本書將深入探討打印工藝參數對材料組織、力學性能的影響,以及後處理技術(如熱處理、機加工)如何完善打印件的性能。 陶瓷與聚閤物增材製造: 探討其在精密模具、生物陶瓷、高性能復閤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實現高精度、復雜形貌的製造。 3. 精密測量與檢測技術: 坐標測量機(CMM)、光學測量技術(如激光掃描、三維視覺)、原子力顯微鏡(AFM)等: 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測量精度、誤差分析,以及在質量控製、逆嚮工程、錶麵形貌分析中的重要性。我們將強調測量技術如何成為精密製造的“眼睛”,確保産品的精度和質量。 在綫監測與反饋控製: 探討如何集成先進的傳感器和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加工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智能化反饋調整,進一步提升加工的穩定性和一緻性。 4. 材料科學在精密製造中的作用: 高性能工程材料: 介紹超閤金、特種陶瓷、高分子復閤材料等在航空航天、能源領域的應用,以及它們對精密加工工藝提齣的新要求。 納米材料與錶麵工程: 探討納米塗層、錶麵改性技術如何提升工件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導電性等,從而賦予産品更卓越的性能。 三、 智能製造的融閤與未來趨勢 精密製造的未來,必然與智能化、數字化緊密相連。本書將深入探討智能製造理念如何滲透並重塑精密製造的各個環節。 1. 數字化設計與仿真: CAD/CAM/CAE的深度應用: 介紹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和工程分析軟件,如何幫助工程師進行復雜結構的設計、工藝路徑的優化、加工過程的仿真,從而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製造的可行性與經濟性。 數字孿生技術: 探討如何構建精密製造設備的數字孿生模型,實現遠程監控、故障診斷、預測性維護,以及對生産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 2. 物聯網(IoT)與大數據分析: 工業物聯網(IIoT)在精密製造中的應用: 介紹如何通過傳感器網絡連接生産設備,實時采集運行數據,構建互聯互通的智能工廠。 大數據分析驅動的工藝優化: 探討如何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分析海量的生産數據,發現潛在的工藝瓶頸,優化加工參數,提升産品閤格率和生産效率。 3. 人工智能(AI)賦能精密製造: AI在工藝參數優化中的應用: 介紹機器學習算法如何根據曆史數據,自主學習並找到最優的加工參數組閤,實現智能化生産。 AI在質量檢測與缺陷識彆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對産品缺陷的自動化、高精度識彆,大大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機器人與自動化協同: 分析人機協作、自動化生産綫如何提升精密製造的柔性和效率。 4.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製造: 節能降耗的加工工藝: 探討如何開發更環保、能耗更低的加工技術。 循環經濟與資源再利用: 分析如何在高精度製造過程中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減少浪費。 四、 實踐案例與展望 理論聯係實際是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我們將穿插介紹多個不同行業的精密製造優秀實踐案例,涵蓋航空發動機葉片、高端醫療器械、精密光學鏡頭、集成電路製造設備等,深入剖析其在設計、材料選擇、工藝流程、質量控製等方麵的獨特之處,以及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最後,本書將對精密製造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包括邁嚮更極緻的精度、更復雜的結構、更智能化的生産、以及更廣泛的跨界融閤。我們將強調,在日新月異的“智造時代”,持續的技術創新、工藝改進以及對新材料、新技術的敏銳洞察,將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智造時代:精密製造與工藝創新》旨在為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者以及對精密製造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前沿的知識框架,幫助他們理解精密製造的深度與廣度,掌握核心技術,洞察未來趨勢,從而在日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把握機遇,引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