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

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赖晓梅 著
图书标签:
  • 甜点
  • 烘焙
  • 甜品制作
  • 零失败
  • 新手入门
  • 食谱
  • 金牌甜点
  • 甜点女王
  • 烘焙技巧
  • 西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673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595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甜点女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台湾人气甜点女王赖晓梅手把手教你制作人气甜点,清晰大图加详细的步骤说明,让你轻松学会9大类甜点的制作要领。
   更有小贴士和制作要点的提示,保证你制作甜点零失败。

内容简介

全书介绍了布丁奶酪、泡芙、蛋糕、饼干、派塔、起司、巧克力、马卡龙、慕斯这9大类所囊括的50种甜点,还介绍了60种制作甜点的常用食材,以及21种一定要认识的基本工具,以超过700张手把手的步骤图解和详细的步骤介绍,让你制作甜点零失误。
本书还随书附赠实地操作的DVD,介绍了书中没出现的法式马卡龙、巧克力戚风蛋糕、夏威夷可可蛋白饼、大理石奶酪蛋糕、杏仁挞皮以及南瓜派的私房制作方法,让读者朋友们更直观地学习甜点的制作。

作者简介

赖晓梅,一位已有二十多年经验的甜点师傅,于2012年新加坡FHA御厨国际中餐宴席争霸赛中荣获国际组金牌。曾任世贸帝国联谊社、尊爵大饭店西点主厨,天王星大都会蛋糕咖啡馆西点主厨,现任S CAFE’西点创意总监。从学徒一路走来,晓梅师傅认为唯有“大胆提问”,才可累计厨艺实力,只要热衷于自己喜爱的事物,让一切从零开始,认真努力地学习,相信自己也可以创造出一道道美味的甜点!
学术经历:
2010年至今 景文科技大学专技助理教授
2011年 中华民国10周0年国庆酒会点心制作
100年精英杯青年厨师选拔赛实习裁判
担任上海FHC国际烹饪艺术大赛裁判
2012年 中华大学兼任专业技术助理教授
国内外奖项:
2009年 泰国曼谷亚洲杯第一届烹饪赛最高荣誉——金球奖(创意甜点最高分)、新亚洲料理团体赛银牌、现场甜点个人赛银牌
2010年 观光局优良观光产业从业人员,被远见杂志评选为“新台湾之光”
2011年 经济部全国优良创意大厨
2012年 新加坡FHA御厨国际中餐宴席争霸赛团体组金牌

内页插图

目录

D essert knowledge 甜点小常识
常用食材 6
基本工具 14
单位及温度换算 18
吉利丁片示范教学 19
花嘴示范教学 20
B asic 甜点制作基本款
珍珠糖片 22
意大利蛋白霜 25
甘那许 28
法式卡士达酱 31
奶油霜 35
海绵蛋糕 38
巧克力海绵蛋糕 41
杏仁薄饼 44
杏仁塔皮 47

P udding & panna catta 布丁、奶酪
芒果西米布丁 52
黑醋栗香槟气泡冻 55
双色哈密瓜奶酪 58
覆盆子烤布蕾 61
P uff 泡芙
水果泡芙塔 66
巧克力覆盆子泡芙 70
蒙布朗栗子泡芙 73
蓝莓泡芙 75
C ake 蛋糕
草莓雪米蛋糕卷 78
卡沙达蛋糕卷 82
杏子卡士达蛋糕 87
法式芝麻咕咕霍夫 91
榛果菲拿雪 94
焦糖无花果蛋糕 97
开心果芝麻薏仁蛋糕 101

C ookie 饼干
开心果燕麦酥 106
意式抹茶比斯可提饼干 110
巧克力枫糖核桃饼干 113
夏威夷可可蛋白饼 116
伯爵咖啡饼干 119
T art & pie 派、塔
南瓜杏仁派 124
草莓香蕉可丽饼 127
理查曼地水果塔 130
焦糖苹果派 134
C heese 起司
南瓜起司 138
香蕉咖啡起司 142
德式巧克力起司 146
薄荷柠檬起司 150
樱桃起司 152
低脂瑞可达起司塔 155

C hocolate 巧克力
松露巧克力 160
沙哈巧克力 163
经典黑玛莉 167
榛果巧克力砖 171
熔岩巧克力 175
钻石巧克力球 179
M acarons 马卡龙
咖啡榛果马卡龙 184
香草瑞可达马卡龙 188
开心果焦糖马卡龙 192
柠檬草芒果马卡龙 196
蓝莓苹果马卡龙 201
覆盆玫瑰马卡龙 205
01

M ousse 慕斯
草莓米布丁慕斯 210
巧克力覆盆子慕斯 212
百香果巧克力脆饼慕斯 216
抹茶南瓜慕斯 220
香草菲柔慕斯 224
荔枝玫瑰慕斯 228
提拉米苏 232
黑醋栗佐咖啡慕斯 236

前言/序言


《古籍修复的艺术与科学:从纸张到丝绸的千年守护》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古籍修复领域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实践技术。全书内容聚焦于中国古代典籍的材质特性、不同历史时期常见的损坏类型,以及修复过程中所涉及的精细工艺与科学检测方法。这不是一本关于烘焙或甜点的指南,而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梳理。 第一章:中国古籍的物质基础与历史脉络 本章首先追溯了中国书写载体的演变史,从甲骨文、竹简、木牍,到秦汉时期的缣帛,直至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成为主流载体。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纸张的纤维构成(如麻纸、皮纸、楮皮纸、宣纸等)及其对后世保存状况的影响。 纸张的化学特性: 探讨了植物纤维素的降解机制,包括酸性水解、氧化反应以及真菌和虫蛀的微观破坏过程。重点阐述了宋代至明清时期用料的差异如何影响纸张的韧性与脆性。 装帧形制的演变: 系统梳理了卷轴装、册页装(经折装、蝴蝶装)、螺纹装直至清末的线装的结构特点。每种装帧形式都对书籍的结构稳定性和易损部位提出了不同的修复挑战。 墨与书写介质的兼容性: 分析了松烟墨、乌贼墨等传统墨料的成分,以及它们与载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直接关系到修复用水和粘合剂的选择。 第二章:古籍损伤的类型学与诊断评估 修复工作的第一步是精准诊断。本章详细分类阐述了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类物理和化学损伤。 物理性损伤: 重点分析了火灾(烟熏、炭化)、水灾(霉变、纤维软化、洇墨)、虫蛀(蠹蚀孔洞、隧道)的形态特征。讨论了如何通过观察虫道形状来判断蛀蚀发生的时间段和虫害类型。 化学性损伤: 深入研究了纸张自然老化(泛黄、脆化)的原因。特别指出,早期修复中使用的不当材料(如强酸性浆糊、硬化胶带)导致的二次损害,以及污染物(如环境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对纸张的侵蚀。 诊断技术: 介绍了现代无损检测方法,如紫外光(UV)和红外光(IR)成像技术在识别早期修补痕迹、墨层下文字以及化学残留物上的应用。描述了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断裂程度和霉菌孢子的存在。 第三章:基础修复技术与材料学 本章是修复实践的核心,侧重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材料的科学应用。 去污与清洁: 详细讲解了干性清洁(使用橡皮、毛刷)和湿性清洁(局部湿润、湿敷)的技术要领。强调了不同纸张对水分的耐受极限。 去酸与加固: 阐述了使用碱性缓冲剂(如碳酸镁、碳酸钙)对纸张进行局部或整体去酸处理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流程。讨论了使用超薄纤维素醚(如CMC、甲基纤维素)作为临时或永久性加固剂的优缺点。 补洞与接纸技术: 细致描绘了中国传统补纸工艺“接补”和“嵌补”的步骤。重点剖析了如何精确调制与原纸纤维方向一致、厚度相近的修补纸张(如仿古纸、新制宣纸)。强调了接缝处的平滑过渡,确保视觉和谐与结构强度。 丝绸与缣帛的修复: 专门针对古代书画和某些特殊文献中使用的丝绸载体,介绍了其染色、缩水特性及使用蚕丝线进行“搨色”或“褙衬”的精细技法,以恢复其韧性和平整度。 第四章:装帧修复与结构重建 修复工作不仅关乎纸张本身,更在于恢复书籍的原始装帧结构,使其具备长期陈列和阅读的能力。 线装书的重装: 详细演示了拆线、整理内芯、裁切和配制新书壳(封面、封底)的流程。讲解了如何根据残存的孔洞位置和原书的形制,重新打孔、穿线和打结,恢复其固有的美学特征。 卷轴的复展与镶边: 针对受潮卷曲、变硬的卷轴,描述了在恒湿环境中缓慢复展的技术,以及如何用棉绫、锦绫对卷轴的边缘进行重衬(镶边),以提供必要的张力支撑。 经折装与蝴蝶装的复原: 探讨了这些古代折页装帧在长期翻阅后容易出现的“起棱”和“脱骨”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精确的折痕定位和粘合技术进行复位加固。 第五章:修复实践中的伦理与标准 本章探讨了古籍修复领域必须遵循的专业伦理准则和国际标准。 “可逆性”原则: 强调所有添加的修复材料和技术都必须是可逆的,以便未来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进一步修复,不对原件造成永久性伤害。 “最小干预”哲学: 阐述了修复的目的是稳定和保护,而非“翻新”或“美化”。记录和保留原件上所有历史痕迹(如题跋、藏印、修补痕迹)的重要性。 档案记录: 详细说明了每件修复案例都需要建立的完整档案,包括修复前的影像记录、详细的损伤报告、使用的材料清单、工艺步骤的文字描述以及修复后的最终评估报告。这些记录是保护工作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基石。 本书旨在为博物馆、图书馆的修复人员、文物保护专业学生以及对传统工艺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严谨、详实的技术参考与理论指南。它是一部关于耐心、科学和对时间敬畏的专业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热爱甜点的上班族,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捣鼓各种烘焙食谱。但现实往往是,即使照着食谱一步步来,成品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甚至会浪费不少食材。这本《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的出现,简直就像是及时雨!我之所以会选择它,主要是因为它的宣传语里强调了“零失败”,这对我来说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我知道很多烘焙书虽然步骤详细,但对于一些新手来说,还是会有很多细节上的困惑。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步骤,比如各种材料的用量、搅拌的手法、烘烤的温度和时间,甚至是不同食材的特性,都能有清晰的说明。我尤其关注那些容易出错的环节,比如打发蛋白、制作卡仕达酱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在这些地方给出特别的提示和技巧,那就太棒了。我已经准备好,要在周末的时候,跟着这本书,来一次彻底的“零失败”烘焙挑战了!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甜点的制作一直抱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一门需要天赋和专业技能的艺术。但自从偶然看到了《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这本书的介绍,我的想法开始动摇了。书名中的“零失败”真的太有魔力了,它传递出一种“人人都能做出美味甜点”的自信。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基础,但却至关重要的烘焙知识。比如,面粉的种类对口感的影响,糖和黄油的比例为何如此重要,为什么有些甜点需要过筛,有些却不需要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决定甜点成败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将这些“幕后故事”一一揭开,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如果能让我从根本上理解烘焙的原理,我相信我的甜点制作水平一定会得到质的飞跃。

评分

拿到这本《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内容设计非常人性化。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在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如果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和鼓励,会让我更有动力。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烘焙书,有些过于专业和刻板,让人望而生畏。而这本书的封面和内页设计,都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烘焙达人,在循循善诱地引导你。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小窍门”,而不仅仅是冰冷的配方。比如,在制作某道甜点时,可能会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就能让我少走弯路。此外,如果书中还能有一些关于食材选择、工具使用的建议,那就更完美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烘焙的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

刚拿到这本《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第一印象。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人,柔和的色彩搭配,还有那精致的插画,一看就充满了甜蜜诱惑。包装也十分用心,厚实的书页和精美的印刷,让人感觉物超所值。我平时对烘焙一直兴趣浓厚,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离“专业”二字还有点距离,常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烤出来的蛋糕不够蓬松,或者饼干容易塌陷等等。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立刻就被“零失败”这三个字打动了。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而且容易上手的技巧,帮助我克服烘焙中的各种“拦路虎”,让我在家也能做出令人惊艳的甜点。尤其是“甜点女王”这个副标题,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好奇这位“女王”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总之,还没开始学习,就已经充满了期待,感觉这将会是一次美妙的烘焙之旅的开始。

评分

我已经对《金牌甜点零失败教科书 [甜点女王]》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是一个追求精致生活的人,平时就很喜欢尝试各种新事物,而烘焙无疑是其中一个我特别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它给我的感觉非常“靠谱”。“金牌”和“教科书”的字眼,暗示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系统性,而“甜点女王”则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甜点的无限可能,从经典的法式马卡龙,到精致的日式和菓子,再到充满创意的造型蛋糕,希望它能包罗万象,满足我对不同风味甜点的所有好奇。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进阶”的技巧,比如如何更好地掌握裱花,如何调配出更丰富的颜色,如何在甜点中融入更多个人创意。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个开启我烘焙艺术之旅的指南。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里的图片很精致,但是都是比较正规的法式甜点,装饰什么的很繁复,新手应该做不了,也不是很适合家庭。

评分

不错

评分

[ZZ]在京东买书有一年了,买了许多书。京东的书是正版的好书。而且实惠。我这一年来学到了许的东西。[SM]思想有提升了。这是读书心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老的思想已经把教师的职责诠释得清清楚楚了。反过来,把我们自己放在这个定义上来看看,有多少人合格呢?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和考评机制,连课都不好好教的教师,肯定不在少数。是何原因?应该源于现今的教育制度,也源于教师自身。[BJTJ]   古人说“天地君亲师”,特别突出了“师” 的地位和作用。自古教师与“天”“地”“君”“亲”是同一地位的,可享受任何特权的。对学生,教师可以有等同于父母的权利。[NRJJ]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结果怎样呢?学生是越来越自由了,对教师也越来越不尊敬了!以前,我们在老师面前唯恐做错事的心态,恐怕现在的学生心中再也没有了。[QY]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老师,还算什么“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都不爱自己的职业了,还能用心教学吗?不用心教学,这不是教师本质的腐败吗?   年轻教师有晋升职称的压力,有了很多除了教学以外的硬性指标,缺一不可;职称晋升后的教师又想名利双收,又想占据优越的学校。[SZ]于是,不知不觉离开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点,“心较比干多一窍”,千方百计地“补”习,“考”好成绩,“写”论文,“上”公开课,“指导”学生……    [SM]如果为了职称、为了名利真正来比教学水平,比综合素质,应该不算是什么腐败的事情。腐败的是,在学校里混的一小撮人,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孩子的思想动态、道德品质、安全意识漠不关心,对教学、科研更是不屑一顾,职称、名利却样样想通过各种手段与别人“平起平坐”,甚至要“高人一筹”。更有甚者,自誉“与世无争”,视一切为粪土,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只求度日、退休、安度晚年,同样置学生的学业、人格发展于不顾……回首一生竟想不出到底做了哪些真正有益、有意义的事!   [BJTJ]还有,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一份子,同样存在着腐败,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教师们腐败。学校领导不能带领学校整体发展,而只照顾几个重点学科,就是一种腐败;一天忙不完的会议,不能引领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也是腐败;除了帮助教师造假应付检查就是被动地承接上级部署,不能创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更是一种腐败……   于是,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的教育圣地——校园变得越来越污浊了,连小学生在学校就要经受“廉政文化进校园”之类的社会考验,心得体会《廉文读书心得体会——让我们都昂首地活着吧》(http://www.unjs.com)。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NRJJ]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甚至是最崇高的美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确实是一项崇高的职业。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为社会所尊崇,教师的“两袖清风”亦为民众所称道。   所以,是教师就要做一个甘于清贫、道德高尚的人,不想道德高尚、不甘于清贫就不要做教师。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既然为人,就要做一个活得有意义——有道德底线——活着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更要随时问自己:“你还活着吗?”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评分

买了看看,还不错!留着慢慢学习进步!

评分

都是我需要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里的图片很精致,但是都是比较正规的法式甜点,装饰什么的很繁复,新手应该做不了,也不是很适合家庭。

评分

都是我需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