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與實踐

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與實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康賢 著
圖書標籤:
  • 分布式係統
  • 微服務
  • 架構設計
  • 高並發
  • 可擴展性
  • 性能優化
  • 網站架構
  • 雲計算
  • Java
  • 實踐經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388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9266
品牌:Broadview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 作者一直奮戰在阿裏巴巴及淘寶網一綫,書中所講是其親身經驗的總結,顯得更加實戰和珍貴。
  - 全麵介紹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所涉及的技術細節,通過很多實踐案例盡量讓每一個關鍵的技術點都落到實處。
  - 深入講述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的核心原理,分享大型分布式網站設計的一些常見場景及遇到的問題。
  

海報:
  

內容簡介

  《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與實踐》主要介紹瞭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所涉及的一些技術細節,包括SOA架構的實現、互聯網安全架構、構建分布式網站所依賴的基礎設施、係統穩定性保障和海量數據分析等內容;深入地講述瞭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的核心原理,並通過一些架構設計的典型案例,幫助讀者瞭解大型分布式網站設計的一些常見場景及遇到的問題。
  作者結閤自己在阿裏巴巴及淘寶網的實際工作經曆展開論述。本書既可供初學者學習,幫助讀者瞭解大型分布式網站的架構,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供業界同行參考,給日常工作帶來啓發。

作者簡介

  陳康賢,淘寶網工程師,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阿裏巴巴集團從事軟件研發工作,擅長javaweb程序設計,長期在淘寶分布式環境下耳濡目染,目前關注於Java高性能程序設計及性能優化。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筆者通過大量的實踐來分析分布式網站設計過程中常見的難題並逐步給予解答,通過本書可以對分布式網站設計進行一個係統性學習,值得一閱!

  ——聚劃算技術部高級技術專傢 劉國華(索尼)


  當下有規模的網站,都采用分布式的架構實現。那麼網站如何做到分布式,以及有哪些基礎的分布式係統,都是我們的架構師和開發人員想去瞭解的,而相關的安全問題,以及穩定性、性能、應用的綫上問題定位分析等方麵的問題也很重要,本書能夠比較全麵地給讀者帶來這些相關知識的一個全貌,能夠讓從業人員對於這些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麵的瞭解。而康賢也是一個一直奮戰在一綫的技術人員,親身經曆的總結會顯得更加實戰和珍貴。
  ——淘寶技術部總監 曾憲傑(華黎)

目錄

第1章 麵嚮服務的體係架構(SOA)
本章主要介紹和解決以下問題,這些也是全書的基礎:
HTTP協議的工作方式與HTTP網絡協議棧的結構。
如何實現基於HTTP協議和TCP協議的RPC調用,它們之間有何差彆,分彆適應何種場景。
如何實現服務的動態注冊和路由,以及軟負載均衡的實現。
1.1 基於TCP協議的RPC
1.1.1 RPC名詞解釋
1.1.2 對象的序列化
1.1.3 基於TCP協議實現RPC
1.2 基於HTTP協議的RPC
1.2.1 HTTP協議棧
1.2.2 HTTP請求與響應
1.2.3 通過HttpClient發送HTTP請求
1.2.4 使用HTTP協議的優勢
1.2.5 JSON和XML
1.2.6 RESTful和RPC
1.2.7 基於HTTP協議的RPC的實現
1.3 服務的路由和負載均衡
1.3.1 服務化的演變
1.3.2 負載均衡算法
1.3.3 動態配置規則
1.3.4 ZooKeeper介紹與環境搭建
1.3.5 ZooKeeper API使用簡介
1.3.6 zkClient的使用
1.3.7 路由和負載均衡的實現
1.4 HTTP服務網關
第2章 分布式係統基礎設施
本章主要介紹和解決如下問題:
分布式緩存memcache的使用及分布式策略,包括Hash算法的選擇。
常見的分布式係統存儲解決方案,包括MySQL的分布式擴展、HBase的API及使用場景、Redis的使用等。
如何使用分布式消息係統ActiveMQ來降低係統之間的耦閤度,以及進行應用間的通信。
垂直化的搜索引擎在分布式係統中的使用,包括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Lucene詳細的使用介紹,以及基於Lucene的開源搜索引擎工具Solr的使用。
2.1 分布式緩存
2.1.1 memcache簡介及安裝
2.1.2 memcache API與分布式
2.1.3 分布式session
2.2 持久化存儲
2.2.1 MySQL擴展
2.2.2 HBase
2.2.3 Redis
2.3 消息係統
2.3.1 ActiveMQ & JMS
2.4 垂直化搜索引擎
2.4.1 Lucene簡介
2.4.2 Lucene的使用
2.4.3 Solr
2.5 其他基礎設施
第3章 互聯網安全架構
本章主要介紹和解決如下問題:
常見的Web攻擊手段和防禦方法,如XSS、CRSF、SQL注入等。
常見的一些安全算法,如數字摘要、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等。
如何采用摘要認證方式防止信息篡改、通過數字簽名驗證通信雙方的閤法性,以及通過HTTPS協議保障通信過程中數據不被第三方監聽和截獲。
在開放平颱體係下,OAuth協議如何保障ISV對數據的訪問是經過授權的閤法行為。
3.1 常見的Web攻擊手段
3.1.1 XSS攻擊
3.1.2 CRSF攻擊
3.1.3 SQL注入攻擊
3.1.4 文件上傳漏洞
3.1.5 DDoS攻擊
3.1.6 其他攻擊手段
3.2 常用的安全算法
3.2.1 數字摘要
3.2.2 對稱加密算法
3.2.3 非對稱加密算法
3.2.4 數字簽名
3.2.5 數字證書
3.3 摘要認證
3.3.1 為什麼需要認證
3.3.2 摘要認證的原理
3.3.3 摘要認證的實現
3.4 簽名認證
3.4.1 簽名認證的原理
3.4.2 簽名認證的實現
3.5 HTTPS協議
3.5.1 HTTPS協議原理
3.5.2 SSL/TLS
3.5.3 部署HTTPS Web
3.6 OAuth協議
3.6.1 OAuth的介紹
3.6.2 OAuth授權過程
第4章 係統穩定性
本章主要介紹和解決如下問題:
常用的在綫日誌分析命令的使用和日誌分析腳本的編寫,如cat、grep、wc、less等命令的使用,以及awk、shell腳本的編寫。
如何進行集群的監控,包括監控指標的定義、心跳檢測、容量評估等。
如何保障高並發係統的穩定運行,如采用流量控製、依賴管理、服務分級、開關等策略,以及介紹如何設計高並發係統。
如何優化應用的性能,包括前端優化、Java程序優化、數據庫查詢優化等。
如何進行Java應用故障的在綫排查,包括一係列排查工具的使用,以及一些實際案例的介紹等。
4.1 在綫日誌分析
4.1.1 日誌分析常用命令
4.1.2 日誌分析腳本
4.2 集群監控
4.2.1 監控指標
4.2.2 心跳檢測
4.2.3 容量評估及應用水位
4.3 流量控製
4.3.1 流量控製實施
4.3.2 服務穩定性
4.3.3 高並發係統設計
4.4 性能優化
4.4.1 如何尋找性能瓶頸
4.4.2 性能測試工具
4.4.3 性能優化措施
4.5 Java應用故障的排查
4.5.1 常用的工具
4.5.2 典型案例分析
第5章 數據分析
本章主要介紹和解決如下問題:
分布式係統中日誌收集係統的架構。
如何通過Storm進行實時的流式數據分析。
如何通過Hadoop進行離綫數據分析,通過Hive建立數據倉庫。
如何將關係型數據庫中存儲的數據導入HDFS,以及從HDFS中將數據導入關係型數據庫。
如何將分析好的數據通過圖形展示給用戶。
5.1 日誌收集
5.1.1 inotify機製
5.1.2 ActiveMQ-CPP
5.1.3 架構和存儲
5.1.4 Chukwa
5.2 離綫數據分析
5.2.1 Hadoop項目簡介
5.2.2 Hadoop環境搭建
5.2.3 MapReduce編寫
5.2.4 Hive使用
5.3 流式數據分析
5.3.1 Storm的介紹
5.3.2 安裝部署Storm
5.3.3 Storm的使用
5.4 數據同步
5.4.1 離綫數據同步
5.4.2 實時數據同步
5.5 數據報錶
5.5.1 數據報錶能提供什麼
5.5.2 報錶工具Highcharts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2.1.3 分布式session
  傳統的應用服務器,如tomcat、jboss等,其自身所實現的session管理大部分都是基於單機的。對於大型分布式網站來說,支撐其業務的遠遠不止一颱服務器,而是一個分布式集群,請求在不同服務器之間跳轉。那麼,如何保持服務器之間的session同步呢?傳統網站一般通過將一部分數據存儲在cookie中,來規避分布式環境下session的操作。這樣做的弊端很多,一方麵cookie的安全性一直廣為詬病,另一方麵cookie存儲數據的大小是有限製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情況下還得兼顧移動端的session需求,使得采用cookie來進行session同步的方式的弊端更為凸顯。分布式session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對於係統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用戶,可以將session持久化到DB中,這樣可以保證宕機時會話不易丟失,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係統的整體吞吐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另一種解決方案便是將session統一存儲在緩存集群上,如memcache,這樣可以保證較高的讀、寫性能,這一點對於並發量大的係統來說非常重要;並且從安全性考慮,session畢竟是有有效期的,使用緩存存儲,也便於利用緩存的失效機製。使用緩存的缺點是,一旦緩存重啓,裏麵保存的會話也就丟失瞭,需要用戶重新建立會話。
  前端用戶請求經過隨機分發之後,可能會命中後端任意的Web Server,並且Web Server也可能會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原因宕機。在這種情況下,session是很難在集群間同步的,而通過將session以sessionid作為key,保存到後端的緩存集群中,使得不管請求如何分配,即便是Web Server宕機,也不會影響其他Web Server通過sessionid從Cache Server中獲得session,這樣既實現瞭集群間的session同步,又提高瞭Web Server的容錯性。
  這裏以Tomcat作為Web Server來舉例,通過一個簡單的工具memcached-session- manager ,實現基於memcache的分布式session。
  memcached-session-manager是一個開源的高可用的Tomcat session共享解決方案,它支持Sticky模式和Non-Sticky模式。Sticky模式錶示每次請求都會被映射到同一颱後端Web Server,直到該Web Server宕機,這樣session可先存放在服務器本地,等到請求處理完成再同步到後端memcache服務器;而當Web Server宕機時,請求被映射到其他Web Server,這時候,其他Web Server可以從後端memcache中恢復session。對於Non-Sticky模式來說,請求每次映射的後端Web Server是不確定的,當請求到來時,從memcache中加載session;當請求處理完成時,將session再寫迴到memcache。
  以Non-Sticky模式為例它需要給Tomcat的$CATALINA_HOME/conf/context.xml文件配置SessionManager,具體配置如下:
    memcachedNodes="n1:192.168.0.100:11211,n2:192.168.0.101:11211"
  sticky="false"
  sessionBackupAsync="false"
  lockingMode="auto"
  requestUriIgnorePattern=".*.(ico|png|gif|jpg|css|js)$"
  transcoderFactoryClass="de.javakaffee.web.msm.serializer.kryo.KryoTranscoderFactory"
  />
  其中:memcachedNodes指定瞭memcache的節點;sticky錶示是否采用Sticky模式;sessionBackupAsync錶示是否采用異步方式備份session;lockingMode錶示session的鎖定模式;auto錶示對於隻讀請求,session將不會被鎖定,如果包含寫入請求,則session會被鎖定;requestUriIgnorePattern錶示忽略的url;transcoderFactoryClass用來指定序列化的方式,這裏采用的是Kryo序列化,也是memcached-session-manager比較推薦的一種序列化方式。
  memcached-session-manager依賴於memcached-session-manager-${version}.jar,如果使用的是tomcat6,則還需要下載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6-${version}.jar,並且它還依賴memcached- ${version}.jar進行memcache的訪問。在啓動Tomcat之前,需要將這些jar放在$CATALINA_ HOME/lib/目錄下。如果使用第三方序列化方式,如Kryo,還需要在Web工程中引入相關的第三方庫,Kryo序列化所依賴的庫,包括kryo-${version}-all.jar、kryo-serializers-${version}.jar和msm-kryo-serializer. ${version}.jar。
  ……

前言/序言

  在大型網站架構的演變過程中,集中式的架構設計齣於對係統的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及成本等多方麵因素的考慮,逐漸被放棄,轉而采用分布式的架構設計。分布式架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大量廉價的PC Server,構建一個低成本、高可用、高可擴展、高吞吐的集群係統,以支撐海量的用戶訪問和數據存儲,理論上具備無限的擴展能力。分布式係統的設計,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它涉及通信協議、遠程調用,服務治理,係統安全、存儲、搜索、監控、穩定性保障、性能優化、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各個領域,對任何一個領域的深入挖掘,都能夠編寫一本篇幅不亞於本書的專門書籍。本書結閤作者在阿裏巴巴及淘寶網的實際工作經曆,重點介紹大型分布式係統的架構設計,同時,為避免過度專注於理論而使得內容顯得空洞,作者穿插介紹瞭很多實踐的案例,盡量讓每一個關鍵的技術點都落到實處,相信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本書的內容。
  內容大綱
  全書共5章,章與章之間幾乎是相互獨立的,沒有必然的前後依賴關係,因此,讀者可以從任何一個感興趣的專題開始閱讀,但是,每一章的各個小節之間的內容是相互關聯的,因此,最好按照原文的先後順序閱讀。
  第1章主要介紹企業內部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麵嚮服務的體係結構)架構的實現,包括HTTP協議的工作原理,基於TCP協議和基於HTTP協議的RPC實現,如何實現服務的路由和負載均衡,HTTP服務網關的架構。
  第2章主要介紹如何保障互聯網通信的安全性,包括一些常見攻擊手段的介紹;常見的安全算法,如數字摘要、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的原理和使用;常用通信認證方式,包括摘要認證、簽名認證,以及基於HTTPS協議的安全通信;另外還介紹瞭通過OAuth協議的授權過程。
  第3章介紹一些分布式係統所依賴的基礎設施,包括分布式緩存,持久化存儲。持久化存儲又涵蓋瞭傳統的關係型數據庫MySQL,以及近年來開始流行NOSQL數據庫如HBase、Redis,消息係統及垂直化搜索引擎等。
  第4章介紹如何保障係統運行的穩定性,包括在綫日誌分析、集群監控、流量控製、性能優化,以及常用的Java應用故障排查工具和典型案例。
  第5章介紹如何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包括數據的采集、離綫數據分析、流式數據分析、不同數據源間的數據同步和數據報錶等。
  本書並不假設讀者在Java領域有很深的技術水平,但是,結閤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和使用習慣,書中的大部分案例代碼均采用Java來編寫,並且運行在Linux環境之上,因此,讀者最好對Java環境下的編程有一定的瞭解,並且熟悉Linux環境下的基本操作,以便能夠更加順利地閱讀本書。
  緻謝
  首先,要感謝我的傢人,特彆是我的妻子,在我占用大量周末、休假的時間進行寫作的時候,能夠給予極大的寬容、支持和理解,並對我悉心照顧且承擔起瞭全部的傢務,讓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而無須操心一些傢庭瑣事,沒有你的支持和鼓勵,這本書是無法完成的。
  同時,要感謝阿裏巴巴及淘寶網,給我提供瞭閤適的環境和平颱,使自己的技能能夠得以施展,並且,身處在一群業界的技術大牛中間,也得到瞭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另外,還要感謝我的主管飛悅對於寫作開明的態度,以及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並在日常的工作中給予我的很多幫助。
  最後,還要感謝博文視點的編輯們,本書能夠這麼快齣版,離不開他們的敬業精神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感悟
  一年多以前,在接到編輯約稿即將開始動筆之前,自己曾信心滿滿地認為,應該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這本書,因為寫的內容自己都比較熟悉,而且平時工作當中也有一些筆記積纍,不是從零開始的。但當真正開始寫瞭以後纔知道,理解領悟和用文字錶達齣來完全是兩個層麵的事情,日常工作中一些很普遍很常見的設計思路,可能是由一次次失敗和挫摺得到的經驗教訓演變而來。很多時候我們隻知道how,而忽略瞭what和why,要解釋清楚what、why、how,甚至是why not,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當然,通過寫作的過程,自己也將這些知識點從頭到尾梳理瞭一遍,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麵。每次重新迴過頭來審閱書稿時,都會覺得某些知識點講述得還不夠透徹,需要進行補充,抑或是感覺對某些知識點的敘述不夠清晰和有條理,還能夠有更好的錶述方式。但是,書不能一直寫下去,在本書完稿之時,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的興奮或者放鬆,寫作時的那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依然縈繞在心頭,每一次落筆,都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的疏忽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從而誤導讀者。由於時間的因素和寫作水平的限製,書中難免會有錯誤和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和指正。
  陳康賢
  2014年5月於杭州

《構建萬億級用戶時代的彈性係統:高性能、高可用、可擴展網站架構的深度解析》 在信息爆炸、用戶需求飛速迭代的當下,構建一個能夠穩定承載海量並發訪問,並能靈活應對業務快速增長的網站架構,已成為企業在數字浪潮中立足的關鍵。本書並非對特定技術或框架的堆砌,而是深入探究驅動現代大規模分布式網站成功的底層設計哲學與工程實踐。我們將一起踏上一場深度剖析構建高可用、高性能、強擴展性係統的思想之旅,旨在為廣大開發者、架構師以及技術管理者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思考框架和可藉鑒的實戰經驗。 核心主旨:化繁為簡,馭繁為精——從根本上解決“大”與“快”的矛盾 本書的基石在於理解“規模”本身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精巧的設計來駕馭這種復雜性。我們不會止步於列舉各種技術名詞,而是從宏觀層麵,探討“為什麼”需要這些技術,以及它們如何在整體架構中協同工作。核心問題始終圍繞:如何在一個高度動態、不可預測的環境中,保障係統的穩定運行,同時又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第一部分:架構的基石——從容麵對海量並發與瞬息萬變 理解分布式係統的本質與挑戰: 在深入技術細節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建立對分布式係統全局的認知。我們將探討 CAP 定理的實際應用,理解一緻性、可用性和分區容錯性之間的權衡。同時,剖析分布式係統中常見的痛點,如數據一緻性問題、服務間的通信開銷、故障的傳播與隔離、以及如何設計能夠優雅處理網絡延遲和節點失效的容錯機製。本書將幫助你從根本上理解,為何單體應用在麵對海量流量時力不從心,以及分布式架構為何是必由之路。 設計哲學:麵嚮失敗與彈性的思考: “擁抱失敗”並非宿命論,而是主動的工程策略。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設計“彈性”的係統,讓係統在遭遇部分故障時,能夠自我修復、自我調整,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這包括但不限於:失效轉移(Failover)、降級策略(Degradation)、限流(Rate Limiting)、熔斷(Circuit Breaking)等核心模式的原理與實踐。理解這些模式,將幫助你構建齣“打不死”的係統。 可擴展性的多維度考量: 網站規模的增長,不僅僅是用戶數量的綫性增加,更意味著請求量、數據量、業務復雜度的指數級攀升。本書將從水平擴展(Scale Out)與垂直擴展(Scale Up)的對比齣發,深入分析如何通過無狀態服務、數據庫分片、緩存策略、異步化處理等手段,實現係統的水平擴展。我們還將探討,如何設計一個能夠“彈性伸縮”(Elastic Scaling)的架構,使其能根據實際負載自動增減資源,從而在保證性能的同時,優化成本。 第二部分:高性能的煉金術——榨乾每一毫秒的潛力 高效的數據存儲與訪問: 海量數據的存儲與高效檢索是大型網站的生命綫。我們將超越傳統的關係型數據庫,深入分析各種NoSQL數據庫(如鍵值存儲、文檔數據庫、列式數據庫、圖數據庫)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重點在於理解它們各自的數據模型、一緻性模型以及在高並發讀寫場景下的優化策略。同時,本書還將詳細闡述多級緩存體係的設計,從CDN、反嚮代理緩存、應用層緩存到數據庫緩存,如何層層遞進,大幅降低對後端服務的壓力,提升響應速度。 異步化與解耦——構建敏捷的響應鏈: 同步請求在高並發場景下是性能的“殺手”。本書將深入講解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在大型分布式係統中的核心作用,如何利用其實現服務間的異步通信,解耦生産者與消費者,提升係統的吞吐量和彈性。我們將剖析不同消息隊列的特點(如Kafka, RabbitMQ),以及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設計高效的消息處理流程,構建健壯的異步處理管道。 網絡通信的優化藝術: 在分布式環境中,網絡通信的效率直接影響著整體性能。本書將探討高效的序列化協議(如Protocol Buffers, Thrift)如何減少數據傳輸量,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如gRPC)如何簡化服務間調用,以及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策略(如LVS, Nginx, HAProxy)在分配流量、提升可用性方麵的精妙之處。同時,還將觸及服務發現(Service Discovery)與注冊(Service Registry)的重要性,確保服務能夠動態地找到彼此。 第三部分:高可用的守護神——抵禦一切不可預見的風暴 服務化與微服務架構的演進: 從單體到SOA,再到微服務,服務的拆分與治理是構建高可用係統的必然趨勢。本書將深入探討微服務架構的設計原則,如何定義服務邊界,如何進行服務間通信(RESTful API, RPC),以及如何管理服務依賴。重點關注微服務帶來的挑戰,如分布式事務、服務治理、配置管理、日誌聚閤和鏈路追蹤,並給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容錯與故障轉移的實戰: 避免單點故障是構建高可用係統的核心。本書將詳細講解冗餘設計(Redundancy)的應用,如主備(Master-Slave)、讀寫分離(Read-Write Splitting)、多活(Active-Active)等模式。深入剖析負載均衡器(Load Balancer)與健康檢查(Health Check)如何協同工作,確保故障發生時能夠自動將流量切換到健康的節點。同時,我們將討論如何設計具備故障隔離能力的服務,防止局部故障演變成全局性災難。 狀態管理與分布式事務的藝術: 在分布式係統中,管理狀態(State)和處理跨多個服務的事務是一大挑戰。本書將剖析如何設計分布式一緻性協議(如Paxos, Raft)的簡化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分布式事務的各種解決方案(如兩階段提交、三階段提交、TCC, Saga模式)來保證數據的一緻性。重點在於理解這些方案的權衡與適用場景,以及如何根據業務需求選擇最閤適的方案。 第四部分:運維與監控的利器——掌控復雜的運行態勢 自動化部署與配置管理: 高效、可靠的部署是保證係統可用性的前提。本書將探討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的理念與實踐,以及如何利用配置管理工具(如Ansible, Chef, Puppet)和容器化技術(如Docker, Kubernetes)實現自動化部署和彈性伸縮。 全方位的監控與告警體係: “看得見”是“管得好”的前提。我們將深入講解構建一套有效的監控體係,包括指標監控(Metrics Monitoring)、日誌分析(Log Analysis)、鏈路追蹤(Distributed Tracing)和告警係統(Alerting System)。重點在於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實現 proactive(主動式)的故障預測與快速響應。 故障排查與性能調優的實踐: 當問題發生時,如何快速定位並解決至關重要。本書將分享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故障排查思路與方法,以及性能調優的常見技巧,從代碼層麵到係統架構層麵,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本書的獨特價值: 思想為先,技術為輔: 本書不拘泥於特定技術棧,而是強調通用的架構設計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即使技術棧發生變化,這些核心思想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體係化與全局觀: 力求從宏觀到微觀,構建一個完整、係統的分布式架構知識體係,幫助讀者建立全局視野,理解不同組件之間的關聯。 實踐導嚮,案例豐富: 理論結閤實踐,通過大量實際場景的分析和經驗總結,提供可落地、可藉鑒的解決方案。 前瞻性與演進性: 關注當前主流技術趨勢,並探討未來架構發展的可能方嚮,幫助讀者構建麵嚮未來的係統。 無論您是剛剛踏入架構設計領域的新手,還是希望在復雜係統中遊刃有餘的資深工程師,本書都將是您提升技能、優化實踐、構建卓越分布式係統的寶貴夥伴。讓我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鑄就穩固、高效、可擴展的數字基石。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嚴謹,每一句話都充滿瞭技術術語,對於非資深技術人員來說,閱讀起來會有些吃力。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一緻性哈希算法在分布式緩存中的應用”部分,但缺乏直觀的圖示和生活化的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難以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圖像。此外,書中對“CAP理論”的闡述,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個已有的定理來介紹,而未能深入剖析其在實際分布式係統設計中,不同場景下的權衡取捨。例如,在金融支付領域,強調一緻性可能是首要任務,而在社交媒體的“點贊”功能中,可用性可能更為重要。書中對於這些具體業務場景的考量,以及由此引發的架構設計差異,描述得不夠詳盡,更多的是一種理論上的堆砌。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案例,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些理論如何在真實的係統中落地,並解決實際問題。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但內容似乎更多地聚焦於底層技術細節,而非宏觀的架構理念。我原以為它會深入探討在不同業務場景下,如何權衡各種技術選型,例如在用戶量爆炸性增長初期,是應該優先選擇快速上綫還是構建可擴展的基礎?書中對於微服務拆分策略的闡述,感覺更像是在描述“怎麼做”,而不是“為什麼這樣做”,缺乏對不同拆分模式(如按業務域、按技術棧)的優劣勢分析,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陷阱。例如,書中提到瞭一種通用的服務劃分方法,但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在實際項目評審中,說服業務方接受技術上可能帶來的短期影響。對於一些初創團隊來說,如何平衡資源和技術債務,如何在早期設計中預留擴展性,這些更為實際的問題,書中提及的篇幅較少,更多的是在介紹成熟平颱的技術實現。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架構演進、遺留係統改造的案例,以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齣最優的架構決策。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給人的感覺像是對現有成熟分布式係統的技術手冊,缺乏對“為什麼”的深度挖掘。例如,在討論“分布式事務的解決方案”時,書中詳細介紹瞭XA、TCC、Saga等模式,並列舉瞭各自的優缺點,但對於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哪種模式,以及每種模式的實現細節中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頸和復雜性,著重筆墨不夠。在我的理解中,選擇分布式事務的方案,往往與業務場景的對數據一緻性要求、並發量、允許的延遲等因素息息相關。書中更側重於技術的“實現”,而非“決策”。對於一個初涉分布式架構的開發者來說,瞭解這些模式是基礎,但更關鍵的是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做齣最佳選擇,並有效地應對其帶來的挑戰。本書在這方麵的指導性相對較弱,更多地停留在對現有技術的羅列和介紹。

評分

這本著作在某些章節中,對“負載均衡的策略”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包括輪詢、加權輪詢、最少連接等,並且還提及瞭一些更高級的算法,如基於響應時間的動態調整。然而,我發現書中在描述這些策略時,更多的是一種“技術指南”式的陳述,缺乏對實際應用場景的深入分析。比如,對於一個高並發的API網關,應該優先考慮哪種負載均衡策略?如果某個服務節點響應緩慢,如何快速將其剔除齣負載均衡池?書中雖然提到瞭這些策略,但並沒有充分展示這些策略在不同場景下的實際效果,以及可能齣現的性能問題和優化方嚮。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實際的業務壓力下,作者是如何選擇和調整這些負載均衡策略的,以及在遇到問題時,是如何進行調試和優化的。

評分

我閱讀這本書時,有一個明顯的感受是,它在“係統監控與日誌分析”的部分,給予瞭相當多的篇幅,詳細介紹瞭各種監控工具(如Prometheus、Grafana)的使用方法,以及日誌收集和處理的流程。這無疑為構建一個可視化的運維體係提供瞭技術參考。然而,我感到有些遺憾的是,書中對於“如何從海量日誌中挖掘齣關鍵信息,從而快速定位到問題的根源”,這方麵的內容著墨不多。在實際的故障排查中,日誌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收集和存儲,更在於其分析的深度和效率。書中對於異常檢測、模式識彆、日誌關聯分析等高級話題,並沒有展開深入的探討,這使得我在麵對復雜的分布式係統故障時,仍可能感到無從下手。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更多地分享一些在日誌分析方麵,獨到的方法論或實用的技巧,而不僅僅是工具的使用介紹。

評分

內容大緻翻瞭一下,還不錯大佬推薦的, 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薄膜包裝。

評分

吾消費京東商城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以至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之所有而能買,東哥之熱心、快遞員之殷切,無不讓人感激涕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仁不讓世界充滿愛,待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皆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甚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後與人共賞此寶,人皆贊嘆不已,故生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之慨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實乃大傢之風範,忠義之商!傢,這個商品還真好,非常喜歡,也很欣賞京東的售後服務和配送速度真的不錯,買東西就在京東買,選自營沒有錯更:多正品保障更多售後保障更快到貨和退換速度無人能敵,看!天下網購發貨速度誰最快答京東商城售後服務誰最好答:京東商城配送服務誰最強:京東商城,品質保障誰最棒答:京東商城,正所謂:要問電商哪傢強,中國網購數京東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

評分

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

評分

書不錯,過得去,值得一看。

評分

囤瞭好多好多好多書吖,夠很久看瞭,基本上要買的書都攢到這個時候一起買,完美

評分

基本上都是java開發者必看的書,一次性買瞭好多本,慢慢看!

評分

趕上618活動,攢瞭好久的書可以一次都買迴來瞭,得好好學習纔行。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位列榖歌推薦參考資料列錶,Google公司、Angular團隊及開發者社區聯閤力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