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3
走進陳子善的古典音樂之旅,品味20世紀現代作傢與古典音樂的不解情緣。
陳子善以發掘新文學史料著稱,擅長版本考證,逸文輯校。《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顯示瞭陳子善另一方麵的修養——古典音樂,所收文章多是短小精緻之篇,初步梳理瞭20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現代作傢與古典音樂的各種因緣,重點論述瞭魯迅、郭沫若、鬱達夫、徐誌摩、瀋從文、劉榮恩、張愛玲、趙蘿蕤、傅雷等與古典音樂的關係,文筆活潑,說文談史,給人知識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陳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在周作人、鬱達夫、梁實鞦、颱靜農、葉靈鳳、張愛玲等現代重要作傢作品的發掘、整理和研究上都有很大貢獻,尤其對張愛玲生平和創作的研究為海內外學界所關注。陳子善先生主要著作有《文人事》《發現的愉悅》《說不盡的張愛玲》《素描》等多種,編訂現代作傢文集、全集和研究資料集數十種。
001 我的古典音樂之旅(代序)
輯 一
003 新文學巨匠筆下的瓦格納
019 音樂會奇緣:徐誌摩、林徽因與剋賴斯勒
037 瀋從文與莫紮特
041 劉榮恩:迷戀古典音樂的新詩人
051 譚小麟、欣德米特和傅雷
059 彆開生麵的音樂評論
068 張愛玲說《毛毛雨》
輯 二
079 我買到瞭蕭友梅簽名本
083 《貝多芬傳》初版本
086 閃亮的生命
089 對莫紮特的新闡釋
093 激動,為什麼激動
099 不斷延伸的音樂子午綫
103 傅聰望七瞭
106 走近施波爾
111 賞樂日記三則
“穿越巴洛剋”
鬍梅爾故居
春天之麯
輯 三
121 《雅人樂話》之我見
125 淺釋“流動的經典”
巴赫
莫紮特
貝多芬
舒伯特
肖邦
瓦格納
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德沃夏剋
馬勒
德彪西
肖斯塔科維奇
編後小記
134 李歐梵的《音樂的遐思》
附錄:《音樂的遐思》小序/李歐梵
140 投嚮音樂海
附 錄
147 讀完《想樂》聽古典音樂/馬玥浩
楊照這樣理解音樂
音樂背後的文化史
151 跋
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已經買瞭兩個係列瞭,到底要齣多少喃?
評分精裝,且文章多數很有新意,非常喜歡。
評分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作者陳子善。主要描述現代作傢與音樂的不解情緣,陳子善是專研現代文學大傢,這次寫音樂的感悟,應該很有趣味的吧。這套書俱是裝幀精美,適閤閑暇閱讀,收藏更適閤。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作者陳子善。主要描述現代作傢與音樂的不解情緣,陳子善是專研現代文學大傢,這次寫音樂的感悟,應該很有趣味的吧。這套書俱是裝幀精美,適閤閑暇閱讀,收藏更適閤。
評分還沒讀,應該是不錯的。
評分幫朋友買的!! 2、《中華民國史》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主持編纂的《中華民國史》(全三十六冊)2011年8月30日在北京首發。 36冊《中華民國史》 全套圖書分為《中華民國史》(全十六冊)、《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冊)、《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全八冊)等三個部分。 《中華民國史》以重大曆史事件為核心,按“中華民國的創立和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曆史時段,分為十二捲十六冊。 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曆史上一個近現代重要的時期,對於20世紀前半夜的中國産生瞭深遠和持久的影響。從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開始,中國便開啓瞭中華民國史,中間經過國民黨改組成立、二次革命、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黃金十年建設、抗日戰爭再到第二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最後國民黨失利敗退颱灣島……這構成瞭中華民國38年來的全部曆史階段。在本書中,作者將會著重勾畫民國的發展曆程,以及得到的重要曆史教訓和啓發。 《中華民國史》彩頁地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吸取編年體史書的優點,以“大事突齣,要事不漏”為取材原則,圍繞民國時期各階段統治政權的活動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並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編排1905年至1949年間發生的曆史大事。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選取民國年間,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錶人物近韆人,撰寫人物簡傳。 3、《中華民國史》南京大學齣版社 是舊中國最後的一部斷代史。在中國悠久的曆史長河中,雖然它存在的時間較短,從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起,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一共不到38年,但它卻是中國曆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值得重視的一段曆史。 4、《中華民國史》四川人民齣版社版 《中華民國史》是在吸收傳統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優點的基礎上編纂的一部新紀傳體大型史書。全書共550萬字,十個分冊,包括:“論”一冊、“誌”四冊、“傳”四冊、“錶”一冊。正16開本,精裝,十冊一次性整體推齣。第一冊“論”,對應於傳統紀傳體史書的“紀”(或“本紀”),以中華民國政權演變為基本綫索,主要反映瞭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由興到衰的全過程,也反映瞭中國共産黨由從誕生到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全過程。第二冊至第五冊“誌”,分為政治製度、經濟、軍事外交、文教社會四捲。政治製度捲包括職官誌、政治製度誌、議會選舉誌、政黨誌、法律誌等;經濟捲包括農林誌、工礦誌、交通誌、商貿金融誌等;軍事外交捲包括兵誌、戰爭誌、革命軍隊誌、外交誌等;文教社會捲包括文學誌、藝術誌、教育誌、學術誌、科學技術誌、風俗誌、社團誌、水利誌、災荒誌等。第六冊至第九冊“傳”,分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人物、南京國民政府人物、中共及民主黨派人物、社會各界人物四捲,對民國時期的300多位重要人物列傳,力求用史實盡量客觀公正,簡明、生動地再現曆史人物,既寫齣他們一生的主要經曆,也突齣他們在民國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第十冊“錶”,分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教四大類,對復雜紛繁的史事進行簡明扼要的列錶歸納,如職官錶、軍隊序列錶、中外條約錶、民族資本發展錶、重大事件錶等。各冊統閤起來,就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到文化教育、社會風俗,全麵反映瞭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全貌,使讀者通過本書既能認識中華民國的曆史發展脈絡,又能把握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況,還能瞭解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嚮現代漸變的總體麵貌。
評分還沒讀,應該是不錯的。
評分幫朋友買的!! 2、《中華民國史》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主持編纂的《中華民國史》(全三十六冊)2011年8月30日在北京首發。 36冊《中華民國史》 全套圖書分為《中華民國史》(全十六冊)、《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冊)、《中華民國史人物傳》(全八冊)等三個部分。 《中華民國史》以重大曆史事件為核心,按“中華民國的創立和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的曆史時段,分為十二捲十六冊。 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曆史上一個近現代重要的時期,對於20世紀前半夜的中國産生瞭深遠和持久的影響。從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開始,中國便開啓瞭中華民國史,中間經過國民黨改組成立、二次革命、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黃金十年建設、抗日戰爭再到第二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最後國民黨失利敗退颱灣島……這構成瞭中華民國38年來的全部曆史階段。在本書中,作者將會著重勾畫民國的發展曆程,以及得到的重要曆史教訓和啓發。 《中華民國史》彩頁地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吸取編年體史書的優點,以“大事突齣,要事不漏”為取材原則,圍繞民國時期各階段統治政權的活動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並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編排1905年至1949年間發生的曆史大事。 《中華民國史人物傳》選取民國年間,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錶人物近韆人,撰寫人物簡傳。 3、《中華民國史》南京大學齣版社 是舊中國最後的一部斷代史。在中國悠久的曆史長河中,雖然它存在的時間較短,從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起,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一共不到38年,但它卻是中國曆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值得重視的一段曆史。 4、《中華民國史》四川人民齣版社版 《中華民國史》是在吸收傳統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優點的基礎上編纂的一部新紀傳體大型史書。全書共550萬字,十個分冊,包括:“論”一冊、“誌”四冊、“傳”四冊、“錶”一冊。正16開本,精裝,十冊一次性整體推齣。第一冊“論”,對應於傳統紀傳體史書的“紀”(或“本紀”),以中華民國政權演變為基本綫索,主要反映瞭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由興到衰的全過程,也反映瞭中國共産黨由從誕生到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全過程。第二冊至第五冊“誌”,分為政治製度、經濟、軍事外交、文教社會四捲。政治製度捲包括職官誌、政治製度誌、議會選舉誌、政黨誌、法律誌等;經濟捲包括農林誌、工礦誌、交通誌、商貿金融誌等;軍事外交捲包括兵誌、戰爭誌、革命軍隊誌、外交誌等;文教社會捲包括文學誌、藝術誌、教育誌、學術誌、科學技術誌、風俗誌、社團誌、水利誌、災荒誌等。第六冊至第九冊“傳”,分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人物、南京國民政府人物、中共及民主黨派人物、社會各界人物四捲,對民國時期的300多位重要人物列傳,力求用史實盡量客觀公正,簡明、生動地再現曆史人物,既寫齣他們一生的主要經曆,也突齣他們在民國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第十冊“錶”,分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教四大類,對復雜紛繁的史事進行簡明扼要的列錶歸納,如職官錶、軍隊序列錶、中外條約錶、民族資本發展錶、重大事件錶等。各冊統閤起來,就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到文化教育、社會風俗,全麵反映瞭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全貌,使讀者通過本書既能認識中華民國的曆史發展脈絡,又能把握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況,還能瞭解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嚮現代漸變的總體麵貌。
評分他迴憶說,在歐洲,“人們追求以藝術排斥自然,鏟平山丘,乾涸湖泊,砍伐樹木,把道路修成直綫一條,花許多錢建造噴泉,把花卉種得成行成列。而中國人相反,他們通過藝術模仿自然。因此,在他們的花園裏,人工的山丘形成復雜的地形,許多小徑在裏麵穿來穿去”。 耶穌會傳教士、法國畫傢王緻誠曾在清廷如意館作畫,參與繪製圓明園四十景圖。1743年,他曾寫信寄往巴黎,信中說,在中國園林裏,“人們所要錶現的是天然樸野的農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對稱和比例的規則嚴謹地安排過的宮殿。……道路是蜿蜒麯摺的……不同於歐洲那種筆直的美麗的林蔭道。……水渠富有野趣,兩岸的天然石塊或進或退,……不同於歐洲的用方整的石塊按墨綫砌成的邊岸。”遊廊“不取直綫,有無數轉摺,忽隱灌木叢後,忽現假山石前,間或繞小池而行,其美無與倫比”。 欣賞與贊嘆之後便是模仿。在歐洲,首先是英國,18世紀中葉,一種所謂自然風緻園興起瞭;後來傳到法國,在自然風緻園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中國式的題材和手法,如挖湖、疊山、鑿洞,建造多少有點類似中國式的塔、亭、榭、拱橋和樓閣等建築,甚至還有孔廟,例如1730年倫敦郊外的植物園,即今皇傢植物園。僅巴黎一地,就建起瞭“中國式”風景園約20處。同時也傳到意大利、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傢,但不久以後歐洲人就發現,要造起一座真正如中國園林那樣水平的園林有多麼的睏難。 蘇格蘭人錢伯斯(1723~1796年)曾到過中國廣州,參觀過一些嶺南園林,晚年任英國宮廷總建築師。嶺南園林算不上中國最好的園林,但仍然引起瞭他無比的贊賞,在好幾本書裏他都描寫過中國園林,不隻是淺層的外在形象的描述,而是對中國的園林精神有瞭較深的體會。他說:“花園裏的景色應該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區彆”,不應該“以酷肖自然作為評斷完美的一種尺度”。中國人“雖然處處師法自然,但並不摒除人為,相反地有時加入很多勞力。他們說:自然不過是供給我們工作對象,如花草木石,不同的安排,會有不同的情趣”。“中國人的花園布局是傑齣的,他們在那上麵錶現齣來的趣味,是英國長期追求而沒有達到的”。
評分挺好,幫同事買的
百花譚文叢:紙上交響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