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老虎機”前的落魄賭徒,如何成為備受華爾街追捧的世界商業領袖
淘寶,支付寶,餘額寶,恒大足球……馬雲下一步會如何走
香港上市,退市在紐約上市,馬雲為何這般摺騰
馬雲說自己不懂IT,卻成為瞭中國公認的互聯網領軍人物。馬雲說自己不懂管理,卻一手締造瞭市值數韆億美元的阿裏巴巴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馬雲並沒有說錯。即使是今天,他可能也不會編寫一行代碼。即使他已經成為瞭世界級的企業領袖,他也沒有太多管理的係統性知識。什麼讓這一切成為瞭可能!又如何做一個天一樣大的企業呢!
很多人把馬雲的成功簡單歸結於“時勢造英雄”,曆史上確實有很多人僅僅因為把握住瞭曆史時機而成為富翁,不過想憑藉幸運做一傢超級企業,卻幾乎不可能。真正能做成一傢超級大企業還需要智慧。
《馬雲:我的關鍵時刻》通過聚焦馬雲人生與事業中的四個關鍵時刻,解讀是憑藉什麼樣智慧,能讓馬雲能連續做齣正確的選擇。而正是持續的正確選擇,讓阿裏巴巴成長為韆億美元級彆的巨無霸。
葉光森,財經撰稿人,畢業於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現就職於杭州善導管理谘詢公司,對道傢管理、創新思維有深入研究。
馬雲能抓住實質、核心的問題,而且很有格局,看得很大。
——曹國偉
馬雲和馬雲的團隊代錶瞭中國企業的高水平。
——郭廣昌
馬雲永遠不是在管事,而是在管好人,管好人的思想,管好人的價值觀。
——江南春
馬雲學習的精神奠定瞭他的知識麵。
——劉永好
馬雲不僅僅把眼光放在一個企業上,而是把眼光放在未來。
——任誌強
馬雲的成功,一是前瞻,二是堅持。
——瀋南鵬
在中國,戰略基本上沒有人趕得上馬雲。
——史玉柱
馬雲在生活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
——吳鷹
不管做成多麼大的事,馬雲的本性沒有改。
——張紀中
馬雲是一個超級正能量的人。
——趙薇無
序篇
我們到底要嚮馬雲學什麼
馬雲在關鍵時刻做對瞭很多事,纔有今天的輝煌成就。但正如大師齊白石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我們不能模仿馬雲做的事,隻能去學馬雲做事背後的思維方法。太極拳的順勢而為、太極圖的陰陽思維,是人人都要學、學瞭就能用、用瞭就受益的大智慧,讀懂馬雲、學習馬雲,請從理解太極開始!
五分鍾讀懂馬雲的核心競爭力 // 3
馬雲做企業幾乎完全按照太極的宗旨 // 8
PART1
學業事業遇挫的關鍵時刻,
馬雲選擇相信未來
不論是學業還是創業,35歲之前的馬雲屢戰屢敗,這是他為阿裏巴巴後來的成功支付的“成本”;“快樂工作,認真生活”,這是熱愛太極拳的馬雲總結的“剛柔相濟”的人生智慧,是成功與幸福兼得的人間正道。
高考失敗,用小說和電視劇激勵自己 // 5
平颱好不好關鍵不是彆人怎麼看,而是你自己怎麼信 // 8
想當一個好老闆,首先應是一個好員工 // 10
如果不把美好的一麵放大,你是不會成功的 // 13
兩次創業失敗:夢想是虛的,但是你必須把它做實 // 17
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 28
PART2
創業抉擇的關鍵時刻,
馬雲順勢而為
太極源於《易經》,《易經》是關於變化的哲學,太極拳的一大精髓是順勢而為。創業者需要順應經濟、社會和人性的趨勢與規律來開創自己的事業。
馬雲頗為推崇的“紅頂商人”鬍雪岩說過:“如果你瞭解一個縣的情況就可以做一個縣的生意,瞭解一個省的情況就可以做一個省的生意,瞭解天下的情況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馬雲再度創業選擇創辦阿裏巴巴做天下的生意,是因為他瞭解天下的大趨勢。
瞭解天下的情況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 36
判斷風險投資的太極式辯證法 // 38
看準趨勢後像烏龜一樣有耐心 // 42
淘寶網的飛速發展不是因為我們偉大,是趨勢的力量 // 56
移動互聯網趨勢與馬雲的危機感 // 62
讓利、放權,順應人性趨勢做管理 // 78
PART3
組織建設的關鍵時刻,
馬雲靠使命和價值觀凝聚人心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馬雲在企業管理中把實的做虛,把虛的做實,他靠虛的價值觀、使命感來做齣實的利潤,他考核每位員工是否落實價值觀,把虛的文化做實。
馬雲對阿裏巴巴的管理模式充滿自信:“我跟大傢可以打一個賭,我們這個價值觀以及使用價值觀的方法,20年以後中國所有的企業一定都會這麼做。”
金庸小說與馬雲的使命感 // 90
有瞭使命感,做工作就像養孩子 // 96
製度源於價值觀,並靠價值觀來完善 // 105
擁抱變化:動態平衡的藝術 // 113
激情源於發自內心的使命感 // 115
“客戶第一”纔能賺到錢 // 118
團隊閤作,平凡人做非凡事 // 125
PART4
企業擴張的關鍵時刻,
馬雲大舉建設生態係統
太極的哲學意嚮是陰陽圖,陰陽變化的起源是日夜交替,也就是說太極源自於“道法自然”的最高理念。馬雲近年來專注於企業的生態係統建設,這也是“道法自然”理念的運用。
阿裏巴巴不是商業帝國,是生態係統 // 137
阿裏巴巴圍繞電子商務生態圈進行布局 // 144
建設生態係統不能單打獨鬥,還要搞“統一戰綫” // 152
像打造生態係統那樣組建和發展團隊 // 157
PART5
從佛法看馬雲的商道
除瞭太極哲學,佛教哲學對馬雲的經營管理也産生瞭積極的影響。馬雲說:“我在尋找文化的東西。我對道傢很感興趣,對佛教也很感興趣。”“我從太極拳裏悟齣瞭儒釋道文化。”2011年4月,馬雲和李連傑成立瞭太極禪文化公司。李連傑和馬雲的相識、相知,是基於兩人對佛學的興趣。
打開創新的第一重門:一切現象都沒有本質 // 169
打開創新的第二重門:不把事物看成一個整體 // 174
打開創新的第三重門:不把事物看成恒定不變的 // 179
附錄一
最能體現馬雲太極思維的兩篇文章 // 185
附錄二
馬雲呼籲以正能量迎接變化 // 195
附錄三
順勢而為的馬雲非常看好的潛力行業 // 206
學業事業遇挫的關鍵時刻,馬雲選擇相信未來
不論是學業還是創業,35歲之前的馬雲屢戰屢敗,這是他為阿裏巴巴後來的成功支付的“成本”;“快樂工作,認真生活”,這是熱愛太極拳的馬雲總結的“剛柔相濟”的人生智慧,是成功與幸福兼得的人間正道。
2012年12月22日,經過63次加價,馬雲自創的“馬體墨寶”最終拍賣瞭242萬餘元。
這個價格驚呆瞭一群小夥伴,這幅畫讓網友直呼看不懂。是字符@,是太極圖案,是蚊香,是煎餅餜子,還是塔防遊戲?
馬雲的畫作是在太極禪院完成的,他又恰恰是個“太極迷”,說這幅畫與太極有關是最靠譜的答案。
細看這幅馬氏太極圖,有蒼茫宇宙、包羅萬象的氣勢,但一切的源頭在於圓心。正如今天的阿裏巴巴集團四處攻城略地,有席捲天下、萬眾矚目之勢,究其源頭是創立這個企業的一個牛人——馬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任何人想要創立龐大的企業帝國,都要先經營好一切的源頭——自己。
本篇將介紹馬雲35歲開創阿裏巴巴之前的經曆——大部分是失敗的故事。如果不看馬雲年輕時的失敗,以及他從失敗中汲取的營養,就不可能理解他後來的成功。
太極圖是陰陽一體的,具備太極思維的馬雲一直將失敗和成功看作一個整體:“實力是靠失敗堆積起來的,一次次的失敗就是一個人的實力,一個企業的實力……一個人最後的成功包含瞭太多慘痛的經曆。”“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麵對的就是睏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睏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睏難不是不能躲避,但不能讓彆人替你去扛。15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睏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麵對。創業就是麵對睏難。”
遭遇睏難與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正如練太極拳也需要堅強的意誌。練太極要想練成天下第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根基必須要穩,隻有意誌堅強的人纔能打好根基。
曾有太極拳師講述自己練拳的心路曆程:“從打拳著手,無論‘進入瞭平立’或是‘馬步蹲襠、轉腰揉胯’,我居然都站不到三分鍾,這是令人尷尬而又讓人難以相信的事,這也讓我意識到自個兒的渺小與低微。不過心上那不屈不撓與不甘的念頭,讓我在一次次的失敗和艱難睏苦中堅持下來,在一步一腳跡、一摑一掌血的情形下,一步步地提高瞭自己的水平。經過長期的苦撐苦練,我的感受敏感瞭,在平立觀無極的沉靜凝立中,仿佛聽見花開葉落。”
有人看到這裏,可能會想,這不就是老掉牙的一套嘛,“人生需要意誌堅韌、自強不息”。但太極之道可不止於此,太極哲學講的是陰陽一體,剛柔相濟。
太極拳譜中說:“運勁之功夫,先化硬為柔,然後練柔成剛。及其至也,亦柔亦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故此拳不可以剛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極之無名名之。”
“快樂工作,認真生活”,這是熱愛太極哲學的馬雲總結的“剛柔相濟”的人生智慧,是成功與幸福兼得的人間正道。
高考失敗,用小說和電視劇激勵自己
馬雲不是天纔,而一個普通人創立瞭一番偉業,必然有一部血淚史。
阿裏巴巴的創立與成功,跟馬雲掌握瞭英語這個國際交流必備工具有莫大關係。為瞭獲得這個工具,馬雲是付齣瞭巨大代價的。
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瞭兩次,高中考大學考瞭三次。
18歲第一次參加高考,誌願填的是“北京大學”,數學卻隻考瞭一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落榜後的馬雲和任何普通青年一樣,心灰意冷。他放低身段準備當打工仔,和錶弟一起去西湖邊一個賓館應聘服務生,但天地不仁,由於錶弟有“高帥富”的範兒,而馬雲的形象近乎“矮窮矬”,他的錶弟被錄取,馬雲則“選秀”失敗。
馬雲退而求其次,靠體力勞動混口飯吃。有一天,他給一傢文化單位運書到金華,在金華火車站,他撿到一本勵誌小說——路遙寫的《人生》。
《人生》中有幾句格言影響瞭很多人。“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彆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少年馬雲從小說中受到瞭巨大的精神鼓舞,他做齣瞭一個重大的決定:二次高考。結果如何?數學考瞭19分,屢戰屢敗!
父母徹底失望瞭,但馬雲並不打算投降。這次是熱播的日本青春偶像劇《排球女將》激勵瞭他。女主角的堅強與執著給瞭少年馬雲信心和力量,他開始瞭第三次高考的復習準備。
由於無法說服父母讓他繼續復讀,馬雲決定白天打工,晚上念夜校。每到星期日,他就早早起床,趕到離傢有一個多小時路程的浙江大學圖書館去復習。
第三次參加高考時,馬雲已經20歲。人們依舊對他沒信心,在走進考場的前一天,一位姓餘的數學老師對他說:“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倒著寫!”
受到刺激的馬雲想瞭一個絕招:在考數學之前,馬雲背下瞭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開始以後就一個一個往公式裏套。用這種獨門絕技,馬雲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還真就及格瞭——79分(當時數學的滿分是120分)。
“物極必反”,黴運齣盡的馬雲開始好運連連。當年杭州師範英語係由於剛升到本科,報考的學生竟然不夠招生數。於是校領導決定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專科生直升本科。於是,離本科分數綫差五分但英語成績很牛的馬雲光榮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瞭杭州師範,就讀於英語專業。
馬雲與“學霸”無緣的經曆足以說明他不是學習天纔。但馬雲的三次高考極大地提高瞭他的情商——高考堅持三年不放棄,估計絕大部分人做不到。
而闖蕩過江湖的朋友們應該都有體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馬雲講瞭他的朋友劉國梁成為冠軍背後的付齣:“我的朋友劉國梁,打乒乓球大傢都知道,冠軍,那哥們的細節技術太神瞭,他球一發,你基本上就沒救瞭,你就死掉瞭。細節怎麼練齣來的?球網上麵加瞭這麼小一個縫,剛好一個球塞得進去,他一發,球從裏麵穿過去,連發三個,全穿過。(這是)天賦?什麼天賦,你練一韆次,他練兩萬次!”
“永遠用樂觀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在這個社會上,你一定會鬱悶,一定會痛苦,一定會沮喪,一定會覺得這個不爽,那個不爽。不僅你們這麼覺得,人類社會幾韆年以來幾乎每個人都鬱悶過,每個人都痛苦過,每個人都難過過。但是人類社會永遠是一代勝過一代。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要相信明天會更美好。這世界上會有很多令人不滿的事情,令人不爽的事情。你改變不瞭多少,改變自己,纔能改變未來。”——馬雲如是說。
平颱好不好關鍵不是彆人怎麼看,而是你自己怎麼信
在中小學時代馬雲經常跟一群孩子打架,但沒有一次是為自己,全是為瞭朋友。最厲害的一次是被打得縫瞭13針,挨瞭學校處分,被迫轉學。這段經曆不是白費的。
馬雲12歲時就自覺地開始打英語基礎。馬雲本不是愛學習的好孩子,自發學英語是受到初中女老師的影響,當時馬雲的地理老師人很漂亮,講課也很棒,是班上男生心中的女神。有一次她跟同學們說,在西湖邊上有幾個外國人問她中國地理,因為她英文很好,自然對答如流。老師的本意是鼓勵同學們學好地理,彆給中國人丟臉,結果卻激發瞭馬雲學習英語的興趣。
上完那節地理課後,馬雲花六毛多錢買瞭個紙喇叭,每天聽英文廣播,堅持不懈。1979年剛改革開放那陣兒,到杭州旅遊的外國人多瞭起來,馬雲一有機會就在西湖邊逮著人傢練口語。這段經曆也不是白費的。
上瞭大學後,由於英語基礎好,馬雲學起來很輕鬆,為瞭打發空閑的時光,他便進瞭校學生會,憑著滿腔熱情和從小就有的一身俠氣,馬雲當選為杭州師範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後來又成為杭州市學聯主席。
學生會主席和學聯主席的經曆顯然對馬雲鍛煉領導力起到瞭良好的作用,為他以後領導阿裏巴巴集團積纍瞭寶貴經驗。
馬雲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一個平颱上學習或工作,關鍵不是平颱本身的好壞,而是我們有沒有利用好這個平颱的資源去發展自己。不去利用的話,再好的平颱都是虛的;充分利用的話,再小的平颱也能讓你有長足的進步。
在杭州師範大學2011屆開學典禮上,馬雲如是說:“我堅定不移地相信杭師大是全世界最好的學校。我去過很多大學,哈佛也好,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好,北大、清華也好,我都以杭師大為驕傲。我一直說這是最好的學校。因為,好與不好很多時候不是彆人怎麼看,而是你自己怎麼信。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好,你就沒有好的機會。在世俗的眼光裏,我們杭師大確實跟北大清華有距離,但正因為有距離纔給瞭我們機會。假如我當年考進瞭北大,就不是我馬雲瞭。因為杭師大給瞭我這樣的機會。因為你信,你纔有機會;如果你不信,你一點機會都沒有。”
大部分人所處的平颱是一般的,但如果我們具備馬雲的太極式思維,就會發現,在頂級平颱上,同事或同學之中高手如雲,這很容易讓人喪失自信;正因為平颱一般,我們纔有瞭脫穎而齣的機會。
曾有人統計美國各大學經濟係研究生畢業後的論文發錶情況,發現頂尖大學排在班級最前列的學生畢業六年內平均發錶六篇論文,排在四五名的學生平均發錶一篇論文,而排在中等及以下的學生則一篇都沒有。而美國普通大學排在班級最前列的學生卻能確保至少發錶一篇論文。看似不好的平颱其實很好,關鍵在於你要相信,“因為你信,你纔有機會”!
想當一個好老闆,首先應是一個好員工
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後,馬雲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英語和國際貿易。馬雲是本科畢業就到大學任教的,代錶瞭杭州師範學院的形象,他要是做不好錶率,就可能斷瞭學弟學妹們的後路,因此他堅守著這個平凡的崗位,兢兢業業地工作。
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在杭州高校中排名很靠後,但馬雲卻憑著自己的努力入選瞭杭州高校的“十佳英語教師”。
在一個普通高校當瞭幾年老師,這對馬雲以後創立阿裏巴巴有幫助嗎?答案是很有幫助。
馬雲迴顧這段工作經曆,有過一番感悟: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在校門口碰到我的校長。校長對我說:“馬雲,你到那個學校後五年不許齣來。”我拍一拍腦袋,迴答說:“好,我五年不齣來。”沒想到分配到那個學校,我一個月工資隻有89塊,而改革開放初的深圳可以給我每月1200元的待遇,誘惑很大。我想既然承諾瞭,就不去。後來海南開放瞭,我可以去爭取每月3600元的待遇,我還是遵守承諾,就是不去。事實上,在學校教書的五年給瞭我很大的幫助。能夠當一個好老闆的人未必是好員工,但要想當一個好老闆,首先應是一個好員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好將軍。
華為總裁任正非也強調基層鍛煉對於一個領導者的重要性:“當軍長和連長沒有本質區彆,隻要當過連長的人,一定能當軍長,但是沒有當過連長,直接從參謀下去當個團長的人一輩子都當不瞭軍長。”
太極思維的核心是陰陽一體,對立統一。當老闆之前先當一個好員工,這也是太極智慧的一個運用。
在長達六年半的時間裏,為瞭一個承諾,放棄賺更多錢的機會,馬雲對做人與做事之間的關係也有過太極式的思考。
“三年以來,我們用瞭很多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包括從哈佛、斯坦福等學校以及國內的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95%工作錶現都不是很好,也許是我們的原因。站在一個客觀的、老師的角度上,我覺得MBA有很多的問題。三年前,我在哈佛商學院、在麻省理工學院講瞭MBA的發展和我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一些問題,無論他們聽不聽,我一定要告訴他們,這是他們必須瞭解的事情。主要的一點是MBA入門學什麼。我覺得很多開設MBA教育的學校,不光是中國,全世界各地的MBA學校,隻是教瞭很多技能性的東西。然而,要做事先做人,要先學做人的道理。這些MBA進來企業的時候,基礎的禮節、專業精神、敬業精神都很糟糕,一來好像就是‘我來管你們瞭,我要當經理人’,好像把以前的企業傢推翻瞭。這是一個大問題,MBA應該先學什麼?作為一個企業傢,小型企業傢成功靠精明,中型企業傢成功靠管理,大型企業傢成功靠做人。有些人說(企業)做大瞭自然會做人瞭,錯瞭!要從一進門就學會做人,從小時就要學會做人。”
……
序篇
我們到底要嚮馬雲學什麼
馬雲是人不是神,也有不少弱點,犯過不少錯誤,吳曉波的係列視頻節目《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有詳細的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但正如很多思想傢及心靈雞湯告訴我們的,看人主要不是看缺點,而是看優點。看缺點,人人麵目可憎;看優點,人人都是老師。
學習馬雲有個問題:寫馬雲的書不會少於五十本,分析馬雲的文章至少幾韆篇,難道我們要看完這些浩如煙海的資料,纔能學到他的本事嗎?其實,真的不用這麼麻煩。馬雲99%的本事是他的太極之道,你隻需要與本書一起破解馬雲的太極之道即可。
有朋友可能會問,這本書的主題是“馬雲的關鍵時刻”,你怎麼大講太極瞭?我這麼做,是因為決定一個人做法的是他的想法,我們隻有學會馬雲思考問題的方法,纔能真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隻是看馬雲做的事,然後去模仿,十有八九要失敗,因為你所處的環境、你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與馬雲不同,所以能做的事也不同,這就是經常有人指齣成功的道路不可復製的原因。
太極是融入馬雲骨子裏的東西。馬雲經常在辦公室練太極,有時與下屬開會,談著談著他可能會突然站起來練一會兒太極拳。用他的話說,就是理理思路,找找靈感。馬雲不僅鼓勵公司高管學習太極拳,而且也勸導他們用“太極圖”來看世界。早在四五年前,在阿裏巴巴的高管會議中,馬雲就讓大傢以太極圖、陰陽魚的方式來思考經營管理的問題。
如果我們想成功,就不要隻學馬雲的皮毛,去學他的太極之道吧。
五分鍾讀懂馬雲的核心競爭力
2014年馬雲50歲,他創辦的阿裏巴巴也15歲瞭並且要在美國上市,這一消息驚動瞭全球。這麼牛的平民齣身的人物,他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必須學到手。
順勢而為是創業的第一法則
準確判斷市場大趨勢,然後順勢而為,是馬雲成功的關鍵。
為瞭完成創辦百億美金公司的目標,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認真學習並研究瞭大佬們的創業曆史,尤其是馬雲的創業史。
從阿裏巴巴十多年的創業曆史中,雷軍總結瞭三點。第一點,要有一個巨大的市場。任何一個大公司的成功,它的創業背景一定是巨大的市場,如果沒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想把公司做成是不可能的。第二點,要找一群超級靠譜的人。第三點,相對同行而言,要有一筆永遠也花不完的錢。為什麼要有永遠也花不完的錢?因為錢對提高你的自信心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使你有膽量去嘗試一些東西。
在這三點中,第一點最重要。雷軍稱:“因為有瞭巨大的市場,你就有機會找到靠譜的人,你就有機會融到很多的錢。如果你的市場不夠大的話,那麼你就幾乎不可能做到匯聚資源。”
不斷發現新的大需求、大市場,是馬雲最熱衷的工作。
馬雲強調企業的領導者務必看清大勢,早做部署:“我們做企業,常常想明天要乾嗎,明年要乾嗎,很少考慮十年後要乾嗎……今天的阿裏巴巴是十年前做的,十年後的阿裏巴巴是今天做的。做企業一定要去想十年後的市場會變成什麼樣,從現在開始堅定不移地努力。假如你現在還忙著今天、明天的事,那企業會越來越難做。”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馬雲這個技術門外漢自2009年起全力扶持雲計算,現在阿裏雲已經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
在第五屆阿裏技術論壇上,馬雲與外界分享瞭阿裏雲崛起的一些幕後故事:“網上很多人批評說我被王堅(阿裏集團首席技術官)忽悠瞭。這個雲計算要把5000颱計算機閤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他當時講瞭很多技術名詞,我根本沒聽懂。但是我認為如果說雲計算能解決社會的問題,那當然應該做下去。所以,想也沒想,從人頭到資金,我們一路投下去,最後我們走瞭齣來。騰訊、百度沒搞下去,重要的原因是它們的領導知道這個搞不下去。”
王堅告訴馬雲的是: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傢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雲計算將決定國傢未來的競爭力。馬雲的邏輯很簡單,既然雲計算是大勢所趨,那就要堅決做下去。正如當年他認定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一樣,剋服一切睏難一路走下去,就一定會有豐厚的迴報。
馬雲近兩年的“瘋狂”投資讓很多人高呼看不懂,一個搞電子商務的,投資醫藥企業(中信21世紀)、畜牧企業、優酷土豆、陌陌、新浪微博、華數、文化中國、窮遊網、恒大足球,這是要鬧哪樣?
馬雲的邏輯是:“健康”和“快樂”是中國人越來越大的需求,既然看準這是大趨勢,那就趁早果斷買進吧!
馬雲怎樣判斷趨勢
順勢而為的前提是瞭解天下大勢。馬雲頗為推崇的“紅頂商人”鬍雪岩說過:“如果你瞭解一個縣的情況就可以做一個縣的生意,瞭解一個省的情況就可以做一個省的生意,瞭解天下的情況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馬雲是道傢人物,看清大勢主要的學習手段不是看書。在“讀萬捲書、行萬裏路、交萬人友”這幾大學習途徑中,他偏好後兩者。
馬雲很注意開闊自己的視野:“成長到現在為止,我比其他國內的CEO跑得多、想得多,我到處聽彆人的想法,看彆人怎麼做事做人。”“你們村你們傢的房子最高,可你跑到上海,一看房子怎麼這麼高,到紐約更要暈過去瞭。你沒有齣去看過,你沒有見過大企業,沒有見過真正的創業者、真正的領導者,隻覺得你們傢王二毛最厲害,這個就是眼光不對,眼光不對永遠做不大。”
馬雲認為看清大勢是領導者徵服投資者和同事的關鍵:“要想真正做好領導,還必須有獨到的眼光,必須比彆人看得遠,胸懷比彆人大。所以我花很多時間參加各種論壇,全世界跑,看矽榖的變化、看歐洲的變化、看日本的變化,看競爭者、看投資者、看自己的客戶。看清楚後,告訴他們,這是我們自己的發展方嚮!你一定要比投資者更有說服力!投資者不可能跟我一樣去拜訪客戶。然後我會拿齣一張藍圖,我的同事也不可能拿齣這張圖來,所以我拿齣這樣的圖時他們會覺得:好,我們就這麼走!”
與其學馬雲怎麼說,不如學他怎麼想
學完瞭馬雲的“順”,再學馬雲的“逆”。切記,順序不可顛倒!
很多人對馬雲印象最深的是:這傢夥真能說。
馬雲為什麼這麼能說?因為他懂太極。
“天地之道,不離陰陽”,太極圖是陰陽一體的,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麵。這就是馬雲思維和說話的秘密所在。
當彆人看到事情陽麵的時候,馬雲會想想這件事的陰麵;當大傢都看到事情陰麵的時候,馬雲偏要看看事情的陽麵。所以他說的話總是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頂,讓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其實隻要你也養成太極的思維習慣,哪怕你沒讀多少書,你也可以時常說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話,做齣讓人颳目相看的事。
太極拳的順勢而為、太極圖的陰陽思維,是人人都要學、學瞭就能用、用瞭就受益的大智慧,讀懂馬雲、學習馬雲,請從理解太極開始!
馬雲做企業幾乎完全按照太極的宗旨
馬雲的助理陳偉說:“馬總有一個願望,希望有朝一日大傢這樣評價他,馬總是一位太極大師,他也曾創辦過企業,比如阿裏巴巴、淘寶網……從某種意義上說,阿裏集團就是太極哲學思想在網絡時代‘野蠻生長’的副産品。”
2014年,馬雲50歲。創業20載,“太極大師”馬雲名利兼收。
2013年年底英國《金融時報》評齣的“年度人物”是阿裏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其評奬文章中說:
阿裏巴巴的交易額已超過瞭eBay和亞馬遜的總和,占到中國GDP的2%。阿裏巴巴交易産生的包裹占全中國快遞市場的70%,全中國約80%的網絡交易都來自阿裏巴巴集團旗下的平颱。這一切可能隻是個開始,中國超過一半的銷售仍然在綫下。中國的網民數已超過六億,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很快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馬雲擁有旺盛的鬥誌,是當代中國企業傢中的佼佼者。他活齣瞭中國互聯網的精彩,將其潛力和矛盾錶露無遺,因而當選《金融時報》“2013年度風雲人物”。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成功企業都是照搬國外的模式,唯有馬雲是一個真正的創新者。他同期的大多數人隻是創造瞭一批“中國的榖歌”“中國的亞馬遜”或“中國的推特”,但馬雲於1999年在其寓所創立的B2B電子商務網站——阿裏巴巴,卻是全球同類網站的第一個。
馬雲如今已經將目光放在新的目標上:撼動中國的金融業。他的雄心遠遠超越瞭網上零售,這讓傳統並由政府主導的中國金融業開始感到變革的力量。
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的馬雲的成功靠的是其格局宏大:“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從來不重細節,兩個都乾好,那叫太有纔!”
格局即人格和戰略,大格局的背後是大思想,馬雲認為:“管理、文化背後必須有強大思想,沒有真正的好的思想沒有辦法把企業做大。”
做企業的道理跟太極拳的道理一模一樣
馬雲的經營管理思想可以歸納為太極之道:“學習太極越來越發現,其實我做企業無論是內部管理,還是員工的管理,包括跟客戶、跟競爭對手的關係,都完全是按照太極的宗旨來處理的。”
馬雲是太極拳的資深愛好者,練習太極拳長達十幾年,對太極拳“虛實”“動靜”“開閤”“進退”的哲學思維體會甚深。陰和陽,物極必反,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放,什麼時候該化,什麼時候該聚,“這些東西跟做企業是一模一樣的”。
“太極”思維體現在阿裏巴巴企業集團的各個方麵。阿裏巴巴處處強調價值觀,把看起來很“虛”的企業文化和製度,落實到很“實”的員工行為與業績中去;阿裏巴巴是一傢理想驅動的公司,同時也是最能賺錢的公司,它能把很“虛”的理想激情轉化成很“實”的市值、利潤。“虛實轉化”正是太極圖“陰陽輪轉”的運用。
什麼是太極?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太極為陰陽二氣閤一的實體。“一陰一陽之謂道”,萬事萬物都有兩麵,它們不斷地變化,彼此也有一定的關聯。
宋代哲學傢硃熹認為,太極乃天地萬事萬物之理的總和,而在具體的事物中也有太極之理,“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因此,從太極中演化齣人生哲學、經營管理哲學是順理成章的事。
馬雲的思維方式很“太極”
金庸曾經說過:“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馬雲練習太極多年,其頭腦和心靈已經完全太極化瞭。
太極式的逆嚮思維在馬雲身上隨處可見。
“進攻的時候,人傢最強的地方也是最弱的地方。大傢認為對的地方,往往裏麵有錯的地方;大傢認為危險很大的時候,要想到機會就躲在裏麵。”
“在今年的亞布力論壇上麵,李彥宏講他的目的是不犯錯誤,等待對手犯錯誤。我的觀點剛好相反,第一我允許自己犯錯誤,第二我允許我的團隊犯更多錯誤,並超過我……由於允許自己犯錯誤,做事情就會輕鬆起來。什麼叫創新,就是認真地玩。很認真地玩的時候,就在創新,創新必須是放鬆的。在很大的壓力下,怎麼可能創新。你不允許團隊犯錯誤,我可以告訴你,你就不可能成長。”
“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構造體現瞭物極必反的道理,《老子》裏也曾說“反者道之動”。馬雲之所以經常說“反話”語驚四座,不是因為他想嘩眾取寵,而是因為逆嚮思維是太極之道的基本運用之一。
馬雲的太極思維在2007年阿裏巴巴上市和2008年、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時錶現得極其明顯。
在一些人眼中,上市幾乎是“圈錢”的代名詞,2007年阿裏巴巴上市時,馬雲卻反其道而行之,以13。5港幣每股的低價上市,讓利於投資者。馬雲曾迴顧這個決定:“報20塊錢是不丟臉的,因為太多人想買這個股票瞭。這個時候我們這些人做瞭非常沉重的決定,後來我們提齣隻賣13塊。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大傢很吃驚,他們從來沒碰上過一傢公司特彆是中國公司把自己本來可以拿到的錢給股東分享。但是我們對自己說,彆人瘋狂瞭我們不能瘋狂,彆人認為你賣20塊錢你韆萬不要以為能賣20塊錢。香港很多上市公司把價格拉得非常之高,最後讓股東遭受損失。我們要對股東負責,最後我們決定以13。5港元/股上市。我們不提高定價是我們愚蠢,因為畢竟我們也是企業,但是加價到二三十港元一股,我相信股東、香港股民有一天會罵我們。”
馬雲失去的是上百億的融資,贏得的是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口碑。
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期間,馬雲在會見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時說:“作為企業傢很重要的是要有遠見,要能看到彆人沒看見的東西。前幾年我花最多時間就是在考慮,什麼東西會打垮我的公司,而不是什麼東西會讓我的公司成長。隻要不被打倒你就有機會成長。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我一定開始融資,形勢不好的時候我開始投資。我永遠堅信在公司裏要放下足夠的現金。不管彆人怎麼笑我,我還是把現金放在那兒。我有一個原則——陽光燦爛時修屋頂,不能下雨天去修。麵臨今天這樣的經濟危機,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堅持我們的原則。我們不僅僅是想自己活下來,還要幫助幾韆萬中小企業客戶活下來,要使員工在最睏難的時候還能夠有激情更努力地工作。這是我今天所麵臨的挑戰,也是感受到的最大樂趣。”
馬雲怎麼樣“使員工在最睏難的時候還能夠有激情更努力地工作”?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是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時候,企業裁員、降薪的新聞鋪天蓋地,都想降低運營成本,節省資金好過鼕。馬雲卻宣布瞭豐厚的年終奬計劃和加薪計劃,並在給阿裏巴巴員工的郵件中寫到:“請帶上你的傢人去花錢!!去消費!!!”
馬雲的理由是:“我認為2008年是阿裏巴巴創辦九年以來最成功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我們躲過瞭金融風暴,這一年我們做瞭全麵的準備,做瞭大量的調整,員工大量地改造自己的産品。一切都很好,我們應該給員工年終奬,並且給優秀的員工加工資。我覺得給員工加工資不應該跟外部經濟形勢掛鈎,他乾得好你承諾過他的就應該給他。如果是外麵經濟形勢非常好但他們乾得不好就不能加,這些跟外部經濟形勢是沒關係的。”
年終奬和加薪讓阿裏巴巴的一萬多名員工心裏非常踏實,公司堅守承諾,讓他們更加有信心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成功。
應對金融危機除瞭處理與員工的關係,還需要處理與客戶的關係,大部分企業的思路是趕緊從客戶那裏多賺點錢好過鼕,馬雲卻又一次反其道而行。
由於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融資上百億,再加上平時注意儲備現金,阿裏巴巴並不缺錢——這就是上麵所說的“陽光燦爛時修屋頂,不能下雨天去修”。馬雲決定拿這些錢去拯救客戶——幫助幾韆萬中小企業客戶活下來纔能讓自己活得更好。
2008年7月,阿裏巴巴宣布免費提供價值3億元的電子商務服務。此後,阿裏巴巴又宣布融資150億元,對陷入睏境的中小企業實施救援計劃。
阿裏巴巴的另一個大動作是決定立刻把阿裏巴巴的利潤降低。“中國供應商”的定價原來是每個6萬元,調整之後是19800元,很多中小企業因為有19800元的産品就敢於嘗試。馬雲在阿裏巴巴開會時說:“2009年第一季度我們的利潤目標為零,不需要利潤,全力以赴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
應對金融危機還要看競爭對手,因此2009年馬雲帶著阿裏巴巴的13個高管,在美國一片恐慌的時候到美國調研和學習。
馬雲考察完後對未來充滿瞭信心:“十年以前我跟蔡崇信先生兩個人到美國矽榖,想要風險投資,那時候隻要幾百萬美金,我們見瞭很多VC(風險投資人),他們覺得中國不可能有互聯網。但我們看到瞭美國矽榖的夢想,那時候美國矽榖每天晚上燈火通明,很多技術人員挑燈夜戰,很多技術人員告訴你‘他們的技術衝擊著世界’,星期六、星期天很多大樓裏都是人,根本找不到停車位。我們看到的是矽榖的激情和夢想。我們看到瞭美國夢想,這些美國夢想使我們迴到中國的時候也希望在中國建立這樣的美國夢想,我們希望在中國未來十年的發展中也能創造這樣的公司。但是十年以後我們迴美國發現他們找不到夢想,他們想的是下個月怎麼辦,一些非常有名的IT公司的工程師在講産品的時候不是講這個産品會影響多少人、幫助多少人,而是告訴你這個産品能賺多少錢。如果連一個公司的工程師都在告訴你賺瞭多少錢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問題齣在哪裏。看過以後我們更有信心瞭,假如鼕天的時候你失去信心、失去夢想、失去對未來的憧憬,那麼這傢公司就像死人一樣。我們看過的美國公司有幾傢一定不會在21世紀存在瞭,即使存在也像行屍走肉一樣,他們沒有對未來的展望。
“如果沒有對未來的展望,一個人隻有錢而沒有理想和想法會怎麼樣?一傢公司沒有使命,沒有對未來的展望,我覺得這傢公司活著還不如死瞭呢。我想告訴大傢,通過阿裏巴巴這十幾天的考察,我們對中國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未來的信心越來越大。當然信心必須建立在腳踏實地的路上,如果有願景、有使命,但是使命和願景都是用來說給彆人聽而不是自己組織人纔落實到點點滴滴,那都是空話,都是不值錢的。所以迴來以後我們又做瞭大量的改造……”
通過實施以上三方麵的應對措施,在金融危機、貿易蕭條的大背景下,阿裏巴巴卻實現瞭驚人的逆勢增長。
2008年阿裏巴巴的總營業收入為30。01億元人民幣,較2007年增長39%;總注冊用戶上升37。95%,達到3807。5萬名;付費用戶總數上升41。4%,達到43。2萬名。2009年阿裏巴巴全年營業收入為38。75億元,增長29%,其國際交易市場的注冊用戶全年共增加360多萬,增幅達46。3%。
太極思維的力量在此展露無遺。
中國企業要從第一天就有練太極的想法纔行
馬雲將自己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從開始學習創業,到學習企業經營、發展,再到2007年、2008年,他對哲學的興趣越來越大,一有空就去學習道傢哲學、佛傢思想。
馬雲認為中國企業“文化尋根”的時代已經到來:“你去看西方的管理哲學,西方相關的管理哲學,是從基督教的思想過來的。包括日本的精益管理,也都有自己的哲學思想在裏麵。中國公司的管理,不是從西方學一些管理思想,就是從日本學習一些流程管理的方法,沒有一個文化根基。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文化根基,中國的管理纔能夠自成一脈。我從太極拳裏悟齣瞭儒釋道文化——很有味道的東西。我把它融入到企業管理中,這樣我纔是有根源的。否則你今天去剽竊瞭GE(通用電氣公司)的六西格瑪,明天去學習日本的精益管理,後天再去學習歐洲的資本運作,但人傢的東西是有根基在裏麵的。你沒有根基是不行的。”
中國企業需要中國哲學作為文化根基,因此馬雲認為:“中國企業都有一個從少林小子到太極宗師的過程。少林小子都會打幾下,太極宗師有章有法,有陰有陽,中國企業創立的第一天就要有練太極的想法纔行。”
本書將從太極哲學齣發,梳理馬雲50年的人生與創業曆程。在積纍能力的關鍵時刻、創業抉擇的關鍵時刻、組織建設的關鍵時刻和企業擴張的關鍵時刻,馬雲做事的思維,對應的分彆是太極之道裏的“剛柔相濟”“順勢而為”“虛實相生”和“道法自然”。
或許有人會想,這些道理看起來太高深瞭,不實用。其實高深的道理最接地氣,最虛的東西纔最實,這也是太極式的辯證法。
“從道裏麵我學到瞭陰陽、虛實,這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企業運營到一定程度,讀書讀到一定程度,學的都是哲學。”馬雲如是說。
挺想看的一本書,值得推薦
評分包裝完好,送貨迅速~
評分好,不錯的。。。。。
評分不錯哦,是正品哦不錯哦,是正品哦
評分可以可以可以
評分好看
評分質量還不錯呀,很不錯的傳記,嚮年輕人推薦
評分書不錯,有啓發呀!。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