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志坚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ISBN:97878023273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04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页数:43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军事战略是筹划指导战争全局和军事力量建设及运用的总体方略。日本由于近现代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军事战略有其独特之处。《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开始,系统阐述战后初期、冷战期间、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发展演变,对日本现行军事战略进行重点剖析,对日本军事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从战后以来日本军事战略的不断调整可以清晰看出日本一直致力于重新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早日实现“正常国家”的战略目标。

目录

导论
一、日本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
二、日本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
三、日本军事战略制定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的正式确立和冷战期间的
调整演变
第一节战败初期非自主的“模糊”军事战略
第二节战后日本首次自主地提出本国军事战略方针
——“专守防卫”(1970—1978年)
第三节冷战时期“专守防卫”军事战略的调整变化
第二章冷战后时期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演变
第一节主动先制(1989—2000年)——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
战略的第一次调整
第二节拒止与拓展(2001—2010年)——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
战略的第二次调整
第三节动态防卫(2011—2013年)——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
战略的第三次调整
第三章日本现行军事战略及未来走向剖析
第一节日本安倍内阁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二节日本现行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及未来发展走向
第三节战后以来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影响日本军事战略走向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日本渲染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浅析
第四章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建立及发展演变
第一节集体防御:《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第二节共同合作:《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第三节全球伙伴:《日美全球伙伴关系宣言》
第四节新军事同盟:《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第五节联合出击:《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
(“97指针”)
第六节日美安保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强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日美军事同盟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日美强化军事同盟关系的战略思考
第三节日本竭力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对中国安全的
影响
结论
附录:日本国宪法(昭和宪法)
附录:日本《国防基本方针》
附录: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附录: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
附录: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
附录:周边事态法
附录:反恐怖特别措施法
附录: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
附录:2014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
附录: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的正式确立和
  冷战期间的调整演变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被美军单独占领,接受美军的保护,但日本并不甘心“白坐美国的安全车”,屈居于“被保护人”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日美重新签订了《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从此,日本由“被人保卫”的国家转变为“与人共同保卫”的国家。进入70年代后,日本将军事战略正式确定为“专守防卫”战略。此后该战略经过了三次重大调整,逐渐演变为“主动先制”战略。这不禁使人们开始重新想起当年的日本军国主义。第一节战败初期非自主的“模糊”军事战略所谓“模糊”,主要是指日本在战败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没有自主地提出本国的军事战略方针,而是将自己的军事存在和发展,以及确保国家安全等任务全部或大部分地交给了美军负责。二战后初期,日本被美军单独占领,政治、经济均受美国的控制与支配,美国对日本采取了“非军事化政策”,解除了日本的武装。1946年11月3日,在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的授意下,日本公布了《日本国宪法》。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利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由于第九条的存在,人们也将这部日本战后宪法称为“和平宪法”。客观地讲,这部和平宪法对约束日本的军事政策,限制其军备发展,防止复活军国主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没有能够阻止日本重建军队和逐步加快发展军事力量的步伐。一、集体防卫(1950~1957年)——军事力量重建时期的军事战略二战后初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的军事战略作为美国遏制战略和大规模报复战略的一环,是为美国包围和封锁苏联、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的。二战结束后,日本实际上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194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发表了《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其中规定:“美国占领日本的终极目的:一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二是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该政府应尊重他国权利,并应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想与原则所显示的美国的目标。”这表明美国占领日本的真实目的是按照美国的意图和需要改造日本,使之成为美国的附庸,为美国的国家及军事战略服务。美军占领日本后,立即按该政策对日本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美国占领当局解散了日本的旧军队、军事机构,废除了各种军事法令,销毁、收缴了大量武器装备,某种程度上实行了非军事化,并于1947年5月3日使日本颂布实施了《日本国宪法》。经过改革,“日本社会的封建性因素几乎被一扫而光。经济方面的地主制,社会方面的父系家长制,政治方面的专制天皇制,思想方面的天皇神化都被消灭了。这些东西的消灭,可以说是日本国家历史上空前的大变革”。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世界便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担心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渗透,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敌视态度。1947年以后,美苏间的冷战开始,美国为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包围遏制”的全球战略,修正了对日政策。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也促使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因为二战后美国曾想把中国当做包围苏联的前线阵地,并企图通过对中国的控制达到称霸亚洲的目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美国的这一企图落空。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的地位便突出起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这个曾经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的真正唯一有价值的地方。”1948年1月美国政府声称:“当初使日本非军事化的方针和把日本建设成为中立国的新方针之间发生了矛盾。”美国新的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不仅使它能够自立,还必须把它培养成坚强而安定的民主主义国家,以便起到可以防御在远东方面发生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堡垒作用”。1950年6月,美国入侵朝鲜,驻日美军数量骤减,为填补在日本的“力量真空”,使日本成为可靠的后方基地,美国开始积极重新武装日本,极力推行“变日本为对付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的政策,将日本看作其在远东地区遏制苏联的重要前沿阵地。而在此之前,于1948年成立的吉田茂政府则提出了“吉田路线”。这一路线的主要内容:一是进行自卫武装,建立日本的武装力量,反对非武装中立主义;二是优先发展经济,将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安定作为发展军事的基础,在军事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上采取“渐进”的方针,随着国力的发展逐步增强军事力量;三是主张与美国建立集体防卫体制,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共同保卫日本的安全,而不是单靠日本自己的力量来保卫日本的安全。在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吉田政府认为,远东地区形势面临着严重危机,“集体防卫是世界上的共同观念”,“在今天,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即使是美国,集体防卫也是国防上的主要观念”。日本的现实情况是,既不能大规模扩充军备,又不能搞非武装中立,虽然可以独立维护国内治安,但却无力应付外来侵略。因而寻求“他国的保护”,与美国建立共同防御体制,依靠美国的力量来保障日本的国家安全成为日本可选择的唯一道路。于是,日美两国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于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武装部队”,“以阻挡对日本的武装进攻”;日本则在满足美军驻扎日本的条件的同时,“逐步增加承担其对直接和间接侵略的自卫责任”。关于此条约,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评价称:“这是集体防卫思想的产物”,“日本没有军事力量,只能选择这样一种国防体制”。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允许美国在日本国内驻扎军队,甚至拥有镇压日本“内乱”的权力。这就使日本在获得独立后,又重新陷入了被占领的状态。因而这一条约自签订起就遭到了日本各界的强烈反对,甚至保守党内的大多数人也指责吉田茂的“集体防卫”在军事上过分依赖美国,必然会造成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影响日本的独立国家地位。为了取得民众的支持和缓和国内矛盾,1954年12月成立的鸠山一郎内阁提出“自主性”原则,对吉田茂追随美国的政策进行了批评。鸠山一郎所在的民主党在其《政策大纲》中提出“建设完整的独立国家”,“创设适应民力的民主的自卫军,加速将《安全保障条约》改为相互防御协定,参加集体安全保障体制”。该党随后制定的《十大紧急政策》规定,“在日美对等的原则基础上缔结相互防御协定,适应民力创设自主的自卫军”。鸠山内阁后的各届政府都把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美国在侵朝战争中的失败加快了武装日本的步伐。1952年4月,日本成立海上警备队,8月成立保安厅,10月警察预备队改为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和保安队均隶属于保安厅。1954年6月,日本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7月保安队改为陆上自卫队,海上警备队改为海上自卫队,同时新成立了航空自卫队,并设置了“统合幕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至此,日本以“自卫队”的名义重新正式组建了武装力量。日本军事力量完成重建后不久,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认为: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两国都力避直接交战;核武器的数量及其运载工具有了惊人的发展,由于核战争会使交战双方皆难保全,因此爆发的可能性较小;美苏两大势力依然对峙,危机呈一张一弛状态,局部战争不断,因此尚不排除大战的可能性;如战争爆发,远东将继欧洲、中东之后成为世界第三战场,苏、中、朝三国可能进攻日本。关于对日本进攻的作战样式,日本认为:上述国家将首先夺取日本本土及其周边的制空、制海权,轰炸要地,布设水雷,使用潜艇实施破坏交通作战,破坏日本遂行战争的能力,尔后相机实施登陆、空降作战,此前还会派遣人员潜入日本内地,进行破坏和策动暴乱。根据这一判断,日本防卫当局提出:陆上自卫队对来自北海道或朝鲜半岛的入侵要能“抵抗一阵”;海上自卫队要能实施“内航线和某种程度外航线”的护航;航空自卫队对入侵的空中之敌要能“顶一下”,除此之外,将依靠美军来援。因此,在兵力部署上,确立了自卫队以北部为防卫重点,同时兼顾西部的原则。日本自卫队建立后,1956年7月,日本成立了“国防会议”。“国防会议”是国家军事问题的最高审议机构,隶属于总理府,负责审议军事发展方针。1957年5月20日,日本政府“国防会议”通过了《国防基本方针》,并制定了战后《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国防基本方针》规定了日本国防的目的和任务,反映出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日本的建军指导思想,为战后日本军事战略勾勒出了基本轮廓。该方针在前言中指出:“国防的目的在于:防止直接及间接侵略于未然,一旦发生侵略时即排除之,以保卫我国以民主为基调的独立与和平。”该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持联合国的行动,谋求国际间的协调,以期实现世界之和平;安定民生,弘扬爱国心,建立保障国家安全所必需之基础;在自卫队所必需的限度内,适应国力国情,渐进地建设有效的防御力量;对外来之侵略,在联合国能行使职能有效制止之前,依靠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对付之。”《国防基本方针》提出了日本军事力量的两大职能:一是在平时发挥威慑作用,防止侵略于未然;二是在战时通过投入使用能有效地应付侵略。《国防基本方针》要求日本军事力量的建设发展必须根据国情国力,逐步、分阶段地进行,必须是自卫所必需的、有节制的,必须是讲求质量、注重实效的。根据这一方针,1958—1961年,日本实施了《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提出陆上自卫队3年和海、空自卫队5年内的建军目标,明确日本将以建设“骨干防卫力量”为建军目标,重点发展地面部队,即陆上自卫队。在该计划中日本之所以将建设发展陆上自卫队作为重点,主要是鉴于美国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后已于1954年陆续撤出了其驻日地面部队,这样,日本自卫队将要独自承担北海道的防御任务。到1960年计划完成时,自卫队已初具规模,这标志着日本军事力量已顺利结束“打基础”阶段,开始进入充实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上依附于美国,实行“集体防卫”;在军队建设上,优先发展经济,循序渐进地重建军事力量;在各自卫队发展上,以加强陆上自卫队的军力建设为重点;在假想敌上,以苏联、中国、朝鲜为主要作战对象或潜在对手。因此,该时期日本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式的“集体防卫”战略。日本通过与美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把保卫日本的责任交由美国承担,同时也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服务,这是日本重建军事力量初期军事战略的核心。二、共同防御(1958~1970年)——军备扩充时期的军事战略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争“特需”的刺激下,日本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到1960年日本已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资本主义世界,继美国、英国和西德之后,日本的生产力大体与法国、意大利相匹敌。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充实,提高了日本的自信心,也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意识。在军事上,到1960年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完成时,自卫队已初具规模。从此,日本军事力量结束“打基础”阶段,进入扩充时期。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日本国内主张“在军事上发挥自主性”,取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明显不平等条款的呼声日益高涨,加之美国因收缩驻日常规兵力,也开始要求日本在防务上做出更大努力,改变以往单纯依赖美国保卫日本的状况。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北、南划线分治的局面相对稳定。于是,美国在1954年以后开始推行以核武器为主要手段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按照这种战略,美国常规兵力收缩,从其盟国撤出大量地面兵力而改由其盟国承担陆上防御。这也促使日本在其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重点发展陆上自卫队。与此同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发展很快,逐渐向海外扩张势力。但1955年苏联远程轰炸机的出现、1957年苏联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和人造卫星上天,使得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无法实现,美国不得不重新修改这一战略,增加了用战术核武器打赢局部战争的内容。此时,美国开始热衷于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主要原因在于,以修改条约为砝码,促使日本扩充军备,可以减轻自己军费开支的压力,并同时实现其战略企图。当日本的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后,1958年9月,美国表示:“现在的日本已不同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签订的时候了,它的自卫能力已经加强,从这点出发,可以考虑修改条约。”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1月,日美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从而开始形成日本与美国共同防卫日本的格局。这个新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它删除了旧条约中美国可以出兵镇压日本内乱、日本不经美国允许不得向第三国提供基地或让第三国军队通过等不平等条款。同时,规定美军在日本部署、运进武器以及实施作战行动而使用日本的设施、区域须事先征得日本政府的同意,从而增加了日本的独立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新条约明确了两国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两国由此结成的军事同盟已不再是“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从而使日本对美国由从属地位上升为平等伙伴关系,与美国共同承担起日本的防务。日本的军事战略在提法上也由战败最初的“集体防卫”修改为日美“共同防卫”,目的在于适当体现日本与美国的平等关系。新条约强调:当日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双方通过“协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威胁”。从此,日本由“一个受保护的国家变成一个与别国共同保卫的国家”,在防卫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小。尽管在新条约缔结时日本仍需依靠美国的军事力量保卫自己的安全,但“平等伙伴”关系是建立在日本的经济力量已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前列以及日本承诺承担更多的防务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关系的确立在某种意义上鼓励了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此外,新条约还增加了“远东条款”,将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远东地区。根据这个新条约,日本与美国在防务问题上的具体分工是:核大战依靠美国;常规战争的战略进攻依靠美国,战略短期防御作战依靠日本自己;大规模战争依靠美国,中小规模战争依靠日本自己。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调整,开始转而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准备在欧洲、亚洲各打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在其他第三世界地区打一场较小规模战争。该战略主张在亚洲以中国为主要作战对象,准备打一场大战。在这一战略支配下,美国在远东地区推行“遏制中国,牵制苏联”的战略,并发动了侵越战争,而苏联则缓和了对日关系。为了适应美国的需要,日本的主要作战对象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之前的主要对付苏联转为以苏、中、朝为主要作战对象,其中重点是对付中国。在此构想下,日本与美国联合炮制了“三矢”、“天龙”和“奔牛”三个作战计划。“三矢”计划制定于1963年,设想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国参战,日本陆海空三自卫队进入战争状态,日本国内进入战争体制;“天龙”计划制定于1964年,设想美国同中、朝之间爆发战争,中国进攻驻日美军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国空军协同作战;“奔牛”计划制定于1965年,准备在美国同中、朝在朝鲜半岛以及美国同中国在台湾海峡爆发战争时实施。这期间,日本陆、海、空三军举行的军事演习多是以中、朝为假想敌。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注重强调“防卫力量是国力的主要因素,是战争的遏制力量”,并继续按照“依据国力和国情渐进建军”的原则,实施了第二、第三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这两次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从内容上充实”已有的“骨干防卫力量”,训练能够打现代战争的指挥官和技术骨干,提高自卫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国产化水平,为有效进行使用常规武器的局部战争做好准备。其中,第二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将发展航空自卫队作为重点;第三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提出“加强周边海域的防御能力和重要地区的防空能力”,建设“可遏止侵略的有效的防御力量”,重点发展海上自卫队,要求海上自卫队在可能的范围内确立“自主防御”体制。这一时期,日本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提出“共同防卫”的战略构想,在奉行日美“共同防卫”的同时,提高日本防卫自主性;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潜在敌手,充实和发展军事力量。日本与美国共同承担日本的防务,配合美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是日本军备扩充时期军事战略的核心。第二节战后日本首次自主地提出本国军事战略方针——“专守防卫”
  ……

前言/序言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前言前言日本全称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它东濒太平洋,西隔日本海、黄海、东海,分别同俄罗斯、朝鲜半岛及中国相望。全国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等四个主要岛屿和分布在其四周的约6800个小岛组成。日本列岛面积狭窄,纵深短浅,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直线都不超过100公里,九州的对马岛距韩国的釜山仅50公里,西南端的先岛群岛距中国的台湾岛约110公里,北部的北海道距俄罗斯的萨哈林岛只有43公里。著名的宗谷、津轻和对马海峡,是从日本海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整个日本列岛构成一道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达约3000公里的弧线,环绕在俄罗斯远东东南部、朝鲜和中国东部沿海海区的正面,既可扼制俄罗斯东出太平洋和南下印度洋的通路,又能控制美国通向朝鲜的海、空航线。日本列岛特别是大隅海峡、奄美大岛水道、宫古水道、与那国西水道还是控制中国进入太平洋的主要的海上通道,因此,在亚太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日本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日本国土陆地总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的1/25。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2��8%,耕地面积约占14��8%,森林面积约占68%,海岸线总长约为3��3万公里。人口约1��275亿人,相当于中国人口的约1/10,居世界第7位。在日本人口中,大和族占绝大多数,阿伊努族人仅约2��5万人,琉球人约有120多万人。日本人大多数居民信奉神道和佛教。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西德跃居到继美国之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5��2万亿日元(约合5��8万亿美元)。但是,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金属资源和能源资源几乎全部依赖海外进口,能源对外依赖程度为96%,粮食对外依赖程度为60%,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在经贸关系上,从2004年起,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国。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449亿美元。日本自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由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7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