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

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剑 著
图书标签:
  • 小企业
  • 创业
  • 管理
  • 老板
  • 日常
  • 运营
  • 效率
  • 团队
  • 领导力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8076977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11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08
字数:2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小老板、管理层

  ★边干边学做老板。
  ★做老板不是做好一件大事,而是理顺万件小事。
  ★管理不对路,发展没出路;先做专做精,再做强做大。
  ★小公司经营管理经验的总结,很实用最接地气的管理智慧。生动易读,极具实际操作性。
  ★案例经典,逻辑严谨,说理透彻,论述的同时抛开了专业、晦涩的管理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都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专业创意构想、一次好运气,或者灵光一闪而造就,都是经历了日积月累的经验沉淀,都是经历了向别人的学习借鉴,才一步步从平凡做到优秀,进而从优秀到卓越。作为一个小公司的老板,只有把日常管理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及时总结反思,才能把公司逐步做强做大。

作者简介

  王剑,致力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研究。经商之余,潜心研究管理科学,结合实践,出版有《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温州人教你靠钱赚钱》《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等,其作品风靡台湾、日本、韩国等亚洲各地。

目录

第一章给你一个公司,你会管理吗


常言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企业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稍有疏忽,公司就会陷入混乱。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不在于效益惊人,而在于管理有方。管理的根本在于老板,在于制度。一个企业有怎样的统帅,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打下江山,而一个企业有怎样的制度,则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
1�蓖哦哟蛱煜拢�管理定江山
2�闭嬲�的领导是管人的,而不是做事的
3�庇判愕牧斓颊吣馨岩蝗好嘌虮涑沙宸娴恼绞�
4�北鸶�员工讲道理,没人听
5�惫芾碓郊虻ピ胶茫�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
6�惫芾碜钪匾�的不是权力,而是智慧
7�毙」�司的战略就是挣钱,活下来
8�逼笠狄欢ㄊ窍茸鼍�,再做强,后做大


第二章小公司如何留住骨干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当今社会,谁能得到优秀人才的辅佐,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打下一片江山。留住骨干人才,抓住这最为关键的20%,企业才有未来,才有希望。重金或许可以吸引人才,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留住人才,但是如果你想让人才长期辅佐你,你就必须在高薪的前提下,注重培养与人才的感情,以情感人,以情留人。金钱留人和感情留人相结合,才是网罗人才最靠谱的策略。

1�绷糇∪俗钪匾�的是留住人的心
2�庇萌瞬灰桑�疑人不用
3�倍宰约河杏玫娜艘�舍得下血本
4�庇米罡叩奈恢茫�把最高本事的人留下来
5�备�员工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
6�绷己玫呐嘌祷�制,使得员工看到更大的希望
7�庇朐惫ね�甘共苦,最能激励员工
8�绷斓颊咭�有大胸怀,敢于起用比自己强的人


第三章关于涨工资、分红与年终奖


对员工而言,什么是核心利益?答案只有两个字:薪水。对于一个刚刚毕业不久或家境贫困的员工来说,打拼的目的就是赚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老板,一定要体恤员工的辛苦,善于利用薪酬制度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这样,员工才会心甘情愿为你卖命。

1�痹诤芏嗍焙颍�薪酬比什么激励都管用
2�蓖锨饭ぷ室�不得
3�惫赜诠煞葜啤⒎趾煊肽曛战�
4�闭枪ぷ室膊荒芤徊降轿�
5�蹦晷街频暮么�
6�奔だ�员工的五项原则
7�比�3个人做5个人的事,领4个人的薪水
8�苯崩�不当,就成了变相的惩罚


第四章员工就是员工,不要奢望在公司交到真心朋友


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有了距离,才有威严;有了距离,政令才能畅通。和下属打成一片,和下属称兄道弟,并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作为老板,既要有亲和力,又不能和下属走得太近;既要不失人性关怀,又不能顾及个人私情。这样,你才能成为令人信服的、受人膜拜的领导者。
1�辈灰�和自己的下属称兄道弟
2�卑旃�室绯闻可能会毁掉整个公司
3�崩习寰×砍�红脸
4�辈惶蕴�平庸的员工,是对奋斗者的不负责任
5�薄耙怀�天子一朝臣”的体制,万万要不得
6�北苊庠惫そ�立自己的小圈子
7�闭抖显惫さ摹暗谌�只手”
8�卑驯砻娴姆绻馊酶�员工,把沉甸甸的利益留给自己


第五章不懂带人,你就自己累到死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带人、带团队。真正高明的管理者,不会事无巨细地管,他们只是告诉员工,自己期望得到什么结果,而不会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去做。当一个员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1�鼻擅畲�人比费尽心思管人更重要
2�贝�出一群精兵强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3�毕氚延共疟涑筛山�,自己先要做个干将
4�苯�帅无能,累死三军
5�币�让所有的员工知道,他们来就是要把公司做大
6�币�入“鲶鱼”,让团队慌起来
7�贝�递正能量,激励团队创造奇迹
8�币晕幕�凝聚人心,让团队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液


第六章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秩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一个团队缺少规章制度时,团队就很容易陷入混乱。当一家企业崇尚人治、忽视制度时,员工就会变得没有执行力。身为老板,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要知道,用制度管人远比用人管人有效得多。
1�币涣髌笠涤弥贫裙苋耍�二流企业用人管人
2�蹦悴唤仓贫龋�别人就跟你讲条件
3�敝贫然�:用铁的纪律约束每一个员工
4�敝贫让媲埃�人人平等
5�苯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胆战心惊
6�币�明确告诉员工: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7�绷畛鋈缟剑�绝不妥协
8�卑裱�的力量:老板要做遵守制度的表率


第七章战略管理:小公司的战略就是赚钱、活下去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如果不以赚钱为目的,就失去了做企业的意义。”对于小公司而言,企业的战略就是赚钱、活下来。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都是无意义的。要知道,小企业想立足商界并不容易,半路夭折的小企业太多太多。这就是马云为何忠告老板们: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只有活下来了,企业才有希望争霸天下,从而创造一番宏伟蓝图。
1�泵挥姓铰裕�企业将死在今晚
2�弊咄谅坊故桥芨咚伲空铰匝≡窬龆ㄐ」�司未来
3�弊稣铰宰罴苫涿婷婢愕剑�一定要重点突破
4�闭铰砸�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面
5�背晒Φ木霾哒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6�辈欢细�换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
7�笨醋剂司拖率郑�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8�笔适蓖瓿烧铰宰�换,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八章财务管理:搞不懂财务,就当不好老板


任何一个公司,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背后一定有强大的财务体系做支撑。作为老板,无论企业大小,首先要对自己公司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财务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可量化、精确化、可考核、可检查。只有不断推行精细化管理,控制经营成本,保证收支平衡,才能获得产值和效益的最大化。
1�备悴欢�财务,就当不好老板
2�痹诓莆裎侍馍希�除了制度和程序,不要相信任何人
3�苯档�10%的成本等于增加20%的利润
4�逼赣靡幻�优秀的财务主管
5�庇醚厦艿闹贫榷伦∫磺胁莆衤┒�
6�焙侠戆才啪�费预算
7�绷榛罾聿疲�别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8�本影菜嘉#�资金周转要早打算


第九章授权管理:管头管脚,但不要从头管到脚


权力是管理者依仗的最大资本,有了权力之后,管理者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但有时权力过分集中,反而会酿下祸患。身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领导者授权的成功与否,从大的方面来讲,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从小的方面来讲,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1�绷斓颊卟荒苁卤毓�亲,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2�绷斓嫉娜挝癫皇翘嫦率糇鍪�
3�惫芡饭芙牛�但不要从头管到脚
4�比�力下放,给下属以施展的空间
5�卑盐赵�则,让交办的工作有章可循
6�备�据下属的特长进行授权
7�笨蒲Х峙淙挝瘢�把正确的事情交给正确的人
8�笔谌ㄖ�后不要忘记检查,监控并不代表不信任


第十章赢在执行:没有执行,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员工的标准,就是执行力。很多企业只关注战略决策,却缺乏有效的执行。要知道,没有执行力,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激发员工的执行力,建立一支高效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1�泵挥兄葱辛Γ�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2�绷畛霰匦校�清除执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3�泵挥腥魏谓杩冢�坚决不折不扣地执行
4�蓖哦又葱辛Γ合衷凇⒘⒖獭⒙砩�
5�敝葱幸欢ㄒ�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6�敝葱辛Σ唤踩绻�,只讲结果
7�泵挥惺に憔突惶趼罚�将执行贯彻到底
8�庇行У闹葱行枰�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十一章危机管理:企业家天天想的就是危机在哪里


21世纪,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如果经营者没有危机意识,管理者不懂得居安思危,就算是“百年老店”,也难逃倒闭的命运。身为老板,当企业处于兴盛时,千万不要妄自尊大。只有未雨绸缪,控制好风险,增强企业的免疫力,你的企业才能长治久安。
1�卑倌昀系暌不崞撇�,老板千万不要自我陶醉
2�逼笠导姨焯煜氲木褪俏;�在哪里
3�背晒�就是把所有的潜在风险都干掉
4�狈牢⒍沤ィ�不要忽略任何一个错误
5�贝�理危机要果断彻底,坚决不留后患
6�惫�司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不可少
7�毙」�司在危机中更容易调整战略
8�蔽;�也蕴藏着商机,把握“重新洗牌”的机会


第十二章老板的形象影响着公司的命运


自古道:“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君主如此,老板也如此,治理国家与管理企业,本质上没有区别。正所谓“正人先正己”,要想拥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先要具备良好的德行;要想在竞争激烈、危机重重的商场上屹立不倒,就要有大胸襟、大抱负。
1�苯�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小领导做事,大领导做人
2�贝蛱�还需自身硬,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别人
3�绷斓颊吒鋈索攘Υ笮【龆ㄍ哦悠�场大小
4�北鹱馨遄帕常�那不是威信而是距离
5�蓖乒�揽过,成为下属心中的守护神
6�辈灰�神化自己,偶尔暴露自己的缺点
7�贝�人要刚柔并济,做领导要软硬兼施
8�贝笮鼗常�大气魄,成就卓越领导者

精彩书摘

  给你一个公司,你会管理吗
  常言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企业管理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稍有疏忽,公司就会陷入混乱。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不在于效益惊人,而在于管理有方。管理的根本在于老板,在于制度。一个企业有怎样的统帅,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打下江山,而一个企业有怎样的制度,则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
  第一章给你一个公司,你会管理吗
  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YIGEXIAOGONGSILAOBANDERICHANGGUANLI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有一位智者带着徒弟在河边散步,忽然,智者向徒弟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想了很久,答道:“将它托入掌心。”智者笑着说:“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
  当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它才不会干涸;当一个人融入了团队,它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成就自我。要知道,单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尤其是在企业打天下时,尽管有些创业者特别能干,但他们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打下一片更大的江山。
  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相比于带领团队打天下,在打下天下之后,如何治理天下、管理天下,让属于你的天下稳步地发展,会有更大的难度。很多创业者带领一帮员工风风火火“闯九州”,闯下“九州”之后,却意味着事业的止步甚至终结。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3年,这就是“守江山难”的最好例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打江山时,人们会想:我什么也没有,放手一搏,失败了也没什么。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会有一股勇往直前,毫无畏惧,破釜沉舟的精神。在与困难斗智斗勇,反复周旋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自信心、进取心会一步步被激发出来,最终取得胜利。而守江山时,人们容易因骄傲而失去危机感,或因取得成就而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轻率冒进。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管理一个公司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管理不当,公司就会陷入混乱,这样公司就很难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企业管理得当,公司就会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一点在著名的美国杜邦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就有明显的体现。
  杜邦公司从1802年创立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500强企业中最长寿的公司。它之所以如此长寿,得益于杜邦家族在企业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早期的杜邦公司在管理上,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尤其是亨利·;杜邦掌权时,就特别独裁,哪怕是细微的决策他都要亲力亲为,所有的支票他亲自开,所有合同他亲自签。这种管理方式在他39年的任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公司的发展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帮助他建立起了杜邦帝国。这种成功得益于亨利·;杜邦超强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得益于完善的企业制度。因此,当他卸任之后,杜邦公司就出现了危机。
  1889年,亨利·;杜邦去世,他的侄子尤金成为接班人。但由于他的管理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导致公司的效益大衰退,差一点就葬送了杜邦。杜邦家族见到这种情况,马上意识到问题,于是决定改行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在新的管理架构下,最高决策权依然掌控在杜邦家族手中,但他们拒绝亲力亲为,而是把执行权交给执行委员会。同时,杜邦公司实行制度化管理,而不是仅仅靠人来管理。自从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后,杜邦公司的效益显著提高。
  但是,决策权过于集中也有缺陷,因为市场瞬息万变,杜邦家族在做决策时,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鉴于这种情况,杜邦公司开始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把权力下放给分部,这再一次促使杜邦公司获得大发展。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杜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遇到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当时他们不得不出售10亿多美元的通用股票,导致公司多年的优良资产被剥离。同时,公司控制的美国橡胶公司也被洛克菲勒家族抢走。
  出现这种问题,说明原有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公司的发展。于是,科普兰·;杜邦临危授命,出任杜邦公司的第11任总经理兼董事长,并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方针。1967年年底,科普兰放弃总经理一职,而是让非杜邦家族的马可担任总经理。科普兰还放弃了财务委员会议长的职位,他只担任董事长一职。由此,杜邦公司“三驾马车”式的体制正式成立。1971年,科普兰又让出了董事长的职务。
  科普兰对管理职务的放弃在杜邦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因为在他之前,杜邦家族以外的人无权担任公司最高职务。但是他果断地打破了这一家族恶习,结束了杜邦公司长达170年的专制。从此,杜邦公司从家族企业转变成现代巨型的总经理式企业。
  如今,杜邦家族成员基本上成了优秀的经理职员,只有一人进入公司的董事会。尽管杜邦家族在董事会中的人数越来越少,并且基本不参与重要的经营决策,但杜邦家族仍是公司的拥有者,占有公司最大份额的利润。
  从第11任总裁科普兰至今,尽管杜邦公司换了8任董事长,但公司的制度一直沿袭了下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公司之所以能长久地发展,不在于由谁管理,而在于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管理。因为单凭人来管理,受限于人的能力,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管理效果,但用制度管理,按制度执行,一切都在制度的规范下正常地运转。所以,管理定江山,本质上是制度管理定江山。
  杜邦公司的发展还告诉我们,企业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现实环境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创新。科普兰的制度变革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可以说,杜邦的可持续发展与它的制度创新是分不开的。
  所以,领袖是打天下的“王”,制度定江山的“王”。一个企业有怎样的统帅,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打下江山,而一个企业有怎样的制度,关系到这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只有坚持制度为王、制度创新为王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企业的江山才能永固。
  真正的领导是管人的,而不是做事的
  在我们身边,不乏夜以继日加班、身先士卒的领导者,他们一边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一边抱怨下属的能力不够。他们不知道,领导者的定位是什么、究竟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大包大揽,导致了下属的能力“退化”。
  想一想:在过去的一周里,你有多少时间是在做事,有多少时间是在管人、带人?所谓做事,是指你自己去执行具体任务,亲上执行一线,所谓管人、带人,是指你做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企业目标、给员工分派任务,然后追踪员工执行进程,根据员工的表现加以指点,或给员工做示范,给员工做评估等等。
  如果你把一周的5天工作和所花的时间列出来,就会发现用在管人、带人上的时间很少,而用在做事上的时间很多,那么你就要开始改变了。因为真正的领导是管人、带人的,而不是做具体琐碎的事情的。如果你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司琐碎的事情上,就意味着你在管人、带人上花的精力太少,这势必会影响你带团队的效果。
  有一位管理专家在培训课上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层管理者应该用50%的时间管人、带人,用50%的时间做事;高层管理者应用80%的时间管人、带人,用20%的时间做事。如果你喜欢做事,无法说服自己少做事,那么你永远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因为你这种喜欢做事的习惯,注定了你不适合做领导者。
  在惠普公司,定位领导者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管理者是教练而不是老板。因为老板可以发号施令,但教练却不同,教练水平的高低要看他带的团队水平如何,而不是看他个人能力多强、多么能干。其实,惠普的这个原则很好地阐释了真正的领导是管人、带人的,而不是做事的。
  看过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的人都知道,球队的整体素质、赢球的场次和最终的排名,才是一个教练水平高低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完成从自己做事到指导别人做事的转变。也许一件事,领导者自己做只需1个小时,但教下属做却要花3个小时,但是领导者别无选择,必须花时间教别人,只有授人以渔,让下属变得更优秀,让团队变得更有战斗力,领导者才是称职的教练。
  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容忍下属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差,甚至很多地方不如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下属各方面都比你强,那他就不应该是你的部下,而应该是你的上司了。如果你有这种心态,那么你就会有足够的耐心来管理、领导下属、提升整个团队的水平了。
  事实上,领导者管人、带人主要表现在这样两点:第一,用规章制度管理员工,让公司在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环境下运转。第二,善于用人,因为领导者是帅,帅就要会用兵,会用人。善于用人的领导者,懂得发现下属的优点,让下属做擅长的事情,因此他们身边总是人才济济,各个下属都能在某一方面独当一面。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关于刘邦与韩信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表明了领导者是帅而非将;是管人、带人的,而非做事的;是把员工放在正确位置上,让员工发挥自己特长的,而非把员工放在错误位置上,泯灭员工优势和激情的。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你看能带领多少士兵?”
  韩信说:“超不过10万人。”
  刘邦又问:“那你呢?”
  韩信说:“多多益善。”
  刘邦有些不高兴:“你能多多益善,那怎么还是被我抓了呢?”
  韩信说:“你不善领兵卒,却善于领导将士,这就是我韩信为你所用的原因。”
  在这段对话中,韩信提出了关于“帅才”和“将才”的概念。在韩信看来,他是一个将才,擅长带兵打仗、攻城拔寨,而刘邦是帅才,擅长领导大将,给大将放权,让大将去战斗、去执行任务。事实就是如此,刘邦不仅领导着韩信,还领导着张良与萧何。这三人在刘邦手下,各自在自己擅长的位置上施展才能,最后帮刘邦夺得天下。
  领导者是帅才,管理者是将才,帅才比将才高一个层次,帅才偏重于战略思维,其学识和涵养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眼界,以保证总揽全局、放眼长远。而将才是在一定范围内掌控局势,带领下属完成统帅分派的任务,他们偏重于战术或方式方法的研究。
  对于领导者而言,你要做的不是按照你的想法去塑造下属,而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条件,帮助团队获得成功。通过发现下属的优势,给下属安排正确的职位,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才是领导者真正要做的事情。
  优秀的领导者能把一群绵羊变成冲锋的战士
  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与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战斗,哪一方会取胜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一只狮子站在绵羊面前,以专业的素养训练着一群绵羊,训练结束后羊群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边,绵羊首领站在一群狮子面前。训练开始了,绵羊按照羊群的散漫管理方式来训练狮群,结果可想而知,大家军心涣散,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战斗力。当两军对垒时,狮子训练的绵羊军团战胜了绵羊训练的狮子军团。
  的确,正如一位法国军事家说过的那样:“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要远远胜过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狮子是优秀的“领头羊”,它能通过自己的领导才能,激发出整个绵羊团队的激情,使绵羊成为冲锋的战士。
  其实,优秀的领导者就是雄狮,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归根结底要看领导者的带人能力。巴顿将军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有这样一个真理:士兵什么也不是,将领却是一切。”一个团队能否迸发出战斗力,关键在于领导者是否有魄力、决断和勇气,是否善于带领团队、激励队员、合理地安排队员的工作。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这个道理。
  优秀的领导者之所以能把一群绵羊型的员工变成冲锋的战士,主要在于这样几点:
  首先,优秀的领导者要对员工充满期许。
  把绵羊变成雄狮,看似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在一开始,领导者就要向员工提出这样的期许。如果你不将这种期许告诉员工,员工或许不可能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要知道,每个人都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高期许,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价值被肯定。
  领导者要知道,对员工期望越高,员工的发挥可能越好,甚至会超出这种期望。在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精心雕刻了一位美女,并深深爱上了这个雕像。他每天祈祷盼望着这个雕像能成为现实中的人,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后来,他的诚意感动了神,这座雕像被赋予了生命,真的与皮格马利翁生活在了一起。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但它说明了真心期许的重要性。
  对领导者而言,不需要把不现实的事情变成现实。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期许下属变成战斗力强的“雄狮”。只要你对他们表达期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努力,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出色。
  其次,优秀的领导者要对员工表达信任。
  当你领导一支团队时,你要相信:这支团队缺少的并不是想法和建议,而是缺少领导者对员工的信任和信心。如果领导者始终对员工抱有希望,员工就会感到无比的自信。他们会愿意花时间和领导者一起研究如何让团队变得更优秀。
  当员工提出建议和想法时,如果领导者表达认同和肯定,并且能有选择地加以采用,那么对员工就是非常好的激励。当领导者分派给员工任务时,说:“去干吧,我相信你没问题。”员工也会感受到信任的力量,从而百分百地投入精力,争取不辜负领导者的期望。
  某电信公司的领导者贝蒂在带领团队时,就采用了信任的原则,她是这样总结她的带队经验的:“我会尽量让我的团队了解到,我真心认为他们可以做好这项工作,我相信他们能够做出判断,寻找信息,及时获取信息。在我们的团队会议上,当我们分析总结员工工作成就时,我会有意识地表扬队员们的贡献,不会当面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这样,公司就会充满轻松的氛围,员工们感觉自己尽了全力,大家相互之间就不会指责,而是相互支持和尊重。贝蒂说:“我相信人们会实现我们的期望,只要你选择信任他们,表扬员工的成就,就可以让他们自动高效率为你做事。”
  再次,优秀的领导者重视激励员工。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曾表示,10个失败的领导者,9个不懂得激励下属;10家失败的企业,9家企业忽视激励员工。我们先来看一个历史案例。
  《史记》中记载,汉楚相争之初,项羽兵力多达40余万,是刘邦的4倍。然而,项羽不会看人识人,奖罚不明,“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奖,拔城而不得其封”,“虽有奇士不能用”。这直接导致陈平、韩信等优秀的部下离他而去,选择为刘邦效力,甚至还直接逼走了亚父范增。最后,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被善于用人、善于激励的刘邦所灭。
  领导员工发展企业,与带领队伍打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想避免企业走向衰落,请从激励员工开始。比如,你要经常问一问自己:员工希望获得哪种激励呢?当我称赞员工时,他是否会兴奋呢?我最后一次在工作中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其实,激励员工很容易,简单地拍一下后背,表达一种友善和认可,一句表扬,表达赏识和器重,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等等,都能激励员工奋发向上。
  此外,还有授权、对话、承诺,都是领导者要做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重视向员工授权,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并千方百计为员工实现目标排忧解难。公司的领导者认为,授权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员工能够胜任。领导者还要重视与员工对话、沟通,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员工承诺,给员工一个值得憧憬的目标,给员工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那么,你也能把绵羊型的员工变成雄狮般的战斗勇士,让他们冲锋陷阵,为企业攻城拔寨。
  别给员工讲道理,没人听
  小时候,犯了错误,父亲会把我们叫到跟前,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讲道理:“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不知道这样做不对吗?”长大后,进入公司,如果犯了错误,领导者也会把我们叫过去,喋喋不休地跟我们讲道理。知道吗?我们已经很反感别人给我们讲道理了,员工也有同样的心理。
  有一次,一位领导和下属谈话,下属的情绪有点低落,领导就劝她几句。怎么劝说呢?无非就是讲一些大而空的道理,领导讲的时候见下属没吭声,于是继续讲。突然下属忍不住了,大声说:“你真不愧是领导,这么会讲道理。”一时间,领导明白了什么意思,知道讲道理激起了下属的反感。
  也许很多领导者不知道,下属听你讲道理的时候,表面上不吭声,甚至对你点头表示认可,实际上他们心里早已厌烦,只不过出于对你的尊重,不好意思让你难堪,才忍气吞声地接受。他们在听的时候,早已经左耳进右耳出,你的大道理对他们没有作用。有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女职员和朋友谈起领导,说:“领导经常给我讲道理,好像他知道的东西多,我就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特别让人讨厌。”
  朋友说:“那是领导关心你,才会找你谈话,跟你讲道理,是为你好啊!”
  女职员说:“我才不稀罕。他讲道理时,我听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他说也白说。”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讲道理是没有效果的沟通。所以,聪明的领导者,千万不要给员工讲道理,因为没人愿意听。当一个领导者想通过给员工讲道理来解决问题时,他已经落于下风了,这是管理上的无能。
  有一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说,他在日常管理中,最喜欢“讲道理”,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去“讲道理”。当员工发生冲突时,他去讲道理;当部门之间配合不好时,他也去讲道理;当下属不支持她的工作时,他也去讲道理。可是,当别人问他“讲道理能解决问题吗”时,他却一脸无奈地说:“唉,这些人都不讲道理。”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都有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如果你和他讲道理,只是站在你的角度跟他讲道理,那么他怎么可能认同你呢?道理讲得多了,就成了纯粹的理论,这些理论早已经被别人嚼烂了,你再去反复讲述,味同嚼蜡,谁爱听呢?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不会和员工讲道理,而是和员工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来表达一种观点,引起员工思考。而且这个故事往往很有趣,很有深意,让人听了之后,久久忘不掉,这样就能持久地发挥影响。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观点,激励员工,是一种趣味性的沟通,绝不同于讲道理来强迫员工接受,所以,效果往往比较好。
  一个人力资源经理跳槽到一家新单位,上任伊始,老板为了让他在公司树立威信,公布任命之后,就让他发言。他站起来,很幽默地说:“我是一头驴。”大家一听,顿时哄堂大笑。
  接着,人力资源经理说:“我们家乡有一头驴,一天它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小时,主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它救起来。最后,他决定用土把驴埋在枯井里,一来免得驴子活活饿死,二来避免其他东西再次掉进枯井里。于是他找来村民帮忙,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一开始驴子恐慌地嚎叫,不一会儿,驴竟然安静下来,当村民把土铲到它背上时,它迅速地把土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结实。就这样,驴一点一点地升到了井口。”
  讲到这里之后,人力资源经理又说:“我现在还说我是一头驴,大家还觉得好笑吗?”在沉静片刻后,大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渐停后,人力资源经理说:“我的存在就是和大家一起抖落身上的土,希望全体成员和我一样,配合我的工作,为公司清除发展中的障碍,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时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如果你不给员工讲道理,而是给员工讲故事,并且故事有寓意、有深意,而且讲得生动有趣,那么你将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领导者。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认为:“故事长驻大脑,因此带来变化,有机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从今天开始,尽量不要和员工讲道理,试着给员工“讲故事”,用故事阐述道理,用故事引导员工改变行为,这样效果会更好。
  管理越简单越好,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
  ……

前言/序言

  一个企业从创立那天开始,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团队的帮助下,通过扎实肯干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然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若想让江山不断扩张,不断流传下去,就要看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只有把企业管理好了,企业才会拥有光明的前景。
  每个小老板都希望带领一支团队,为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而奋斗,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光辉事业。可是当你真正拥有一支团队时,你有信心将其管理好,让团队发挥出“1+1>2”的效果吗?恐怕未必。商界不乏单打独斗的“高手”,他们个人能力很强,责任意识、执行力也都很强,但他们不一定能带领好团队。因为“帅才”与“将才”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公司呢?
  很多小老板带领一帮员工,风风火火“闯九州”,闯下“九州”之后,却意味着事业的止步甚至终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懂管理。在我们身边,不乏夜以继日加班、身先士卒的老板,他们一边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一边抱怨下属的能力不够。他们不知道,管理者的定位是什么;更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大包大揽,导致了下属的能力“退化”,致使公司止步不前。
  人常说:“向管理要效益。”然而,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财、物,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垃圾是未被利用的财富,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人才,能够了解其长处、洞察其优势,就能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将人才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
  唐僧师徒的取经团队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唐僧知道孙悟空本事大脾气也大,一定要管紧,所以必要时要念紧箍咒;猪八戒虽然小毛病多,但本事也不小,偶尔批评批评就行;沙僧人老实憨厚,耐力有余而自信不足,要时常给予鼓励。每个团队都有孙悟空式的干将,也有猪八戒、沙僧式的员工,而领导者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大家的长处,让员工们各安其位,自己则负责定战略和市场,把握大局,如此一来,团队的战斗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一个成功的老板,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往往杜绝“人治”,狠抓制度。小公司立足的关键在于治理,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如果公司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主要靠“人治”,那么或许可以繁荣一时,但是很难繁荣一世。许多百年老店、大型的跨国公司告诉我们,靠制度管理的公司才能持久地发展下去,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华盛顿之所以伟大,关键在于他带领美国人民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并让每个美国人都遵守这部《宪法》,虽然华盛顿早已不在,但是美国人还是按照这部《宪法》在做事,这就是制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制度才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
  一个成功的老板,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从不以权压人,而是会以心换心。一个只会管事的人只能叫“总管”,一个会管人的人才称得上是领导者。管人的精髓在于管心,管好了人心,你才能人心所向,才能让员工从行为上、精神上都有一种自动自发的意识,使大家为团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形成一种职业化的习惯,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当然,最大的赢家是企业这个团队。所以,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从心开始做管理,你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一个成功的老板,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超群的智慧,能赢得下属的敬佩和拥护。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有较好的内在品格和个性魅力,这样一来,他们的威信就会逐步树立起来,大家都会心悦诚服,听从他们的安排和管理,这样就很容易将工作做好。
  总之,如何选拔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如何精细管理、为企业创造高效益,对小老板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掌握的艺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读一读这本书,可以使你的办事效率更高、工作能力更强、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用户评价

评分

写的不错,受益匪浅,值得一读。

评分

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

评分

就是应该多学习

评分

一直以来都没有发表评论的习惯,除非东西不好,体验不佳,供应商太糟心,才吐槽一番,所以,到目前为止以前买的好多东西都没评价,现突然想通了,既然有京豆的话,为什么不呢,勾勾手指头的事情,今天起都评论下,大部分在京东下单,都是看中京东的品质保证和送货速度,才一如即往的支持京东,至少到目前为止,没让我失望过,诚意满满,让我惊喜呀呀呀……

评分

书还可以,有点错别字,看完再说!

评分

这本书写的不错,蛮好用的!

评分

非常好,很实用,把管理中需要注意事项列举的很清楚,多读几遍。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京东自营,非常不错,物美价廉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