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新視點·新思維·新方法叢書:室內裝修材料與施工工藝

室內設計新視點·新思維·新方法叢書:室內裝修材料與施工工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琪 著
圖書標籤:
  • 室內設計
  • 裝修材料
  • 施工工藝
  • 傢居裝修
  • 設計方法
  • 建築工程
  • 材料應用
  • 工藝流程
  • 裝修指南
  • 室內裝飾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133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475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室內設計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為從事專業設計和施工的人員提供室內裝修材料與構造設計方麵的基本知識,同時彌補瞭環境設計類相關圖書中缺少構造工藝的缺陷。本書圖文並茂,注重對新材料、新工藝的介紹,對從事室內設計和裝修的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都有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硃淳,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教授,曾任中國美術學院環境藝術係副教授、教授、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任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2005年起任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副院長、院教學委員會委員主任、校教學委員會委員等。主要學術研究方嚮:環境設計與曆史研究;城市更新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等。主要教授課程:《室內設計曆史研究》(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景觀建築曆史研究》(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城市更新與曆史建築保護》(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城市景觀設計》(本科學士學位課程)、《博物館展示設計》(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環境設計史》(本科學士學位課程)。

目錄

第1章 室內裝修材料與施工工藝概述1.1 室內裝修材料與施工工藝概念1.2 室內裝修材料的發展趨勢1.3 裝飾材料的主要種類第2章 石材裝飾材料2.1 石材基本知識2.2 天然裝修石材2.3 人造石材第3章 竹木裝飾材料3.1 木材的基本知識3.2 木飾麵闆3.3 裝飾薄木3.4 木地闆3.5 竹製品材料第4章 陶瓷裝飾材料4.1 建築陶瓷的基本知識4.2 建築陶瓷的分類第5章 玻璃裝飾材料5.1 玻璃的基礎知識5.2 建築玻璃的分類5.3 玻璃的使用與安裝第6章 金屬裝飾材料6.1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6.2 鋁閤金及製品6.3 其他金屬裝飾材料第7章 石膏裝飾材料7.1 石膏的基礎知識7.2 石膏製品的應用第8章 塗料及基層材料8.1 塗料的基礎知識8.2 常用塗料8.3 建築塗料常用基層材料第9章 織物及軟質材料9.1 織物及軟質材料的基本知識9.2 紡織縴維與紡織物9.3 皮革9.4 地毯9.5 牆麵裝飾物——壁紙9.6 牆麵裝飾織物——貼牆9.7 牆麵裝飾織物——軟包和硬包9.8 窗簾第10章 塑料及復閤材料10.1 塑料的特性與分類10.2 常用的塑料型材10.3 復閤材料第11章 新型裝飾材料11.1 新型裝飾材料介紹11.2 新型節能環保材料11.3 室內可循環裝飾材料11.4 智能材料第12章 室內主要部位施工工藝12.1 室內吊頂裝飾施工工藝12.2 牆麵裝飾施工工藝12.3 地麵裝飾工程材料與施工工藝12.4 國外優秀案例欣賞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萬象之材:探索室內裝修的無限可能》 這是一本關於室內裝修材料與施工工藝的深度探索,旨在為讀者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理解並掌握現代室內設計領域中材料的精妙運用與施工技術的精湛實踐。本書拋開瞭陳舊的窠臼,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材料分類與工藝介紹,而是以一種更加宏觀、更具前瞻性的視角,剖析材料的內在屬性、工藝的創新突破以及它們在塑造空間美學與功能體驗中的核心作用。 第一篇:材料的生命力——從感知到理性 在這一篇中,我們將深入挖掘各種室內裝修材料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它們的物理性能,更是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意涵、觸感溫度以及對我們感官的獨特觸動。 自然之語:木材的肌理與溫度 深度解析: 我們將從樹種的起源、紋理的形成、年輪的敘事開始,理解不同木材的物理特性,如硬度、密度、耐腐性、伸縮性等。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探討木材如何通過其天然的紋理、溫暖的觸感和宜人的氣味,為室內空間注入生命與靈魂。從實木地闆的質樸溫潤,到木飾麵的細膩紋路,再到木格柵的通透層次,本書將詳細闡述不同木材及其處理方式(如染色、做舊、烤漆、碳化等)如何營造齣截然不同的空間氛圍。 應用實例: 關注不同風格(如北歐的純淨、日式的禪意、美式的粗獷、現代的簡約)對木材選擇的偏好;分析原木、膠閤闆、刨花闆、密度闆等不同闆材在結構、裝飾上的優劣勢,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規避其潛在問題。 工藝關聯: 介紹實木拼花、仿古做舊、木皮貼麵、榫卯結構等傳統與現代結閤的木材施工工藝,以及在潮濕環境下的防腐防潮處理技術,讓讀者深刻理解“材料如何落地”。 石之韻味:從堅硬到柔美 深度解析: 石材,作為一種古老而永恒的材料,其魅力在於其獨一無二的紋理、豐富的色彩以及堅固的質感。本書將從礦物學的角度淺析大理石、花崗岩、石英石、闆岩等常見石材的形成與特性,理解它們在硬度、吸水率、耐酸堿性等方麵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探索石材如何通過其天然的“畫作”——石紋,為空間帶來藝術的張力,以及其冷峻或溫潤的觸感如何影響居住者的情緒。 應用實例: 詳細解析不同石材在客廳電視背景牆、櫥櫃颱麵、浴室地麵、玄關地麵等關鍵區域的應用效果,包括天然大理石的奢華紋理、石英石的耐磨易打理、闆岩的粗獷質感等。 工藝關聯: 介紹石材的切割、打磨、拋光、倒角、無縫拼接技術,以及在濕貼、乾掛等施工工藝中的要點,特彆強調防水、防汙處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精細的工藝將石材的天然美感最大化地呈現齣來。 金屬的幾何:光澤與力量 深度解析: 金屬材料以其獨特的冷峻光澤、幾何綫條以及強大的結構支撐能力,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書將細緻剖析不銹鋼、黃銅、鋁閤金、鐵藝等不同金屬的物理性能,如強度、延展性、耐腐性、導熱性等。同時,我們將探討金屬的“光影”特性——如何通過拉絲、鏡麵、啞光、做舊等錶麵處理,營造齣科技感、工業風、輕奢感等不同風格。 應用實例: 考察金屬在傢具框架、燈具、門把手、踢腳綫、吊頂造型、藝術裝飾等方麵的廣泛應用,以及如何通過不同金屬材質的組閤,創造齣視覺上的對比與和諧。 工藝關聯: 介紹金屬的焊接、切割、彎摺、拋光、電鍍、烤漆等工藝,以及如何實現金屬與玻璃、木材、石材等其他材料的無縫結閤,確保結構的穩固與裝飾的美觀。 玻璃的通透:光綫與視野的對話 深度解析: 玻璃,作為一種能夠模糊邊界、引入光綫的神奇材料,是現代空間設計的靈魂之一。本書將深入探討普通玻璃、鋼化玻璃、夾膠玻璃、Low-E玻璃、藝術玻璃等不同種類玻璃的特性,包括其安全性、隔音性、隔熱性、透光性、節能性等。我們將分析玻璃如何通過其通透性,打破空間的阻隔,實現視覺的延伸,以及如何通過彩色、磨砂、雕刻等處理,賦予空間獨特的藝術韻味。 應用實例: 重點展示玻璃在隔斷、門窗、淋浴房、樓梯、桌麵、吊頂、裝飾牆麵等方麵的應用,分析不同玻璃材質如何影響空間的采光、視野和私密性。 工藝關聯: 介紹玻璃的測量、切割、安裝、密封、安全加固等工藝,以及如何實現玻璃與框架的完美配閤,確保安全、美觀且易於維護。 其他新銳材料的探索: 織物的溫度: 從壁布、窗簾、地毯到軟包,探討織物在色彩、紋理、觸感、吸音降噪方麵的貢獻,以及不同材質(棉、麻、絲、絨、化縴)的應用場景。 塗料的多樣性: 不僅僅是乳膠漆,更涵蓋藝術塗料、矽藻泥、仿石漆等,分析其環保性、功能性(如淨化空氣、調節濕度)和裝飾性。 復閤材料的創新: 如SPC地闆、亞剋力、人造石等,分析其結閤不同材料優點的特性,以及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優勢。 第二篇:工藝的精進——從標準化到人性化 在這一篇中,我們將聚焦於室內裝修施工工藝的演進與創新,強調技術與藝術的融閤,以及如何通過精益求精的工藝,將材料的潛力轉化為空間的完美呈現。 結構與美學的平衡:牆體與吊頂的工藝革新 深度解析: 探討傳統磚混結構、輕鋼龍骨、木龍骨結構在牆體和吊頂施工中的優劣。重點關注現代輕質隔牆(如石膏闆隔牆、輕質復閤隔牆)的快速施工、保溫隔音性能以及環保性。在吊頂方麵,將深入剖析平麵吊頂、異形吊頂、跌級吊頂、格柵吊頂、鋁扣闆吊頂等不同形式的施工方法,以及如何通過燈光設計與吊頂造型的結閤,創造齣豐富多變的空間層次。 工藝關聯: 詳細介紹龍骨的安裝規範、隔牆的填充材料選擇(如岩棉、玻璃棉)、石膏闆的鋪貼與接縫處理、吊頂的結構支撐計算、防水防潮處理在廚房、衛生間吊頂中的重要性。 地麵材料的精工細作:行走之下的藝術 深度解析: 從地闆的鋪貼(如實木地闆、復閤地闆、強化地闆、SPC地闆的鋪裝順序、找平處理、壓條選擇),到瓷磚的鋪貼(如仿古磚、拋光磚、啞光磚、大尺寸瓷磚的鋪貼方式、勾縫選擇、腰綫與花磚的搭配),再到自流平、環氧地坪等的施工工藝,本書將一一解析。 工藝關聯: 強調地麵找平的重要性,不同材質地麵的伸縮縫處理,瓷磚鋪貼的平整度與垂直度要求,以及防水處理在潮濕區域(如廚房、衛生間)的關鍵性。 水、電、暖的智慧布綫:隱蔽工程的安心之基 深度解析: 深入講解水路改造(如冷熱水管的選擇、走嚮、連接方式、打壓測試),電路改造(如強弱電分離、迴路設計、綫管敷設、開關插座的安裝規範、安全接地),以及供暖係統(如水暖、電暖、地暖)的安裝要點。 工藝關聯: 重點強調隱蔽工程的規範操作,綫管的固定、保護,接頭處的絕緣處理,防水盒的應用,以及智能傢居布綫的預留與安裝。 油漆與塗料的精湛技藝:色彩與質感的觸碰 深度解析: 從基層處理(如牆麵找平、打磨、颳膩子、底漆塗刷)到麵漆的施工(如滾塗、刷塗、噴塗),再到藝術塗料的特殊工藝(如肌理、颳塗、印花),本書將詳細介紹每一步的操作要領。 工藝關聯: 強調牆麵基層處理的重要性,不同底漆、麵漆的選擇與搭配,滾筒、刷子等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在不同季節、不同濕度下的施工注意事項。 門窗與傢具的精巧安裝:連接內外,構築空間 深度解析: 介紹室內門(如實木門、模壓門、免漆門)的安裝規範,窗戶(如斷橋鋁窗、塑鋼窗)的密封與保溫處理,以及定製傢具、成品傢具的組裝與固定。 工藝關聯: 強調門窗框與牆體的固定牢固性,密封條的安裝,以及傢具安裝的水平度、垂直度要求,安全固定的重要性。 綠色施工與環保工藝:可持續的居住環境 深度解析: 關注建築材料的環保認證、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VOC排放的控製,以及綠色環保施工技術的應用,如低VOC塗料、環保膠粘劑、可再生材料的使用。 工藝關聯: 介紹現場施工的環保措施,如垃圾分類、噪音控製、粉塵治理,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裝修對環境的影響。 第三篇:思維的躍遷——設計與工藝的深度對話 在這一篇中,我們將超越單純的材料堆砌和工藝羅列,而是探討設計理念如何引導材料的選擇與工藝的運用,以及工藝的創新如何反哺設計的可能性。 設計風格與材料的“基因匹配”: 深入分析不同設計風格(如現代簡約、新中式、輕奢、工業風、波西米亞等)對材料的偏好與禁忌,以及如何通過材料的質感、色彩、紋理來精準傳達風格意圖。 功能性優先下的材料與工藝選擇: 探討在廚房、衛生間、兒童房、老人房等特殊功能空間,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具有耐磨、防水、易清潔、安全、環保等特性的材料,並配閤相應的施工工藝。 跨界材料的創意運用: 介紹如何打破材料的固有邊界,將原本用於其他領域的材料引入室內設計,如混凝土、金屬網、迴收材料等,並探討其可行性與藝術性。 施工工藝的“留白”與“點睛”: 探討在設計中,如何通過對工藝的精妙運用,創造齣空間的亮點,如隱藏式收納、無痕拼接、燈光與材質的互動等,讓工藝本身成為一種設計語言。 技術革新對設計的賦能: 關注3D打印、智能製造等新技術在建材生産和施工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將如何改變未來的室內設計格局。 結語: 《萬象之材:探索室內裝修的無限可能》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次關於空間、材料與工藝的哲學思辨。它鼓勵讀者以一種更主動、更深入的方式參與到傢居的建造與改造中,理解每一塊磚、每一滴漆背後所蘊含的智慧與匠心。通過對材料本質的洞察和對工藝精進的追求,我們得以打破設計的局限,創造齣真正屬於自己的、充滿溫度與生命力的居住空間。這本書將是你理解現代室內裝修的密鑰,是你賦予傢無限可能的重要指引。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室內裝修的施工工藝無非就是“打底、找平、上漆、安裝”,一套固定的流程而已,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書中關於“精細化施工控製”的那幾個章節,我纔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這本書對施工細節的關注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但正是這種偏執,纔造就瞭真正高品質的室內空間。舉個例子,關於牆麵找平的技術,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析不同氣候條件下,石膏基找平材料與水泥基找平材料的收縮率差異,以及在不同基材上,如何通過微調砂漿的水灰比來避免後期開裂。這已經不是普通裝修工人能掌握的知識瞭,它更像是一本建築力學和材料科學的交叉研究報告。再比如,書中對隱蔽工程的論述,特彆是水電布綫的抗乾擾處理和管道的減震降噪技術,講解得非常專業且具有前瞻性,它不隻是告訴你“要做好”,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做”以及“具體怎麼做纔能達到最佳效果”。我特彆欣賞作者采用的對比分析法,將傳統粗放式施工與現代精密工藝進行並列展示,那種視覺上的反差效果,極大地衝擊瞭我的固有認知。讀完這些章節,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工程看起來平淡無奇,但住進去卻感覺無比舒適和寜靜,那種舒適感正是源於那些看不見的、被精細控製的施工細節。這本書完全配得上“工藝聖經”這個稱號。

評分

我必須得說,這本書在“新方法”的闡釋上,展現瞭極高的前瞻性和實踐指導價值。它不僅僅是傳統工藝的總結,更像是一本麵嚮未來建築趨勢的預研報告。書中探討的模塊化預製裝配技術在室內裝修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BIM技術來指導材料的精確采購和現場安裝順序,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傳統裝修方式正在被顛覆的未來圖景。我尤其對“數字化施工交底”這一概念非常感興趣,作者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三維模型直接生成施工任務清單,從而極大地減少瞭信息傳遞中的人為誤差。這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思維,它強調的是設計意圖的“零失真”落地。此外,書中對“定製化”與“標準化”的辯證關係也處理得非常到位,它告訴我們,如何在大規模生産的材料中,通過精妙的現場工藝處理,實現個體化的、獨一無二的設計效果。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意識到,室內設計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美學堆砌,而是一門融閤瞭先進製造技術、精細化管理和環境科學的綜閤性學科。它提供給讀者的,是一種係統升級的思維工具,而非僅僅是一本工具書。

評分

這本書真是一股清流,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裝修材料的認知。我原本以為,無非就是那幾種木地闆、瓷磚、乳膠漆的老一套,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材料的世界如此廣闊和充滿驚喜。作者在介紹每種材料時,不僅僅是羅列它們的物理屬性,更深入挖掘瞭它們背後的設計哲學和對空間氛圍的影響。比如,書中對新型環保復閤材料的論述,細緻到每一種縴維的交織方式如何影響最終的光澤度和觸感,這一點讓我印象極其深刻。我記得我裝修時最頭疼的就是材料的環保問題,總覺得市麵上的産品魚龍混雜,心裏沒底。這本書裏,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辨彆材料的真實環保等級,甚至給齣瞭實用的現場測試小竅門,這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外行人準備的“避坑指南”。而且,書中對材料的色彩理論和紋理搭配也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不再是簡單的“紅配綠”或者“淺色係溫馨”的陳詞濫調,而是上升到瞭心理學層麵,解釋瞭不同材質的視覺重量和肌理如何影響居住者的情緒波動。讀完這部分,我簡直想把傢裏已經選好的材料全換一遍,因為現在看任何一個建材市場,都像是看一個充滿潛力的調色盤,而不是一堆冰冷的貨物。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一本材料圖鑒,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用物質媒介與居住空間對話的深度報告。

評分

對於我這個非科班齣身,但又熱衷於親自參與和監督裝修過程的業餘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相見恨晚”。它沒有用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堆砌,而是通過大量手繪圖解和施工節點的放大圖,將復雜的工藝流程“可視化”瞭。尤其是那些關於異形結構處理的章節,比如弧形牆體的基層處理,或者復雜吊頂的龍骨搭接方式,作者的圖示清晰到仿佛我正站在施工現場,親手拿著工具在操作。我之前最怕的就是和施工隊溝通細節,因為我說不清,他們也聽不懂我模糊的概念。這本書提供瞭一套標準化的“視覺語言”,讓我現在能夠非常精確地指齣哪裏需要加強支撐,哪裏需要注意防水層的搭接順序。而且,書中對不同工種之間的銜接點也做瞭詳盡的說明,比如泥瓦工與木工交界處的防水收口細節,這些都是最容易齣問題的“灰色地帶”,而這本書直接把這些地帶的規範和標準清晰地擺在瞭桌麵上。它真正賦予瞭讀者一種“內行看門道”的底氣和自信。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和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跳齣瞭傳統技術手冊那種生硬的說明體,而是采用瞭一種“設計問題——材料迴應——工藝實現”的邏輯鏈條來組織內容。我發現,作者似乎有一種強大的能力,能將看似枯燥的規範和參數,轉化為富有啓發性的設計思路。比如,書中在討論“光影與材料的互動關係”時,並沒有直接給齣照明設計指南,而是從石材的晶體結構如何摺射漫反射光綫入手,進而探討如何利用特定材料的錶麵粗糙度來軟化或強化空間中的陰影。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推導過程,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設計視野。我不再僅僅關注材料的外觀顔色,而是開始思考材料的“光感屬性”和“空間情緒調動能力”。另外,書中對“可持續性設計”的討論也極其前沿,它不僅關注材料的迴收再利用,更深入剖析瞭材料從開采、加工到運輸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並提齣瞭如何在不犧牲美觀的前提下,通過優化施工流程來減少現場浪費的具體方案。這種整體性的、對環境負責任的設計理念,是當前很多設計書籍所欠缺的,讀來讓人感到振奮和啓發。

評分

還行吧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非常好不錯

評分

質量很好,又實惠

評分

裝訂錯誤,已換貨。

評分

全是彩頁~圖文對照 但是圖片較老~~~適閤傢裝入門 或者業主做大概瞭解, 專業作用不大

評分

很不錯的書/很詳細的內容

評分

很不錯

評分

沒有什麼用途!純粹介紹裝修材料的。五星是給物流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