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7大洲、4大洋、南北极和42个国家,是一本不同于一般的地图,绘本式地呈现了边界、城市、河流、险峰,呈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历史、人文名胜、文化事件和很多与当地有关的奇妙趣闻。它以引人入胜的细节、柔和别致的时尚色彩、俏皮的笔触,描绘出了地球的可爱,是儿童认识地球和世界的工具性绘本,是为地图爱好者奉上的一场视觉盛宴。
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
丹尼尔·米热林斯基 这是一本美不胜收的儿童地图绘本,色彩柔和别致、画风诙谐有趣、知识视野广博,呈现在极富质感的纸张上,书香浓郁,让人忍不住翻阅下去,从头至尾充满审美的愉悦。相信无论是七岁的小孩,还是成年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
作为一个喜欢旅行的人,这本书对我来说也充满了惊喜。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愿望。它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我和我的伴侣也经常会一起翻阅,重温我们曾经去过的国家,或者计划着未来想去的地方。每次看到某个国家的描绘,我都会跟孩子讲一些我们在那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看到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我还会把我们拍摄的照片拿出来对比。比如,看到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我就会拿出我们站在塔下仰望的照片,跟他说“你看,爸爸妈妈曾经站在这里,就像你在书里看到的一样”。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真实经历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对地理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更强烈的向往。我希望他能通过这本书,明白世界之大,人情之美,并养成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的呈现上,有一种“无声的叙事”。它不会用大段的文字来解释,而是通过画面的叠加和元素的组合,来传达信息。比如,在描绘某个海岛的时候,除了有清澈的海水和沙滩,你可能会看到当地居民出海捕鱼的场景,岸边晾晒的渔网,还有远处山坡上零星散落的房屋。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的海岛生活图景。我就会引导孩子去观察这些画面,然后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平时是怎么生活的?”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就能自己去发现和推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觉得,这种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和观察的方式,比直接灌输知识更有价值。它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阅读”画面,如何从视觉信息中提取有用的内容,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編排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大洲来划分,而是会根据一些有趣的主题或者地理特征,来串联起不同的地区。比如,它可能会有一章节是关于“河流的奇迹”,然后就会把世界各地重要的河流,比如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等,都集中介绍,并且描绘它们沿岸的风土人情和文明发展。又或者,会有一章节是关于“山脉的脊梁”,介绍世界著名的山脉,以及生活在山区的不同民族。这种不落俗套的编排方式,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孩子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因为这种跳跃式的介绍,对不同地理特征下的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这种方式也更容易激发孩子对某个特定主题的兴趣,然后他可能会主动去寻找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手绘风格,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它不像那种photorealistic的绘画,而是带着一种温暖和童趣,非常适合儿童阅读。每一页的色彩搭配都很舒服,构图也很巧妙,不会让孩子感到眼花缭乱。我甚至会鼓励孩子拿起画笔,模仿书里的画风,画出他自己想象中的国家或者城市。我看到他现在画画的时候,会比以前更有想象力,也会尝试着去描绘一些更复杂的情景。我觉得,这种艺术上的熏陶,对于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益。它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对美的感知力。有时,他会指着某个他自己画的“小房子”,跟我说:“妈妈,这个房子就像书里那个国家里的一样,但是它是我自己设计的!”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创造力。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将人文情怀融入了地理知识。不像一般的儿童地图书,仅仅是罗列地名和国界,《地图(人文版)》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世界文明史。它没有用复杂的语言,而是通过生动的插画,勾勒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甚至是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剪影。比如,在欧洲部分,你会看到古罗马斗兽场的轮廓,我会借此机会跟孩子讲古罗马的辉煌,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在美洲,哥伦布的船队和印第安人的村落并列,我便会讲述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及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书里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当地的特色服饰和节日庆典的描绘,孩子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画面,就能大致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异域风情。我尤其喜欢关于“丝绸之路”那一页的描绘,那些骆驼商队在沙漠中穿行,沿途的绿洲和古老的城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繁荣的古代贸易时代。这本书真的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对世界的多样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我非常欣赏。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人文版”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是它对于“地方”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地理区域,更是在展现这个地方独特的“气质”和“灵魂”。比如,在描绘某个沙漠地区的时候,它可能不会只画沙丘,还会描绘稀疏的植被,以及在这样严酷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动物,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古老的露天市场,以及在那里进行交易的人们。我就会跟孩子讲,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也总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值得被尊重和被了解。这种对“地方感”的强调,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传递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价值观,就是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而每一个地方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关于地理位置的认知,它更是在讲述“人”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它在描绘各个国家的时候,会融入一些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人物形象。比如,在意大利,除了罗马斗兽场,你可能会看到一个披萨厨师,或者一个歌剧演员的剪影。在英国,除了大本钟,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穿着皇室服饰的卫兵,或者一个正在踢足球的少年。这些细节,让孩子能够更容易地将抽象的国家概念与具体的人和生活联系起来。我也会根据这些形象,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这个国家famous的人,或者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场景。比如,讲到足球,我就会告诉他,足球是很多国家都非常热爱的运动,有很多国家都有非常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这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情感连接。
评分这本《地图(人文版)》简直是我家孩子的新宠!自从收到这本书,每天睡觉前都要缠着我讲上好几遍。我承认,最开始吸引我的也是它那精美的插画,那些手绘的世界地图,每一笔都充满了匠心,不是那种冰冷僵硬的教科书式地图,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感。孩子刚开始看的时候,对上面的各种小动物、小房子、小船特别感兴趣,手指头总是忙不停地指来指去,问个不停。我就顺着他的指引,给他讲地图上那些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我们能看到奔跑的斑马和伺机而动的狮子,我就会给他讲“丛林法则”,虽然只是简单的概念,但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在亚洲,我们能看到蜿蜒的长城,我就给他讲古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以及普通人在上面劳作的场景。太平洋上的鲸鱼,北极圈的企鹅,南极洲的北极熊(我需要纠正他一下,北极熊在北极,企鹅在南极,这个小知识点他也记得牢牢的),这些都成了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联系的处理。它不会简单地将世界划分成“我们”和“他们”,而是通过插画和简短的文字,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比如,在描绘地中海沿岸的时候,你会看到古希腊的神庙遗址,旁边可能就会出现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甚至还有威尼斯风格的贡多拉船。我就会跟孩子讲,古时候,人们通过贸易和战争,思想和文化都在不断地传播和交流,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是无数个文明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视角,对于培养孩子的包容性和全球公民意识,非常有帮助。它教会孩子去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而不是去评判和排斥。这一点,在如今这个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我不得不提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简直是出类拔萃。我注意到,即使是同一片区域,不同的“人文版”呈现出来的细节也大不相同。比如,在描绘中国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画上了长城和故宫,还会细致地展现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以及北方农家院落的朴实景象,甚至在一些边远地区,你还能看到游牧民族的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场景。这种细腻的描绘,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用心在了解和呈现一个地方的精髓,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信息。当我在给孩子讲解的时候,我也会尽量搜集一些关于这些细节的故事,比如关于南方小桥流水的传说,或者北方游牧民族的歌谣。这本书就像一个引子,让我能够不断地挖掘和学习,然后再以更丰富的方式讲给孩子听。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