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材料等运用得确实驾轻就熟。比如谈到出版这一新领域的蓬勃发展,使科举失利者找到另一条收获名利的途径,很有意思。还有文人与书坊的往来、大规模刻书前对市场的预测等等,有启发。但总体来讲感觉略浅,尤其第一、二两章多是笼统的介绍;文中提出的许多想法大概碍于篇幅也论证不足,不然会更为精彩。讲座部分陈正宏老师的发言也非常好,一下子点出看同样的材料时文献学家可能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言明了大木氏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泛泛地接受些书史理论、多看几条中文史料就能做到的。所以反过来看,我们草草翻过,感觉其中也并无太多惊人之见,恐怕还是没能读透他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的精髓。
评分叶德辉据此计算出“每叶合工资壹钱伍分有奇”。一钱为一两的十分之一,这是嘉靖年间福建刊刻费用的一个实例。接着叶德辉又引用清朝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来说明常熟毛晋汲古阁。包括叶德辉引用部分的前后文,记载如下:
评分书不算厚,读起来很流畅,原著写得精彩,译者也很有水平。
评分大木康最近在国内很活跃,快月月来捞钱了
评分叶德辉据此计算出“每叶合工资壹钱伍分有奇”。一钱为一两的十分之一,这是嘉靖年间福建刊刻费用的一个实例。接着叶德辉又引用清朝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来说明常熟毛晋汲古阁。包括叶德辉引用部分的前后文,记载如下:
评分最近对出版印刷的书感兴趣,日本学者写的,应该不差
评分还算可以 凑单用书 聊胜于无
评分史料扎实,考证严谨,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本好书!
评分《复旦文史丛刊: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乃根据作者1991年发表于《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特刊,书名为《明末江南出版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加以补充和修改而成。第一章证实明末书籍出版量、出版地点、出版形态(官刻、家刻、坊刻)等的变化;第二章从印刷技术、原料供给、读者需求等几个方向考查明末江南出版业兴盛的背景。第三章则探讨当时的出版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如思想传播(李桌吾思想的流行)、舆论形成(东林党和复社)、新闻传播(明清交替的信息)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