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唐君毅著作选)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唐君毅著作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君毅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5193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735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项,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一核心观念而开展对中国哲学问题的讨论,横向则广摄各家学说,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导论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诸文,一皆可作为进入中国哲学义理世界之门户。由<导论篇>再进,专就中国哲学核心观念“性”而论,既成<原性篇>;盖“命”不离于“性”,及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生出中国哲学广大之价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义而起也。
本书之写法独特,唐先生言之为“即哲学史以言哲学”。唐先生反对无据而妄臆,盖古人之言,不能仅执一端,否则必造成不可解的冲突;而应就其所当之义,分疏条列,使之各得其位。顺是,唐先生把历史上中国先哲言人性之种种理论次第展示、以寻求其本原之义,还曾普遍水恒之价值,以寻求皆一一融和于一广大的义理世界之可能。本书就是以中国哲学各主要观念作为线索,足见唐先生对哲学问题思考之圆熟。

目录

自序(写作缘起、本篇大意与未及之义)
一 缘起
二 本篇大意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一 导言
二 先秦经籍中之理及文理
三 魏晋玄学与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四 佛学与空理
五 宋明理学与性理
六 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七 结论
第三章 原上心: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一 本文宗趣
二 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三 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墨思想之所由异
第四章 原下心: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
第五章 原名:荀 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 “辩”辨义
第七章 原言与默:中国先哲对言默之运用
第八章 原辩与默:墨庄孟荀之论辩
第九章 原致和格物上: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第十章 原致知格物下: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和思想之发展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义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义贯释
第十三章 原太极上:朱陆太极之辩与北宋理学中太极理气思想之发展
第十四章 原太极中:天地之根原问题,与太极一名之诸义,及朱子太极理气论之哲学涵义
第十五章 原太极下:朱子太极理气论之疑难与陆王之言太极及即心言太极之说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汉魏晋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后天命思想之发展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ldquo;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rdquo;

评分

特别好,唐先生的著作,就不用多说了。

评分

(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

评分

书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评分

这一套书算是唐君毅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吧,要从头到尾把它看完,确实是挺花时间的。不过还好他是用白话文写的,不是用文言文写的

评分

书不错,印刷纸质还行。打算把中国哲学导论收齐。( 他将自己的主要著作概括为四类:第一类为&ldquo;泛论人生文化道德理性之关系之著&rdquo;,如《人生之体验》、《道德自我之建立》、《心物与人生》,及《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等。第二类为&ldquo;评论中西文化、重建人文精神人文学术,以疏通当前时代之社会政治问题之一般性论文&rdquo;的合集,如《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也包&nbsp;

评分

经典著作,深有感悟,值得一读。

评分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ldquo;语言艺术&rdquo;。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