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叢書為近一百年(1900年至2000年)中國藝術的斷代史著作,分為美術、電影、音樂、舞蹈、戲劇五個門類。《百年中國藝術史:百年中國舞蹈史(1900-2000)》通過對中國舞蹈藝術發展情況的敘述,深入探討瞭這一百年藝術發展與社會、經濟、思想及文化變遷的深層互動關係。為客觀、準確地呈現這一百年的藝術史,作者馮雙白藉助20世紀的中國藝術解讀20世紀的中國曆史,用20世紀的中國曆史闡釋這一時期藝術的特徵、意義和價值,從而形成本叢書的基本學術立場。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社會變革之際的舞蹈啓濛(1900-1936)
概述
第一節 “五四”感召
第二節 西舞東漸
一、走齣國門的第一舞人
二、西方舞蹈藝術的最初傳入
第三節 學堂舞步
一、學堂歌舞的興起
二、兒童歌舞的萌芽
第四節 舞壇踏歌
一、影戲之舞的初試
二、戲麯之舞的延展
三、早期歌舞剛體的拓建
第五節 藝術先驅
一、吳曉邦舞蹈藝術道路的艱辛起步
二、紅色根據地上的舞蹈火炬
三、三大赤色跳舞明星
第二章 民族獨立解放道路上的舞蹈號角(1937-1949)
概述
第一節 救亡之聲
一、抗日根據地的救亡舞蹈
二、敵占區和大後方的睏防之聲
第二節 民族舞步
一、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勃興
二、新舞蹈藝術運動旗幟
三、戴愛蓮與民族舞蹈藝術的方嚮
四、康巴爾汗舞蹈藝術的魅力
五、圍統區民族舞蹈的建沒
第三節 舞劇之萌
第四節 黎明曙光
一、內濛古東北等解放區的舞蹈活動
二、秧歌進城的文化意義
第三章 新中國舞蹈的格局初創(1949-1953)
概述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之舞
一、舞蹈藝術工作的全新地位
二、戰時管理體製嚮國傢管理體製的轉軌
三、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舞蹈創作
四、賈作光與舞蹈藝術的方嚮
第二節 藝術啓濛
一、舞蹈乾部的培訓教育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舞蹈理論建設和舞蹈刊物
第四章 民族舞蹈的藝術奠基(1954-1964)
概述
第一節 院校興建
一、北京舞蹈學校的問世 .
二、舞蹈教育目標與舞種分類的構建
第二節 蘇聯舞蹈藝術的深刻影響
第三節 四門開泰
一、升華民間舞
二、新創古典舞
三、學習芭蕾舞
四、建立軍旅舞
第四節 舞劇奠基(1949-1964)
一、小型舞劇的興起
二、大型民族舞劇的初盛
三、大型芭蕾舞劇的經典
四、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造
第五節 時代舞風
一、群眾舞蹈活動的興盛
二、天馬工作室的探索
三、舞蹈藝術史論的建設
四、“三化”方嚮的倡導
第五章 政治風雲中的舞風畸變(1965-1972)
概述
第一節 山雨疾風
第二節 樣闆芭蕾
第六章 時代巨變中的舞蹈復蘇(1973-1977)
概述
第一節 藝術不滅
一、《沂濛頌》
二、《草原兒女》
三、其他舞蹈、舞劇作品
第二節 浩劫將瞭
第三節 劫後重生
第七章 民族復興中的藝術激情(1978-1989)
概述
第一節 重溫古典
一、仿古舞之風起
二、古典舞之復興
三、芭蕾舞之新生
第二節 情係民風
一、民舞文化的蘇醒
二、風情歌舞的潮起
第三節 高歌軍旅
第四節 藉鑒現代
第五節 本體探討
一、觀念更新和舞蹈本體的討論
二、舞蹈語言風格的破戒
三、舞蹈主體意識的覺醒
四、舞蹈美學思想的熱議
第六節 群星璀璨
一、個人舞蹈遁噲的鼎盛時代
二、群眾舞蹈活動的蓬勃發展
三、從會演、調演到舞蹈比賽的體製之變
第八章 經濟騰飛下的舞劇豐收(1979-1989)
概述
第一節 名著新語
第二節 原創之花
一、民族舞劇的原創豐收
二、芭蕾舞劇的原創突破
第三節 現代主張
第九章 激情時代的主體彰顯(1990-2000)
概述
第一節 時代舞潮
一、傳統舞種的藝術新花
二、當代舞的曆史命名
三、中國現代舞的本土整閤
四、原生形態的文化保護
第二節 精英力量
第三節 舞劇大潮
一、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
二、現實生活的細膩刻畫
第四節 學術建構
一、中國舞蹈學的曆史崛起
二、舞蹈學建設的主要成就
百年中國舞蹈史大事記(1900-2000)
全國各類專業舞蹈比賽獲奬名錄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百年中國藝術史:百年中國舞蹈史(1900-2000)》: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現代舞思潮廣泛興起,愛好舞蹈的人、文化界人士,以及那些對社會政治問題特彆敏感的人們,都在議論著現代主義藝術,議論著《綠色的桌子》、《城市》等全新的舞蹈作品。與那些現代舞的前鋒們一起工作,是戴愛蓮的希望。1939年,經過一場嚴格的考試,戴愛蓮終於獲得尤斯·萊德舞蹈學校奬學金,並有瞭機會加入世界著名的尤斯芭蕾舞團,深入地學習現代舞大師魯道夫·馮·拉班的理論和舞譜體係,學習德國錶現主義舞蹈的動作技術和創作方法。在尤斯舞蹈團的時日,對戴愛蓮後來的藝術生涯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從這時起,戴愛蓮已經開始思考她的藝術道路。受到尤斯舞蹈創作的啓發,更因為遠方的祖國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躪,在英國學習和工作期間,戴愛蓮編排瞭《警醒》、《森林女神》、《拾穗女》等舞蹈,在倫敦等地演齣,為抗日籌集資金。
1940年,戴愛蓮曆經許多辛苦,取道香港返迴祖國。這個從小生在國外,還不太會說中文的舞蹈傢,看到祖國的山山水水,一方麵心中蕩漾著難耐的激情,另一方麵,國土淪喪,人民遭難,又激發瞭她的創作靈感。短短的時間裏,已經有不少新作問世。在香港,戴愛蓮與宋慶齡結下瞭深厚的友誼,並為“保衛中國同盟”、“昆明惠滇醫院募捐委員會”等單位舉行瞭多次義演。《東江》就是她迴國後的第一批作品之一。她用獨舞的形式,錶現廣東東江的漁民齣海打魚,突然遭到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漁船沉海,人員傷亡,死者故去,生者悲哀,憤怒的中國人民早已按捺不住滿腔的復仇火焰,決心抗戰到底。戴愛蓮在舞蹈中運用瞭許多很有力量感和質感的現代舞動作,觀看過的人無不拍手稱贊。
……
前言/序言
百年中國藝術史:百年中國舞蹈史(1900-2000)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