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通過閱讀《二戰兵器圖鑒係列·白頭鷹之爪:二戰美軍單兵武器裝備》,讀者會對二戰時期的美軍單兵武器裝備有一個全麵和係統的認識,並對這場人類曆史上的戰爭有一個全新的感悟。
《二戰兵器圖鑒係列·白頭鷹之爪:二戰美軍單兵武器裝備》不僅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軍事知識的優佳選擇,也是資深軍事愛好者收藏的好對象。
《二戰兵器圖鑒係列》共包括6本,分彆為白頭鷹之爪——二戰美軍單兵武器裝備、蘇維埃之拳——二戰蘇軍單兵武器裝備、德意誌之鞭——二戰德軍單兵武器裝備、北美重裝——二戰美軍重武器、紅色洪流——二戰蘇軍重武器和黑暗之矛——二戰德軍重武器。
內容簡介
《二戰兵器圖鑒係列·白頭鷹之爪:二戰美軍單兵武器裝備》詳細介紹瞭二戰時期美軍所使用的各種單兵武器裝備,包括槍械、彈藥、手榴彈、輕型反坦剋武器、火焰噴射器、軍服、徽章、標誌、單兵口糧和戰地用具等,對每種武器裝備都全麵講解瞭研發曆史、作戰性能和實戰錶現等知識。此外,書中還加入瞭不少與之相關的趣聞,以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二戰兵器圖鑒係列·白頭鷹之爪:二戰美軍單兵武器裝備》不僅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學習軍事知識的優佳選擇,也是資深軍事愛好者收藏的對象。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盟軍主力——二戰美軍漫談1.1 二戰中的美國軍事力量1.2 二戰美國陸軍編製1.2.1 步兵師編製1.2.2 裝甲師編製1.2.3 空降師編製1.3 二戰美軍步兵部隊戰鬥序列1.3.1 美國陸軍1.3.2 美國海軍陸戰隊1.4 二戰美軍著名部隊1.4.1 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1.4.2 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1.4.3 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1.5 二戰美國著名單兵武器製造商1.5.1 柯爾特製造公司1.5.2 史密斯?韋森公司1.5.3 春田兵工廠1.5.4 溫徹斯特公司
第2章 步兵的生命——槍械和彈藥2.1 步槍和卡賓槍M1903手動步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M1941約翰遜半自動步槍M1918勃朗寜自動步槍M1卡賓槍2.2 機槍M1941約翰遜輕機槍M1917勃朗寜重機槍M1919勃朗寜中型機槍M2勃朗寜重機槍2.3 衝鋒槍湯普森衝鋒槍M3衝鋒槍賴辛衝鋒槍UD M42衝鋒槍2.4 霰彈槍溫切斯特M1897霰彈槍溫切斯特M1912霰彈槍勃朗寜Auto- 5霰彈槍伊薩卡M37霰彈槍雷明頓M31霰彈槍2.5 手槍M1903半自動手槍M1911半自動手槍M1917左輪手槍史密斯- 韋森軍警型左輪手槍2.6 彈藥.45 ACP手槍彈.38 Smith & Wesson Special手槍彈.30- 06 Springfield步槍彈.30 Carbine卡賓槍彈.50 BMG槍彈.22 LR槍彈
第3章 火力補充——非槍械類武器3.1 冷兵器M1905刺刀M1942刺刀M1刺刀M3格鬥刀M4刺刀3.2 爆破和燃燒武器巴祖卡火箭筒M2迫擊炮Mk2手榴彈M1火焰噴射器M2火焰噴射器M7槍榴彈發射器
第4章 軍威凜凜——軍服4.1 盔帽4.1.1 大簷帽4.1.2 船形帽4.1.3 貝雷帽4.1.4 鋼盔4.2 衣褲4.2.1 常服4.2.2 禮服4.2.3 野戰服4.2.4 工作服4.2.5 突擊背心4.2.6 內衣4.3 其他部件
第5章 奬懲分明——標誌和徽章5.1 臂章5.2 袖章5.3 領徽5.4 團隊識彆徽章5.5 軍銜標誌5.5.1 美國陸軍軍銜5.5.2 美國海軍軍銜5.5.3 美國海軍陸戰隊軍銜5.6 奬章與勛章5.6.1 勛章5.6.2 奬章5.6.3 勛略5.7 作戰與特種技能徽章5.7.1 戰鬥步兵徽章5.7.2 戰鬥醫療兵徽章5.7.3 駕駛員與機械員徽章5.8 射手徽章5.9 飾繩5.10 身份識彆牌
第6章 堅實後盾——單兵口糧和戰地用具6.1 單兵口糧6.1.1 C口糧6.1.2 D口糧6.1.3 K口糧6.2 飲水用具6.2.1 M1910水壺6.2.2 M1942水壺6.2.3 M1941馬上水壺套6.3 急救用品6.3.1 卡萊爾急救盒6.3.2 M1910急救包6.3.3 M1924急救包6.3.4 M1942急救包6.4 背包6.4.1 M1928帆布背包6.4.2 M1936野戰背包6.4.3 M1938帆布公文包6.4.4 M1944戰鬥背包6.4.5 M1彈藥包6.5 工具6.5.1 M1910工兵鏟6.5.2 M1943工兵鏟6.5.3 M1910工兵鎬6.5.4 M1910手斧6.5.5 M1942大砍刀6.5.6 M3望遠鏡6.5.7 M1938指南針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鐵血戰場:二戰蘇軍地麵製式武器解析》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支撐起紅色洪流滾滾嚮前的那一支支鋼鐵洪流——蘇維埃紅軍的地麵製式武器裝備。我們拋開宏大的戰略戰役視角,專注於那些構成士兵血肉之軀延伸的、直接與戰場生殺予奪息息相關的武器載具。從嚴寒的東綫戰場到酷熱的北非,從山嶽地帶的艱難推進到城鎮廢墟中的殊死搏鬥,蘇聯士兵手中緊握的每一支步槍,腳下踩踏的每一輛坦剋,都凝聚著那個時代最尖端的軍事技術與最樸素的實用主義精神。 本書並非泛泛而談的武器介紹,而是力求以翔實的曆史資料、精準的技術分析和生動的戰史細節,勾勒齣蘇軍地麵武器體係的脈絡。我們將從步兵的基本配置齣發,逐一解析那些在腥風血雨中磨礪齣的傳奇裝備。 製式步槍與衝鋒槍:士兵的生命綫 莫辛-納甘步槍(Mosin-Nagant Rifle)作為蘇軍的標誌性武器,我們將深入剖析其經典的M1891/30型狙擊步槍以及一係列變型。不僅僅是簡單的參數羅列,更會探討其在不同戰綫、不同環境下的使用特點,例如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其精準的射擊精度如何彌補瞭蘇軍在重武器上的劣勢;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戰中,短小精悍的M44卡賓槍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們將細緻描述其堅固的結構、可靠的性能,以及其在士兵手中如何轉化為強大的殺傷力。 而提到蘇軍的近戰利器,就不能不提波波沙(PPSh-41)衝鋒槍。這款以高射速、大容量彈鼓著稱的武器,在戰爭後期成為瞭蘇軍步兵手中的“收割機”。本書將詳細介紹其設計理念,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産,以及其在突破德軍防綫、壓製機槍火力等方麵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我們還會分析其“潑彈式”射擊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在實戰中發揮最大效能。同時,我們也不會忽略M3“斯圖爾特”衝鋒槍(PPS-43)等其他型號,對比它們在設計、生産和戰場錶現上的差異。 輕武器:從偵察到支援的微小力量 手槍方麵,馬卡洛夫手槍(Makarov Pistol)及其前身圖拉托卡(TT-33 Tokarev Pistol)同樣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我們將探討圖拉托卡獨特的閉鎖機構,以及馬卡洛夫手槍在戰後作為製式手槍的地位。雖然數量相對步槍和衝鋒槍較少,但它們在軍官、駕駛員、偵察兵等特殊崗位上的作用不容小覷。 輕機槍方麵,捷格加廖夫輕機槍(DP-28)以其標誌性的“飛碟”彈盤,成為瞭蘇軍步兵班的核心火力支援。我們將深入解析其結構特點,例如氣吹式冷卻係統以及彈盤的裝彈方式,並分析其在提供持續壓製火力上的錶現。同時,也會介紹其在蘇軍步兵戰術中的運用,如何與步槍手協同作戰,形成有效的火力網。 重武器:鋼鐵洪流的先鋒 迫擊炮作為蘇軍地麵支援的基石,是數量龐大且部署靈活的火力單位。本書將重點介紹82毫米迫擊炮(82mm Mortar)和120毫米迫擊炮(120mm Mortar)。我們將詳細闡述其射擊諸元計算、彈藥類型、以及在不同地形下的架設與使用技巧。無論是支援步兵進攻,還是對敵方陣地進行火力壓製,迫擊炮都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反坦剋武器方麵,RPG-40和RPG-43等手持式反坦剋手榴彈,是蘇軍反坦剋作戰的重要手段,特彆是在對抗德軍早期坦剋時。我們將分析其構造原理,以及蘇軍士兵如何利用地形和戰術,在近距離對敵方坦剋造成緻命打擊。同時,也會觸及早期的磁性反坦剋地雷等特殊反坦剋裝備。 裝甲戰車:陸地巨獸的咆哮 坦剋的篇章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我們將從著名的T-34坦剋(T-34 Tank)開始,這款被譽為二戰最優秀坦剋之一的傳奇戰車。我們將詳細解析其傾斜裝甲的設計理念、柴油發動機的優勢、以及其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上的完美平衡。從哈爾科夫的鏖戰到庫爾斯剋的鋼鐵洪流,T-34的每一次齣現都代錶著蘇軍鋼鐵意誌的體現。本書將通過其不同型號(如T-34/76和T-34/85)的演進,展現蘇軍坦剋技術的發展曆程。 除瞭T-34,蘇軍的重型坦剋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KV係列坦剋(KV Series Tanks),特彆是KV-1坦剋的堅固防護,在戰爭初期給德軍帶來瞭巨大的震撼。我們將深入分析其厚重的裝甲、強大的火力,以及其在防禦戰中的重要作用。而IS係列坦剋(IS Series Tanks),如IS-2重型坦剋,以其122毫米的強大主炮,在戰爭後期成為戰場上的主宰,對德軍的虎式和豹式坦剋構成瞭嚴重威脅。本書將詳細介紹IS-2的炮塔設計、火力輸齣能力,以及其在突破德軍堅固防禦工事時的威力。 輕型坦剋方麵,T-70和SU-76自行火炮(SU-76 Self-Propelled Gun)同樣是蘇軍地麵力量的重要補充。T-70以其高機動性和經濟性,在偵察、支援步兵以及作為反坦剋火力支援方麵發揮瞭作用。SU-76則是一種基於T-70底盤的自行火炮,以其76毫米炮為主要武器,在近距離火力支援和反坦剋作戰中錶現齣色,數量龐大,成本低廉,是蘇軍早期裝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炮兵與支援車輛:火力網絡的編織者 火炮是陸地戰爭的靈魂。本書將聚焦蘇軍裝備的各種牽引式火炮,如76毫米步兵炮(76mm Infantry Gun)、152毫米榴彈炮(152mm Howitzer)等。我們將探討這些火炮的射程、彈道、以及它們如何在不同戰術環境下,為步兵提供遠程火力支援。從蘇德戰爭初期防守反擊的炮火延伸,到後期解放東歐的炮火覆蓋,蘇軍炮兵的威力始終是決定戰場走嚮的關鍵因素之一。 除瞭傳統的牽引火炮,蘇軍的自行火炮係統也極其齣色。SU-85和SU-100自行反坦剋炮(SU-85 and SU-100 Self-Propelled Tank Destroyers)是蘇軍在戰爭後期對德軍重型坦剋進行反擊的重要武器。我們將詳細分析其搭載的主炮威力,以及其隱蔽性、機動性如何使其成為戰場上的“獵手”。SU-152自行火炮(SU-152 Self-Propelled Gun),以其巨大的152毫米榴彈炮,甚至能夠摧毀德軍重型坦剋,被戲稱為“野獸殺手”。 支援車輛:戰爭機器的潤滑劑 支撐起龐大的裝甲部隊,離不開各類支援車輛。本書也將簡要介紹一些關鍵的支援裝備,例如BA-64裝甲車(BA-64 Armored Car),作為一種輕型偵察和乘員輸送車輛,在復雜地形和城市作戰中提供瞭重要的機動性和偵察能力。我們還將提及一些卡車和牽引車,它們在運輸彈藥、傷員,以及牽引火炮、維修坦剋等方麵,為前綫作戰提供瞭不可或缺的後勤保障。 結語:曆史的重量,武器的溫度 《鐵血戰場:二戰蘇軍地麵製式武器解析》旨在通過對蘇軍地麵武器裝備的係統性梳理和深入解讀,讓讀者不僅僅看到冰冷的鋼鐵,更能感受到在炮火紛飛的年代,這些武器背後承載的曆史重量,以及使用它們士兵們的情感溫度。我們將努力還原武器的設計初衷、技術特點,以及它們如何在真實的戰場上,書寫瞭一段段悲壯而輝煌的曆史篇章。本書將力求以一種客觀、嚴謹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帶領您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戰爭年代,感受蘇軍地麵武器的獨特魅力與不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