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这是为孩子写的古典音乐简史
对于孩子的心灵成长,它比音乐考级重要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美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方面不可取代的。音乐教育是美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音乐不再只是聆听的对象,而成为了我们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生存和成长的背景,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肖复兴读写系列·我的音乐札记》以史为脉络,以音乐家的经历故事为构架,深入浅出地讲述不同时期不同音乐的音乐特色和音乐家们各自不同的传奇人生,从而勾勒出从文艺复兴期起到浪漫主义时期前后四百多年古典音乐史的大概脉络。读完全书,让孩子能够感动于音乐家的故事,喜欢音乐家的音乐,也能够了解一些古典音乐史,从而对于孩子丰富情感、增加知识,起到美育的教育作用。
这是迄今为止第1本专门为孩子写的一本关于古典音乐史的书。知识性、可读性、史诗性,是《肖复兴读写系列·我的音乐札记》的特点。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幅画像》《童年的小花狗》《荔枝》《小溪巴赫》《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拥你入睡》《宽容是一种爱》《孤独的普希金》等作品被选入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曾经获得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称号。
向蒙特威尔地和巴赫致敬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感动亨德尔
倾听贝多芬
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
邀舞韦伯
舒伯特的吟唱
门德尔松之梦
肖邦的色彩
舒曼一生梦幻曲
幻想与音乐
李斯特的手
罗西尼风格的牛肉
金黄色的麦秸
英雄瓦格纳
尽管只有一部《卡门》
后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
肃穆宁静的布鲁克纳
马勒扎我们的脸有点疼
梦幻中的蓝色
俄罗斯气息
伏尔塔瓦河上的斯美塔那
走近德沃夏克
格里格三章
西贝柳斯的声音
冬天和春天里的拉赫玛尼诺夫
巴托克的启示
月光下的勋伯格
走近理查施特劳斯
面对欣德米特
忧郁的戴留斯
威廉斯:从家开始
科普兰印象
附录:
音乐在时间中流淌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当我翻开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并非直接的音乐评论,而是肖复兴先生对音乐学习经历的娓娓道来。他的文字,带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粹的年代。没有琳琅满目的MP3,没有便捷的下载途径,人们对音乐的渴求,显得尤为真挚和热烈。他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对音乐懵懂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对音乐有着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的评论家。这些经历,充满了真情实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分享了自己初次接触古典音乐时的震撼,对某个乐章的反复揣摩,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喜悦。这些朴实无华的叙述,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对热爱事物的执着追求,也让我明白,音乐的理解,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打磨。更重要的是,肖先生在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启示,那些看似随意的片段,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让我意识到,欣赏音乐,不仅是聆听声音,更是理解声音背后的故事,感受创作者的情感,以及与自己内心产生共鸣。
评分这本书,初拿到手时,只是被封面肖复兴先生温润的肖像和书名吸引。我一向对音乐怀揣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喜爱,但音乐鉴赏能力却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空白。它不是一本枯燥的乐理教科书,也不是堆砌着晦涩术语的评论集,而是像一位温和的引路人,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奇妙回响的音乐世界。肖先生的文字,自有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写音乐,仿佛是在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将那些抽象的声音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感知音符的流动,情感的起伏。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不同作曲家作品的解读,那些我曾经听过却未能深入理解的旋律,在经过肖先生的剖析后,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他没有强加自己的观点,而是像与读者一同探讨,引导我们去发现音乐中隐藏的细节和深意。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仿佛置身于音乐厅,聆听着大师的演奏,同时,又在脑海中构建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想象。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不得不说,肖复兴先生的《我的音乐札记》,是一本能够“唤醒”读者内心音乐感知力的书。它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激发兴趣。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常常觉得,很多古典音乐对我来说,是遥远的、高雅的,难以接近的。但肖先生的文字,却以一种近乎“平民化”的姿态,将这些音乐“拉”到了我的身边。他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听某个曲子时的感受,那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震撼,让我觉得,原来音乐是可以如此直观地打动人心的。他不会强迫你理解某个乐句的意义,而是引导你去感受它带来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他鼓励读者去“听”,去“感受”,去“独立思考”。他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让你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发你对自己听觉体验的探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音乐的关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仰视,而是平等、自由的交流。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欣赏音乐的权利,也都有发现音乐之美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我对于音乐评论的刻板印象。我曾以为,专业的音乐评论,一定是晦涩难懂、充满术语的。然而,肖复兴先生的文字,却如同一泓清泉,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能够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复杂的音乐概念,用生动的比喻,去描绘那些抽象的音乐画面。他不会回避专业术语,但一定会将其融于流畅的语境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到音乐的精妙之处。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现场感”的描述。他能够将一场音乐会的氛围,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甚至观众的反应,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读他的文字,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精彩的音乐演出,又仿佛坐在作曲家身旁,聆听他倾诉创作的灵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深入到其内在的肌理,去感受其脉搏的跳动。
评分阅读肖复兴先生的《我的音乐札记》,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他文字中流露出的那份“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并非指市井琐事,而是指他对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人,那种饱含深情而又鞭辟入里的关照。他写到某个作曲家,不仅仅是分析其音乐风格,更会深入挖掘其生平经历,将音乐的创作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他笔下的贝多芬,不再仅仅是那个耳聋的天才,而是一个与命运抗争、充满激情与力量的灵魂。他笔下的莫扎特,也并非只是那个神童,而是一位集纯真、智慧与忧伤于一身的艺术家。这种写法,让音乐作品不再是冰冷的音符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丰富的情感。我常常在阅读中,被肖先生的文字所打动,仿佛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他让我看到了音乐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够承载人类最复杂、最深沉的情感,并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地传递与回响。这种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技巧分析,而升华到了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感悟。
评分印刷质量非常好,字迹清楚,读书日优惠买了不少?
评分肖复兴的书,要收全套,正好活动囤起来!
评分老师推荐,活动买优惠、方便,正品,印刷清晰,跟孩子一起看。
评分很有启发,很实际,可以看看。
评分物流服务好,书本质量优。
评分好的。。。。。。。。。
评分印刷不错,内容一致
评分质量好,喜欢肖复兴的作品支持
评分好书,孩子正好在学习写作文,正好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