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代艺术是否仍然存在评价标准?”
《当代艺术之争》直面这一让艺术界内外莫衷一是的问题,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的创作和观念节点,呈现出1990年代法国爆发“当代艺术之争”的纷乱图景,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重建美学的批评维度,拾回审美论证的信心,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正当文化产业雀跃地归顺于全球化趋势之时,作者坚信,艺术依旧可能成为抵抗市场逻辑的自由力量。
内容简介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
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难题,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为当代美学思考开辟出新的路径,但其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唯我论的似是而非、绝对的相对主义当道。
《当代艺术之争》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作者简介
马克·吉梅内斯(Marc Jimenez),法国哲学家、美学家,巴黎第一大学教授,主持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室,法兰西美学学会成员,代表著作包括《什么是美学?》《当代艺术之争》《阿多诺与现代性》《阿多诺的美学思想》,译著《阿多诺美学理论集》,主编《无所不“极”的当代艺术》《虚构与现实间的艺术》等。
王名南,译者、学者、独立艺术项目管理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现于巴黎卢浮宫学院博士在读。译著包括《当代艺术的危机》《当代艺术之争》。
目录
序 交错的共时——为了建构一种当代艺术的美学 李军
前言
第一部分 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
第一章 “粪便”艺术
第二章 当代艺术:一个富于煽动性的词语
第三章 编年问题
第四章 1960 年代:艺术爆炸
第五章 1970 年代:“当态度成为形式”
第二部分 现代性式微
第六章 格林伯格与现代主义批评的式微
第七章 阿多诺与现代性的终结
第八章 后现代叙事
第三部分 当代艺术危机
第九章 辩论的实质
第十章 对当代艺术的审判
第十一章 如何阐释危机?
第四部分 哲学与美学辩论
第十二章 范式的转变
第十三章 艺术界
第十四章 问题重重的审美标准
第五部分 艺术、社会、政治
第十五章 艺术、社会、政治
结语
译后记
精彩书摘
《当代艺术之争》:
阿多诺的观点在《美学理论》(1970年在德国出版,1974年在法国出版)一书中得以阐明,严密、精辟的论证令人折服。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导向一种悲观的甚至警钟式的阐述,艺术在商业环境中幸存,而其所处社会越来越被经济准绳管控。尽管如此,在多数西方社会都开始大范围实现文化民主化的时代,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批判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与现代性两位伟大理论家早先表达的愿望相反,现代的、前卫的艺术既没有战胜被格林伯格羞辱的“媚俗”,也没有战胜阿多诺厌恶的文化“次品”。整体看去,哲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间热烈维护的现代性本身已经过时了。
阿多诺对艺术的思考同时也受到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困扰。的确,如果说他将艺术看作个人的最后逃避所之一,看作个体的抵抗平台,那么,他并未使之成为陷入非理性的主观性的首要表达场所,更没有从任何形而上或神秘的角度看待艺术创作。艺术呈现了“另一种”理性,而非是理性或合理性的“他者”。何况,为了跟上其时代(即现代),借用兰波的说法是“激进的现代”,艺术还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技术、工业的合理性相联系。阿多诺说,艺术需要适应其时代的技术标准,否则就会倒退。然而,如果艺术自身便建立在严格的合理性之上,它又如何抵抗主流的合理性呢?
让我们短暂地回到阿多诺理论的这块真正的绊脚石上来。阿多诺最主要的参照是现代艺术,从工业革命时代发端直至1960年代。那是在材料、程序、形式上渐进并趋向合理化的艺术,一点一点地超越成规和传统经典。在西方,这种合理化进程从文艺复兴便开始了,触及到各种艺术形式。工业革命加速了这一从种种陈规中解放的进程:模仿、对自然的忠实再现、透视技法或音乐调性的“自然化”规范。现代时期,艺术创作也应该是现代的,在阿多诺看来——重新使用他的马克思主义语汇——艺术生产的力量与非艺术生产的力量相辅相成。
然而先前的问题又出现了:假使艺术融入主流的合理性,尤其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理性,它又如何保持对于现有社会的反抗、争鸣与批判特性呢?艺术与日益精致、技术高度复杂、和科技进步同步的文化产业生产又有何区别呢?这种艺术在被吸收、工具化、商品化和消费之后,难道不会与其他一切文化产品一样,变成其本该批判的“物化”的牺牲品甚至同谋么?
在阿多诺看来,答案就在于艺术本身的模糊属性,即艺术既是自主的,又归属于社会现实。艺术创作和艺术品是自主的,因此不受将人类活动整体导向合理化、可控化、利润化社会的科技与商业决策的制约。正因为此,尽管艺术的存在及其特性已经受到威胁,我们仍然可以谈论它。
但同时,艺术创作与艺术品还归属于社会现实:艺术形式与材料浸入历史与社会之中。艺术始终可能被整合到特定社会、特定时期主导的文化表达形式中。
结论如何呢?
只要我们考虑到阿多诺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矛盾与悖论便可以轻松获得解决。
……
前言/序言
当代艺术之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爱读书,书不但给了我知识和智慧,还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评分
☆☆☆☆☆
推荐一看
评分
☆☆☆☆☆
用券购买很合适
评分
☆☆☆☆☆
微博上多了有个副作用,长篇大论的文字看不大下去了。近日一直在读吴藕汀的《孤灯夜话》,小品文,多是短短几行,类微博。文字却相当有趣,地理风俗,典故食材,信笔写来。里面对一些书与前人的评价多与世俗迥异,如李清照晚年不曾改嫁,水浒诲盗诲淫,红楼,三国与封神作者问题等等,读来甚觉新鲜。
评分
☆☆☆☆☆
JJ吧啊考虑考虑可口可乐了了
评分
☆☆☆☆☆
准备好好看看,艺术战争。
评分
☆☆☆☆☆
快递哥哥最最好了,快递哥哥最最好了
评分
☆☆☆☆☆
快递哥哥最最好了,快递哥哥最最好了
评分
☆☆☆☆☆
当代艺术辩护者一方,绝大多数人与反方一样陷于情绪激越与愤懑之中。针对反方的上述訾议,他们投桃报李、以牙还牙,除了更多地回以属于道德和政治范畴的抨击,如斥之以“怀旧”“保守”“法西斯主义”和“因审美的无能导致的怨恨”等等之外,并没有贡献太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论辩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