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

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杏山,蔡玉山 著
图书标签:
  • 电工
  • 识图
  • 速学
  • 全彩
  • 彩虹桥
  • 技能提升
  • 入门
  • 实操
  • 图解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12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228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工彩虹桥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字数:4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是一本以全彩形式介绍电工识图的图书,主要内容有电工识图入门、认识低压电器、学会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学会变频器的使用及控制线路的识读、学会PLC的使用及软硬件线路的识读、学会识读常用机床电气线路、学会识读电工测量电路、学会识读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学会识读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
  《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作者为电子电工类畅销书作者,常年工作于教学一线,已编著出版《电子元器件知识与实践课堂》、《轻松入门学彩色电视机技术》等多册图书,深受读者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工识图入门
1.1 电气图的分类
1.1.1 系统图
1.1.2 电路图
1.1.3 接线图
1.1.4 电气平面图
1.1.5 设备元件和材料表
1.2 电气图的制图与识图规则
1.2.1 图纸格式、幅面尺寸和图幅分区
1.2.2 图线和字体等规定
1.2.3 电气图的布局
1.3 电气图的表示方法
1.3.1 电气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3.2 电气元件的表示方法
1.3.3 电气线路的表示方法
1.4 电气符号
1.4.1 图形符号
1.4.2 文字符号
1.4.3 项目代号
1.4.4 回路标号

第2章 认识低压电器
2.1 开关
2.2 熔断器和断路器
2.3 接触器
2.4 继电器

第3章 学会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3.1 正转控制线路的识读
3.1.1 简单的正转控制线路
3.1.2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
3.1.3 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3.1.4 带过载保护的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3.1.5 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
3.2 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识读
3.2.1 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
3.2.2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3.2.3 按钮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3.3 限位控制线路的识读
3.3.1 行程开关
3.3.2 限位控制线路
3.4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识读
3.5 顺序控制线路的识读
3.6 多地控制线路的识读
3.7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识读
3.7.1 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3.7.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3.7.3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3.8 绕线式电动机启动控制线路的识读
3.8.1 绕线式电动机的调速与启动方式
3.8.2 转子绕组串接电阻启动控制线路
3.8.3 转子绕组串接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线路
3.8.4 凸轮控制器启动、调速和正反转控制线路
3.9 制动控制线路的识读
3.9.1 机械制动线路
3.9.2 电力制动线路

第4章 学会变频器的使用及控制线路的识读
4.1 变频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
4.1.1 变频器的调速原理与基本组成
4.1.2 变频器的结构与接线说明
4.1.3 变频器操作面板的使用
4.1.4 变频器的使用举例
4.2 变频器正转控制线路的识读
4.2.1 开关控制式正转控制线路
4.2.2 继电器控制式正转控制线路
4.3 变频器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识读
4.3.1 开关控制式正反转控制线路
4.3.2 继电器控制式正反转控制线路
4.4 工频与变频切换控制线路的识读
4.4.1 变频器跳闸保护线路
4.4.2 工频与变频的切换线路
4.5 变频器多挡转速控制线路的识读
4.5.1 变频器的多挡转速控制端子
4.5.2 多挡控制参数的设置
4.5.3 多挡转速控制线路

第5章 学会PLC的使用及软硬件线路的识读
5.1 PLC基础知识
5.1.1 什么是
5.1.2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比较
5.1.3 PLC的组成
5.1.4 PLC的工作方式
5.1.5 PLC用户程序的执行过程
5.2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5.2.1 软件的安装和启动
5.2.2 程序的编写
5.2.3 程序的转换与传送
5.3 PLC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及举例
5.3.1 PLC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流程
5.3.2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开发举例
5.4 PLC基本控制线路与梯形图的识读
5.4.1 启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2 正反转连锁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3 多地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4 定时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5 定时器与计数器组合延长定时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6 多重输出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7 过载报警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5.4.8 闪烁控制的PLC线路与梯形图

第6章 学会识读常用机床电气线路
6.1 车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1.1 CA6140车床简介
6.1.2 CA6140车床的控制线路
6.2 磨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2.1 M7130型磨床介绍
6.2.2 M7130型磨床的控制线路
6.3 钻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3.1 Z3050型钻床介绍
6.3.2 Z3050型钻床的控制线路
6.4 铣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4.1 X62W型铣床介绍
6.4.2 X62W型万能铣床的控制线路
6.5 镗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5.1 T68型镗床介绍
6.5.2 T68型镗床的控制线路
6.6 刨床控制线路的识读
6.6.1 常见刨床的特点
6.6.2 B690型刨床的控制线路

第7章 学会识读电工测量电路
7.1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电路的识读
7.1.1 电流测量电路
7.1.2 电压测量电路
7.2 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电路的识读
7.2.1 功率的类型与基本测量方法
7.2.2 单相和三相功率测量电路
7.2.3 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7.3 电能的测量电路的识读
7.3.1 电能表的结构与原理
7.3.2 单相有功电能的测量电路
7.3.3 三相有功电能的测量电路
7.3.4 三相无功电能的测量电路

第8章 学会识读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
8.1 基础知识
8.1.1 照明灯具的标注
8.1.2 配电线路的标注
8.1.3 用电设备的标注
8.1.4 电力和照明设备的标注
8.1.5 开关与熔断器的标注
8.1.6 电缆的标注
8.1.7 照明与动力配电电气图常用电气设备符号
8.2 住宅照明配电电气图的识读
8.2.1 整幢楼总电气系统图的识读
8.2.2 楼层配电箱电气系统图的识读
8.2.3 户内配电箱电气系统图及接线图的识读
8.2.4 住宅照明与插座电气平面图的识读
8.2.5 住宅照明线路接线图的识读
8.2.6 住宅插座线路接线图的识读
8.3 动力配电电气图的识读
8.3.1 动力配电系统的三种接线方式
8.3.2 动力配电系统图的识图实例
8.3.3 动力配电平面图的识图实例
8.3.4 动力配电线路图和接线图的识图实例

第9章 学会识读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
9.1 供配电系统简介
9.1.1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
9.1.2 变电所与配电所
9.1.3 电力系统的电压规定
9.2 变配电所主电路的接线形式
9.2.1 无母线主接线
9.2.2 单母线主接线
9.2.3 双母线主接线
9.3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图的识读
9.3.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
9.3.2 35kV/6kV大型工厂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
9.3.3 10kV/0.4kV小型工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
9.4 供配电系统二次电路的识读
9.4.1 二次电路与一次电路的关系说明
9.4.2 二次电路的原理图、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
9.4.3 直流操作电源的识读
9.4.4 断路器控制和信号电路的识读
9.4.5 中央信号电路的识读
9.4.6 继电器保护电路的识读
9.4.7 电测量仪表电路的识读
9.4.8 自动装置电路的识读
9.4.9 发电厂与变配电所电路的数字标号与符号标注规定

附录A 常用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附录B 常用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附录C 电气设备基本文字符号
附录D 电气设备辅助文字符号

前言/序言


经典力学入门与前沿探索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构建一个扎实、清晰的经典力学知识体系,并适当地引入现代物理学的视角,引导读者对力学的本质与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 第一部分:运动的描述与牛顿定律的基石 第一章:时空的基准与参考系 本章首先详细阐述了在宏观尺度下,我们如何定义和测量时间和空间。我们将严格区分绝对时空观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所构建的经典框架。内容涵盖: 1.1 质点、刚体与连续介质的理想化模型:明确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1.2 坐标系的选择与转换:深入探讨笛卡尔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在描述运动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坐标系旋转对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 1.3 惯性参考系的概念与辨识:重点解析什么是惯性系,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如傅科摆)来验证一个参考系是否为惯性系。讨论非惯性系中虚拟力的引入(如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在实际工程计算中的必要性。 第二章:运动学——无须力的描述 运动学是力学的起点,它关注物体的运动规律本身,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原因。本章着重于精确地描述运动的轨迹、速率和变化率。 2.1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解法,并过渡到一般曲线运动中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的分解,这是理解圆周运动的关键。 2.2 矢量在运动描述中的应用:运用微分和积分工具,严格推导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重点解析速度的瞬时性定义。 2.3 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前奏:深入分析向心加速度的来源与计算,为后续的圆周动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威力 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支柱。本章将以严谨的数学推导和丰富的实例,揭示这些定律的普适性。 3.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哲学意义:探讨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价性,以及第一定律作为定义惯性系的基础作用。 3.2 第二定律($F=ma$)的深度解析:不仅仅是公式的应用,更在于理解动量的概念($vec{p} = mvec{v}$)和冲量的物理含义。讨论变质量系统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如火箭推进问题)。 3.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的严格限定: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的性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及其在系统守恒定律推导中的地位。 3.4 经典力学的约束:分析光滑表面、固定铰链等各种约束力对系统运动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约束力的概念简化问题。 --- 第二部分:守恒定律与系统动力学 第四章:功、能与机械能守恒 能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且最普适的概念之一。本章聚焦于功的概念及其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4.1 功的严格定义:从恒力做功的代数运算,过渡到变力做功的定积分表示,并引入功的概念与力的矢量性质。 4.2 动能定理:推导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明确净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4.3 势能与保守力:精确定义保守力场,推导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形式,并讲解势能函数与力场之间的梯度关系($vec{F} = - abla U$)。 4.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无耗散力做功的理想情况下,系统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通过大量的耦合系统(如弹簧振子、单摆的微小振动)实例进行验证。 第五章:动量、角动量与守恒律 本章将讨论系统在不受外力或外力矩作用时,动量和角动量保持不变的深刻物理意义。 5.1 冲量与动量定理:分析碰撞问题,理解动量在碰撞过程中的传递。 5.2 碰撞动力学:区分完全弹性碰撞(动能守恒)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但动能不守恒),并利用相对速度的概念分析碰撞过程。 5.3 角动量的定义与性质:定义质点绕定点和绕轴的角动量,推导出角动量定理(力矩等于角动量对时间的导数)。 5.4 角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矩作用下,系统角动量保持不变,这是理解行星轨道、冰上旋转等现象的根本。 第六章:振动与波动现象 力学现象中,周期性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本章将深入分析简谐振动(SHM)及其推广形式。 6.1 简谐振动的数学模型:建立微小位移下的微分方程,求解出周期、频率和相位。分析质量-弹簧系统和单摆在小角度近似下的行为。 6.2 阻尼振动:引入粘滞阻尼力,分析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三种情况下的响应,理解能量耗散的过程。 6.3 振动中的能量:分析阻尼振动中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热能的。 6.4 强迫振动与共振现象:分析外部周期性驱动力对系统的影响,重点探讨共振频率的条件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既是优点也是灾难)。 --- 第三部分:拉格朗日力学与场论的初步接触 第七章:变分原理与广义坐标 为了处理复杂的约束系统并从能量角度统一力学规律,我们需要引入更强大的数学工具——变分法。 7.1 约束的广义化:超越笛卡尔坐标的限制,引入广义坐标来描述系统状态。 7.2 虚位移原理与达朗贝尔原理:从牛顿定律到分析力学之间的桥梁,理解“力”在瞬时运动中的作用。 7.3 最小作用量原理(哈密顿原理):阐述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路径是使得作用量泛函取极值的路径,这是分析力学的核心基础。 7.4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利用变分法从作用量泛函导出系统的运动方程,展示其简洁性和对约束的天然处理能力。 第八章:经典场论的萌芽 本章将经典力学推广到连续介质和场域的概念,为深入学习电磁学和流体力学做准备。 8.1 连续介质中的力学概念:从离散粒子系统过渡到连续体模型,定义密度、应力张量和应变的概念。 8.2 弹性体与流体静力学基础:简要介绍胡克定律在三维空间中的张量形式,以及流体平衡时的基本方程(如欧拉方程的静止形式)。 8.3 从势能场到力场:回顾引力场和电磁场在经典理论中的相似性,为理解更深层次的场论打下基础。 --- 结语:从牛顿到相对论的展望 本书严格基于牛顿力学体系,精确描述了从宏观低速运动到复杂约束系统的一切现象。最后的章节将提供一个历史性的视角,指出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高速(狭义相对论)和强引力场(广义相对论)下的失效,并鼓励读者继续探索现代物理学的更广阔天地。 本书适合对象: 物理学、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或希望系统、深入学习经典力学原理的自学者。内容叙述严谨,推导详尽,并配备了大量精心设计的习题以巩固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性很强。它似乎是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更复杂的领域。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章节划分非常清晰,每一个主题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它提到了“速学”,这对于时间紧张的现代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注意到书中似乎有很多图文并茂的例子,这对理解抽象的电路原理至关重要。如果能用这种直观的方式来展示复杂的接线图和符号,相信对初学者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帮助。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让人感觉学习过程是稳扎稳打,每一步都有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似乎非常平易近人,读起来不会让人感到有太大的压力。我快速浏览了几页,发现作者在解释专业术语时,用词都很贴切,没有过多使用拗口的学术语言,这一点对于自学非常友好。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拉近读者与知识的距离。想象一下,如果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清晰、简洁的文字说明,那些原本令人头疼的电路图也会变得更容易理解。我欣赏这种致力于让知识普及化的态度,而不是故作高深,这让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电工技术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用性。这本书的插图和图示看起来非常精美和专业,这让我相信它在实际应用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故障排查和实际布线的章节,那些彩色的图示如果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那将是极大的福音。很多技术书籍的插图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全彩”卖点似乎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它能在实际操作的细节上多下功夫,比如不同颜色导线的用途、安全规范的标注等,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做到极致,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给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混合美感。虽然是技术书籍,但它在视觉传达上做得非常出色,这种对美学的追求在技术类书籍中并不多见。我个人认为,好的设计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可能是为了帮助记忆和区分不同的电位或功能,这是一种高级的学习辅助手段。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将复杂的电工知识通过鲜明、有序的视觉呈现出来,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赏心悦目的工具书,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得当,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活泼的感觉。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被封面上那些精致的电路图和鲜艳的颜色吸引住了,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手里感觉分量很足,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虽然我以前对电工知识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让我感觉它会是一本非常易读的入门教材。特别是“彩虹桥”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学习过程,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枯燥乏味。从外在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平绝对是上乘的,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翻阅和学习。

评分

送货速度还可以,但是包装太检漏了。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

送货速度还可以,但是包装太检漏了。

评分

这本书彩色的。实物接线图很少。或者说是没有。彩色的有屁用。费钱。鄙视 编辑

评分

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 电工彩虹桥:全彩速学电工识图

评分

书不错,正品。都已经在看了。

评分

简单,易懂,还实用。挺好的

评分

0000000000000000

评分

实用实用,好好学习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