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研究清初的文人圈子對朝政的影響,尤其是那些在明末清初經曆過劇變的曆史人物的內心掙紮與思想轉變。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獨特,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匯編資料,更像是一個切入點,讓我們能更深入地窺探那個時代士大夫階層的真實生活側麵。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個人際遇與時代洪流交織的部分,那種在大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的無力和掙紮,讀來讓人唏噓不已。它不像宏大的曆史敘事那樣冰冷,而是通過私人化的文字,展現瞭鮮活的曆史場景和復雜的人性光輝與陰影。對於曆史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不同於官方史料的、更具溫度和人情味的視角。它讓我們意識到,曆史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構築而成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其深刻的時代烙印。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種“全集”類的大部頭會不會內容過於枯燥和晦澀,畢竟麵對的是古代文人的零散作品匯編。但真正開始閱讀後,纔發現裏麵的內容豐富程度遠超我的預期。它涵蓋瞭詩詞歌賦、書信尺牘乃至一些生活隨筆,展現瞭一個完整的知識分子形象。特彆是那些信劄部分,語氣的婉轉、交談的細節,仿佛能讓人穿越時空,親耳聆聽到古人的交談。這對於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人際交往模式非常有幫助。對於研究特定曆史時期社會風貌的學者而言,這些細碎的“邊角料”往往比正經八股的論著更有價值,它們是還原曆史真實肌理的珍貴磚石。可以說,這是一套能夠提供多維度、立體化信息的高質量資料庫。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古樸典雅的封麵,配上厚實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我特意翻閱瞭其中幾冊的內頁,印刷清晰,排版疏密有緻,即使是復雜的古文段落,也閱讀起來毫不費力。特彆是對於像我這樣對古代文獻閱讀能力並非頂尖的讀者來說,這種細緻的考量非常重要。它不像有些版本,為瞭追求所謂的“復古”而犧牲瞭閱讀體驗,這本書在保持傳統韻味的同時,充分考慮瞭現代讀者的需求。書中的字體選擇也很有講究,筆畫分明,墨色均勻,讀久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簡直是為那些熱愛傳統文化,又對閱讀體驗有高要求的同好們量身打造的精品。從圖書的外觀到內頁的細節處理,都能感受到編纂者和齣版方對於文化傳承的敬畏與用心,絕對是值得珍藏的佳作,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評分我喜歡在安靜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慢慢品味這些穿越瞭數百年時空的文字。不同於快餐式的閱讀體驗,閱讀這套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和沉澱。那些蘊含在字裏行間的哲思,關於人生、關於抱負、關於隱逸與入世的糾結,在反復品讀中會逐漸浮現齣新的光澤。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智慧的結晶。它教會我如何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尋找到一份內心的寜靜和清醒的判斷力。每一次翻閱,都能獲得一些新的體悟,這種精神上的滋養是任何現代讀物都無法比擬的。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在你需要的時候,輕輕點撥幾句,讓人茅塞頓開,迴味無窮。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研究者,我非常看重資料的準確性和校勘的嚴謹性。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看得齣在整理過程中下瞭大功夫。許多篇目在不同版本間存在細微的差異,而這套書的編者似乎都進行瞭細緻的比對和考證,並標注齣瞭齣處和可能的異文。這種近乎苛刻的學術態度,對於我們進行二次研究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和保障。過去我們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在版本比對上,現在有瞭這樣一個經過初步梳理和淨化的版本,可以直接專注於文本的闡釋和意義發掘。這極大地提升瞭研究效率,也避免瞭因版本錯誤導緻的歧義。對於追求學術深度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可靠性是其核心價值所在。
評分《明清彆集叢刊 龔鼎孳全集》收錄《定山堂詩集》四十三捲、補遺一捲(88首),《定山堂詩餘》四捲、補遺一捲(4首),《定山堂文集》二十七捲、補遺一捲(60篇),《文集外編》收錄《露浣園稿》四捲、《浠川政譜》二捲、《龔端毅公奏疏》八捲。附錄龔氏各集序跋43篇、碑傳4種、董遷《龔芝麓年譜》。本書是對龔鼎孳作品的首次全麵搜集整理。
評分京東物流都給5分當之無愧。好書,正版,愛不釋手。
評分龔鼎孳,(1616-1673),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曆仕明、李自成大順、清三朝,是明清易代時期風雲變換的見證者,也是當時許多重要曆史事件的參與者;其一生跌宕起伏,毀譽皆達於極緻。他是清初著名的文壇領袖,詩、詞、文各體兼擅,在生前身後享有盛譽。其詩與錢謙益、吳偉業並稱“江左三大傢”。
評分《明清彆集叢刊 龔鼎孳全集》收錄《定山堂詩集》四十三捲、補遺一捲(88首),《定山堂詩餘》四捲、補遺一捲(4首),《定山堂文集》二十七捲、補遺一捲(60篇),《文集外編》收錄《露浣園稿》四捲、《浠川政譜》二捲、《龔端毅公奏疏》八捲。附錄龔氏各集序跋43篇、碑傳4種、董遷《龔芝麓年譜》。本書是對龔鼎孳作品的首次全麵搜集整理。
評分龔鼎孳是明末清初文學傢,明萬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616年1月5日)齣生。安徽閤肥人。崇禎七年(1634年)中進士,齣任湖北蘄春縣令,崇禎十二年任兵部給事中。赴京途中,結識南京名妓顧橫波,攜其進京,後納為妾。初居宣北坊海波寺街“古藤書屋”,後遷至宣武門外大街,寓號“香嚴齋”。
評分龔鼎孳祖父和父親都頗有文名。而他少年早慧,十二三歲時即能做八股文,亦擅長詩賦古文。明崇禎七年進士,任湖北蘄水縣令。後因鎮壓張獻忠起義有功,升兵科給事中。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龔鼎孳投井自殺,被人救起後輔李自成,任直指使,巡視北城。受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清順治元年(1644年),睿親王多爾袞進京,龔鼎孳迎降,授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史使等。順治三年,曾受彈劾,但因皇帝賞識仍任原職。順治十一年,因法司章奏過激,涉及滿漢關係,被降職調用,下至南苑蕃育署管菜園。後又被貶去廣州。康熙元年(1662年)官復侍郎。後曆任左都禦史、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會試下正考官等職。康熙十二年九月十二日(1673年10月12日)病卒。
評分人文社齣的明清彆集叢刊係列已購多部,遇京東優惠活動購買更實惠。
評分相當不錯的一本書啊,無論裝禎,內容,都是相當的不錯。
評分此係列不錯,值得購買。京東優惠,絕對實惠。希望繼續發揚,讓讀書蟲受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