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的戏剧时间安排描绘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了三篇柏拉图对话——《普罗塔戈拉》《卡尔米德》和《王制》。在《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初登公共舞台,他在此前后的哲学政治有一种更加公开的政治意图。在《卡尔米德》和《王制》中,苏格拉底经历了长期的在外征战,重返已然改变的雅典城邦,学会了某种重要的东西,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他认识到自己要采取全新的方式来传达哲学、彻底保护哲学。
评分公元前398年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
评分柏拉图将其对话作品散布于苏格拉底一生的时间跨度之中,他将有些对话安排在前、有些安排在后,从而诱使专注的读者产生好奇:这幅时间地图是否描绘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柏拉图是否展示了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的过程?本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柏拉图为其对话设定的戏剧时间邀请读者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由此进入苏格拉底思想的真正大厦。走在这条道路上,读者将伴随着苏格拉底,与数世纪之久的哲学传统决裂,转向自己的探询之路,并在历经岁月之后,步入对自然的最深刻理解,而此后又逐渐学会在哲学所面对的威胁面前(柏拉图重点展现了这种威胁),以恰当方式掩盖并传递这种理解。柏拉图诸篇对话的规划展示了苏格拉底朝向苏格拉底的转变。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转折点和漩涡”——对于政治哲学史也同样如此,而政治哲学是哲学由以庇护并发展哲学的准哲学式的手段。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成为其自身的历时性记载具有一种重要意义,这种意义远远逾越了哲学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存在,因为它是对哲学转变为苏格拉底式哲学的持续记载,而这种记载采取的形式最终主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生活。如果密切注意对话的时间和场景来展开对柏拉图对话的研究,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文明的根源之一是如何在历经岁月之后,形成于雅典帝国的一位智慧之人的心智和行动之中——这位智慧之人认为,他的智慧的思想和行动应当从雅典开始,向更广阔的世界开拓属地。
评分公元前392年35岁,在这前后,撰写早期对话:《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
评分公元前407年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
评分书不错,印刷的非常好,纸张也好,非常喜欢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朗佩特的书差不多都翻译完了啊有木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