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5 | |
| 出版时间 | 2011年12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顾夏声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04 | |
| 字数 | 539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2138418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但又力求通俗易懂,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入门选择。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比如通过分析某个实际水厂的运行数据,来解释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微生物学解释。这样的实践导向,让我觉得书本上的理论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而是与现实工程紧密相连。书中对厌氧消化、膜生物反应器等新兴水处理技术的介绍也相当到位,不仅说明了其技术原理,还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感觉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不同背景和需求,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评分我选择购买这本书,是因为它被列为“普通高校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这表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确名副其实。作者对水处理生物学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无所不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微生物群落动力学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其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此外,书中还对一些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脱色、生物固定化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为我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这本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使我能够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处理生物学的相关课题。
评分作为一个在水处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生物处理技术最新进展的书籍,而这本《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关于生物修复技术的部分,让我耳目一新。作者详细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在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时,生物法的应用前景被描绘得十分广阔。此外,书中对于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这对于优化工艺、提高处理效率具有指导意义。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技术前沿性和学术深度都相当可观。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阅读体验极佳。每一个章节都配有清晰的目录和索引,方便我快速定位到所需内容。书中大量的插图、表格和流程图,更是帮助我理解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比如“生物膜”、“优势菌群”等,都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虽然我之前对水处理生物学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对很多细节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例如,书中对不同类型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的详细描述,让我对活性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这本《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我最近刚开始翻阅,主要被它那庞大的篇幅和严谨的编排所吸引。开篇就对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做了宏观的介绍,从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到各种水处理工艺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生物群落,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活性污泥法的部分,不仅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还深入剖析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这对于我理解实际工程中的操作至关重要。书中对不同水体污染物(如有机物、氮、磷等)在生物转化过程中的行为也给予了详尽的说明,并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验数据来支持这些论述,使我对污染物去除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有些章节涉及的理论知识颇具深度,需要反复咀嚼,但整体而言,其内容覆盖面广,逻辑清晰,为我搭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水处理生物学知识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