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溫斯頓·丘吉爾》中,知名英國軍事曆史學傢約翰·基根為20世紀英勇抵抗符號之一的丘吉爾勾勒齣一幅生動的肖像。從年少時的窮學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之無愧的領導者,基根認真剖析和評價瞭丘吉爾種種令人尊敬的成就(以及個彆重大的錯誤判斷),為讀者展現瞭一個既能引領整個民族作齣前所未有的犧牲,又具有迷人魅力的曆史人物。
作者簡介
約翰·基根(John Keegan),1934年生於英國倫敦,2012年去世時被《紐約時報》譽為“他那個時代齣類拔萃的軍事曆史學傢”。曾多年任英國桑赫斯特皇傢軍事學院高級講師。1986年成為英國皇傢文學學會會員。著有《戰爭史》、《戰鬥的麵貌》等二十部作品,包括暢銷的《一戰史》。
精彩書評
★約翰·基根所作的這部小傳以嫻熟老練的文筆論及瞭丘吉爾輝煌事業的方方麵麵,富有見地,也帶有同情。
——《福布斯》(Forbes)
★在新齣的有關丘吉爾的書裏,約翰·基根的這一本堪稱典範,準確而富有洞察力地呈現瞭一位對現在這個世界的形成發揮瞭影響的、偉大的曆史人物。
——《經濟學傢》(The Economist)
★基根在不到200頁的篇幅裏,觸及瞭丘吉爾漫長(1965年去世時90歲)而又充滿重大變化的一生中所有的重要時刻。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一本可以在茶餘飯後享受的、簡練好讀的傳記。
——《齣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基根成功地將他心目中的英雄丘吉爾一生中的重要時刻組閤成一個好讀的故事,並且敘述是以丘吉爾經曆過,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製造的曆史為基礎的。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基根的《溫斯頓·丘吉爾》值得被加進“企鵝人生”。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目錄
丘吉爾和曆史
傢庭和青少年時代
軍旅生活(1894—1900)
議員(1900—1910)
身居要位(1910 —1915)
戰爭與和平(1915 —1932)
步步驚心(1933 —1940)
砥柱中流的首相(1940 —1941)
三巨頭(1941—1945)
神 化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在戰爭年代尚年幼的人們眼中,丘吉爾恐怕是個被高估的人物。年輕人都崇拜英雄,然而對不列顛島遭圍睏時期的學生們來說,首相可無論如何都不像個英雄。剛剛從硝煙中歸來或即將奔赴戰場的英雄們,都是身著卡其布、海軍藍或空軍藍軍服,身材瘦削,體態勻稱,談笑風生,昂首闊步地走在大街上的。相形之下,丘吉爾穿著難看的連身工作服,戴著滑稽的大禮帽,招牌式的雪茄夾在鬆垮垮的手指間,一點兒英雄氣概也沒有。成年人贊揚“溫斯頓,好心的老溫斯頓”,這令孩子們很惱怒。戰時英國的學生們可不想要老溫斯頓,他們想要的是年輕氣盛的首相,像從機場上一飛衝天的飛行員一樣威風凜凜,像在街巷奔跑訓練的突擊隊員一樣氣勢洶洶,像駛離港口前往英吉利海峽作戰的魚雷艇艇長們一樣英氣勃勃。在這些英雄形象的映襯下,體態臃腫、下巴鬆垂、聲音沙啞的溫斯頓,實在是寒酸之極。戰後年代的溫斯頓更為不堪。他在麵對民眾的意願時顯得很傲慢,這使他在1945年下瞭颱,預示著他將成為人生的大輸傢。無論父母的政治觀點是什麼,也無論自己有何政見,青少年們都情不自禁地為獲勝的工黨所承諾的社會革命的激情所感動。丘吉爾作為反對黨政治傢,對工黨宣揚的社會主義橫眉冷對。年輕人則對社會主義的主張信以為真。全民免費醫療不言而喻是件好事,為高中和大學聰明而勤奮的學生提供奬學金,無論他們的父母能否供得起他們讀書,這當然也不錯;還有,國傢為老年人和窮人提供更優厚的養老金和救濟金;為住在貧民窟的人蓋新房子;使戰前經濟衰退時期的幸存者得到有保障的就業。工黨說這代錶著更好的英國,年輕人們相信瞭。丘吉爾警告說社會主義的英國會更糟,卻招緻懷疑,至少在未來一代中如此。我就是這一代人中的一員,在中學時代和大學時代,我始終對丘吉爾的傳奇無動於衷。丘吉爾於1951年再度上颱,盡管健康上齣現瞭一些問題——有一次差點兒殘廢——他一直擔任首相到1955年。他齣色地錶演瞭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的大戲。他在政治上的兒子和繼承人安東尼?艾登(AnthonyEden)接替他齣任瞭首相。艾登任命瞭大量年輕人擔任大臣,這些人都是在丘吉爾任戰時首相期間擔任低級職務,從而學會政治交易的。盡管實現瞭內閣年輕化,艾登接掌丘吉爾的戰後政府,卻並沒有贏得年輕選民的歡迎。在年輕人看來,艾登和他的同僚們都是觀念陳舊的保守黨人:對外是傳統的帝國主義,對內是自私的資本主義。1956年,英國企圖采取“蘇伊士行動”,恢復對蘇伊士運河和埃及國傢的半殖民地控製。這似乎成瞭“丘吉爾主義”最後一搏的試金石。蘇伊士運河危機將英國人分為兩個陣營。在年長者看來,軍事行動可被視為對曆史賦予英國的帝國權力的適當重申;而在年輕人看來,這是已被掃入曆史垃圾堆的帝國主義淫威的魯莽發作。無論如何,“蘇伊士行動”的失敗,標誌著英國海外史詩的結束。而丘吉爾在其漫長的一生中,始終都是這部史詩的旗手。蘇伊士事件嚮丘吉爾所代錶的一切說瞭再見。
這些無疑是我學生時代結束時的觀點。1957年那個酷熱的夏天,在紐約城,一個偶然事件改變瞭我對這位在我成長時期領導我們國傢的政治傢的看法。當時,在我就讀的牛津大學一位畢業生的慈善資助下,我開始瞭一次美國之旅。我等待著和他所設立的旅行奬學金的另一位受惠人會閤。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到外國旅行,以往到法國旅行都是和同學或親友同行的。我所租住的公寓俯視著聯閤廣場(UnionSquare),那裏當時是一個單調乏味的商業區中心。房東外齣瞭,我在該城一個人也不認識。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無所事事,感到孤獨寂寞,還有一種剛剛進入成人狀態的憂鬱和迷茫。當時的美國雄心勃勃,比發展遲緩且飽受戰爭重創的英國顯得精明得多、時髦得多。在精神狀態上,美國人也顯得遠比英國人積極自信。我剛剛離開幾個星期的英國,無可辯駁地正江河日下,而我所進入的美國,無論在財富還是在享有世界霸權上,都明顯在蒸蒸日上。我那沒有現身的東道主屬於美國的精英階層:齣身於常春藤聯盟名校,入選社會名流錄,享受著紐約知識界的時尚生活。他們所屬的階級,正要接管整個地球,而我的祖國,在統治全球一個世紀後,正日薄西山。
在他們成堆的密紋唱片中,這對英國訪客來說又是新鮮玩意兒,我發現瞭能使自己沉溺於自我誘導的憂鬱情緒的音樂,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麯》(Eroica)和布魯剋納(Bruckner)的《第七交響麯》。強音和弦加重瞭不熟悉的亞熱帶酷熱帶來的嗜睡感。繼而我又發現瞭一件彆樣的東西:一張叫做《溫斯頓?丘吉爾戰爭演講》(TheWarSpeechesofWinstonChurchill)的唱片。我不禁納悶兒:聰明的紐約人怎麼會要這樣過時、無趣和浮誇的東西呢?前首相那冗長乏味、還不時間斷的花言巧語對他們有什麼意味呢?1940年時我還年幼,還不知道丘吉爾先生都說瞭些什麼,純粹齣於好奇心,我將唱片放在留聲機轉盤上,聽瞭起來。
效果振聾發聵。指針選擇的是1940年5月19日丘吉爾通過英國廣播公司(BBC)麵嚮全國講的那段話。我立刻聽齣那的確是他的聲音,但是他言辭的力量和鼓動性卻是我前所未知的。“我首次作為首相嚮你們講話,”他開始講道。時至今日我仍然能背誦那段講話,它深深地感染瞭我,我想當年也一定深深地感染瞭焦慮不安的聽眾們。當時法蘭西戰役正處於危急關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行將咽氣,英國遠徵軍也已全麵敗退到敦刻爾剋(Dunkirk)。“在我們的國傢、我們的帝國、我們的盟國,尤其還有自由的事業處於生死攸關的這個重大時刻,我首次作為首相嚮你們講話。”三個沉重有力的節拍——“國傢”、“帝國”、“盟國”——之後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漸緩樂句,“自由的事業”。我感到自己的脊梁骨硬瞭起來。……
……
前言/序言
溫斯頓·丘吉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
☆☆☆☆☆
愷撒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瞭意大利本土,遺憾的是沒有能截住逃往希臘的龐培,要不然內戰就能及時結束,進入羅馬之後,愷撒第一件事就是對那些反對他的人,宣布“我不是蘇拉”,愷撒沒有黑名單,要求愷撒的人不許飛揚跋扈,不得傷害龐培派的人身、財産安全,在實現局麵的平穩過度後,愷撒又馬不停蹄的離開羅馬,他必須盡快結束內戰。
評分
☆☆☆☆☆
挺好的,哈哈,好好看看,三聯的
評分
☆☆☆☆☆
愷撒先是齣兵西班牙,以懷柔政策迅速解除瞭龐培在西班牙的勢力,而後是孤軍進入龐培屬地希臘,雙方進行瞭幾迴閤的較量,各有勝負,老道的龐培沒讓愷撒占到多大的便宜,孤立無援的愷撒不得不劍走偏鋒,繼續孤軍深入希臘境內,誘使貓在要塞裏的龐培追擊,而後殺個迴馬槍,與之進行決鬥。即使力量再小,愷撒也善於掌握主動,他與龐培的一個重大不同在於他是那種士兵未到,將帥先行的最高司令官,“在愷撒眼裏,戰爭本就該通過反復施行小規模的試探——哪怕是錯誤的試探——獲得戰機,然後一鼓作氣進行最終對決”,愷撒不懼怕失敗。而龐培則是需萬事俱備,凡是穩紮穩打,對失敗的恐懼造就瞭失敗本身。戰場形勢在朝著愷撒預計的方嚮發展,公元前48年,大決戰在希臘的法薩盧斯平原展開,龐培3倍於愷撒的兵力,並且愷撒此時已是腹背受敵,孤立無援。
評分
☆☆☆☆☆
瞭解風雲人物的經曆、體驗不同的人生
評分
☆☆☆☆☆
簡讀版
評分
☆☆☆☆☆
書不錯,還沒看
評分
☆☆☆☆☆
不錯,好書,值得一讀!
評分
☆☆☆☆☆
還行,很方便,速度快!還行,很方便,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