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的撲剋牌》《大空頭》作者邁剋爾?劉易斯新作品
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锡2014年度商業類入圍好書
美國上市一周,狂銷13萬冊!
2014年蘋果電子書店下載,非虛構類第1!
《高頻交易員:華爾街的速度遊戲》講述瞭顛覆你認知的華爾街真實事件,算法、交易、光縴、服務器大解密!
一個媒體從未發現、但讓所有投資者目瞪口呆的真實故事:
原來,報紙上的美股行情,都不是真的!
原來,紐約證交所的主機不在紐約,而是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
你很可能就是下一個獵物。
揭露金融交易的黑箱內幕,激起華爾街與全球熱議!
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金融市場絕非更加自由,反而深陷華爾街銀行的控製。《高頻交易員》不僅僅停留在講述高頻交易員如何操縱市場,本書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將血與淚的教訓隱藏在驚險刺激的故事敘述中,將華爾街投資界黑暗、骯髒的交易公之於眾,給世界金融圈和投資界敲瞭一記響亮的警鍾。
一場運用網絡交易技術與精密算法的大對決
一場抗衡超級金融係統與權貴人士的大挑戰
一場直麵股市交易內幕與監管之惑的大辯論
韆分之十三秒能做什麼?你還來不及眨一次眼睛,但對於高頻交易員而言,足夠完成一次交易。
美國有多少個股票交易所?你很可能以為,隻有兩傢: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剋。錯!今天,美國股市有超過13個公開交易所,此外,幾乎各大券商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交易平颱,俗稱“暗池”。
《高頻交易員:華爾街的速度遊戲》是一個隱蔽且被操控的市場,高頻交易員利用納秒級(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差,捕捉“獵物”,快速買入賣齣,謀取暴利。這是“暗池”裏的“遊戲”,速度就是一切,為此,他們甚至開山破土,建起瞭一條有史以來筆直的數據傳輸光纜。
一群華爾街的奇異人士發現瞭這個秘密,他們是一群智力超群的反叛者,他們密謀揭秘金融市場的瘋狂,揭露華爾街上那些大銀行、股票交易所、高頻交易公司賺取暴利的新把戲。《高頻交易員》曝光瞭全球金融市場中不為人知的內幕,對當今世界快速演變的金融工具進行反思,並迴答瞭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誰在操縱市場?
邁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傢,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曾任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債券交易員,後為《紐約時報》撰稿。他的成名之作《說謊者的撲剋牌》被公認是描寫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名作,書中的精彩片段被各大媒體廣泛引用,對美國商業文化産生瞭重大的影響。2011年,其反思金融體係弊端的新著作《大空頭》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2014年齣版《高頻交易員》,再次受到讀者與媒體的追捧,上市第1周狂銷13萬冊,本書還成為2014年蘋果電子書店下載,非虛構類第1名!
★“誰買走瞭你的股票?相信我,你一定不知道!”
——邁剋爾·劉易斯
★《高頻交易員》對高頻交易的形象描述,使讀者能夠瞭解未來交易市場難以阻擋的高科技化大趨勢。邁剋爾·劉易斯還善於將枯燥的技術細節問題講成一個個引人入勝、似乎包含不少驚天陰謀的羅賓漢式的故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
★《高頻交易員》在講述華爾街高智商玩傢操縱市場的驚心動魄外,著意披露瞭股市中由於信息技術進步,造成的交易環節本身的革命性飛躍:十億分之一秒即可改變普通股民、投資者或是一傢公司的財富命運。與邁剋爾·劉易斯的評價不同,我高度認可高頻交易對增強資本市場流動性和公平性的價值。這很有一點當年科斯獨闢蹊徑,從交易費用解釋企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經濟學傢,王福重
★我閱讀邁剋爾·劉易斯的書與觀看泰格·伍茲比賽的原因相同,雖然我永遠不可能錶現得如此遊刃有餘,但我需要時不時被提醒:哦,原來這就是天纔。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眨眼之間》《引爆點》作者)
★誰能想到,原來高頻交易是如此性感的話題?
——《彭博商業周刊》
★《高頻交易員》保證讓你血脈噴張。
——《紐約時報》
★《高頻交易員》影響瞭對華爾街所進行的公共討論,邁剋爾·劉易斯藉書中的主人公披露瞭一個真相:金融交易正變為“潘多拉的魔盒”。
——《華爾街日報》
★《高頻交易員》實在太棒瞭!邁剋爾·劉易斯具有非凡的纔華,他往往能在復雜的技術性話題中找到牽動讀者情感的那根綫。
——《金融時報》
★邁剋爾·劉易斯是個天纔,他的新書《高頻交易員》將高頻交易放在瞭顯微鏡下,我們早該看清其真麵目瞭。
——《紐約雜誌》凱文· 魯斯
★邁剋爾·劉易斯是我們這個時代傑齣的記錄者之一。
——《赫芬頓郵報》
★引人入勝!邁剋爾·劉易斯描寫瞭在陰暗處悶聲發大財的華爾街,這是華爾街的另一麵。
——《紐約書評》
★像以往一樣,邁剋爾·劉易斯化繁為簡——而這一次,他依然寫的如此有趣。
——《人物雜誌》
★邁剋爾·劉易斯依舊將他筆下的社會現象之瘋狂和復雜描寫得如此到位,如此有趣,他寫齣瞭十年間世界的改變。
——《洛杉磯時報》赫剋托·托瓦爾
★這一精心傑作將吸引你的鼻息,讓你為之駐足,就像任何一部懸疑劇那樣。
——《西雅圖時報》喬恩·陶頓
第1章
13毫秒的秘密
2009年夏天,一條光纜像是被賦予瞭生命一樣,全場2 000名工人夜以繼日地挖掘、打孔,以便打造齣供它藏身的地下通道。205個小組,每組8人,還有雜七雜八的顧問和勘探人員,全部都在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去打通一座座山脈,穿過一條條河床以及公路。他們忙得熱火朝天,但對最為突齣的一個問題卻全然沒有概念:做這一切都是為瞭什麼?這隻是一根直徑1.5英尺、內置400根玻璃縴維的黑色塑料管子,卻好像是擁有瞭生命一樣,有著屬於自己的目標和需求。它需要一條筆直的通道作為容身之所,也許這是有史以來最直的通道瞭。它的使命就是將芝加哥南區 的數據中心與新澤西北部的股票交易市場連接起來。
後來,該數據中心的主體遷至芝加哥以外的伊利諾伊州奧羅拉市。最為重要的是,一切都要秘密進行。
所有的工人都隻被告知瞭他們應該知道的那部分信息。這些人被分成若乾個相互獨立的小組,每個組都隻是知道自己要從哪裏開始挖、挖到哪裏算停,誰也不知道鋪設這條綫路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所有這一切都是為瞭確保沒有任何人能泄密。有個工人說:“經常有人問我,‘這是政府的高度機密嗎?’對此我隻能給他們肯定的迴答。”盡管這些工人並不知道為何要鋪設這條綫路,但他們確定鋪設這條綫路肯定是為瞭對付什麼東西:所有人都知道要對潛在的威脅保持警惕。如果他們看到有人在附近開展挖掘活動,或者有人不停地問東問西,他們就會立刻報告給上級部門。如果有人問他們都在乾什麼,他們必須盡可能簡短地迴答 “隻是鋪光縴罷瞭”,這樣通常就能堵住彆人的嘴,即使沒堵住,那也無所謂。實際上,這些施工人員和嚮他們問這問那的那些人一樣對綫路的真正目的知之甚少,他們已經乾慣瞭挖那些連接不同的城市和人群之間的通道這種活兒瞭。這條綫路沒有把任何人連接起來,施工隊唯一知道的要求就是盡可能地保持筆直,盡管這可能意味著工人們不得不鑿通一座座山脈而不是選擇簡單地繞過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直到最後,大多數工人甚至都沒問過這個問題。要知道美國正在遭遇另一場經濟衰退,這幫人有工作能做就已經很高興瞭。就像丹·斯皮維說的那樣:“沒人知道這一切是為瞭什麼,於是大傢開始編齣一大堆理由。”
施工人員要想知道他們所挖掘的綫路的最終目的,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問斯皮維。斯皮維是典型的南方人,沉默寡言、守口如瓶,心中想法無數卻不會嚮你吐露分毫。他生長在密西西比州首府傑剋遜,那兒的人嚮來對秘密守口如瓶,即使哪天他偶爾開口瞭,這種與生俱來的特質仍如影隨形。他已經年過四十,卻仍像年輕人一樣乾瘦,看上去就像沃剋?埃文斯(Walker Evans)鏡頭下的佃農 。在傑剋遜做瞭幾年不太如意的股票經紀生意後,斯皮維退齣瞭這一行,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為瞭去做更刺激的事情”。斯皮維選擇瞭去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戶做市。和交易所的其他交易員一樣,他在那裏親眼見證瞭利用芝加哥那些針對紐約和新澤西股市交易的個股現價的股指期貨閤約可以賺到多麼可觀的財富。股票價格每天都有很多時候處於異常狀態,舉個例子,有時候你可以將股指期貨閤約賣齣比組成這個閤約的股票總價更高的價格。為瞭抓緊這一機會贏利,在每個市場上你都必須反應“迅速”。在這裏,一切都瞬息萬變。2007年之前,交易員的執行速度受限於人為因素,這是因為,交易由人操作,買賣行為都
沃剋·埃文斯(1903~1975),美國攝影大師。《佃農傢庭》是他拍攝於1936年的一幅代錶作品。——編者注需經由人手實現。而2007年之後,交易完全由計算機處理,交易速度不再受製於人為因素。此時,唯一可以産生影響的隻有芝加哥和紐約之間電子信號的傳遞速度,更確切地說,即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場的數據中心與新澤西納斯達剋市場的數據中心之間的傳輸速度。
2008年,斯皮維發現交易所實際交易速度和理論可達的最快交易速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按照光縴傳輸信息的光速計算,一個交易員要想在芝加哥和紐約同時交易,訂單數據在兩地之間傳輸一個來迴隻需12毫秒。如果你眨眼足夠快的話,這隻相當於你眨眼所需時間的1/10。然而,三大主要電信運營商——威瑞森電信(Verizon)、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美國第三級通信公司(Level 3)—提供的網絡服務數據傳輸不僅不連續,而且遠達不到這一理論最快速度。今天他們需要17毫秒在兩個交易所之間完成訂單信息的傳輸,而明天就可能隻需16毫秒。現有最快的傳送綫路為威瑞森電信所有,僅需14.65毫秒就可以完成訂單信息的傳輸。交易員稱之為“黃金綫路”,這是因為通過這條綫路,你可以成為第一個獲取芝加哥和紐約交易所之間價差的人。讓斯皮維不敢相信的是,居然沒有電信運營商發現交易員對速度的渴求。威瑞森電信不僅沒發現他們可以將其擁有的最快傳輸綫路以高價賣給交易員來獲利,甚至都沒有意識到他們正持有一條價值巨大的綫路。斯皮維說:“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所擁有的東西是多麼寶貴!”直到2008年,主要電信運營商還沒有意識到金融市場正發生著巨大的轉變,更直接一點兒說,他們沒有認識到“一毫秒”的價值。
通過更進一步的調查,斯皮維發現瞭背後的原因。他來到華盛頓特區,仔細研究瞭現有的從芝加哥到紐約的光縴電纜綫路。這些綫路大多沿鐵路鋪設,將一個個大城市連接起來。從芝加哥或紐約齣發的時候,它們基本是筆直嚮前的,但經過賓夕法尼亞時,卻逐漸變得蜿蜒麯摺。斯皮維仔細研究瞭賓夕法尼亞州地圖,找到瞭這一現象的根源在於阿勒格尼山脈的存在。賓夕法尼亞州明令禁止在本州唯一一條貫穿阿勒格尼山脈的州際高速公路周圍埋設電纜。而在景觀允許的情況下,其他的公路和鐵路都蜿蜒地穿過該州。斯皮維發現瞭一張更為詳細的賓夕法尼亞州地圖,並重新規劃瞭自己的綫路,他喜歡稱之為“法律允許範圍內的最直路徑”。通過對各種小路、土路、橋梁、鐵路,以及中途可能會碰到的私人停車場、私人庭院和玉米地的利用,斯皮維成功地將現有的電信運營商綫路削減瞭100英裏。他的所有雄心壯誌都來自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如果真的埋設瞭這樣的綫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快信號的傳輸。
2008年年底,在全球金融係統一片混亂之際,斯皮維來到瞭賓夕法尼亞州並找到瞭當地的一個建築商,兩人開著車考察瞭他理想中的綫路。那兩天時間,他們每天都是早上5點起床,之後就一直開著車考察到晚上7點。斯皮維說:“在考察中我們發現,在我的規劃中,沿途都是一些很小的城鎮,要麼就是一些很窄的小路,一邊是峭壁,另一邊還是峭壁。”有些本來是東西走嚮的鐵路為瞭避開山體,在一些區段就變成瞭南北走嚮,這種鐵路的作用十分有限。斯皮維認為:“除瞭那些正東正西走嚮的道路之外,其他任何稍帶麯綫的道路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鄉間當然更能滿足斯皮維的要求,但很多鄉村小路都建在地形很復雜的地區,硬要在這些地區埋設電纜就隻能埋在路麵之下瞭。他說:“到那時你隻能通過封路來埋綫瞭。”
和斯皮維一起的建築商覺得他肯定是精神失常瞭。然而,斯皮維不斷勸說,即使是這個建築商也找不齣這個方案哪怕是在理論上的不可行之處瞭。而這也正是斯皮維一直在尋找卻又從來沒找到過的:一個讓他不這麼做的理由。他說:“我知道這條理想的綫路上有一些天然路障,但我實在是不知道為什麼從來沒有電信運營商試著去剋服這些睏難。”除瞭那個建築商曾經提到的“沒有正常人會想要鑿開堅硬無比的阿勒格尼山脈”之外,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理由瞭。
正如他自己所說,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決定瞭要越過界綫”。這條界綫將華爾街的交易員與州政府以及交通部門的工作人員分隔瞭開來。前者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買賣期權,後者則掌控瞭道路的公共經營權,而斯皮維想要在這些道路下方挖埋部分秘密綫路來傳輸期貨交易所需要的數據。他考慮瞭方方麵麵的問題:相關法律對於埋設光縴電纜是怎麼規定的?需要得到誰的許可?這條綫也將華爾街交易員與懂得如何挖埋光縴電纜的人分隔瞭開來。那麼挖埋這條綫需要多長時間呢?設備齊備的情況下工人們一天能挖多遠?工人們又需要哪些設備?買這些設備又要花費多少錢?
不久後,得剋薩斯州奧斯汀市一位名叫史蒂夫·威廉斯(Steve Williams)的建築商接到瞭一個意外的電話。據威廉斯迴憶:“當時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一個老朋友的堂兄(這個人就是斯皮維)遇到瞭點兒麻煩,有一些建築方麵的問題想要問我。他給我打電話問我應該使用什麼型號的工具、何種類型的光縴,以及怎樣纔能挖開地麵和河床等等。”幾個月後,斯皮維又給他打瞭電話,問他是否願意督導一個起點位於剋利夫蘭的50英裏長的光縴鋪設工程。威廉斯說:“我完全不清楚我捲入瞭什麼樣的事件裏。”斯皮維除瞭告訴他要埋一段50英裏長的光縴之外,其他的什麼也沒說。在這期間,斯皮維還成功說服瞭曾擔任網景通信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傑剋遜老鄉——吉姆·巴剋斯代爾(Jim Barksdale),來為這條被他估值3億美元的電纜的鋪設工程籌集資金。他們將公司命名為美國延展網絡公司(Spread Networks),卻以如東北信息技術公司(Northeastern ITS)或者美國喬布8公司(Job 8)等這樣的空殼公司的名義秘密進行工程建設。吉姆·巴剋斯代爾的兒子戴維也加入進來,負責與綫路沿途縣鎮的各關聯方協商400份左右的協約,以確保埋設光縴綫路的工程能夠盡可能秘密、順利地進行。很快,威廉斯由於在鋪設綫路上錶現齣色,被任命為整個工程的總負責人。威廉斯說:“他們告訴我,‘好,就像現在這樣一直鋪到新澤西吧。’”
工程隊離開芝加哥,又穿越瞭印第安納和俄亥俄州。工程進展順利的時候,他們一天就可以在地下鋪設二三英裏長的綫路。而當他們到達賓夕法尼亞西北部時,岩石又阻擋瞭他們的腳步,進度降低至一天隻能鋪設幾百英尺。威廉斯說:“我們碰到瞭一種名為‘藍石’的非常堅硬的石灰岩,要鑽穿它真是極其睏難。”在那段時間裏,他不斷地與賓夕法尼亞的工程隊重復著相同的對話:“我跟他們說我們必須鑽穿這些山體,所有人的反應都是,‘這也太瘋狂瞭吧!’我就會告訴他們,‘我知道這很瘋狂,但我們就是得這麼做。’接著他們就又會問,‘為什麼呢?’我隻能迴復他們,‘這是老闆的要求。’”對於這種迴答,他們也就沒法再繼續問下去瞭。威廉斯的另一個麻煩是斯皮維,這傢夥是任何形式的彎路都不想容忍。舉個例子:他們的光縴經常需要先沿著公路的一側來鋪設,之後再移到公路的另一側去鋪設,威廉斯都已經快要把綫路的拐角弄成直角瞭,斯皮維卻還是會嚮他發火說:“你又多花瞭100納秒(一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你轉彎時能不能至少走一下對角綫啊?”
斯皮維是個愛操心的人,他喜歡未雨綢繆。他認為當風險存在時,通常都是因為某些方麵沒有被考慮到纔會齣問題,因此他盡量做到考慮周全,去想一些平常他根本不會去想的事情。比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沒準兒會搬到新澤西去;卡柳梅特河可能走不通;那些有錢的公司,比如華爾街的大銀行或者電信運營商,可能發現他正在做的這一切然後跟風開工等等。而最為可怕的就是:早就有人開始挖埋自己的綫路瞭。盡管每一個和斯皮維洽談的建築商都覺得他瘋瞭,但他仍然認為有很多人和他想法一樣,也想鑿穿阿勒格尼山。他說:“當一件事情顯而易見可以為你帶來利益時,你肯定立馬就會開始懷疑彆人可能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但斯皮維卻從未考慮過,他的光縴鋪設完之後,華爾街可能根本不願意購買這條綫路——他認為這條綫路肯定會被哄搶。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和他的贊助商在他們不得不去麵對這個問題之前都從未考慮過如何賣掉這條綫路。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復雜。他們所要銷售的“速度”隻有在稀缺時纔有價值,而他們並不知道能夠決定這條光縴綫路市場價值的“速度”的稀缺程度。對於美國股市中的某一個交易員來說,“速度”比彆人快能帶來多少收益呢?如果是25個不同的交易員比市場中的其他人占有這個“速度”優勢呢?為瞭迴答這些問題,他們需要瞭解的是:僅憑速度快這一優勢,交易員可以從美國股市中獲利多少以及他們是如何憑藉速度快攫取利潤的。斯皮維說:“沒有人瞭解這個關於‘速度’的市場,它是完全不透明的。”
斯皮維他們考慮過進行荷蘭式拍賣,也就是說,從非常高的價格起拍,價高時可能沒有人齣價,這時價格就以事先確定的幅度下降,直到有一傢華爾街的公司願意接受為止,而這傢公司也就成瞭“速度”的壟斷者。他們並不確信是否有銀行或者對衝基金願意花費幾十億美元來購買這個壟斷權,也不希望報紙上齣現諸如“巴剋斯代爾賣齣瞭幾十億美元的項目”這樣的標題。他們找到瞭一個名叫拉裏·塔布(Larry Tabb)的行業顧問,塔布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百萬分之一秒的價值》,引起瞭吉姆·巴剋斯代爾的注意。塔布認為,給這條光縴電纜綫路定價的一種辦法是,計算齣購買者能利用這條綫路所帶來的現金與期貨之間的簡單套利機會能獲利多少。他估計一傢華爾街銀行每年可以從芝加哥和紐交所之間的相同産品的極小價差中套利200億美元。他進一步估算得齣,將會有多達400傢公司爭奪這200億美元,這些公司都想得到兩市之間最快的信息傳輸綫路,但這一綫路隻能容納其中的200傢公司。
這些估計結果都與斯皮維對市場的預期一緻,他很高興地說:“這等於是有400颱挖土機在競爭200鏟的土!”那麼每一鏟應該要價多少呢?“一切不過是憑空猜測罷瞭!”布雷蘭?卡利(Brennan Carley),一個被斯皮維雇來銷售這條綫路的人這樣說道。卡利曾經由於工作關係與一群高頻交易員密切接觸,綫路就是要賣給那群人的。他們最終定的價格為每月30萬美元,這相當於現有電信綫路價格的10倍。前200個願意提前付款並簽訂5年租賃閤約的交易員,將可以以5年共1 060萬美元的優惠價成交。他們租賃瞭斯皮維的這條綫路後,還需自行購買和維護沿綫分布的13個電子信號放大器。總的來說,這200個交易員的前期投入成本為每人1 400萬美元,閤計達28億美元。
直到2010年年初,美國延展網絡公司仍未告知任何潛在客戶這條綫路的存在。施工隊開工一年之後,一切都還在秘密進行之中。為瞭使這條綫路的價值最大化,同時使其他人采取模仿行動的風險最小化,他們決定等到2010年3月,也就是綫路預期完工前三個月再公開。那麼,怎樣纔能接近那些可能花錢購買這條綫路的富有而有影響力的人呢?布雷蘭?卡利說:“一般我們會去找那些有我們熟人的公司,然後和他們聯係,‘你認識我,也聽說過吉姆?巴剋斯代爾,我們手上有個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東西,隻能麵談。而且在麵談之前,我們希望你能先簽一份保密協議。’”
這就是他們秘密打入華爾街內部的辦法。他們找的都是那些在金融市場中叱吒風雲的首席執行官,而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一開始都完全不相信他們。斯皮維說:“他們後來和我坦白,當時是完全不相信我們這一套的,不過也不妨和我們談一談。”考慮到他們的懷疑態度,斯皮維在和他們的麵談中都帶著一份4英尺×8英尺的地圖,他在上麵給客戶們比畫齣綫路的位置。即使是這樣,這些客戶仍不能完全信任斯皮維。雖然被埋在地底下三英尺的光縴不會被人們看到,但地上的那些電子信號放大器卻非常顯眼。需要信號放大器的原因在於:信號會在傳輸過程中不斷減弱,而一旦它減弱,傳輸數據的能力就會下降。從芝加哥傳輸到新澤西的信號每50~75英裏就需要被放大一次,而為瞭保證信號放大器的運行從而維持綫路傳輸信號的能力,斯皮維安裝瞭這些確保最大安全性的盒子。其中一個仍持懷疑態度的交易員就曾對斯皮維說:“我知道你們的意圖,但我從未聽說過你們的工程,我想看看你們施工現場的照片。”為瞭取得他的信任,接下來三個月的每一天裏,斯皮維都給這個交易員發一張他們最近興建的電子信號放大器的施工現場圖,以此來證明他們確實每天都在施工。
當這些華爾街的傢夥的懷疑消失時,他們剩下的就隻有贊嘆瞭。當然,他們還是會問一堆同樣的問題:花瞭1 400萬美元,我能得到什麼呢?(兩條光縴綫路,嚮東和嚮西各一條。)萬一這條綫路不小心被挖土機挖斷瞭呢?(我們有工人隨時待命,可在8小時之內將其修復。)如果綫路齣故障瞭,有備用綫路嗎?(很遺憾,沒有。)我們與任何公司做生意之前,都需要對方提供5年審核會計報告,你們什麼時候能夠提供?(呃,5年後。)但即使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問這些相同的問題,得到相同的迴答,他們仍然感到睏惑。斯皮維最喜歡和這樣的交易員開會:這些人一開始麵無錶情,不過聽他滔滔不絕地講瞭15分鍾後,就會拍著大腿叫起來:“真是太酷瞭!”
在這些麵談中,不為人知的事實和已知的一樣有趣。金融市場風雲變幻,經驗再豐富的人也不能隻手遮天。電腦代替人力而産生的“速度”催生瞭華爾街的一幫新生交易員,應用於各種新的交易形式中。聞所未聞的人和公司一夜暴富,沒人能說明他們是誰、他們是如何發財的,而這些都是美國延展網絡公司的目標客戶群。斯皮維實際上從不打聽這些人的交易策略,他說:“我們從不想讓人看齣我們似乎知道他們的發財之道。”他不問,他們也不說。但是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暗示他們是靠擁有比市場中的其他投資者更快的速度而謀生的,他們所做的已不是簡單的期貨套利瞭。布雷蘭?卡利說:“這些人願意用一切來交換一微秒。”雖然不知道為何速度對他們來說如此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感受到瞭來自這條新的更快的綫路的威脅。卡利迴憶道:“這些人會說,‘等等。如果我們還想繼續像現在這樣交易的話,我們必須買你們的綫路,不管你們要價多少我們都買,我們一旦不買,你們就會去找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太可怕瞭。’”
“我跟你說我會怎麼迴復他們,”高頻交易公司哈得孫河交易(Hudson River Trading)的經理達倫·馬爾霍蘭這樣說道,“我會毫不猶豫地讓他們滾齣去,我真不敢相信他們來我辦公室的時候居然隻能再撐一個月瞭,而且他們居然還不知道客戶在哪兒!他們隻是從報紙上看到我們在證交會的信息就來找我們瞭,有誰能相信這種人?誰能承擔這麼大的風險?”
一個月30萬美元,再加上幾百萬美元的其他前期費用投入,華爾街的這些人就可以用原來的投資策略賺更多錢瞭。卡利說:“到那時,他們就該恨我們瞭。”在一次銷售會議後,戴維?巴剋斯代爾和斯皮維討論說:“這些人真的很討厭我們。”奇怪的是,斯皮維很喜歡和這些討厭自己的人打交道,他說:“其實這很有趣:想象一下,有12個人坐在談判桌的另一邊,他們都很討厭你,並且告訴你,隻有4個人會買你的産品,而實際上,這12個人最後都買瞭。”(哈得孫河交易公司也買瞭這條綫路。)卡利說:“我們一般不會帶斯皮維去開會,因為即使你彆無選擇,你也不會願意和你討厭的人做生意。”
當美國延展網絡公司的銷售人員把銷售目標從華爾街不太知名的小公司轉嚮大銀行時,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圖景變得更有趣瞭。花旗銀行很奇怪地堅持認為,延展網絡公司更改瞭他們從卡特萊特的納斯達剋旁邊的大廈到曼哈頓下城辦公室的綫路,而這條綫路的幾個轉彎使得其傳輸速度慢瞭幾毫秒,這使得這條綫路喪失瞭其宣稱具有的“速度”優勢。其他的幾傢銀行雖然懂得瞭延展公司的賣點所在,但卻在看到延展公司要求簽的閤同時猶豫瞭:這一閤同禁止租賃綫路的一方將綫路許可他人使用。租賃綫路的大銀行可以將其用於自營交易,但不可以與經紀業務客戶分享。對於延展公司來說,這一限製顯然是必要的:使用的人越少,綫路就越值錢。這條綫路的目的就在於在公開市場中創造一塊私人空間,而隻有願意支付上韆萬美元入場費的人纔有資格進入這一空間。據延展公司的一位負責與華爾街大銀行談判的員工說:“瑞士信貸銀行對我們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他們認為我們實際上是在給他們機會去壓榨他們的客戶。”這位員工試圖進行反駁(雖然情況復雜得多),但最後瑞士信貸銀行還是拒絕簽訂閤同。與之相反的是,摩根士丹利則迴過頭來要求延展公司改變一下閤同上的文字錶達方式。他們對延展公司閤同上的限製條款錶示贊同,但卻對閤同措辭感到不滿。盡管他們確實是要為自己而非為客戶交易,但他們希望閤同不要如此直白地錶述。據這位負責談判的員工說,在所有的華爾街大銀行中,高盛是最好說話的,他們二話不說就簽瞭閤同。
然而,就在華爾街最大的幾傢銀行紛紛簽訂閤約之時,綫路齣瞭問題。
事實上,在修建這條綫路的時候,挑戰就一直伴隨著他們。從芝加哥齣發之後,他們在試圖挖埋距卡柳梅特河120英尺處的地方時就失敗瞭6次。就在他們準備放棄時,他們偶然發現瞭一條已經有一個多世紀曆史但卻廢棄瞭40年的溝渠。從卡柳梅特齣發之後,他們試圖在新澤西州阿爾法市的一個商店旁修建第一個電子信號放大器時又遇到瞭阻力,那片土地的所有者拒絕瞭他們的修建請求。“他懷疑我們是在建一個恐怖主義基地,”斯皮維說,“施工的過程中你總會碰到很多這樣的小問題,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盡管斯皮維早有準備,但賓夕法尼亞州仍比他想象中更為阻力重重。從東部齣發的綫路在到達位於薩斯奎漢納河東岸的森伯裏市的一片小樹林時停瞭下來,以等待從西部齣發的綫路與其會閤。從西部齣發的綫路需要穿越薩斯奎漢納河,而這條河卻驚人的寬。世界上隻有一種鑽孔機能在這條河底鋪埋管道,而租這種鑽孔機需要花200萬美元。更重要的是,在2010年6月,這種鑽孔機隻有巴西有。斯皮維說:“我們需要的鑽孔機在巴西,當時的情況十分令人擔憂,這說明有人正在使用它,那我們什麼時候纔可以使用呢?”十萬火急之時,他們幸運地得到瞭賓夕法尼亞州橋梁管理局的許可,得以在河上的橋上鑽孔並在橋底鋪埋光縴。
除瞭這些技術問題之外,施工隊還碰到瞭很多社會問題。從西部齣發的綫路在解決瞭過河的問題之後又碰到瞭新的問題:道路走到瞭分岔點,一段嚮北延伸,而另一段嚮南延伸,而如果你想嚮正東走,那你就無路可走瞭。道路在堤壩旁一塊寫著“歡迎來到森伯裏”的標誌牌處戛然而止瞭。阻擋前路的是兩個大型停車場,其中一個屬於一傢生産上山索道的鋼絲索和纜繩的工廠,另一個則屬於一傢擁有上百年曆史的名為“韋斯市場”(Weis Markets)的雜貨店。為瞭與從東部齣發的綫路在森伯裏森林會閤,這條綫路要麼得橫穿其中一個停車場,要麼就隻能繞著城市走瞭。韋斯市場和鋼絲索工廠(Wirerope Works)對施工隊充滿瞭敵意與懷疑,他們根本不接電話。史蒂夫?威廉斯解釋說:“這是因為整個州都被煤炭企業汙染瞭,當你說你要挖路的時候,人們自然而然會産生懷疑。”
……
用下來還不錯,贊618價廉物美哈哈哈
評分送貨非常快。書的包裝很精美,內容比較翔實,通俗易懂,對於金融小白來說很適閤。
評分開始看瞭……蠻有趣的,外麵的封套去瞭……喜歡醬紫的簡潔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一讀。
評分送貨快質量好京東自營還是比較信任的
評分送貨快,買來普及下高頻交易知識。
評分翻譯的不太好,作者感覺價值導嚮好明顯
評分知道瞭高頻交易是咋個賺錢的,一群作弊者,賺這種錢要遭報應。
評分2)社科院:開展對主要錯誤思潮的批判,建立意識形態研究智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