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验明真身份,
鉴赏必知的昌化石性格特点 8
真正的昌化石 10
昌化石的独美特点/10
昌化石的诞生地/11
昌化石的矿区特点/昌化石的矿物成分/12
闻名遐迩的昌化石文化 18
玉岩山的动人传说/19
“金名片”的无价身价/20
昌化石分类 26
比喻词/26
色像词/借用词/文学典故/27
第二章
收揽一切精品,
玩家必懂的昌化石种全囊括 34
昌化鸡血石 36
昌化鸡血石的江湖地位/37
昌化鸡血石的矿物成分/48
昌化鸡血石的坑口划分/昌化冻地鸡血石/49
昌化硬地鸡血石/昌化软地鸡血石/52
昌化刚地鸡血石/54
昌化田黄鸡血石/56
昌化田黄石 58
田黄石的产地/58
田黄石的质地/59
田黄石的六德/60
昌化冻石 62
羊脂冻/红霞冻/芙蓉冻/64
蓝星冻/牛角冻/65
田黄冻/豆青冻/玻璃冻/玛瑙冻/70
鱼子冻/银灰冻/蛇皮冻/金镶银/71
朱砂冻/73
桃红冻/74
五彩冻/76
糯米冻/其他品种/77
昌化奇石 78
鬼斧神工的魅力/78
奇石种类/市场走势/评定标准/79
第三章
独一无二的魅力,
行家疯狂收藏的昌化石全知道 82昌化石摆件的雕刻工艺 84
选料布局/84
打坯/89
凿坯/精刻抛光/90
配座装垫/91
上蜡保养/93
昌化石摆件的雕刻技法 96
圆雕/96
镂雕/97
浮雕/98
薄意/102
线刻/俏色巧雕/105
昌化石印章的独有魅力 106
印章的演变/印章的组成/106
印章的印文/107
印章的字义/108
印章的文字安排/印章的制作方法/109
印章的形制/110
印章的材料/111
昌化石印章的雕刻工艺 112
印章雕工/印章品评/112
印章刀法/印章三美/印章钮式/113
印章俏色/印钮题材/114
昌化石印钮的雕刻工序 116
开料/相石/116
凿坯/修光/117
昌化石雕的雕刻题材 120
花鸟瓜果类/121
走兽类/123
宗教题材类/124
人物类/器物类/125
第四章
巧辨真假美猴王,
昌化鸡血石的优劣全攻略 128
昌化石的优劣鉴别 130
色彩/130
质地/纹理/光泽/丰度/完整度/131
昌化鸡血石的品级鉴别 136
血色/血量/136
血态/血质/137
石瑕/140
昌化鸡血石的造假鉴别 144
涂抹法/144
拼凑法/合成法/147
换名法/148
专题:西泠印社的篆刻之优 150
第五章
买卖不打眼,
昌化石与其相似石材的鉴别 152
昌化鸡血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154
鸡血石与寿山桃花冻的区别/154
鸡血石与血玉髓的鉴别/155
鸡血石与石英岩的鉴别/156
鸡血石与染色岫玉的鉴别/158
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的鉴别 164
巴林鸡血石的特点/164
昌化鸡血石的特点/165
用途比拼/地子比拼/水量比拼/166
血量比拼/167
昌化田黄石和寿山田黄石的鉴别 172
形成机理对比/172
石形与石皮对比/173
石质和矿物成分对比/纹路和性质对比/176
投资价值对比/177
昌化田黄石和金田黄的区别 178
外来和尚的魅力/价格的较量/178
外观的对比/材质的对比/179
第六章
淘宝有道,
玩转昌化石必掌握的投资技巧 182
投资收藏必上的准备课 184
理论先行/184
结识良师益友/多看多学提升见识/185
不可忽略的注意事项 190
戒一见就买/190
戒贪/戒杂而不精/191
忌短平快投资计划/192
防止陷入投资误区 194
只看外表以貌取石/只追鸡血不追其他/
舍小求大/194
轻松把控市场价格走势 200
特殊商品无固定价格/200
老坑新坑的区别/投资群体的加入/201
创意产业政策的扶持/石雕基地的发展/202
获得美石的投资变现渠道 206
藏友间交易/206
古玩市场出售/拍卖行拍卖/回购/207
抵押典当/网络交易/208
附录1:让鸡血石“长寿”的保养秘方 214
附录2:世界各国的“国石” 218
我一直以为昌化石的鉴赏主要看颜色和纹理,但《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关于“品相”的论述,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详细剖析了昌化石的“皮”、“肉”、“骨”等概念,以及如何从这些细微之处判断一块石头的价值。例如,关于“皮”的讨论,让我了解到并非所有表面包裹的皮质都有利于收藏,有些看似粗糙的皮下可能隐藏着绝佳的“肉”。而“肉”的质感、光泽、细腻程度,以及是否含有杂质,书中都有非常具体的图文讲解,甚至还列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够对照着自己收藏的或者市场上看到的石头进行比对。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骨”的阐述,书中提到了石头的硬度、密度、抗风化能力等,这些都是影响其长期保存和升值潜力的重要因素,而我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特别是关于如何辨别石头的裂纹和损伤,以及如何评估修复的效果,书中给出的建议非常实用,让我以后在购买时,能够更加审慎地观察,避免买到有潜在损伤的石头。
评分《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在“辨伪与鉴别”方面的论述,简直是我在市场上扫清障碍的“利器”。作为一名新手,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遇到仿冒品或者经过过度处理的石头。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方法。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石头的“天然痕迹”,比如风化纹、自然沁色、内部结构等,来判断其真伪。书中还对比展示了一些常见的仿冒手法,例如人工染色、假冒皮质、甚至是用其他石头冒充昌化石的情况,配以清晰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轻松辨别其中的猫腻。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包浆”的解读,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天然包浆和人工做旧的区别,以及如何从包浆的层次、质感、光泽等方面来判断。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以后在购买时,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一眼假”的石头所迷惑了。
评分这本书在投资方面的指导,让我看到了收藏昌化石的另一种可能性。《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买它就赚钱”,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昌化石的投资价值所在。书中详细解读了影响昌化石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包括稀有度、观赏性、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当前的市场供需关系。作者还提到了如何识别“炒作”和“价值洼地”,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调整自己的收藏策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行家是如何进行市场调研的,比如关注哪些拍卖会、哪些交易平台、哪些收藏家群体的动态,以及如何分析行业报告。这让我意识到,收藏不仅仅是个人喜好,更是一种需要洞察力的投资行为。虽然我目前还只是一个初级收藏者,但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一种“长远规划”的思路,不再仅仅是“买一块好看的石头”,而是开始思考这块石头是否具有长期的增值潜力,我应该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收藏体系,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图文并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中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展示,而是充满了教学意义。作者精选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品类、不同等级的昌化石,并对每一张图片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和解读。我特别喜欢那些“对比图”,比如将一块普通品相的昌化石和一块顶级品相的昌化石放在一起,通过颜色、纹理、皮质等方面的细微差异,清晰地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直观的对比,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而且,书中还附带了许多“细节图”,放大展示了石头的包浆、光泽、矿脉走向等,让我能够学习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观察技巧。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市场上辨别,但因为缺乏经验,总是感觉“雾里看花”,而有了这本书的这些精美图片作为参照,我仿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对昌化石的鉴赏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在“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方面的探讨,让我对昌化石的未来充满期待。《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并没有停留在对现有昌化石的介绍,而是着眼于未来。作者分析了当前昌化石市场的热点和潜在的“黑马”品种,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文化产业发展等因素,对昌化石未来的升值空间进行了预测。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文化附加值”的分析,作者认为,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将越来越受到追捧,而昌化石作为中国独有的瑰宝,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体现,将是其未来增值的重要驱动力。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关注一些新兴的收藏群体,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市场变化。这让我意识到,收藏不仅仅是“买入”,更需要“跟踪”和“预判”。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规划我的昌化石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收藏案例与经验分享”部分,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中收录了许多资深藏家的真实收藏故事和心得。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充满了智慧和经验。我从中看到了不同藏家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收藏体系。有的专注于某个特定品种,有的则追求数量和多样性,有的则更看重石头的艺术价值。这些案例让我明白,收藏并没有唯一的“正确”方式,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教训,比如如何与卖家讨价还价、如何避免冲动消费、如何保持良好的藏家信誉等。这些“实战经验”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让我能够提前了解市场上的各种情况,并且能够更成熟地应对。
评分《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对于昌化石的“保养与修复”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手里有一些之前收藏的昌化石,因为不了解正确的保养方法,有些出现了细微的损伤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一直让我非常懊恼。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详尽,从日常的清洁、存放,到如何应对氧化、开裂等问题,都有具体的指导。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昌化石适合的保养剂和清洁方法,甚至还区分了天然包浆和人工做旧的区别,让我以后在购买时能够更加警惕。最令我欣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修复技巧,比如如何处理一些小裂纹,或者如何抛光恢复石头的光泽。虽然我可能不会去进行专业修复,但了解这些基本原理,能让我对石头的状况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也能避免一些不当的操作造成更大的损害。这部分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真正能帮助我更好地“留住”我的收藏。
评分《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对于“昌化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分析,让我对收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鉴赏和投资昌化石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昌化石背后文化价值的书。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昌化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与诗词、书画、工艺美术等领域的渊源。书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上文人墨客与昌化石的故事,以及昌化石在历代帝王、官员、学者手中的流传,这些都为冰冷的石头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意境”的解读,作者是如何通过昌化石的纹理、色彩,去解读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这让我意识到,收藏昌化石,不仅仅是在收集石头,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物质层面的收藏者,升华到一个文化层面的鉴赏者。
评分这本《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真是给了我太多惊喜!我一直对昌化石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入门门槛有些高,很多知识点摸不着头脑,市场上信息也杂乱,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坑”。拿到这本书后,我一口气读了好几章,感觉像是找到了久违的“指路明灯”。书里对昌化石的产状、地质成因讲得深入浅出,这一点我特别赞赏。以往看一些资料,讲到地质成因就枯燥乏味,但这本的书作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让我这个非地质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昌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它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它怎样的特性。这不仅仅是了解一块石头,更是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这种“追根溯源”的感觉,让收藏变得更有意义。而且,书中关于不同矿脉、不同时期昌化石的特点分析,也让我对昌化石的家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不再是笼统地只知道“昌化石”,而是能分辨出“这块是XX脉的,那块是YY时期的”,这种层次感的提升,是很多入门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经验和见解非常宝贵。《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性的指南,更像是一位资深藏家在与我分享他多年的心得体会。书中充斥着作者在收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故事和感悟,这些“真实案例”让我觉得亲切而有共鸣。例如,作者讲述了他如何从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通过细致的研究和耐心的等待,最终发现其内在价值的故事,这让我明白了收藏的“耐心”和“眼光”是多么重要。书中还分享了作者在与不同卖家、藏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理性、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经验。这对于我这样即将要深入市场的人来说,无疑是提前打好了一剂“预防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心态”的讨论,作者强调了收藏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保持平常心,不被一时的市场波动所干扰。这让我对收藏这件事有了更健康、更积极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