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川剧变脸、诸葛崇拜、峨眉佛音、亚丁神山、康藏风情、白马歌会、泡菜与麻辣人生……四川是上天荣宠之地,是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
四川,其实是多面的,不仅仅有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姿,甘孜、阿坝的康藏风情,还有攀西高原的温暖如春,宜宾一带的酒香,广元、巴中的三国纷纭。四川,其实是多彩的,既有平原的绿意盎然,也有高原的雪山晶莹;既有竹海的绿涛滚滚,也有九寨沟的斑斓缤纷。在四川,可以随意找家茶馆品茶看戏,可以不畏艰难去亚丁朝圣,可以在街头巷陌寻觅美食,也可以去四季景不同的贡嘎山徒步,或者去甘南草原天高云阔,去乐山看看大佛、去青城山问道……
情报快递
001 | 地理
002 | 历史
003 | 气候
004 | 交通
005 | 民族
006 | 节庆
四川,你一定要去的地方TOP10
TOP1 | 成都宽窄巷子
TOP2 | 九寨沟
TOP3 | 稻城亚丁
TOP4 | 都江堰
TOP5 | 丹巴
TOP6 | 峨眉山
TOP7 | 四姑娘山
TOP8 | 泸沽湖
TOP9 | 若尔盖
TOP10 | 塔公草原
到四川一定要做的事情
TOP1 | 小街小巷里饕餮地道的民间美食
TOP2 | 成都宽窄巷子寻找老成都印记
TOP3 | 川北阆中古城听风辨水
TOP4 | 峨眉山感受佛教艺术
TOP5 | 九寨沟拍摄色彩之海
TOP6 | 听一曲地道川剧
TOP7 | 成都鹤鸣茶社摆龙门阵
TOP8 | 撑着竹筏,在蜀南竹海做一个隐逸世外的船家
TOP9 | 三星堆寻找古蜀文明根系
TOP10 | 四姑娘山揭开大姑娘峰和二姑娘峰的面纱
TOP11 | 和大熊猫来一次亲密接触
TOP13 | 到海螺沟原始森林洗肺
TOP14 | 住甲居藏寨,融化进绝色深闺里
TOP15 | 牛背山,与满天星光相逢
TOP16 | 理塘长青春科尔寺,梵呗长揖中纯净心灵
TOP17 | 高庙古镇品味滋味醇厚的原生态酒
TOP18 | 武侯祠里拜谒蜀国君臣
四川的16 个文化符号
001 | 巴蜀文化
002 | 天府之国
003 | 蜀道
004 | 康藏风情
005 | 碉楼
006 | 四川人与茶
007 | 变脸
008 | 火锅
009 | 四川会馆
010 | 灯会
011 | 白马藏族
012 | 自贡井盐
013 | 抗战大后方
014 | 石刻神迹
015 | 熊猫故乡
赏趣地道四川
001 | 诸葛崇拜
002 | 诸肉还数熬锅肉
003 | 养花一样地养泡菜
004 | 四川茶馆里的茶博士
005 | 麻辣干碟
006 | 乡城白藏房
007 | 花椒
008 | 竹情两千年
009 | 送仙桥淘宝
010 | 会馆外的戏台
011 | 羌族咂酒
012 | 西羌神山崇拜
013 | 川西高原上的天浴
014 | 生态宝库雅安
巴蜀大地的前世今生
001 | 春熙路
002 | 锦里
003 | 宽窄巷子
004 | 武侯祠
005 | 杜甫草堂
006 | 青羊宫
007 | 成都大熊猫基地
008 | 都江堰
009 | 青城山
010 | 峨眉山
011 | 乐山大佛
012 | 广汉三星堆
013 | 刘氏庄园
014 | 成都金沙遗址
015 | 僰人遗迹
016 | 剑阁剑门关
017 | 安岳石刻
古镇川行
001 | 黄龙溪古镇
002 | 洛带古镇
003 | 平乐古镇
004 | 上里古镇
005 | 柳江古镇
006 | 昭化古镇
007 | 阆中古城
008 | 水磨古镇
009 | 李庄古镇
010 | 会理古城
011 | 西昌老城
012 | 嘉阳
绝色四川
001 | 瓦屋山
002 | 九寨沟
003 | 黄龙
004 | 若尔盖
005 | 红原大草原
006 | 四姑娘山
007 | 海螺沟
008 | 燕子沟
009 | 新都桥
010 | 木格措
011 | 松坪沟
012 | 毕棚沟
013 | 泸沽湖
014 | 蜀南竹海
015 | 碧峰峡
藏地风情
001 | 丹巴
002 | 德格
003 | 木里
004 | 乡城
005 | 白玉
006 | 马尔康
……
我一直梦想着踏足四川,而《四川,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这本书,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书名就充满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四川自然风光的详尽介绍,比如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雪山、碧绿的草原,还有那些神秘的峡谷。我相信,书中的作者一定用他/她的笔触,捕捉到了四川最动人的瞬间。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比如那些古老的戏曲、精美的刺绣,或是那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对我而言,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是比游览风景更重要的体验。我也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些关于四川人生活方式的描绘,那种悠然自得、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我非常向往的。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地方的旅行指南,更是一部关于情感、关于记忆、关于归属感的动人篇章,它让我相信,四川的确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细细品味的土地。
评分这部《四川,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在我手中,还未曾翻开,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仿佛能闻到那扑鼻而来的麻辣鲜香,听到那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感受到那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旅行,是能够触及灵魂的,而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明了这种触及灵魂的可能性。它承诺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我猜测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四川人民的真实故事,那些或许平凡却充满力量的生命轨迹,那些或许简朴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智慧。我想知道,是什么让四川如此具有吸引力,让人们在离开后仍旧心心念念。这本书,或许将是我通往四川内心世界的地图,它将指引我发现那些隐藏在繁华都市背后,或是深山古寺中的宁静与美好,让我不仅仅是“看”四川,而是真正地“感受”四川。
评分这本《四川,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简直是一本让人魂牵梦绕的旅行指南,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单单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那片土地的无限向往。我一直对西南的风情有着莫名的情愫,特别是四川,那麻辣鲜香的川菜,那悠闲安逸的生活节奏,那秀美壮丽的山河,都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即将为我打开通往四川那扇神秘而又迷人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它去感受成都的宽窄巷子里古朴的韵味,去探寻九寨沟那五彩斑斓的海子,去攀登峨眉山那巍峨壮丽的金顶。我听说书中还会讲述一些关于四川的历史故事和人文风情,这对我这个热爱历史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旅行小贴士,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规划我的四川之行,避开那些游客扎堆的商业景点,去发现真正原汁原味、令人难忘的四川。这本书的厚度和精美的封面设计也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够给我带来深刻启发的旅行读物。
评分我是一名对四川有着浓厚兴趣的潜在旅行者,而《四川,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它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魔力,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我设想,书里大概会描绘出四川那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比如变脸的神韵、川剧的唱腔、还有那些充满市井气息的四川话。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如何体验最地道的四川美食的攻略,不仅仅是那些网红餐厅,而是那些真正能够品尝到川菜精髓的地方。我也对书中可能会提到的那些关于四川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感到兴奋,我想了解那个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和灿烂文明的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离开四川后,依然会对那里念念不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四川,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而是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魅力的文化区域。
评分翻开《四川,来过就不愿离开的地方》,我仿佛被一股强烈的吸引力拽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攻略,不如说是一封来自四川的深情邀约。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朴实而真挚的语言,缓缓道来那些让无数人心生眷恋的故事。我尤其对书中提及的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馆子、那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茶馆充满了好奇。我总是觉得,一个地方的灵魂,往往就藏匿在这些最日常、最市井的生活碎片里。我喜欢那种能够让我融入当地生活,感受人间烟火气的旅行方式,而这本书似乎正能满足我这样的渴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里有没有介绍那些鲜为人知的古镇,有没有讲述那些传承百年的手艺,有没有描绘那些淳朴善良的当地人。我想,透过这些细致的描绘,我一定能更深刻地理解“来过就不愿离开”这句看似简单的书名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动人的情愫。它不仅仅是关于风景,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羁绊。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西藏是一种向往,虽然没时间去,看看书也能提高心境。
评分一直很向往四川,也喜欢麻辣火锅,买来过眼瘾解解馋。图片很多,很清晰,介绍的也蛮多的,外地人可以借书了解,本地人可以再全面认识认识
评分京东618搞活动买的,很便宜买了一大堆的书,接下来的几个月就要泡在书海里遨游了。哈哈
评分书很好,值得信赖!!!
评分走遍西藏,最后走进心灵,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最后要敬畏的是内心!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需要坚守!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一直很向往四川,也喜欢麻辣火锅,买来过眼瘾解解馋。图片很多,很清晰,介绍的也蛮多的,外地人可以借书了解,本地人可以再全面认识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