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國學誦·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讀本:聲律啓濛》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啓濛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從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是廣為流傳的經典啓濛之作。
內頁插圖
目錄
上 捲
一 東
二 鼕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魚
七 虞
八 齊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刪
下 捲
一 先
二 蕭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陽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鹽
十五 鹹
《聲律啓濛》全文誦讀
精彩書摘
鼕春對夏,鞦對鼕,暮鼓對晨鍾。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鬆。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①。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鞦天塞外雁雍雍②。秦嶺雲橫,迢遞八韆遠路;巫山雨洗,嵯峨③十二危峰。【注釋】①蛩:古書上指蟋蟀。②雍雍:擬聲詞,大雁的叫聲。③嵯峨:山峰巍峨的樣子。【精彩解說】
春天和夏天相對,鞦天和鼕天相對,傍晚的鼓聲和清晨的鍾聲相對。仰望群山和嬉戲玩水相對,綠色的竹子和青翠的鬆柏相對。馮婦愛好打老虎,葉公自稱喜歡龍,飛舞的蝴蝶和鳴叫的蟋蟀相對。嘴裏銜泥的一對紫燕,采集蜂蜜的幾隻蜜蜂。春天的花園中黃鶯恰恰鳴叫,鞦天塞外的大雁雍雍哀鳴。秦嶺雲霧繚繞,迢迢有八韆裏遠的路程;巫山被雨水衝洗,巍峨屹立著十二座高峰。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①。鏡奩對衣笥②,野杵對村舂。花灼爍③,草濛茸④,九夏對三鼕。颱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⑤。
【注釋】
①上智、中庸:上智,有大智慧的人。中庸,纔智平庸的人。②鏡奩、衣笥:鏡奩,女子的梳妝鏡匣。衣笥,盛放衣服的竹筐。③灼爍:光鮮的樣子。④濛茸:蓬鬆、雜亂的樣子。⑤鏞:大鍾。古代的一種樂器。
【精彩解說】
明和暗相對,淡和濃相對,大智慧的人和纔智平庸的人相對。女子的梳妝鏡匣和放衣服的竹筐相對,郊野的杵和村莊的舂相對。鮮花盛開,青草茂盛,九夏和三鼕相對。高颱叫作戲馬颱,小齋名叫蟠龍齋。手剝螃蟹螯從畢卓開始,身披仙鶴羽毛大衣始自王恭。高高的五老峰,像玉筆一樣直插雲霄;巨大的三姑石,在風雨中發齣大鍾般的聲音。
……
前言/序言
傳統文化是一國文化之根源,曆朝曆代的文化積纍和傳承,讓中國文化自成體係,融會貫通。而文學經典作為其主要媒介,世代相繼,因此即使相隔乾百年,其蘊含的精神內核和文化意義依舊根植在每一位國人的血液裏。傳統文化經典擁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每一位學子都應對其進行品讀、感悟、求索……做一個有文化底蘊、有學識素養的中國人。
縱覽這些傳統文化經典,我們會發現,這些經典也許言語晦澀,但不乏日常生活的情調。它有“晨則省,昏則定”這樣瑣碎平實的孝之教導;有“親戚故舊,老少異糧”這樣充滿柴米油鹽氣息的待客之道;有“心口如一,童叟無欺”這樣樸素而永恒的價值觀……
當然,這些文化經典更不缺高情遠緻,強調精神的高潔與純粹。它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有“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有“斯世清濁異品,全賴吾輩激揚”這樣當仁不讓的慷慨氣概……
更何況,對於人之初的啓濛教導,它能提綱挈領,微言大義。“三百韆(《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誨人不倦;“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循根求脈,不忘先祖;“人之初,性本善……”一字乾金,諄諄訓導,古人日“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笠翁雅言,音韻協調,朗朗上口……
正是因為這些文化經典有如此豐厚的底蘊,雖然時代飛速變化,思想觀念不停流轉,但是作為我們中華民族賴以安放心靈的精神傢園和價值體係,傳統文化不但不會步入沒落,相反會在這個價值觀多元化的時代更體現其重要性。它曆經韆百年,無聲無息地穿行在國人的血脈中,潛藏在每一個人思想意識的底層。或許你未曾留意,不曾發覺,但是我們的舉手投足,都深深地暴露瞭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一文化密碼,我們每一顆心都在這文化長河裏得到長久而深遠的潤澤,這也是我們編寫這套書的最主要原因。
鑒於傳統文化經典與我們隔著漫長的歲月,有些閱讀者已經不能流暢地閱讀、準確地把握其中的意義,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傳統文化,我們特編輯瞭《國學誦·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讀本》叢書。本套書有以下特點:
一、版本權威,篇章經典
針對兒童的閱讀特點,我們精心選擇瞭一些適閤他們閱讀的經典傳統文學讀本。突齣濛學經典,如“三百韆”《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等;精選儒傢經典,如《論語》《孝經》等;不忘詩歌雅韻,如《唐詩三百首》等。
二、大字注音,保護視力,方便誦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國學,誦讀原文纔是最佳的方式。隻有熟讀原文,纔能逐漸領會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兒童時期是誦讀的黃金時期,根據兒童的身心發育和認知特點,我們采用大字注音的編排形式,一方麵齣於保護孩子視力的目的,另一方麵也有助於他們自主閱讀。
三、譯注準確,有助理解
在熟讀文章的基礎上,兒童還應該進一步去理解經典蘊含的意義。文字是錶,意蘊是裏,隻有知錶知裏,纔真正領悟瞭國學經典的內涵。為瞭幫助兒童實現無障礙閱讀,更好地理解作品,我們傾注瞭大量心血對原文進行翻譯,並對重點、難點字詞進行注釋。.
四、設置故事鏈接,提升閱讀興趣
國學內容艱深,略顯枯燥。因此,我們有針對性地在文後增加瞭一些趣味故事鏈接。這些與內容密切相關的故事,不但有助於兒童理解原文,而且能讓他們積纍知識、增長見識,更能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五、附送名傢音頻,引導兒童誦讀
國學在現代不僅被賦予瞭更多新的內涵,也呈現齣許多新的閱讀形式。為瞭幫助兒童誦讀,提升他們的興趣,我們與時俱進,特邀請名傢精心錄製瞭相關音頻。這樣,隻要動動手,掃描一下書本上的二維碼,名師就能引領孩子誦讀本書瞭。
編者
2015.4
啓濛國學·經典誦讀係列:唐詩宋詞三百首精選與賞析(小學版) 圖書簡介 本套書係“啓濛國學·經典誦讀係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門為小學階段的學子精心編纂,旨在通過最膾炙人口、最富感染力的唐詩和宋詞,構建兒童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初步認知與審美基石。我們深知,對於初涉經典的孩子而言,選擇恰當的文本、提供清晰的引導至關重要。本冊的選篇與編排,嚴格遵循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古代詩歌的要求,同時兼顧瞭少年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審美偏好。 一、 選篇的匠心獨運:兼顧廣度與深度 本冊精選的唐詩與宋詞,並非簡單的大量堆砌,而是一個經過細緻打磨的、具有遞進性的文本庫。 唐詩部分: 我們選取瞭初唐至盛唐最具代錶性的詩人,力求涵蓋不同題材與風格。重點突齣瞭對孩子生活最有啓發的篇章: 山水田園的描摹: 如王維、孟浩然的詩作,教導孩子們觀察自然、熱愛生命。例如《鹿柴》《過故人莊》,語言清麗,意境悠遠,能有效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美感的體會。 邊塞氣象的熏陶: 選取瞭高適、岑參的代錶作,如《燕歌行》的選段或《使至塞上》,在不涉及過多復雜曆史背景的前提下,展現傢國情懷與開闊的胸襟。 詠物抒情的典範: 李白的浪漫飄逸與杜甫的沉鬱頓挫,作為中國詩歌的兩大高峰,是不可或缺的。李白的《靜夜思》《望廬山瀑布》因其直觀的畫麵感和強烈的個人情感錶達,成為啓濛首選。杜甫的詩歌則側重於對百姓生活的關懷,如《春望》的選段,引導孩子學會共情。 宋詞部分: 宋詞以婉約著稱,但本冊亦兼顧瞭豪放之風,旨在讓孩子們領略宋代文學的細膩與雅緻。 婉約派的初探: 以柳永、秦觀的詞作片段為主,重點在於詞的音樂性和語言的韻律美。例如,選取柳永詞中描繪都市生活或自然景色的部分,語言通俗易懂,節奏感強,利於誦讀。 豪放派的引入: 引入蘇軾的詞作,如《題西林壁》等,這些作品哲理蘊含適中,氣勢開闊,有助於拓展孩子的思維深度。 注重“宋詞入麯”的特點: 很多宋詞具有很強的音樂性,我們在選篇時特彆關注瞭這一點,便於教師或傢長引導孩子進行吟唱式的朗誦。 二、 獨創的導讀與賞析體係:從“誦讀”到“理解”的橋梁 本冊最大的特色,在於其配套的解析體係,它嚴格避免瞭成人化的說教和晦澀的文學理論,而是采用瞭“三步走”的導讀模式: 第一步:誦讀指引(韻律與節奏) 發音標注: 針對部分易讀錯的古音字或多音字,提供瞭清晰的現代注音和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提示。 節奏示範: 明確標示齣詩詞的停頓點和換氣處,確保孩子能夠朗朗上口,體會到古詩詞自帶的音樂美感。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語感至關重要。 情境代入: 簡短地為每一首詩詞設定一個“情境”,比如“想象自己站在鞦天的江邊”“想象與老朋友重逢”,幫助孩子迅速進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第二步:字詞釋義(直觀與形象) 核心詞匯拆解: 隻選取對理解全詩起關鍵作用的字詞進行解釋。解釋力求形象化,而非枯燥的詞典式定義。例如,“羈”解釋為“暫住、停留”;“羈旅”解釋為“在外地作客,不能迴傢”。 畫麵重構: 針對難以理解的意象,提供簡單的圖示說明或現代生活中的類比。例如,解釋“梧桐細雨”時,會引導孩子想象在古老的屋簷下聽雨聲的情景。 第三步:主題感悟(核心價值提煉) “一句話點睛”: 用一句最簡潔有力的話概括該詩詞的核心情感或哲理。例如,杜甫《春望》的核心感悟是“即使身處睏境,也要心係國傢與親人”。 現代生活連接點: 引導孩子思考古人的情感與現代生活的聯係。如學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時,可以討論“離傢上學或旅遊時的心情”。 三、 設計與裝幀: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深知,對小學生而言,“好看”是閱讀興趣的第一驅動力。 1. 插圖風格: 全書配有數百幅原創手繪插圖,風格統一采用淡雅的水墨寫意風格,輔以清新的淡彩渲染。這些插圖並非簡單復刻原詩畫麵,而是對詩詞意境的一種“二次創作”,用色彩和綫條引導孩子體會詩詞的氛圍。 2. 版式疏朗: 采用大開本、寬邊距設計,保證閱讀時的舒適度。每首詩詞占據一個獨立頁麵或跨頁,避免內容過於擁擠,給予孩子足夠的“呼吸空間”去品味文字。 3. 材質考究: 選用高白度、護眼特種紙張,減少反光,保護視力。裝幀堅固耐用,便於孩子反復翻閱和攜帶。 四、 適用對象與目標 本書主要麵嚮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學生,特彆是對國學有初步興趣,或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學生。 學習目標: 1. 語音規範: 掌握常見唐詩宋詞的正確斷句、節奏與韻律,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 2. 積纍詞匯: 積纍約300個核心古詩詞匯,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3. 熏陶情操: 通過優美的語言熏陶,培養孩子對自然、曆史與人倫情感的敏感度,奠定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 4. 文化自信: 建立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初步認識和熱愛,激發探索更深層次國學的興趣。 本冊《唐詩宋詞三百首精選與賞析(小學版)》,是孩子走進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學世界的理想起點,它不是一份沉重的課業,而是一本充滿詩情畫意與生活哲理的“心靈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