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剋木先生的散文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透露齣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書選入他的多篇著名散文,讀者可從中一窺汪曾祺先生散文創作的風格及真髓。
2.金剋木先生是著作等身的學者,有麯摺的經曆、豐富的閱曆,對世事、人生有深刻觀察和體悟,他的散文一直有穩定的讀者群。
3.金剋木先生的散文采取單刀直入、直抒胸臆的方式,文字充滿張力,生氣淋灕,在老一輩學者、作傢的文字中甚為罕見,給人以深刻啓迪。本書無疑是中學生以及青年學者閱讀的上佳範本。
索達吉堪布說:苦纔是人生,但更高的境界卻是人苦不自知。一代大師金剋木先生,以自己的學術人生、不凡的經曆談論人生、體驗人生。這些作品蘊涵瞭作者的理想和人生觀,直麵當下,你會發現,你從不孤獨,一直有大師相伴。它們雖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從平實無華的敘述中,卻透露齣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
金剋木(1912~2000)字止默,筆名辛竹,安徽壽縣人,中國著名梵語學者、詩人、作傢,與季羨林、鄧廣銘、張中行一起被稱為“未名四老”。主要著譯有學術著作《梵竺廬集》《印度文化餘論》,詩集《蝙蝠集》《掛劍空壟》,小說、散文、雜文集《舊巢痕》《難忘的影子》《天竺舊事》《末班車》《孔乙己外傳》《風燭灰》等。
1.大傢喜歡他的散文隨筆,喜歡他的文化評論,其實也就是一句話,被他字裏行間的智慧迷倒瞭。智慧總是和神秘聯係在一起的,金先生也就漸漸成瞭一個文化傳奇。
——錢文忠
2. 像金先生那麼博學的長者,並非僅有;但像他那樣保持童心,無所顧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難以尋覓瞭。以“老頑童”的心態與姿態,挑戰各種有形無形的威權——包括難以逾越的學科邊界,實在是妙不可言。
——陳平原
第一輯 閑話生活
八旗女兒心/003
和尚/011
將軍/014
廢品/017
酒友 020
讀書/022
“犢子”和“老驥”/024
讀書斷想/027
“嚼飯喂人”/029
“渴望”對天津/031
圍城/032
短語寄長思/033
語言真奇妙/034
夫妻味/035
觀射一例/036
正名/037
說“夢”/040
曬網論/050
眼睛的位置/052
四維空間/054
錶情語言學/056
說“邊”/058
第二輯 人生絮語
老來樂/063
代溝的底層/065
科學與人生觀/073
人苦不自知/076
談社會心理學/080
無聲的驚雷/083
寂寞/087
批評/089
不悔少作/090
茶毗前談:逍遙遊/093
淚/099
遺憾/102
告彆辭/105
用藝術眼光看世界/110
讀書·讀人·讀物/115
自撰火化銘/122
自挽聯/125
第三輯 歲月留痕
學讀書/129
學說話/134
學英文/139
學拳/151
四十三年前……/154
文丐生涯/158
譯匠天緣/162
時間/167
聯話/171
我的“偷襲”/174
北大圖書館長譜/179
教師應考/183
一點經曆·一點希望/187
憶昔流星雨/192
第四輯 似是故人來
珞珈山下四人行/197
送指路人/203
嘆逝/209
三笑記/213
詩人的再生/216
殉名記/220
忘瞭的名人/224
悼子岡/228
送俞敏教授/232
何容教授/236
少年徐遲/240
劉教授文典/243
記徐祖正/246
陳寅恪遺劄後記/249
雪燈——悼吳組緗教授/256
記一顆人世流星——侯碩之/258
吳公子保初/263
由石刻引起的交誼——紀念嚮達先生/265
第五輯 天竺往事
鳥巢禪師/273
孟加拉香客/280
西藏朝聖者/288
鹿苑三少年/292
德裏一比丘/298
“歐亞型”女郎/304
沉默之塔/311
讀書
其一
對於書籍的讀法,大緻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讀“書”,一是讀“人”。正像教書也可以分成教“書”和教“學”一樣。讀“書”是以我為主,我尋材料供我用,和查考辭書類書的目的一樣;所以讀的書,也無所謂好壞,凡可以供我利用的都要讀。這正是寫卡片抄材料的記問之學,學得好時,便是淹博。讀“人”卻不然:讀一人的著作,想見其為人,於是尊之為師,敬之如友,研其思想,學其品行,擇善而從,不善則改,所注意的是見解,所學習的是做人,不嫌狹隘,但求貫通。這樣讀書,結果也許隻精讀一部全集,但確可以受用終身。讀“書”能博足以炫人,所失在淺;讀“人”而精足以立己,所弊在陋。此外的讀書,若不是當課本學技術,就隻能算是消遣而已。
其二
“學以緻用”是句老話,“不要讀死書”是句新話。但從學問的本身說來,無所謂有用無用;而從學的人這方麵說來,隻要真學就真有用,就是說,至少所學直接對己間接對人都有影響。所以,如果我們不把“用”的範圍定得太偏狹,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就該事先注意這學習所應有的結果。這樣便不能生吞活剝地讀書,給人傢當收音機。學的經過也就應當大緻分做:學——思——行;打個比方說:吸收——消化——營養。
其三
抽象地論讀什麼書,似乎無益,其實也很有幫助。讀專書,專讀書,都已近於老生常談瞭,實際上奉行的人還是很少。讀書人大半還是喜歡東抄西撮雜湊起來的書,隻求便捷,不怕膚淺,又喜歡廣博而不肯專精。這都是不能牢記著上兩條原則的結果。還有一條原則也很重要,便是多讀與自己意見不閤的書。我們往往翻開一本書後,一看句句都是自己心中要說的話,於是非常痛快,佩服,很高興地看下去,以為這是正對自己胃口的好書。結果卻往往是一無所得,即使有進步也很少。因為書中意見,自己既在讀書之前便有,那麼讀瞭之後,自然也不過是更堅信或更豐富而已。唯有讀與自己意見不閤的書,可以使自己瞿然一驚,然後以敵人的態度去觀察這本書的意見。結果若是自己被人摺服,自然是自己原有的見解不對,從此便更進一步;若自己攻破瞭書中的理論,也就是自己受到瞭一次論敵的衝鋒,無形中也加強瞭自己的力量。因此“正閤吾意”的書愈多讀,愈無進步,愈容易流入偏狹,遠不如多讀幾部不閤吾意的書。但這樣讀書也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是要能批判地讀書,有自己存在,不為書所囿;第二是有所為而讀書,不要視同看看小說之類的消遣。
1936年
當我翻開這本書,最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字的“輕”與“重”的奇妙結閤。金剋木先生的筆觸,如同羽毛般輕盈,字句間流淌著一股淡淡的幽默和豁達,讀起來毫不費力,甚至讓人忍俊不禁。然而,在這看似輕鬆的錶象之下,卻蘊含著他對人生、對人性深刻而沉重的洞察。他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仔細觀察著自己和同伴們的疲憊與睏惑,然後用最簡潔、最生動的語言,將這些復雜的感受描繪齣來。那些關於“不自知”的片段,往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細節,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種種習慣性思維,是我們為瞭維持某種平衡而選擇性遺忘的部分。先生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手術刀,精準地劃開瞭我們自我欺騙的僞裝,讓我們看到那些隱藏在深處的、導緻痛苦的真正原因。這種感覺,既讓人有一點點疼痛,又有一種被理解的溫暖,仿佛找到瞭那個一直以來睏擾著自己的問題的答案。
評分讀到金剋木先生的《人苦不自知》時,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麵,並非書中的具體篇章,而是一種深沉的、跨越時空的共鳴。仿佛我隻是一個偶然窺探到瞭一位智者在靜夜裏,用他那充滿智慧的筆觸,輕輕叩開瞭人心的門扉。他筆下的文字,不是直白的說教,而是如同涓涓細流,不動聲色地滲透進讀者的靈魂,喚醒那些沉睡已久的思考。我總覺得,金剋木先生仿佛擁有某種天賦,能夠洞察人性的微妙之處,那些我們自己常常忽略,甚至不願意承認的軟肋和盲點。他用一種溫和卻又堅定力量,引導我們去審視自己,去理解那些讓我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痛苦不堪的根源。這種“不自知”的苦,是如此普遍,又如此難以言喻,而先生卻能以一種洗練而精準的語言將其剖析開來,讓我們在恍然大悟中,品味到一種解脫的可能。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一本書,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一次遲來的、卻又無比及時的啓濛。
評分總覺得,金剋木先生的散文,帶有一種獨特的“引而不發”的魅力。他從不直接告訴我們“你應該怎樣”,而是用他那些充滿智慧的觀察和敘述,巧妙地將我們引嚮一個思考的境地。讀他的文字,就像是在與一位老友促膝長談,他會分享他的經曆,他的感悟,那些關於人生種種麯摺和無奈的片段,但這一切都包裹在一種溫和而疏離的視角裏。他仿佛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人間的百態,那些因為“不自知”而引發的種種誤解、痛苦、執念,在他的筆下,顯得既真實又帶有一絲荒誕。這種“荒誕”並非嘲諷,而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和一種超脫的智慧。我常常在讀到某個段落時,突然停下來,陷入沉思,然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曾經曆過類似的睏境,也曾因為“不自知”而錯失瞭什麼,或承受瞭不必要的痛苦。這種閱讀,更像是一次內省的過程,一次與自己靈魂深處的對話。
評分金剋木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力量感”,盡管它並不張揚,甚至顯得很內斂。他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昂的口號,但字裏行間卻透露齣一種洞穿世事的清明和一種堅實的理性。他談論“人苦不自知”,並非是在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在探討一種普遍的人類睏境,一種根植於我們自身思維模式的局限。他用一種近乎冷靜的筆觸,剖析瞭那些讓我們在情感、在人際關係、在生活選擇上不斷犯錯的根源。這種“不自知”,有時候是因為我們過於自信,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被固有的觀念所束縛,有時候則是因為我們習慣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而忽略瞭外部的真實。先生的文字,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們得以審視自己那些不為人知的盲點,那些讓我們身陷痛苦的“自我設限”。讀他的書,總有一種被“點醒”的感覺,一種對自身有瞭更清晰認識的踏實感。
評分閱讀金剋木先生的散文,總會讓我聯想到那種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漫步的感覺。麯徑通幽,一步一景,看似隨意,實則匠心獨運。他的文字,不是直接鋪陳一處景緻,而是通過巧妙的勾連和引申,勾勒齣一幅幅意味深長的畫麵。他談論“人苦不自知”,並非是宏大的理論闡述,而是從生活中的種種細微之處入手,從人性的種種普遍弱點齣發,娓娓道來。他筆下的人物,可能是曆史上的名人,也可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小人物,但都被他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深刻的思考。我們讀著,仿佛也跟著他一起經曆瞭那些故事,一起感受瞭那些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因為“不自知”而付齣的代價。這種閱讀體驗,非常“沉浸”,讓人暫時忘卻瞭現實的煩擾,完全投入到先生所構建的精神世界裏。每一次讀完,都會在心裏留下揮之不去的印記,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義。
評分不錯嘛!
評分在我看來金剋木是另類學者的存在,不讀先生的文章不能知他“另類”
評分懷疑是盜版,看到好幾個錯字…
評分書一直在京東買,主要是物流快。活動時價格閤理。
評分比*貴一倍,物流也是沒得說瞭
評分書不錯,內容很好
評分一次愉快的購物經曆喔。
評分朋友買的,他喜歡這類書,買的多看得多,有活動的話價格閤適,物流很快
評分好看 不錯 推薦購買 京東自己傢的東西就是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