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史學述論

近代中國史學述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誌田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31857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2238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0
字數:3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史學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近代中國風雲變幻,史學也風生水起,異彩紛呈。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近代史學的履跡,特彆留意學術典範、研究取嚮、發展趨勢等麵相。其餘三部分多為讀書心得,包括探討近代史研究中一些有代錶性的傾嚮,反思學術現狀,展望史學發展的可能走嚮,並從外在和內在的不同視角觀察和思索史學的基本義旨,主張治史取徑不妨多元,期能疏通知遠,由往昔枝葉之言,以會其無盡之意。

作者簡介

羅誌田,1952年生,四川大學曆史係七七級畢業,新墨西哥大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先後在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曆史係任教,現任四川大學傑齣教授。新書有《經典淡齣之後:21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道齣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目錄

引言:西學衝擊下近代中國學術分科的演變(23)
史學的履跡
1、《山海經》與近代中國史學(21)
2、大綱與史:民國學術觀念的典範轉移(2)
3、史料的盡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民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象(2)
4、學術與社會視野下的二十世紀中國史學(1999)
5、前瞻與開放的嘗試:《新史學》七年(1998)
反思與展望
6、發現在中國的曆史——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點反思(24)
7、解讀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關於近代中國文化史研究的簡單反思(28)
8、讓思想迴歸曆史: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一點反思(29)
9、立足於中國傳統的開放型新史學(1996)
1、見之於行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嚮(22)
研討的取嚮
11、新舊之間:近代中國的多個世界及“失語”群體(1999)
12、民國史研究的倒放電影傾嚮(1999)
13、知常以觀變:從基本處反思民國史研究(213)
14、曆史記憶與五四新文化運動(2)
15、陳寅恪的史料解讀與史學錶述臆解(21)
史義的探索
16、不改原有之字以開啓“相異的意義體係”(23)
17、 學術“對手方”與專業知識的建構——傅斯年先生的啓示(24)
18、往昔非我:訓詁、翻譯與曆史文本解讀(21)
19、相異相關的往昔:史學的個性與通性(212)
2、非碎無以立通:簡論以碎片為基礎的史學(212)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大傢作品 值得認真研究 好讀耐看

評分

  李懷印先生的這部學術綜述性著作,考察瞭自蔣廷黻、範文瀾到2000年以來中國近代史寫作中的思想演變過程,在不同的政治目的和思想範式下,曆史事實是如何構建以及一些曆史觀點的有趣對比和變化。也許,在專業領域,有些已經成為常識,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絕對有種高屋建瓴豁然開朗的感覺。書中的信息量很大,隻說幾點比較深的體會。

評分

 前幾天,我看瞭一份材料,說“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國際機器人聯閤會預測,“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由於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閤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發展,製造機器人的軟硬件技術日趨成熟,成本不斷降低,性能不斷提升,軍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傢政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思維和學習能力。國際上有輿論認為,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傢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機器人主要製造商和國傢紛紛加緊布局,搶占技術和市場製高點。看到這裏,我就在想,我國將成為機器人的最大市場,但我們的技術和製造能力能不能應對這場競爭?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紮實推進。

評分

  

評分

  

評分

羅誌田的書,還是不錯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京東活動期間購買京東活動期間購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