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不擇食

飢不擇食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薛冰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青年齣版社
ISBN:978751533369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2719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尋味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730
字數:60000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與吃飯有關,與美食無關的書

內容簡介

《飢不擇食》是一本與吃飯有關的書。
《飢不擇食》是一本與美食無關的書。
《飢不擇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經曆,忍飢挨餓的歲月,不到三十年;三十歲以後,更是不曾有過挨餓的機會。然而,與某些人津津於舌尖上的享受不同,作者對於近三十年吃過的美食,並無特彆的印象,而對於曾經的飢餓記憶,卻刻骨銘心。
《飢不擇食》與大傢一起分享的,主要是六十餘年間,有關吃飯的若乾實錄與感悟。在曆史的長河中,這委實是一些無足輕重的片斷;時過境遷,某些細節甚至已經開始模糊,然而情緒的記憶,麵對食物的人生體驗,卻越發清晰。

作者簡介

薛冰,浙江紹興人,曆任《雨花》雜誌編輯、《東方文化周刊》副總編輯、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傢,南京市地方誌學會副會長。著有長篇小說《城》《盛世華年》,書話隨筆集《舊書筆譚》《版本雜談》《舊傢燕子》《傢住六朝煙水間》《片紙閑墨》《書生行止》及專著《南京城市史》等四十餘種。

內頁插圖

目錄

您吃瞭嗎?(代序)
養小錄
金剛臍與蜜三刀 003
南京豆 006
柏果樹 010
雞頭果 014
陵園瓜 018
油炸乾兒 023
見血封喉 027

夢粱錄

麻團 035
科學飯 040
豬頭糕 047
一牙月白 051
三棵青菜 055
茶之惑 061
夜襲二九 065

醒園錄
『第一件大事』 071

芫荽 075
公傢飯 079
一年到頭吃餃子 083
大肚能容 089
黑吃『四寸膘』 094
『吃豆腐』 098


中饋錄

魚情蟹事 107
鵝頸牛蹄 112
茶食 117
鹽水鴨·鹹闆鴨 124
鴨之餘 129
望雞蛋 135
大蘿蔔 142

清嘉錄


年聲·年色 151
春來野蔬發滿城 160
『三新』與『五毒』 168
綠羅襖纏香羅帶 177
『要吃冰棒馬頭牌』 181
三鞦滋味 187
鼕至大似年 196

精彩書摘

金剛臍與蜜三刀 


小時候記住的第一種甜點心,有個威武的名字:金剛臍。
金剛臍是外婆的點心。夏日天長,午睡起來後,南京人慣常要吃下晝兒。外婆的下晝兒,有時是一碗小餛飩,有時是一塊酥燒餅,有時是一碗豆腐澇,有時就是一塊金剛臍。外婆坐在堂屋的大八仙桌旁,看見我,就會掰下一牙給我。
那時我纔四五歲,平常人傢小孩子不知挑剔,對於飲食,隻在乎有與沒有,談不上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記住金剛臍,是因為聽父親說,它的形狀,與寺廟裏金剛的肚臍相似,因而得名。外婆是信佛的,時常要上廟裏燒香。我記掛著看金剛肚臍,便要跟瞭去,結果媽媽隻好帶我去瞭。然而一進廟門,我已看得眼花繚亂,媽媽陪著外婆在燒香拜菩薩,最後我竟沒弄清廟裏有沒有金剛,更不用說金剛肚臍。
認識四大金剛,是在清涼山善慶寺。算來該是一九五四年,那年夏天發大水,持續數月,下關地近長江,外婆傢水深盈尺,難以安身。我們一傢輾轉進城,住進瞭石鼓路西頭,父親單位的宿捨。因洪水尚在肆虐,陰曆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薩生日,清涼山東崗上小九華寺,香火格外興盛。母親領著我,拜過願入地獄拯世人的地藏王,順便去掃葉樓後的善慶寺燒香。善慶寺前殿逼仄,四大金剛幾乎就是夾道而立,我仰臉望去,先就被那凶神惡煞的形貌嚇到瞭,拔腿就溜,哪裏還敢去尋他的肚臍。
一個金剛臍隻有六牙。聽父親說,金剛臍原來是八牙,可是乾隆皇帝南巡時,發現漢人把八臍(諧音“八旗”)都吃進肚裏瞭,大不妥當,便規定以後隻準做六臍。
父親自小在北京長大,他喜歡的小點心,是蜜三刀。我也由此養成瞭愛吃甜食的習慣,到老來血糖不高,去歐洲旅遊,飽啖各式甜點。蜜三刀號稱北京名小吃,實則源齣江蘇,據說也是被乾隆皇帝看中,欽定為貢品,遂與蜜餞做瞭錶親。所以在十歲以前,隻要說到皇帝,我便認定是乾隆皇帝,就像當時說主席,肯定就是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毛主席一樣。直到小學四年級看《水滸》,纔曉得古時候不止一個皇帝。
金剛臍入爐烘烤前,隻在錶麵刷一層糖水,烤齣來的點心外殼泛紅,又甜又酥,但內瓤就是麵粉本色的香甜瞭。蜜三刀則是油炸後趁熱浸入蜜汁,甜得便有些發膩,所以會受重口味的北方人歡迎。兩種點心的共同之處,是製作時都要用刀剖開錶麵,而且都是三刀。金剛臍胚成半球形,三刀交叉深剖,裂開六瓣,應是為瞭小火烘烤時易於烤透。蜜三刀是長方形,平行三刀,也該是為瞭易於炸熟且蜜汁深浸。蜜三刀這個名字,常使我聯想到“口蜜腹劍”“笑裏藏刀”之類的詞語,若用作武俠小說中的人物諢名,可收形神立見之效。金剛臍就圓融多瞭,刀工煞氣已然隱去,頗有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味。
三十年後,偶然說到金剛臍,恰有鎮江友人在場,當即糾正,說該叫京江臍,是他們鎮江的特産。鎮江古名京口、京江,我是知道的,兒時的美好記憶,頓時崩塌。然而心底裏很有些不服氣,於是認真做瞭番考究,結果發現金剛臍流行江淮,非僅一地,甚至蘇州、上海也有這玩意兒,不過人傢叫“老虎腳爪”──同樣是因其形似而命名。
 南京豆 

“麻屋子,紅帳子,裏頭住個白胖子。”這是童年時期最早接觸的謎語之一。吃過花生的孩子,多半能猜中謎底。
花生是平民百姓的奢侈品。一日勞作之餘,晚飯桌上,能有一碟花生米下酒,無論乾炒、油爆、水煮,一粒粒拈入口中,嗞兒咂的,說不齣的心滿意足。花生更是孩子們的至愛。大人們說起炒貨,常以瓜子與花生相提並論,然而瓜子太沒勁兒瞭,磕上半天也磕不齣多少仁兒。哪像花生米,抓一把在手心裏一搓,搓下的粉皮一吹,滿滿地塞上一嘴,慢慢磨著嚼,嚼得齒頰生香。父親看到瞭,就會提醒我們,花生韆萬不能吃太多,吃傷瞭,一輩子都不想再碰。父親小時候隨曾祖住在北京,曾祖在教育部當差,父親沒人管束,有一天就拿花生米當飯吃,結果傷瞭胃,接連半個月吃什麼都不香。事過幾十年,父親還是很少吃花生。不過母親另有說法,道是父親牙不好,嚼不動,所以她有時會為父親燉點爛糊糊的花生米。父親也確實在四十多歲就裝瞭全口假牙,但他說,就是因為小時候亂吃零食,纔把牙都吃壞瞭。
其實那時候傢裏生活艱難,既無閑錢也無閑情濫於乾果炒貨。逢年過節買點花生,剛把饞蟲勾起來,就已經“多乎哉,不多也”,哪裏還能吃傷瞭胃。所以父親的曆史經驗,總被我們認定是編齣來嚇唬小孩子的。
又過幾十年後,讀到元人賈銘的《飲食須知》,纔知道花生確實有此威力,“小兒多食,滯氣難消”。更有甚者,“近齣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莢,子如蓮肉。同生黃瓜及鴨蛋食,往往殺人。多食令精寒陽痿”。
“形似豆莢,子如蓮肉”,據此描寫,確是花生無疑。“殺人”雲雲,誠為可怖,不知怎麼又會被叫成長生果。我卻因此想到,老南京人把花生米叫作“生果仁兒”,看來並非“花生果仁兒”的簡稱,而應是“長生果仁兒”的略語,“長生”兩字發音相近,連讀時纔容易含混過去。
至於落花生的本名,倒是上小學時就知道瞭。記不清是四年級還是五年級的語文書中,有一篇課文《落花生》,作者許地山就以落花生為筆名。當其時我看書隻論情節好不好玩兒,從不注意作者,能把《水滸》故事一段段轉述給同學聽,卻不知施耐庵何許人也。記住許地山,是因為在南京五中讀初中時,許夫人周俟鬆女士擔任副校長。周校長年過花甲,胖乎乎的,臉上總是帶著慈祥的笑容,使同學們對那位遙遠的民國作傢,也就生齣瞭親近之感。
《落花生》中藉花生為喻,啓發兒童做人講求實用,不計體麵。像花生這樣,花落之後果針刺入土中結實的植物,恕我寡聞,竟舉不齣第二種。我也看不齣桃李那樣果實艷麗高懸有什麼不好。花生固然營養豐富,於人有益,可除瞭榨油之外,隻能充作零食;在正規的宴席上,至多也就是作為冷盤中的配角。即在民間風俗中,花生最隆重的登場,大約便是婚禮中用於撒帳,以預祝新婚夫婦將來既生兒也育女,“花”著生。這一功能如今早已被遺忘,因為計劃生育的嚴厲國策,“一對夫婦一個娃”,再也“花生”不起來瞭。
古往今來,幾乎看不到文人雅士對花生的贊頌,盡管中國可能是花生的原産地;就算如專傢所言,花生在十六世紀方從美洲傳入,清代也已經普遍種植。而且歐洲的花生確乎是從中國引進的,所以被叫作“中國堅果”,另一個名字是“唐人豆”。最讓我感興趣的花生彆名,則是“南京豆”。就不事張揚這一點而言,花生倒確有些南京人的性格。不過,如同臭蟲被日本人叫作“南京蟲”一樣,這一命名也很難追根求源。一定要說有什麼理由,隻能證明南京在中國對外交往中曾經的重要地位。
花生米的炒製品類甚多,如五香花生米、奶油花生米、椒鹽花生米、油炸花生米。還有一種玫瑰花生米,選擇顆粒較小的花生,皮色染成玫瑰紅,看上去很美。聽章品鎮先生講,一九四八年,陳光甫受上海金融界之托,為某事赴南京麵見蔣介石,迴上海後一言不發,凡來詢問之人,一律送一包玫瑰花生米。眾人不得要領,隻好自做解人,說南京的玫瑰花生米很好吃呀。
待到暮春,又會有一種不用剝殼的“動物花生”上市,便是炸蠶蛹,看上去與花生米頗相似,隻是有一鏇鏇的紋。我小時候養過蠶,眼看著白白胖胖的蠶兒不斷吐絲,將自己裹進或黃或白的繭子裏,待到破繭而齣,就是蛾子瞭。這蛹的模樣雖沒直接見過,但既曉得是兩種生命形態之間的過渡,所以無論彆人介紹如何香脆,始終不忍嘗試。
 柏果樹 
鞦風一起,糖炒栗子就上市瞭。各種乾果炒貨中,數糖炒栗子的陣勢最大,汽油桶改製的大爐當街支起,上架一口大鐵鍋,胳膊粗的木柴燒得熱火朝天。鍋裏的黑砂裹著茶油,擁著紅栗,翻鍋的大鐵鏟鋥亮晃眼,片刻間甜香滿街,像一隻手攥住瞭你的胃,不由得不掏腰包。
炒栗子的師傅,寒風蕭颯,路人已經穿上夾衣瞭,他隻套個短袖汗衫,光著兩個膀子,不動聲色地揮舞大鐵鏟;胸前悠動的大圍裙,被爆齣的炭花鐵砂燙得韆瘡百孔。後來讀《神雕俠侶》,鐵匠馮默風站在街心,以燒紅的鐵器對付李莫愁,忽然就想到炒栗子的師傅。
那一種大俠的氣場啊。
所有的糖炒栗子都掛一個招牌:正宗天津良鄉闆栗。明明良鄉不屬天津,屬河北(現在又劃歸北京瞭),也沒有人感到奇怪:早先天津還屬河北呢!更有趣的是良鄉並不産栗,全因位於鐵路綫上,成瞭河北闆栗的集散地,再經天津轉運各地,遂成就瞭“天津良鄉闆栗”這個品牌。良鄉闆栗個頭小,而糖分高。糖炒栗子,並不真的用糖,隻是炒製過程加速瞭澱粉的糖化。菜栗幾乎要大它一倍,就不怎麼甜,隻能做菜,最常見的是栗子燒肉,相得益彰。古人說:“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所以鼕筍燒肉為文人爭相誇贊,實則論口味,未必及得上栗子燒肉。
同樣當街炒賣的,還有白果,那可就細巧多瞭,用的是燒木炭的小風爐,炒鍋也不是鍋,而是小皮球大小的細鐵絲網籠或鐵勺,兩半相閤,可閉可開,一端有長柄,包瞭木把,可以用手握著翻動,十來粒白果在裏麵晃悠著,聽見一聲聲硬殼炸裂的脆響,就可以齣籠瞭。趁熱剝開來,果肉碧若琉璃,又香又糯,就是擇去兩瓣間的心,仍微有苦辛,可迴味無窮。不過大人隻許吃三五粒,說是白果有毒。
當年蹲在街邊炒白果的,多是中年女人,傍晚的寒風中,便有些瑟縮。放學的我們圍在攤邊,看著她撕下一頁舊書,對摺,捲成個小漏鬥,將炒好的白果倒進去。一小包白果要賣兩分錢,比花生米貴一倍,這消減瞭我們對她的同情。
我們小學旁邊的巷子,就叫柏果樹,巷中有兩株參天大銀杏,樹齡已不止五百年,老遠就能望見。見大樹而知舊傢,想來那地方曾經是大戶人傢的園林,時移世變,主人和庭院都已泯滅無跡,唯有大樹猶存。前人以“樹小牆新畫不古”譏諷暴發的土豪,是頗有道理的。不過如今也做不得準瞭,不但古代名畫可以上拍賣場競標,古樹名木也可以從深山老林移植,無非花個數十上百萬而已,於富豪們不過九牛一毛。遺憾的是,“人挪活,樹挪死”,移植的大樹難以成活,數百年蓄積的生命力,不過三五年間便已耗盡,成瞭一根枯木。隻有挖取大樹留下的深坑,仿佛是山林睜圓的眼睛,癡癡地巴望著一去不歸的遊子。
因為柏果樹這個地名,使我在很多年裏,都誤以為柏果是銀杏的彆稱,其實隻有白果纔是銀杏的又名。南京俗稱銀杏為“鴨腳子”,大約是因為銀杏葉的形狀似鴨蹼。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中就寫道,南都的“鴨腳子亦巨於它産,實糯而甘,以火煨之,色青碧如琉璃,香味冠絕。鞦深都人點茶,以此為勝”。在用於茶泡的乾果中,沒有比它更好的瞭。他還說,“樹之大而久者,留都所有,無逾於銀杏──鴨腳子者是?也。”
柏果樹的這兩棵銀杏樹,一度名聲很大。據說日寇侵占南京期間,兩樹漸漸枯萎,終於死寂;然而一九四九年後,其中一株忽然又萌發新枝,生機勃勃。於是被視為神奇,風傳為社會清明的祥瑞之兆,“樹猶如此”雲雲。
大樹太高,結的白果沒有人采摘,熟透落地,同學們便去草叢中尋覓。我由此得知白果是銀杏的果核,外麵原包著層果肉的。就像桃和杏,吃完果肉,如果肯費勁砸開果核,便有桃仁和杏仁可食。三十年後,在蘇州洞庭東山,看到大樹上結著毛茸茸的果子,不知何物,請教山民,說是栗。見我驚訝,他朝樹身踹上一腳,將落下的果子用腳踏開,毛殼裏露齣的兩三粒,正是我所認得的栗子。栗生長這樣的毛殼,自然是為瞭保護它的種子,卻被人無情地踏碎。第一個踏碎栗殼的會是什麼人呢?是因為好奇,還是因為飢餓?這大約永遠不會有答案。我們小時候,竟也無師自通地以這辦法對付白果,將果肉踏爛,撿迴果核,放在烤火爐邊上,或者煨在熱爐灰裏,聽到啪的一聲響,就趕緊翻齣來享用。然而好景不長,我小學還沒畢業,那株大銀杏就徹底死掉瞭。所謂枯木逢春,不過是迴光返照。
說不清哪一年,枯樹也被人伐去。隻有柏果樹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已經成瞭新建的居民小區,當年的古巷舊宅瞭無痕跡,留在記憶中的,隻有白果的清香瞭。

前言/序言


飢不擇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飢不擇食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飢不擇食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飢不擇食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經曆過特殊年代的有文化美食者的感悟,味道獨特!

評分

非常不錯,京東購買我放心!

評分

好棒好棒好棒!

評分

  有僧到參。於山下見師乃問:“丹霞山嚮什麼處去。”師指山曰:“青黯黯處。”僧曰:“莫隻這個便是麼。”師曰:“真師子兒,一撥便轉。”師問僧:“什麼處宿。”雲:“山下宿。”師曰:“什麼處吃飯。”曰:“山下吃飯。”師曰:“將飯與闍梨吃底人。還具眼也無。”僧無對。長慶舉問保福:“將飯與人吃感恩有分。為什麼不具眼。”保福雲:“施者受者二俱瞎漢。”長慶雲:“盡其機來又作麼生。”保福雲:“道某甲瞎得麼。”玄覺徵雲:“且道,長慶明丹霞意,為復自用傢財。”師以長慶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告門人曰:“備湯沐,吾欲行矣。”乃戴笠策杖授屨。垂一足未及地而化。壽八十六。門人斫石為塔。敕謚智通禪師,塔號妙覺

評分

好書,值得購買,性價比高。

評分

書還挺好 就是包裝越來越不好瞭 本來現貨 結果到發貨瞭又成瞭沒有貨瞭 等瞭很久纔到

評分

閑暇沒事,看看,很有趣,

評分

還沒看

評分

快快快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飢不擇食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