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根据《移动迷宫》一部改编电影《找出真相》揽获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票房总冠军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第二部改编电影《烧痕审判》2015年全球盛大上映
★欧美当红系列小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版权转售40余个国家
★囊括包括全美青少年很好图书、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很好小说、《科克斯书评》很好青少年书籍在内十多项大奖
★一座精心设计的迷宫,一群费力求生的少年,一名启动末日的美丽少女
★《移动迷宫》除了是一个充满冒险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希望与人性的故事。“希望”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不论外在环境有多险恶,这些迷宫行者从未放弃,而这也正是我想传达的价值理念。
海报:
内容简介
《移动迷宫:死亡解药》灾难总部宣布:恢复所有实验者的全部记忆,摘除大脑中的控制器。然而,实验并未结束。
托马斯不断做梦,记忆的漏洞慢慢填补。他希望找回家人和进入迷宫之前的美好生活,但又怎能相信脑中植入的记忆?
托马斯拒绝恢复记忆,决定联合大家,抵御这场实验,却发现早已有人先他一步,一群反抗灾难总部的“正义军”已经开始行动。这时,其他实验者却全都消失了……
作者简介
詹姆斯·达什纳,1972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毕业于杨伯翰大学,会计学硕士,超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校友。自小立志当一名作家,酷爱阅读,曾从事金融工作,后成为专职作家。他自嘲自己的会计师背景是一个“黑暗秘密”,但其作品却得益于他在会计行业获得的分析技巧。作品多为青少年读者喜爱的探险、生存和科幻题材。他认为自己是这个地球上幸运的家伙,因为可以写故事谋生,业余喜欢阅读、电影和滑雪,现定居于犹他州的落基山地区。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阅读詹姆斯·达什纳的书之前请做深呼吸。
——《德撒律新闻》
★持续到最后一刻的心跳效果。
——《科克斯评论》
★《移动迷宫》有种让人越看越被吸进去的魔力,有些书仅是吸引眼球,但这套书却有种让你想直接跳进书里,跟主人公一起大叫奔跑的冲动!
——《学校图书馆期刊》
★让十三岁以上的读者兴奋不已的书,穷追不舍,充满悬念,让读者心跳加速的必读书。
——《出版商周刊》
★这又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会和《饥饿游戏》一起载入本世纪现代经典的史册。
——《浪漫时报》
★神秘的生存传奇,奇妙的动作刻画。热情洋溢的书迷称其融合了《蝇王》《饥饿游戏》和《迷失》之特质。
——EW
目录
1 维系神志的绳子
2 答案从深渊中浮出
3 谎言背后的真相
4 掌控自己的生活
5 一揽子交易计划
6 免疫者名单
7 三个叛逆者
8 囚室禁闭
9 童年的记忆
10 从迷雾中惊醒
11 抗争以失败告终
12 仅有的出逃机会
13 小型机器蜥蜴
14 我们被算计了
15 破信封里的秘密
16 红色警报灯下
17 屏幕上的一出戏
18 进攻来势凶猛
19 机舱近在咫尺
20 星星点点的记忆
21 跑进黑暗之中
22 第二次团圆
23 面对未知世界
24 灾难总部的工具
25 盖里的小信鸽
26 热心肠的人
27 自动防护装置
28 迷失在混沌中
29 咖啡店遇险
30 最完整的记忆
31 糟糕透顶的一天
32 最终候选人
33 一闪而过的影子
34 面对新的一天
35 寻找最近的眩疯宫
36 最悲惨的区域
37 天堂药的烟雾
38 残忍的满足感
39 最令人伤心的话
40 逃离眩疯宫
41 降落丹佛机场
42 行动是唯一良药
43 赏金猎人的俘虏
44 难以弥补的过错
45 绑架免疫者
46 正义军的雇员
47 速度和安全的抉择
48 平衡被打破
49 闯过疯狂的街头
50 免疫者失踪之谜
51 谈判砝码
52 武器工程师
53 深入虎穴前的约定
54 再遇疯狂的朋友
55 掉进黑暗的冰窟窿
56 挥之不去的噩梦
57 敲开灾难总部大门
58 游戏的终点
59 最后一块拼图
60 没有回头路
61 一场精心安排的舞蹈
62 在黑暗中沉浮
63 床边的地图
64 通往隧道的小门
65 傲慢会摧毁一切
66 不为人知的企图
67 重新向迷宫进发
68 大地在剧烈摇晃
69 摇摇欲坠的迷宫
70 再战鬼火兽
71 平面穿越器
72 来不及说道歉
73 一个好的开端
尾声
1 维系神志的绳子
2 答案从深渊中浮出
3 谎言背后的真相
4 掌控自己的生活
5 一揽子交易计划
6 免疫者名单
7 三个叛逆者
8 囚室禁闭
9 童年的记忆
10 从迷雾中惊醒
11 抗争以失败告终
12 仅有的出逃机会
13 小型机器蜥蜴
14 我们被算计了
15 破信封里的秘密
16 红色警报灯下
17 屏幕上的一出戏
18 进攻来势凶猛
19 机舱近在咫尺
20 不欢而散的团聚
21 跑进黑暗之中
22 第二次团圆
23 面对未知世界
24 灾难总部的工具
25 盖里的小信鸽
26 热心肠的人
27 自动防护装置
28 迷失在混沌中
29 咖啡店遇险
30 最完整的记忆
31 糟糕透顶的一天
精彩书摘
1 维系神志的绳子
那味道开始让托马斯有些抓狂了。
不是因为三个多星期以来都是他一个人待着,不是因为那惨白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不是因为没有窗户,也不是因为他们从不关灯,都不是这些原因。他们拿走了他的手表,一日三餐给他吃同样的食物:火腿片、土豆泥、生红萝卜、面包片和水;不和他说话,也不准别人进房间来。没有书、没有电影,也没有游戏。
绝对地与世隔绝,都三个星期了!不过他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时间感了——他现在纯粹靠直觉。他使劲猜想黑夜降临的时间,以确保自己有正常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还是让他挺过来了,虽然并不总是准时送来,简直就是要让他昼夜不分。
孤独,就一个铺了垫子的房间,连颜色都没有,空空如也,除了角落那边一个很小的、难以发觉的不锈钢厕所和一张他根本用不着的木桌子。孤身一人待在这难以忍受的寂静中,有太多时间胡思乱想那扎根在他身体里的疾病:就是那闪焰症,那悄无声息地蠕动着的、慢慢让人变得不像人的病毒。
但这些都没让他抓狂。
他浑身散发恶臭!就是这点,让他的神经绷得像根锋利的线,切割着他坚固的神志。自从来了之后,他们就是不让他洗澡,也不给他换衣服或拿点什么擦擦身子。哪怕给他一寸破布也好啊,那样他就可以拿来蘸点给他喝的水来擦擦脸。被关进来后,除了他一直穿着的这身衣服,啥都没有,甚至连床单都没有!他睡觉时蜷成一团,屁股贴着墙角,两臂交叉,极力想搂住些暖气,却总冷得打战。
他也不明白为啥这身上的恶臭居然让他如此惊恐万分。或许这是他要失去这个身体的一个迹象。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日益糟糕的卫生状况跟脑袋较上劲儿了,滋生了许多可怕的念头。好像他在慢慢腐烂、解体,内脏变得和外表一样腐臭。
就是这点让他焦虑,莫名其妙地焦虑。他不愁吃不愁喝;爱睡多久睡多久;房间虽小,他也尽可能多做运动,有时也在原地跑上几个小时。逻辑告诉他,脏不脏其实与心脏的力量或肺的功能毫无关系。但是没用,他的脑子越来越觉得,那无穷无尽的恶臭像死亡一样冲进来,快把他整个人都吞噬了。
那些黑暗的想法开始让他觉得,在他们最后一次谈话中,特蕾莎其实压根就没有撒谎。她说,一切对于托马斯来说太晚了,闪焰症已经迅速制伏了他,使他发疯,让他变得狂暴。她还说,他来这鬼地方之前就已经神志不清了,就连布兰达也警告过他情况在恶化,也许她俩都说对了。
潜藏在这之下的,是他对朋友们的担心。他们咋样了?他们在哪儿啊?闪焰症让他们脑子变啥样了?经受这么多磨难,终究难逃一劫吗?
他慢慢怒火中烧,就像一只浑身发抖的老鼠,在搜求一丝温暖,或一粒面包屑。怒火一日比一日强烈,有时托马斯来不及把狂怒收拢进口袋里,不知不觉地发起抖来。他不想让怒火就这样溜走了,只想把它储存起来,慢慢积聚,以便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释放出来。这都是灾难总部对他所做的,灾难总部抓住他和他的朋友们的生命,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毫不顾及后果。
他们得为这一切买单!托马斯每天对自己千万次地发誓。
……
前言/序言
《移动迷宫》背后的故事
詹姆斯·达什纳的传奇人生
《移动迷宫》系列当今欧美当红青少年题材畅销系列小说,该系列自2009年 10月陆续上市以来,全球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版权转授40多个国家。根据《移动迷宫》第一部《找出真相》改编的电影电影自2014年9月上映以来在 全球各国获得不俗票房和口碑,以不到3400万美元的投资,赢得了超过3。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继《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之后,青少年题材畅销小 说最卖座的改编电影之一。制片方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确定第二部《烧痕审判》将在2015年9月18日上映,第三部《死亡解药》则在2017年2月上映。
同一所大学的双子星座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套叫座又叫好的超级畅销书的作者詹姆斯·达什纳,竟然与大名鼎鼎的《暮光之城》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来自同一所大学:美国犹他州 的杨百翰大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来自同一所大学的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毕业生先后成为饮誉全球的超级畅销书作家,而且根据各自图书改编的电影同样火爆全 球,成为了当代出版界最为响亮的名字,谱写了世界文坛的极为难得的一段佳话。而且比斯蒂芬妮·梅尔更富传奇性的是,梅尔大学期间主修的是英国文学专业,毕 业后成了专职家庭主妇;而达什纳大学主修的却是会计学,并且获得了会计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走上了以数字谋生的职业生涯。
达什纳经常拿自己会计 师的背景自我解嘲,说那是他的“黑暗秘密”。虽然他一直想成为一位作家,达什纳实用的一面却让他走上了以数字谋生的职业生涯。达什纳确实认为他对书中所有 人物、地方和想法的专注得归功于他在会计行业获得的分析技巧。他的作品通常归类为探险、生存和科幻体裁,阅读对象是青少年读者。
突如其来的写作冲动
达什纳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个作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任何能拿在手中的书,从《超级胡话》到《纳尼亚》、《哈迪男孩》和《指环王》,讲故事在他看来是正中下 怀。他的父母有一部老式打字机,他觉得好玩,打出了几个故事,也没管写得有多糟糕。但写了这么多年,希望他写得好点了。(幸好现在有电脑,不必再用打字 机。)
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达什纳突然有一股想写故事的冲动。他一直喜欢看书,还很着迷,也随意作了一些写作尝试。但是,在 1998年的时候,脑门像给一个便秘的大黄蜂蛰了一条缝一样,他开始狂热写作,蹦出来几篇烂得没法读的短篇小说之后,他便撞上了一个名叫吉米·芬奇的故 事。
开始的时候,本来想写关于马克·吐温遇见了R.L.斯坦的故事,一个南方的傻小子在林子里到处乱跑,根本不知道身旁有一道邪恶之门悄然敞 开,藏着将永远改变世界的某种东西。问题是:他不知道门下面藏着什么,于是就通过不断地编出有关可怜吉米·芬奇的越来越多的荒唐(编得不是很好)搞怪动作 来拖延着。
他终于没写下去,而是坐下来写了一个简单的框架。于是就出来了一个五本书的地图(后来会被裁成4本),他也终于可以写个有些连贯性的故事了。他就做了那件事,虽然花了他好几年的时间,因为这确实是一种断断续续的事。
一场席卷全球的神秘瘟疫,将人类推向了灭绝的边缘。一种名为“烈焰症”的病毒,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受感染者会体温急剧升高,最终被烈焰吞噬,化为灰烬。绝望之中,人类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群年轻的幸存者身上。他们并非普通人,而是对烈焰症拥有某种程度免疫力的特殊人群。 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少年展开。他在一片被高墙环绕的神秘区域醒来,记忆模糊,只记得自己的名字。这个区域被称为“林间地”,里面居住着一群与他相似的少年,他们自称为“迷宫跑者”。这里的生存法则严酷,每天清晨,巨大的石门会缓缓打开,露出林间地外蜿蜒曲折、危机四伏的迷宫。而迷宫的尽头,究竟隐藏着什么,无人知晓。 迷宫是林间地内少年们唯一的出口,也是他们探索真相的唯一途径。每天,最勇敢、最敏捷的少年会组成迷宫跑者小队,冒着生命危险闯入迷宫,试图寻找出路,并带回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维持林间地的生存至关重要,包括寻找食物、水源,以及记录迷宫的结构变化。迷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它由不断移动的墙壁组成,结构复杂且变化莫测,夜晚来临,墙壁会重新合拢,将迷宫跑者困在其中,而迷宫中的危险生物——“闪影”,则会在黑暗中伺机而动,吞噬一切闯入者。 托马斯天生就对迷宫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直觉和勇气,他渴望了解自己为何身处此地,以及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到来打破了林间地原有的平静,也激起了他对未知的好奇和挑战。他与林间地的首领艾尔比,以及一直以来负责迷宫探索的迷宫跑者队长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他也对林间地里唯一的女幸存者特蕾莎产生了莫名的熟悉感,两人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前世今生的羁绊。 随着托马斯的深入参与,他们逐渐发现,林间地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避难所,而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隐藏在幕后的组织——“创伤组织”,一直在暗中观察和操控着他们的一切。创伤组织的首要目标是研究烈焰症,并找到解药。他们相信,通过对这些拥有免疫力的少年进行残酷的实验,可以揭示出烈焰症的秘密,并最终研发出治愈方法。 林间地只是创伤组织众多实验基地之一,而迷宫的真实作用,并非是为了寻找出路,而是为了筛选和训练最适合他们实验的幸存者。少年们在迷宫中的每一次搏斗,每一次探索,都是在为创伤组织提供宝贵的实验数据。他们发现,创伤组织一直在播放着误导性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迷宫是唯一的出路,而真正的威胁,并非迷宫中的闪影,而是创造这一切的“创伤组织”。 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少年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们可以选择继续被创伤组织操控,等待未知的命运,或者奋起反抗,为自己的自由和生存而战。托马斯,作为这场反抗的灵魂人物,带领着他的伙伴们,决定逃离这个虚假的乐园,去寻找真实的自由,以及揭露创伤组织的罪恶。 逃离的过程充满艰辛和牺牲。他们不仅要面对迷宫内部的重重障碍,还要躲避创伤组织的追捕。在逃亡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其他幸存的实验基地,见识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实验景象,也认识了更多同样身处困境的幸存者。他们逐渐意识到,创伤组织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治愈,而是更加宏大且冷酷的计划。 故事的高潮,在于托马斯一行人与创伤组织展开的最终对抗。他们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武力压制,还要揭露创伤组织背后隐藏的更深层阴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依靠彼此的信任和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他们也逐渐了解到,自己之所以拥有免疫力,并非偶然,而是与创伤组织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终,托马斯和他的伙伴们虽然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成功逃离了创伤组织的控制,并为其他幸存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也意识到,这场战斗并未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世界依然笼罩在烈焰症的阴影之下,而创伤组织的势力依然强大。但他们拥有了希望,拥有了反抗的决心,也拥有了与病毒斗争的勇气。 这个故事探讨了人性、生存、自由以及在绝境中寻求希望的主题。它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逃亡和反抗的冒险,更是一次对人类在危机面前选择的深刻拷问。少年们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成长,他们明白了友情的可贵,爱情的坚韧,以及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的意义。 故事的结局,也为后续的发展留下了悬念。虽然逃离了眼前的困境,但真正的敌人依然存在,病毒的威胁也并未消失。托马斯和他的伙伴们,将继续踏上寻找治愈方法,以及彻底摧毁创伤组织的道路,为人类的生存而战,直到最后一刻。他们将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属于幸存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