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

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雄 著
圖書標籤:
  • 內部審計
  • 集團公司
  • 增值
  • 實務
  • 技巧
  • 風險管理
  • 閤規
  • 財務審計
  • 公司治理
  • 審計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060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195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財務知識輕鬆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作者長期從事內部審計實務工作,本書按照“流程+方法+技巧+方案”四位一體的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操過程,全麵闡述內部審計作業流程及實務技巧,深入披露內部審計精髓及實戰秘訣。大量的案例帶你掌握內審全套技術與方法,快速成為行業精英。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內部審計導論/ 1
第一節內部審計的概念/ 1
第二節內部審計的作用/ 3
第三節內部審計的發展/ 5
本章精粹/ 8
第二章內部審計範疇/ 9
第一節內部審計範圍/ 9
第二節內部審計特性/ 11
第三節內部審計流程/ 14
本章精粹/ 14
第三章內部審計過程/ 16
第一節全麵風險分析/ 16
第二節選擇審計對象/ 20
第三節製訂審計方案/ 24
第四節實施審計作業/ 36
第五節編製審計報告/ 47
第六節後續跟蹤審計/ 59
第七節評估審計結果/ 62
本章精粹/ 63
第四章內部審計實務精要/ 64
第一節采購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66
第二節銷售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79
第三節建設工程審計操作方案/ 86
第四節技改維修審計操作方案/ 95
第五節物流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01
第六節財務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08
第七節會計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16
第八節會計基礎工作審計操作方案/ 121
第九節預算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28
第十節增值稅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32
第十一節生産循環審計操作方案/ 137
第十二節材料倉庫審計操作方案/ 142
第十三節輔助材料審計操作方案/ 148
第十四節固定資産審計操作方案/ 152
第十五節不良資産審計操作方案/ 157
第十六節閤同業務審計操作方案/ 161
第十七節信息係統審計操作方案/ 166
第十八節內部控製審計操作方案/ 173
第十九節舞弊專項審計操作方案/ 182
第二十節貪汙專項審計操作方案/ 189
第二十一節公司戰略審計操作方案/ 195
第二十二節人力資源審計操作方案/ 200
第二十三節經理離任審計操作方案/ 206
第二十四節機構崗位審計操作方案/ 213
本章精粹/ 218
第五章常用的審計方法/ 223
第一節審核法/ 224
第二節分析法/ 227
第三節訪談法/ 231
第四節復算法/ 234
第五節觀察法/ 235
第六節盤存法/ 239
第七節函證法/ 241
第八節穿行測試法/ 243
第九節順查法/ 244
第十節逆查法/ 246
本章精粹/ 248
第六章常用的分析方法/ 251
第一節流程分析法/ 251
第二節分析性復核法/ 254
第三節審計抽樣法/ 257
第四節風險評估法/ 264
第五節內控自評法/ 269
第六節問捲調查法/ 273
本章精粹/ 278
第七章內部審計實戰技巧/ 281
第一節審計綫索查找技巧/ 282
第二節訪談提問的技巧/ 285
第三節現金盤點技巧/ 289
第四節審計證據分析技巧/ 290
第五節確定審計重點與目標技巧/ 292
第六節審計程序編寫技巧/ 296
第七節工作底稿編寫技巧/ 300
第八節審計報告大綱編寫技巧/ 303
第九節審計報告編寫技巧/ 304
第十節審計資源整閤技巧/ 307
第十一節提高審計效率技巧/ 309
第十二節審計質量控製技巧/ 313
本章精粹/ 315
附錄Ⅰ年度內部審計計劃錶/ 317
附錄Ⅱ內部審計各崗位職責錶/ 318
附錄Ⅲ《集團公司內部審計章程》/ 320
附錄Ⅳ現場監察崗位職責/ 326
後記/ 329
參考文獻/ 330

前言/序言

前言內部審計,增值勢不可擋精讀本書,你將:
�r成為公司內部審計精英分子。
�r掌握整套內部審計方法及程序。
�r熟悉內部審計常用的108個技巧。
�r攝取企業內部審計經驗秘訣精粹。美國心理學傢赫伯特·西濛建立的10年法則錶明:要成為任何領域的大師,一般需要大約10年的艱苦努力。也就是說隻要你專注某個行業,刻苦研究,精耕細作,經過大量作業研究,從量變到質變,你就會成功,成為專傢,成為大師。所以,我們從事任何一個行業,做任何一項工作,要有“5年成為專傢,10年成為教授”的決心與恒心,否則事情永遠都做不好,永遠都不能超越,更不用說卓越瞭。同理,如果你從事內審工作5~10年,對內審業務還是迷迷茫茫,每天工作按部就班,日子得過且過,沒有深入地研究審計工作,審計業務沒有經過係統歸納與總結,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與絕招,那麼,可以說你在業務上是失敗的。內部審計在中國是一個新興而又年輕的職業,在中國的發展也就幾十年,俗話說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有機會,內部審計這個職業就存在很大的機會。再從中國現階段內部審計實施的情況看,真正意義上的內部審計,能充分發揮作用、體現其價值的就是企業組織內審。而在國外,內部審計已經是一個炙手可熱、社會組織中必不可少的職業,從政府到企業,從國際大集團到私營小企業,從營利組織到非營利組織,到處都有內部審計的存在,這充分說明內部審計的廣泛性與重要性。同時,也從另外一個方麵說明瞭“經濟越發達,內審越重要”這個事實。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企業得到瞭長足的發展,大量的公司發展演變成集團公司或大企業集團、上市公司等,對企業運營管理提齣瞭更高的要求,需要的管理也越來越規範,管控的力度也越來越嚴格。但是快速裂變發展壯大的企業,由於國情、人情、經驗、文化等各種原因,管理工作往往跟不上,在企業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與漏洞。作為內部審計工作者,作為隱形的管理者,作為管理層的左右手,你有沒有靜下心來考慮,有沒有實地訪談調查,有沒有捫心自問過以下問題:
1�泵勘適杖氬賾卸嗌偎�分?2�泵勘手С靄�含多少貓膩?3�泵扛雋鞽檀嬖詼嗌僖�患?4�泵扛鮒貧卻嬖詼嗌俾┒矗�5�泵扛鼉霾嘰嬖詼嗌偃畢藎�6�泵扛齷方詿嬖詼嗌俜縵眨俊�…筆者通過研究幾百個案例發現:每個問題都有無數讓我們觸目驚心的舞弊案例,每個案例都會讓我們看到事關企業內控缺陷或操作失控,我們平常看到的錶麵問題隻是冰山一角,平靜的冰山之下,隱藏著多少風險,誰也無法窺視。無知的風險,纔是最大的風險。如果你置內部控製、風險管理於不顧,而隻關注錶麵現象與數據,那麼,公司的管控是缺失的,內審機構是無能的,你的公司因為沒有很好的內控而漏洞百齣,企業的失敗將在所難免。以上問題,內部審計部門將會作為日常工作給予關注,並及時匯總匯報給管理者,及時調整管理策略,避免集團公司的經營運轉偏離目標。同時,為瞭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更好地滿足企業所有者或公眾群體的需要,根據有關章程或法律法規規定,企業均需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並配置相關人員,對企業的運營過程進行鑒定與確認。
內部審計就是內審人員通過一係列規範化的程序與方法,對企業風險管理、控製及治理過程進行綜閤的評價,提齣閤理化的建議,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目標。我們分解這個概念,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對企業進行評估,提齣建議,幫助企業實現目標,這就是內部審計的概念。概括為一句話,就是企業的所有者(老闆)為瞭明察企業毫厘,瞭解內部管理真相,而要在企業內部設立具有監督、評價權力的“欽差大臣”。而充當“欽差大臣”這個角色的就是內部審計。
縱觀中國企業內部審計實施現狀,稍微有長遠目光與見識的企業傢,對於發展越來越快、不斷擴張的企業,均不同層麵地設立有內部審計部門,並且不斷地發展與壯大內部審計部門的機構與權力。例如有些企業集團的內審人員達到幾百人,國外的內審機構人員達到幾韆人甚至幾萬人。國內的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內部審計這項工作,招聘的內部審計人員也越來越多,麵對新興的職業,不斷擴大的內審機構,不斷增加的內審人員,有經驗的內審人員顯得越來越少,遠不能滿足社會急速擴張的需要。而內部審計精英人員,更顯得少之又少,可以說有時達到一將難求的局麵,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網絡上、報紙上時有用20萬~100萬元年薪來招納內審英纔的情況。這種人纔供需矛盾造成內審人纔的缺口加大,企業迫切需要有經驗的內審人纔,但從企業外部、社會不能得到滿足,企業內部又沒有此類人纔,所以隻能從本機構內部的財務、工程、法務甚至采購或銷售部門抽調,成立一個由非專業人員領導的專業性很強的企業組織。有些內審機構像潰敗的部隊、無頭蒼蠅,亂打亂撞,沒有任何計劃和目標,東一槍西一炮,其戰果與成績可想而知。曾經有個內審經理不懂如何開展工作,平常也不知應做什麼事,就跑到工廠去檢查員工是否戴安全帽,是否穿拖鞋等。你想想,這不是用大炮打螞蟻嗎?偌大一個內審經理去做一個工廠紀律監督員的工作。
基於以上事實,筆者結閤中國內審現狀,並與諸多一綫內審人員在QQ群、博客上交流,共同發齣感慨:中國內審事業剛起步,無規則可遵守,無實務經驗可藉鑒,無可行案例參考,存在諸多問題。作為內審人員,由於缺乏經驗及方法,不能鑒定、識彆存在的風險,無法完全、及時、準確地將決策信息和管理建議呈送給上層領導,緻使企業在運營決策、管理過程中齣現重大失誤或失敗,造成經濟損失,更有嚴重的會導緻企業經營中斷、公司破産等,這是我們不願意也不想看到的。企業之成敗,內審之責任。
若想內審工作遊刃有餘,達到臨事不惑、胸有成竹的境界,必須具備以下三點:一是要掌握一套內部審計的先進理念和方法、流程與技巧,並深思熟慮,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嚴謹評估,細緻分析,不斷地揭示企業運營的漏洞,提齣可行的整治方案,且對潛在的運營風險進行提示,預見性地提齣防患措施,使企業在平穩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二是業精於專,術業有專攻,作為內審人員要結閤企業實際,深入基層,瞭解操作情況,熟悉現場管理,對每個工作流程、操作規程、製度規定、人員心態做深入分析與研究,纔能有針對性地提齣閤理的建議。否則,管理建議脫離實際,偏離管理原則,整個方案不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則內審的作用與效果大打摺扣。三是與時俱進,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內審人員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按照IIA標準的要求,不斷學習先進經驗,總結實戰技巧,以全局思維與眼光、高度的責任心與品格,將內審工作推行圓滿。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希望通過本書的歸納與總結,使你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一套內部審計的流程、方法與技巧,業務上能舉一反三,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方法,以滿足不同組織對內部審計的需要,讓你服務的企業高效增值。同時,讓你個人迅速成為內審專傢,身價倍增,實現你的職業與人生夢想,達到個人與組織的雙重增值目標。
增值,勢不可擋。
中國內審事業,必將因你的貢獻而更加輝煌。
最後,真誠感謝傢人、同事、朋友們的幫助。
衷心感謝過去、現在、未來幫助我和關愛我的人。
梁雄




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數字化轉型:理論、模型與實踐 圖書簡介 在當前快速演進的商業環境中,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企業可選項,而是關乎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本書《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數字化轉型:理論、模型與實踐》深入剖析瞭數字化浪潮對傳統企業戰略管理框架的衝擊、重塑與機遇。全書旨在為企業高層管理者、戰略規劃師以及業務創新者提供一套係統、前瞻且具有實操指導性的理論體係和方法論,以確保企業能夠在數字化時代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的增長。 第一部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基石與理論重塑 本部分著重於構建理解數字化轉型所需的理論基礎,探討信息技術如何從支持性工具轉變為核心戰略資産。 第一章:後摩爾時代的企業戰略範式變革 傳統的競爭優勢建立在資源稀缺性和規模經濟之上,但數字技術打破瞭這些邊界。本章首先迴顧瞭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的戰略理論演變,重點分析瞭“平颱化思維”、“生態係統競爭”以及“數據即資産”等新範式如何顛覆波特五力模型和基於資源的視圖(RBV)。我們提齣瞭“數字韌性”作為新的核心競爭力,並闡述瞭如何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製定動態、靈活的戰略。 第二章:數字化成熟度的戰略診斷與定位 企業在啓動轉型前,必須清晰地瞭解自身的數字化“起點”。本章引入瞭一套多維度的數字化成熟度評估模型(DTMM),該模型不僅評估技術投入,更側重於組織文化、流程自動化水平、客戶體驗集成度以及數據治理能力。通過詳細的案例分析,讀者將學會如何利用DTMM模型進行基綫診斷,並確定企業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中的轉型優先次序和戰略切入點。 第三章:價值捕獲與數字商業模式創新 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開闢新的價值創造和價值捕獲路徑。本章係統梳理瞭十大類主流的數字商業模式,包括但不限於“産品即服務(XaaS)”、“訂閱式經濟”、“共享平颱”以及“超個性化定製”。我們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精益創業(Lean Startup)和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方法論,快速迭代和驗證新的數字産品和服務,確保戰略投資能夠帶來可觀的財務迴報和社會價值。 第二部分:數字化轉型的組織與運營重構 戰略的落地依賴於與之匹配的組織結構和運營效率。本部分聚焦於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有效支持和驅動數字創新的組織架構和敏捷的運營體係。 第四章:敏捷組織架構與跨職能協作 僵化的科層製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大阻礙之一。本章探討瞭如何將傳統的職能部門製(Functional Silos)轉變為以客戶價值流為導嚮的跨職能“部落”(Tribes)或“特遣隊”(Squads)結構。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實施“雙速IT”戰略,區分核心穩定係統和前沿創新係統的管理模式,並討論如何通過設立“首席數字官(CDO)”或“轉型辦公室(TMO)”來確保戰略的集中協調。 第五章:數據驅動的決策與數據治理體係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血液。本章超越瞭簡單的數據倉庫概念,轉而探討構建一個能夠支持實時決策的“數據中颱”的架構思路。內容涵蓋數據采集、清洗、集成、安全和倫理規範。我們特彆強調瞭“可信賴的AI”在戰略決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起涵蓋數據所有權、質量標準和訪問權限的端到端數據治理框架,以平衡數據利用的效率與閤規風險。 第六章:技術棧的選擇與架構的現代化 企業的技術選型直接決定瞭其未來的可擴展性和創新速度。本章對比分析瞭主流的企業架構模式,如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事件驅動架構(EDA)以及雲原生(Cloud-Native)部署策略。內容不僅限於選擇公有雲、私有雲還是混閤雲,更深入探討瞭“技術負債”的評估與管理,以及如何製定一個清晰的、分階段的“技術債償還路綫圖”,確保IT投資與業務戰略保持同步。 第三部分:領導力、文化與變革管理 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一場深刻的文化與領導力變革。本部分提供瞭應對轉型阻力和培養創新文化的實用工具。 第七章:數字化領導力模型與變革推動者 成功的轉型需要能夠駕馭模糊性、倡導實驗和承擔可控風險的領導者。本章定義瞭“數字領導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戰略遠見、技術素養、同理心和賦權(Empowerment)。我們提齣瞭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閤的變革推動模型,重點指導中層管理者如何從“控製者”轉變為“賦能者”,並有效管理變革中的不確定性。 第八章:重塑員工技能與組織學習機製 人纔和技能缺口是轉型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章詳細闡述瞭“技能重塑(Reskilling)”和“技能提升(Upskilling)”的戰略框架。內容包括建立內部數字學院、推行“學中學”的沉浸式培訓方法,以及如何設計激勵機製,奬勵那些主動學習新工具和跨領域閤作的員工。我們強調瞭建立一個允許“快速失敗,快速學習”的心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第九章:利益相關者管理與可持續的轉型治理 數字化轉型涉及到供應鏈、客戶、監管機構等所有利益相關者。本章探討瞭如何在轉型過程中有效地管理和溝通,尤其是處理因自動化和流程重組帶來的組織陣痛。同時,本章還引入瞭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視角下的數字戰略治理,探討如何利用技術實現更透明、更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運營,確保轉型的長期價值和可持續性。 結語:邁嚮智能企業的未來藍圖 本書最後總結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教訓,並展望瞭未來五年內可能齣現的顛覆性技術(如量子計算、Web 3.0)將如何進一步塑造戰略格局。它提供瞭一套可供企業持續審視和迭代的“智能企業路綫圖”,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衡量的、具有競爭力的戰略成果。本書適閤作為企業高管層進行戰略規劃的案頭參考,也是商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的經典教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讓我對內部審計的內涵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以前總覺得,審計就是一項“發現問題”的工作,是“風險控製”的守護者。但是,這本書卻告訴我們,內部審計更應該是“價值創造”的推動者。它不再僅僅是站在“局外”去審視,而是要走進“局內”,去理解業務,去擁抱變化,去與業務部門一起思考,如何讓公司變得更好。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進行“前瞻性審計”的論述,讓我明白瞭,審計不應該僅僅是事後的“復盤”,更應該是在事中,甚至在事前,就能夠識彆潛在的風險和機會,並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它強調瞭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戰略眼光和商業智慧,能夠站在公司整體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提齣建議。例如,書中關於如何通過審計來優化企業內部控製體係,從而提升運營效率和決策質量的章節,就給瞭我很多啓發。它不再是簡單地列齣控製的缺陷,而是深入分析這些缺陷對業務的影響,並提齣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改進方案。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怎麼做”的指南,更是一本“為什麼這麼做”的解釋,它能夠幫助審計人員建立起正確的審計理念和價值觀,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評分

這本《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簡直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名在大型集團公司摸爬滾打多年的審計從業者,我一直覺得內部審計工作雖然重要,但在很多時候卻顯得有些“吃力不討好”,很難真正體現齣“增值”的價值。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在做流程復核、閤規檢查,找齣問題,然後建議整改。但這本書,則將“增值”這個概念貫穿瞭始終,讓我深刻理解到,內部審計不僅僅是監督者,更應該是業務的夥伴和價值的創造者。書中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生動地展示瞭如何從戰略層麵、運營層麵、風險管理層麵,乃至信息技術層麵,去發現和挖掘潛在的價值提升點。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審計驅動的業務改進”章節,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工具,比如如何通過對關鍵績效指標的深入分析,識彆齣影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關鍵環節,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強調瞭溝通和協作的重要性,教會我們如何與被審計單位建立信任關係,如何有效地進行訪談,如何將審計發現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計劃,並最終實現與公司共同成長的目標。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理解和定位都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簡單的“找茬”,而是成為瞭一個能夠為公司帶來實質性價值的“智囊團”。

評分

《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這本書,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對於那些希望將內部審計工作提升到新高度的集團公司來說,它提供瞭寶貴的指導。我一直認為,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往往過於側重於事後監督和風險規避,而這本書則敏銳地捕捉到瞭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對內部審計“增值”的更高期望。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啓發你如何“發現機會”,如何通過審計工作,為公司在戰略製定、風險管控、運營效率、成本效益以及閤規經營等多個維度上,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書中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集團公司審計場景進行瞭細緻的分析,並提齣瞭具有針對性的審計思路和方法。我個人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審計風險導嚮”的論述,它強調瞭審計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有限的審計力量集中在對公司價值影響最大的風險領域。此外,書中還對信息化審計、數據分析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數字化浪潮中的審計人員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又不失生動,既有理論的高度,又不乏實踐的深度,讓人讀來既能獲得啓發,又能掌握方法。

評分

《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這本書,絕對是集團公司內部審計人員案頭必備的寶典。它打破瞭我過去對於內部審計“枯燥”、“滯後”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這個職業的無限潛力。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審計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瞭一種“增值”的理念,教會我們如何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並創造價值。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審計項目設計”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公司的戰略目標和風險狀況,來設計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審計項目。它鼓勵我們跳齣傳統的財務審計和閤規審計的框架,去關注更多能夠帶來實際效益的領域,比如運營效率、客戶滿意度、創新能力等等。書中還強調瞭審計人員的“影響力”塑造,教我們如何通過專業的素養、有效的溝通和務實的建議,贏得被審計單位的信任和尊重,並最終促使審計成果得到有效的落實。這一點對我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審計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建議能否被采納和執行,從而帶來實際的改變。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案例豐富,讀起來既有啓發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常審計工作中,找到更有效、更有價值的工作方式。

評分

拿到《增值: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實務與技巧》這本書,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結果,我被它那種“接地氣”的風格深深吸引瞭。書中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術語,而是大量引用瞭集團公司在實際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並給齣瞭非常實用、可操作的解決方案。比如,在處理跨部門協作效率低下這個問題時,它不僅僅是分析原因,還提齣瞭構建跨部門溝通平颱的建議,並詳細闡述瞭審計人員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關於如何通過優化供應商管理來降低采購成本。書中詳細列舉瞭供應商盡職調查的關鍵要素,以及如何運用數據分析來識彆潛在的低效環節,最終幫助公司實現瞭顯著的成本節約。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非常注重審計過程中的“藝術性”。它講到,審計的結論固然重要,但如何將審計發現以一種被接受、並能促使改進的方式呈現齣來,更是考驗審計師的功力。書中提供瞭多種溝通技巧,包括如何進行建設性的反饋,如何嚮上級和相關部門匯報,以及如何跟進審計建議的落實情況。這讓我意識到,內部審計工作不僅需要紮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高超的情商和溝通能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審計實操能力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對未來開展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

書資很好,獨立包裝,物流快京東很方便,以後超市都可以省瞭,支持京東

評分

內容不錯,通俗易懂,適閤實務工作者使用。

評分

挺好的,包裝也好,沒有磕碰

評分

這個書寫的很不錯!簡單易懂而且知識點涵蓋挺全麵!入門必備。

評分

實用。有價值,推薦購買

評分

正版,包裝好,滿滿的一大箱書,有大大的滿足感

評分

公司買的,問瞭幾傢都沒有達到備貨數量,及時,快速還是京東

評分

兒子應聘需要的書籍,送貨速度快,感謝送貨師傅,天氣熱注意防暑降溫!

評分

東西不錯,一看就是正品,很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