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金观涛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7621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196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9
字数:354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金观涛、刘青峰教授在国内出版的第二部全新作品,汇集作者近二十年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思考
★系统梳理中国思想史演变,以观念史研究的方法,深刻揭示了中国思想史变迁背后的历史逻辑,环环相扣,说服力极强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金观涛、刘青峰两位作者自《观念史研究》后,在国内出版的第二部全新作品。本书根据二位作者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讲座讲义整理修改而成,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前六讲的内容,由先秦诸子到清代思想,下卷包括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思想大脉络的展开,上下两卷试图展现出一张从春秋战国到当今思潮的思想演化的整体图画。本书为上卷。
书中,作者以其独有的大历史观,把思想史的演化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考察,并着重讲解了思想与社会的生动互动,给人一种思想触手可及、历史通透可察的感觉。该书是当代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一部厚重专著,适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更适于关心人类文明和中国往何处去的读者认真阅读。

作者简介

金观涛,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刘青峰,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任主编。

二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期由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郑州大学任教;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任编辑工作,同时从事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1980年代创办《走向未来》丛书,从事民间文化事业;1989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2008年退休后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著的主要代表作有: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一卷),《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等。

目录

第一讲先秦诸子及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
导言:中国文化的精神
1.1道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正当性基础
道德是什么?何为正当性?
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等级秩序的道德化
以道德为终极关怀
1.2孔子和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
什么是超越突破?
《论语》的观念结构
先秦儒学:从孔子到孟子、荀子
1.3诸子百家
道家:对儒家价值的全盘否定
名家和法家
杨朱和墨家为什么消亡
1.4轴心文明的四种超越突破基本形态
实现文化超越突破的两个关键要素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印度解脱宗教
古希腊认知理性
中国文化的超越视野
第二讲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形成
--汉代思想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导言:文化和社会的互相塑造
2.1儒学和社会互动:"家"、"国"同构体的形成
缺乏正当性的政权:大秦帝国
为什么独尊儒术?
"家"、"国"同构与"国家"
大一统、王法和文官制
2.2儒学群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
儒家经典: 从五经到十三经
《礼记》的意义
《春秋》和微言大义
《周易》及其功能
两汉的黄老之学、《淮南子》、扬雄与王充
2.3道德意识形态和社会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社会整合的三个层次
国家和天下
独特的市场经济
2.4王朝循环和中国政治文化的连续性
社会结构稳态及变化
超稳定系统结构与韦伯命题
大历史观:轴心文明的形成和演化
第三讲魏晋玄学与常识理性的形成
--中国文化第一次受外来冲击
导言:为什么要讨论魏晋玄学?
3.1外来冲击和宇宙论儒学的不可欲
应然无限扩张的后果
天灾对宇宙论儒学的冲击
半牧半农民族南迁及大一统帝国的分裂
3.2家国同构机制受到干扰及魏晋玄学
九品官人法和门阀政治
儒学的家学化和"玄礼双修"
什么是道德价值逆反
道家的支解:修身指向否定儒学的价值
越名教而任自然
对无、无为的追求:亲和佛教与道教兴起
3.3常识理性:中国道德意识形态后设层面的形成
什么是常识理性?
从无为到无: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
从"贵有论"到"独化"和"玄冥之境"
3.4常识理性和中国艺术的精神
自然合理的双重后果
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
"画山水"观念的起源
传神论的起源
终极关怀的变化对文化融合的意义
第四讲佛学和中国式佛教
导言:为什么要讨论佛学和佛教?
4.1佛教的基本思想
印度解脱宗教的结构
早期佛学基本教义:《阿含经》
十二因缘
解脱之道与"三法印"
怎样理解轮回?
4.2大乘佛学
个人解脱还是普度众生?
何为"如来"?
大乘第一阶段中观:"八不中道"
从般若空宗到唯识论的"妙有"
唯识论与"八识"
大乘佛教两阶段与真常之教
4.3佛教进入中国的三个阶段
格义阶段:选择性吸收
学习阶段:佛经大翻译运动
重构阶段:中国心性论佛教
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
4.4中国式佛教与社会的互动
禅宗:心性论佛学的最终形态
"一心"的呈现: 心性论佛学的结构及其对儒学的冲击
隋唐帝国兴起与秦汉的类似性
常识理性对禅宗的改造
佛教和东亚社会之间的双向塑造
第五讲宋明理学与第一次文化融合
导言:宋明理学在儒学中的定位
5.1隋唐到五代:儒学与佛、道教的冲突及融合
唐代的政治思想及儒学面临的问题
韩愈、李翱对重建儒学心性论的贡献
分裂的五代与山水画的崛起
常识理性对儒学的重构
5.2程朱理学的创建
周敦颐:太极图说和圣人可学
张载、程颢和程颐:气论、《定性书》、"性即理"
朱熹体系的形成
《近思录》:理学修身结构之呈现
四书五经的形成
5.3第一次文化融合的完成及理学的分系
心学和理学的对歭
"穷理"还是"致良知"?
"天泉证道"和"满街是圣人"
狂禅和明末思想大解放
宋明理学的分系
分系的理论意义
5.4宋明理学的世界影响:对东亚社会的塑造
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体的成熟
程朱理学在朝鲜
朱子学和日本江户时代
第六讲清代思想与中国近代传统
导言:为什么要研究清代思想?
6.1明末清初民间思潮的大转向
士人的亡天下之痛
理学境界层面的粉碎
以礼代理、经世致用、考据和格致
6.2新修身模式的结构和意义
代表人物:顾炎武、颜元、李二曲
考据学及其分化
格致之学和中国科学主义的源头
6.3气论哲学对儒学的重构:中国近代传统
气论哲学的破与立
王船山的气论:唯物论和进步观的起源
《黄书》和汉族民族主义
刘宗周的气论心学:慎独和狠批私字一闪念
黄宗羲的气论:《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
绅士公共空间的本土源头
戴震的常识具体主义,揭示"以理杀人"的逻辑
醒得太早的人:中国式自由主义的原型
6.4清代思想演化的大趋势
深层结构的支配性
清代官方哲学的僵化
推动思潮变化的两种动力
波澜壮阔的近现代来临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图表索引

精彩书摘

  中国文化的超越视野
  第四种超越突破,就是本讲前面讨论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它是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此世的价值追求。了解了轴心时代其他三种类型的超越突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一开始概括中国文化精神的三句话了。第一句话“以道德为终极关怀”,是讲中国式超越视野的核心价值。儒家以家庭伦理为道德根据,它起源于周代族群传统,这就是第二句话:“儒学以家庭伦理为中心,并将血缘关系道德化,建立普遍的等级秩序。”那些对该核心价值的部分或全盘否定的思想流派,具有与儒家同样的,即在此世、依靠个人的超越视野,它们和儒家文化的互动不会偏离中国文化一开始选择的方向,因此同属于中国文化大传统。
  第三句话是讲在中国式超越视野中,儒家道德伦理是政治、社会制度寻找正当性的最终标准。本讲并没行展开第三句话的内涵,只是以先秦诸子为案例,分析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是如何发生的,在同一超越视野中形成的主流价值,以及在对主流价值的否定和反思中,形成了哪些重要流派。先秦诸子奠定了中国文化超越视野的类型,它只是中国思想史的开端。此后,主流思想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在与外来文明的融合中,不断演化发展着,随时代而变化,这也是中国思想史十讲的主要线索。
  ……

前言/序言







今天,要在一个古老民族心中重演过去两千年惊心动魄的思想历程,必须具有开放的心灵。





人生中很难有这样的机遇,退休以后又会和自己青壮年所做的事情发生某种相交。2007年7月下旬我们回北京时,在老友刘江南家里第一次见到余晓芒、余晨父子。闲谈中,余晓芒拿着一本《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对我们说:余晨初中时就追看“走向未来丛书”,这是其中一本。我们翻看这本画满深蓝色钢笔墨水杠杠的旧书,不免感慨:当年的少年已成长为今日社会中坚,我们这一代人真的老了。那时,我们不可能想到四年后会在北京开办中国思想史讲座,江南是讲座的组织者之一,晓芒和余晨成为这个班的忠实学员。

对于漂泊者来说,生活地点的变动往往意味着工作模式改变。2008年暑期,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观涛接受台湾政治大学之聘,我们搬到台北木栅住了下来,每天的生活内容是教书、指导数位人文研究小组。2011年暑假后,考虑到各种情况,我们决定告别学术体制、开始真正的退休生活。这时,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朋友杜军邀请我们入住北京西山书院。久违了,天高气爽的北京之秋。从秋到冬,我们在山间飘散落叶的树林中散步,讨论如何找到一种退休生活模式,除了个人的读书写作之外,又能把我们数十年的思考探索凝聚沉淀下来。是当寓公寓婆闭门写作呢、还是以某种方式保持与社会的接触?但是,离开曾经生活工作多年的北京二十余年后,我们已经变为人生地不熟的异乡人。正当我们茫无头绪时,江南向我们建议:何不办个班,向非学术界、但对文化知识有兴趣的人讲讲课呢?

确实,在与江南等非学术圈的朋友交往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他们读书思考的热忱。这种热忱表明当今不少中国人有文化寻根的需求,想要了解在思想史的坐标上自己是从哪里来,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恰好,我们在这一领域耕耘了二十年。讨论后商定先讲中国思想史,从先秦讲到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分为十讲。自1993年《开放中的变迁》出版后,我们转入中国思想史研究,200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作为《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该书从中国历史上两次文明融合角度来贯通古代思想和近现代思想变迁。我们也希望通过讲座,更简明地勾勒出中国思想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今思想状态的演化线索。

很快,江南和越光等朋友组织起来这个不依托任何官方或民办机构的中国思想史学习班。2011年12月9日第一次授课前,江南做了两点说明:第一,这个班以共同知识追求为唯一取向,不向学员收费;第二,刘明辉、屈向军、谢犁和王菲为这个班提供授课地点等后勤服务。中国思想史讲座就这样开始了。学员里除了个别经济、社会学者外,大多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律师,是事业有成、极为忙碌的中年人。第一次上这种形式的课,学员们听讲和提问时表现出来的热诚和投入,就给我们以极大鼓舞。我们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班,但感到它和学院式的研究讨论最大不同在于,促使学员发问的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追寻,还有对人类文明和中国往何处去的关切。

我们意识到应该把上课内容变为讲稿。但是,观涛讲课时思想跳跃、语速越来越快,听下去都需要很专注,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文字稿成为一大难题。年轻腼腆的孙铁汉承担了这一工作。每次课后,铁汉都会在一周之内发来文字稿,然后由青峰整理增订,在下次开课时印发给学员。从备课到开讲,从录音文字稿再到印发出一本本讲义,我们进入了比退休前更为紧张的工作状态,但我们乐在其中。从来,思想史研究的最大推动力是来自于对思想和理解的追求,而这一点在学院里失落已久。作为思想史研究者,我们能直接面对思想史的渴求,备课和写作有了明确的对象,这个班的学员成为我们研究写作的最大支持者。

整整一年之后,2012年12月8日上午讲完第十讲后,全体学员起立,以热烈掌声向老师表示感谢。我们非常感动。虽然,我们还叫不出大多数学员的名字,但深信在陷于专业细碎化的学术体制内,不可能有这样认真的听众和有共同问题意识的交流者。当天下午的圆桌讨论非常热烈,最后由与我们有四十年友谊并共同推动1980年代“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事业的老友越光做总结发言。越光的讲话极富感染力,他以自己的读书体验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隧道,挖掘文化寻根和反思意识在当今中国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中国思想史讲座授课期间,老朋友严搏非经常从上海赶到北京听课,每次都会带来与我们研究思考相关的新书。我们与搏非也是因“走向未来丛书”而相识,他出于对我们学术探索的理解,二十多年来一直鼓励我们坚持大历史研究,认为有长远的意义,是少有的知音。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我们的几部主要学术著作2009年以后由法律出版社相继出版。十讲讲完后,我们与搏非商量决定把讲稿以书的形式出版。

2013年年初,青峰全力投入讲稿的成书修订,并邀请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丘伟云担任学术助手。2008年我们到台北的第一天,由伟云和刘柏宏两位亲切有礼的年轻人接待安排生活,从此记住了他娃娃脸上浮现的笑容。那时,他们还是政大的博士研究生。发出邀请时我们想到,伟云博士作为刚踏入社会的台湾年轻人,他的就业及研究、教学压力已经很大,是否会应允呢?很幸运,伟云很快表示愿意做这一工作。此后,每当青峰完成一讲的修订稿发给伟云,若干天后,他往往会在凌晨三四点发回。定稿后,也是由伟云不厌其烦地认真做通稿的编校事务。

今年春天青峰完成了前六讲的第一遍修订,我们对前六讲又做出两次校大的调整,然后再由青峰定稿,并决定将中国思想史分为上下两卷出版。上卷包括前六讲的内容,由先秦诸子到清代思想,可自成一个单元;下卷包括从晚清到当今中国思想大脉络的展开。书稿由我们二人共同署名,二十年来我们一起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青峰也参与了这十讲的备课并在课后整理讲义,此后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投入上卷成书的写作。但是为了维持讲课特色,本书保留了观涛授课时第一人称语气。今年8月中旬,终于完成了《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的定稿,距《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出书已过去十四年了。

我们不由想起,该书出版后不久,2002年12月在东京大学举办会议的酒会上,中日近现代思想史专家野村浩一教授曾问我们,何时能读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的后续两卷。当时,我们正在进行的用数据库、关键词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向现代的转型尚未完成,于是回答说:也许还要三四年吧。野村浩一的话令我们至今难忘,他说,看来我是等不到了。这些年来,不时会收到读者来信询问同一个问题,但是我们都无言以对。

只有到2011年冬我们选定退休生活模式,才使得我们把授课、与学员互动和研究写作结合起来,终于改变了二十年多来自言自语的写作方式。我们将把以前构想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续篇内容,浓缩地注入“中国思想史十讲”的后四讲中,作为下卷。这样,《中国思想史十讲》上下两卷将试图展现出一张从春秋战国到当今思潮的思想演化的整体图画。

在为本书写序之际,北京秋雨蒙蒙。我们回顾本书的写作过程,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各位朋友之外,还要深深感谢这个班的全体学员。由于学员有追索历史文化、面向未来的共同追求,与他们的交流中,鼓舞我们继续以讨论班的形式做出更为宏观的思想文化探索和写作。在这个思想失落时代,使我们重新感受到思想存在的价值和力量。



金观涛刘青峰

2014年9月2日于北京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几年来最有受益的著作

评分

不错的书,快递师傅辛苦了。

评分

很多书送货来就会出现明显的伤疤,京东都不爱护书

评分

商品满意度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已收,是正版,存起细细研究。

评分

为什么中国二千年来总是走不出王朝更迭的怪圈?为什么现代化诞生于西方?或者如陈乐民先生所说“欧洲为什么是欧洲,中国为什么中国”。带着这些问题,对金观涛刘青峰先生的书,见一本买一本。不知何时见到下卷?

评分

金观涛sir的,经典版本,翻译上乘,包装精美,纸张优良,价格偏高,优惠购买。支持京东,送货迅速。买书就得多看书,囤着不看,猪狗不如!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天下·中国思想史十讲(上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