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发明家诞生了

哇!发明家诞生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 根里奇·阿奇舒勒,作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科普
  • 发明创造
  • 想象力
  • 启蒙
  • 故事
  • 教育
  • 益智
  • 童话
  • 创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400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99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创新系列之一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字数:1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能够启发人们创新思维、帮助人们轻松处理复杂问题的好书

同类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它不仅提出并解释了很多有关发明的有效的思考策略,还介绍了很多基于物理、化学、几何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发明问题。本书通过27个实用创新法,78个发明难题和解答,体系完备,分析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教会你解决原以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本书将所有这些理论和发法都以一种可以动手来学的方式面对读者,提出了各式各样奇妙的发明创造需要的实际问题,让读者运用在TRIZ理论中所学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

根里奇·阿奇舒勒,前苏联著名的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之父。他创建的TRIZ理论以及出版的系列读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从此TRIZ理论冲出俄罗斯疆域而发展到美国、欧洲、印度以及中国。TRIZ理论在指导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领域的应用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美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精彩书评

美国创造学大师
乔治·普林斯的书评

这是一本令人惊奇的书。它不仅提出并解释了很多有关发明的有效的思考策略,还介绍了很多基于物理、化学、几何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发明问题,并对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提出预期解决方法。另外,该书总结出了一种完整的理论形式,并提出一个思想家可以发展的很多种思考方法来对“没有答案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而且,锦上添花的是所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以一种可以动手来学的方式面对读者,作者提出了各式各样奇妙的需要发明创造的实际问题,让读者运用在TRIZ理论中所学的技巧来解决问题(请参看附录1的答案部分)。

这个理论和方法是在研究了成千上万项专利项目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提供了很多通用的原理来把问题简化到最基本的要素,并从崭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并引导可能的发明者利用某一特定技术领域的知识来帮助解决问题。我没有见过任何另外的发明理论和方法读本能像本书这样给人们提供这么丰富多彩的既实用又充满想象力的思考工具。

用一句话来概括,TRIZ不愧是一件瑰宝。

诚挚的

George Prince

目录

目 录

第1部分 TRIZ理论简介/1

第1章 这是不可能的/3

第2章 一些简单的例子/9

第3章 技术矛盾/17

第4章 自己想一想/22

第5章 超级组合

──将看似不可能组合的东西组合在一起/25

第2部分 技术系统时代/31

第6章 船加船/33

第7章 关于系统的一些问题/40

第8章 系统的四个阶段/43

第9章 从物—场到磁性物—场/49

第10章 物—场分析的步骤/54

第11章 自己试一试/60

第3部分 发明的科学/65

第12章 窍门和物理/67

第13章 如何解决还不存在的问题/72

第14章 电晕放电的“皇冠”效应/75

第15章 老板在想什么/77

第16章 博大的物理科学/80

第17章 莫比乌斯圈/83

第18章 争取达到理想的最终结果/86

第19章 头脑阁楼里的秩序/91

第20章 做发明家是将来的职业/96

第21章 一点实践/102

第4部分 发明的艺术/105

第22章 我们所选择的道路/107

第23章 STC算符(大小、时间和价格)/114

第24章 一群微型小矮人/121

第25章 最理想的机器是没有机器/128

第5部分 天才法则/133

第26章 普托斯的制服/135

第27章 让我们建立问题模型/138

第28章 熟悉的窍门:有物质又没有物质/143

第29章 如果问题很顽固/146

第30章 如何成为大师/149

第6部分 奇妙的创造性工作世界/155

第31章 需要机智/157

第32章 问题答案/165

第33章 简单的规则/172

第34章 机智再加上一些物理知识/177

第35章 学会发明/187

第36章 发明家的索引卡片/190

附录1 问题的答案/203

附录2 方法、效应和窍门/209

附录3 美国提供TRIZ服务的机构/211

作者生平简介/213

英译者生平简介/215

精彩书摘

我第一次看见一个发明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我当时是四年级学生,居住在巴库。一天,放学时我看到一些修理工在一台坏了的变压器旁沮丧地抽着烟。这台坏了的变压器安放在一个坚固的砖台上。这个台子有一米多高,而变压器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人们在等待一辆吊车把这台坏了的变压器搬走再安装一台新的。

那天晚上没有电,我只好在油灯下做作业。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没有电。在当时吊车是很稀有又很昂贵的机器,能够调来一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些电工们抱怨着这个糟糕局面,不知何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我不知道11号公寓住着一个发明家。但人们都在议论11号的住户,一个会计,说第二天他将把变压器从砖台上搬下来。我们这幢楼的每位房客都有一个绰号。一些人的绰号表达着别人对他们的敬意,比如“科斯塔亚大叔”或“渥莱德大叔”等,但这个会计只是“会计”。

第二天,我没上最后一节课,因为我很好奇,想看看这个会计怎样将这个笨重的变压器搬下来。我到的正是时候。在我们住处后院的门口停着一架装满冰的马车,工人们正从马车上把冰卸下来并堆放在变压器旁边。

我必须先解释一下:在当时我们没有电冰箱。从春天到秋天,每天都有马车运送冰块。各家买了冰块装到木箱子里,有时他们也将冰块放到桶里或罐子里。

当工人们把冰块运到变压器旁边时,会计就将它们码在砖台的旁边。当这个新的冰台达到和砖台一样高时,会计放了一块木板在冰台上面。工人们用铁棒,一厘米一厘米地将变压器从砖台挪到冰台上。

冰块吱吱作响,但由于冰块是很整齐地堆放的,冰台并没有垮掉。最后,会计亲自用一块布将冰块围住。我们全站在那儿观看。一会儿,冰开始融化,地面出现了一条小溪。

开始时,小溪很小,接着就越来越大 ── 因为九月份巴库的阳光仍像夏天一样。

院子里的每个人,就连最喜欢嘲笑别人的“宝藏大爷”(这绰号得于他总是肯定地知道最大的宝藏藏在什么地方,但他有一个问题:他没有钱到那里去)也说用冰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个好主意。麦克尔大叔 ── 现在每个人都不会用“会计”来称呼他了——坐在折叠椅上看报纸。他不时地揭开围着的布看一看冰融化了多少。

第二天早上,我跑到院子里,变压器已经下降一半了。虽然是星期天,工人们仍在这里。围着冰的布下面已形成了一条小河。我惊呆了,每一个人都知道冰会融化,我也知道这点。但是没有人想到变压器可以被挪到一个冰台上,而由于冰的融化可以将变压器降到地上。

为什么只有麦克尔大叔,而没有其他人想到这个主意?

以前,冰块一般只是用来使食物保鲜,但现在,冰块代替了吊车。为什么?冰块说不定还能有其他的用途 ── 而且不仅仅是冰块!突然,我意识到也许任何东西都能有不平常的用途。

一个词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发明。我想会计麦克尔大叔会因此成为一个发明家。特别是如果他再能找出办法将新变压器搬到砖台上去的话,也许有人会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星期一吊车来了。工人们用它把新的变压器安放在台子上,把旧的搬走了。电工们接通了变压器,木工们修好遮雨棚,油漆工刷上了油漆,整个工作结束了。但是我将永远记得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总能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某种东西可以被发明出来,而这种东西会很简单很美好。

我在14岁的时候获得了我的第一项专利,以后又有其他发明。我曾在专利局工作并遇到不同的发明家。我越来越对发明、创造的机制感兴趣。发明是如何产生的?发明家的头脑里出现了什么?为什么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会突然冒出来?

你想成为发明家吗?如果想,请解决下面的问题。

前言/序言

英译本再版前言

本书英译本出版后的两年间发生了很多和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的俄语缩略语)有关的事情。TRIZ理论已冲出了俄罗斯疆域发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国、印度、中国等地。

一些由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公司和TRIZ专家已经在美国应用TRIZ理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附录3列出了提供TRIZ服务的美国公司的联系地址。

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发明机器公司(IM)是1991年在美国成立的第一家推广TRIZ理论的俄国公司,如今IM提供TRIZ计算机软件和培训。他们还为各公司解决技术问题并提供TRIZ理论方法咨询。

国际想象公司(III)位于密歇根的南费尔德,是俄罗斯TRIZ专家组成的第二家美国公司。III提供TRIZ培训和咨询并研制出三套基于Windows的解决问题软件系统。

技术创新中心(TIC)是另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TRIZ公司,该公司和致力于技术转换的技术商业化中心合作成为提供TRIZ咨询、培训和出版的第三大基地。

另一些俄罗斯TRIZ专家 ── 如在密歇根底特律的维克多·费和在华盛顿、西雅图的金诺威·罗伊森 ── 也成立了他们自己的TRIZ咨询机构,提供培训和解决问题咨询。

一些美国公司已经开始将TRIZ培训安排在他们培训工程师的计划中。位于马萨诸塞州密休恩城的GOAL/QPC公司和位于底特律的美国供应商学院(ASI)就是在推广TRIZ理论方面非常活跃的机构。1995年11月,200多人参加了由ASI赞助、在底特律召开的TRIZ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重申了TRIZ是系统创新的重要工具。

自从这本书的英译本出版之后,《成功》杂志和《机器设计》杂志陆续刊登了在美国工业领域应用TRIZ理论的文章。

最后,一项成立阿奇舒勒技术创新研究院的计划也已诞生。这所研究院将位于马萨诸塞州。该研究院将成为翻译、出版TRIZ理论著作,并推广TRIZ研究工作的中心。我们希望该研究中心将为合格的TRIZ专家和培训者颁发证书,并将TRIZ设计成正规课程介绍到美国的学术机构。该研究中心还将促进TRIZ的理论研究,使该理论在西方开花结果,并将推动该理论在技术界和非技术界的广泛应用。

感谢史蒂夫·罗德曼和萝彬·卡特勒为本书再版的编辑和重新设计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我们深信本书将把TRIZ更广泛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列夫·舒利亚克

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城

1996年1月


《时光织者的秘密》 引言:追溯失落的技艺,重塑时间的河流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技艺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光芒万丈却又瞬间隐没,留下无尽的传说与猜想。《时光织者的秘密》并非一部歌颂天才横溢的少年发明家如何横空出世的轻快故事,而是一部深沉、严谨,充满了古老智慧与失落科学的宏大叙事。本书带领读者深入探寻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古老工匠群体——“时光织者”——他们掌握着一种超越传统机械学和物理学的“时间调谐”技术。 故事的起点,设定在近代的欧洲一个偏僻的、饱受战火蹂躏的角落。我们的主角,伊利亚·凡·德尔·米勒,是一位沉静、近乎偏执的古董修复师。他并非天生的发明家,而是一个“发现者”。他的生活被一桩看似普通的委托彻底颠覆:修复一台由一位身份不明的十七世纪天文学家留下的、结构极其复杂的黄铜星盘。 第一部分:黄铜迷宫与时间的低语 伊利亚在修复星盘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天文观测仪器。星盘内部的齿轮排列、金属合金的配比,乃至其上镌刻的古老符文,都指向一种失传的、对时间流逝速度进行微调的理论——时间调谐。这种技术并非科幻意义上的“时间旅行”,而是一种对局部空间内“时间熵”的精妙操控,能够极大地延长材料的耐久性,或者在特定条件下“凝固”某些物理过程。 本书的第一部分详尽地描绘了伊利亚在黑暗、尘封的作坊中,与这些古老图纸和复杂机械搏斗的场景。我们看到他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去反推那些似乎违反已知物理定律的设计原理。他发现,“织者”们依靠的不是电力或蒸汽,而是一种对自然界中微弱振动、地磁场波动的极其敏感的捕捉与放大系统。 例如,书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利用特定矿石的晶格结构,充当“时间锚点”,使得所制造的器具能够抵抗腐蚀与磨损,仿佛被时间遗忘了一般。伊利亚的每一次成功复原,都伴随着对自身认知的颠覆。他开始质疑,我们所认为的“常识”,是否只是对宇宙运行规则的肤浅理解。 第二部分:档案的追索与秘密协会的阴影 随着伊利亚对星盘的深入研究,他发现自己并非第一个接触这些秘密的人。一份被秘密保护的档案,指引他前往阿尔卑斯山脉深处一个隐秘的修道院图书馆。在这里,他遇到了本书的第二位核心人物——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阿丽亚娜·科瓦奇。 阿丽亚娜的研究重点是中世纪炼金术士与神秘学团体之间的关联。她提供的线索揭示了“时光织者”并非一个松散的工匠群体,而是一个严密、等级森严的秘密结社。他们的目标并非统治世界,而是“维护时间的稳定”,他们认为任何对时间流逝的过度干预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灾难。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一场紧张的知识考古与阴谋揭露。随着伊利亚和阿丽亚娜的调查深入,他们发现一股现代势力也在觊觎“时间调谐”技术。这股势力,由一个致力于“永恒化”商业产品的跨国企业集团领导,他们想要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永不贬值的货币、永不衰老的生命维持系统。 读者将跟随伊利亚和阿丽亚娜,穿梭于巴塞罗那的古老档案馆、维也纳的帝国宝库遗址,以及东欧地下军事设施的残骸中,寻找“织者”留下的警告。这些警告,往往被伪装成晦涩的诗歌或建筑布局中的缺陷。 第三部分:平衡的代价与最终的选择 故事的高潮,集中在“织者”留下的终极装置——“平衡之钟”——的所在地。这个装置被设计用来稳定地球时间流的“基准频率”,其核心是一套极其精密的、由活体晶体驱动的复杂机械系统。 伊利亚发现,过去的“织者”们为了维护平衡,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他们必须定期将自己的生命力,通过特定的仪式,输入到机械中,以维持系统的运转。这是一种沉重的责任,而非令人向往的权力。 在与现代企业的对峙中,伊利亚必须运用他学到的所有知识,来决定“平衡之钟”的命运。是将其公之于众,让现代科技的贪婪吞噬这份古老的智慧?还是继承“织者”的遗志,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将这份危险而伟大的技术永远封存,确保时间的河流能够依照其自然的节奏流淌? 本书的叙事风格沉稳、细致,着重于技术细节的逻辑推演和历史背景的深度挖掘。它探讨的并非“如何发明”,而是“为何发明”以及“发明之后应承担的责任”。《时光织者的秘密》是一部关于知识的重量、历史的厚度以及面对诱惑时坚守原则的史诗。它挑战读者去思考,人类对“永恒”的渴望,是否最终只会带来更深的混乱。最终的结局,留给读者一个关于“时间流逝的必要性”的深刻反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绝对是我近期读到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书了!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但没想到它却像一位充满魅力的向导,引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访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头脑。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他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妙趣横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关注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发明家,还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却同样伟大的创新者。这让我意识到,伟大的发明往往并非一人之功,而是无数智慧火花的碰撞与积累。书中对于发明家们性格特征的刻画也尤为传神,比如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纯粹热爱,莱特兄弟对飞行的执着追求,这些个性化的细节,让书中的人物跃然纸上,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从无到有”的叙事方式,它不仅仅展示了最终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孕育成果的过程,那些无数次的试错、调整、以及最终突破的瞬间,都充满了戏剧性,让人读来心潮澎湃。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新,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对问题的执着,以及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我一直以为科学发明都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情,但这本书却用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将这些伟大的创造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作者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和幽默感,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让人欲罢不能。他没有用那些枯燥的理论去轰炸读者,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科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发明的“诞生记”的描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成就伟大发明的关键。读到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看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书中对不同发明家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剖析也十分到位,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坚持和突破。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发明家”的积极导向,它鼓励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去拥抱创新的可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激发我们想象力、点燃我们创造力的火种。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科学世界的新认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科学一窍不通的人,每次听到复杂的科学术语就头疼,但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发明家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于他们的实验室,亲眼见证那些伟大的灵感迸发。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发明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更深入地挖掘了他们成功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失败、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爱迪生灯泡发明过程的段落,那种无数次尝试的执着,以及最终点亮世界的喜悦,让我感同身受。读完这一段,我甚至觉得自己也充满了力量,想要去尝试一些一直以来觉得“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书中对于每个发明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描写也非常到位,这让我更能理解他们的发明为什么会在那个特定的时期产生,以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巨大影响。这种深度的挖掘,让这本书不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人生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曾经对科学感到畏惧,或者对生活缺乏灵感的朋友们,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惊喜连连!

评分

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发明家”这个主题听起来就容易流于俗套。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它完全颠覆了我对这类书籍的固有印象。作者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说书人,他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发明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发明家们“灵感迸发”时刻的描绘,那种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顿悟,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书中不仅仅停留在“他们做了什么”,更是深入探讨了“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以及“他们的想法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这种挖掘的深度,让我对科学的理解不再是表面化的知识点,而是更加立体和人性化的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发明家们“失败”的叙述,它没有回避那些挫折和困难,反而将这些失败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对于正在追求目标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趣闻,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一点也不枯燥。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它不仅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创造和探索的渴望。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我一直对科学领域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劝退。这本书却像一道清风,吹散了我对科学的迷雾,让我看到了它有趣、充满活力的一面。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发明类型来罗列,而是用一种更具故事性和情感的方式,将一个个发明家的传奇经历串联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发明家们“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的细致描绘,那种探索的勇气、失败后的坚持、以及最终突破瓶颈的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没有把发明家们塑造成完美无瑕的神话人物,而是展现了他们真实的一面,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人性化的情感,这让我觉得他们更加亲切,他们的成就也更加令人敬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灵感”的解读,它不仅仅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更是长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这本书让我明白,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的好奇之中。

评分

好评 是我想要买的 。。

评分

继续学习中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该书感觉像是小时候我们作文凑字数的作品 诚信不足

评分

好。。。。。。。。。。。。

评分

该书感觉像是小时候我们作文凑字数的作品 诚信不足

评分

1234567890

评分

不错呦

评分

好评 是我想要买的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